張小鵬 周晏儀 周棟
急性下肢缺血(acute limb ischemia ALI)是血管外科的急診之一,發(fā)病率為1~1.5/1 000 每年[1-2]。ALI 導致下肢血供急劇減少,一旦診斷,需要立即恢復血流灌注[3]。急性缺血癥狀出現在2 周之內[2],慢性肢體缺血側枝循環(huán)豐富,側枝能夠替代閉塞的血管,ALI 由于病程時間短,側枝循環(huán)無法建立,威脅肢體的生存,嚴重時導致患者死亡。為了保證肢體的存活,應盡快進行血運重建,恢復肢體灌注。
導致ALI 的原因有好多,如外傷、腫瘤、主動脈夾層、動脈痙攣疾病、敗血癥、動脈炎[4]及腘動脈陷迫綜合征[5]。但主要原因包括動脈栓塞和動脈血栓形成。據報道,動脈栓塞、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栓、綜合因素及支架及移植物引起的血栓的概率分別占 ALI 的46%、24%、20%、10%[2]。動脈栓塞多為心源性栓子導致,大多數由心房顫動引起[6];其他原因包括瓣膜疾病,包括瓣膜置換術后、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壁血栓形成、心臟和主動脈贅生物、反常栓子[7],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栓塞部位是股動脈。血管栓塞也可由動脈粥樣斑塊破裂、動脈瘤附壁血栓及導管置入相關醫(yī)源性栓子導致,腘動脈瘤導致的栓塞不是很常見。血栓形成作為另一種ALI 的原因,主要原因有動脈粥樣硬化、血液高凝狀態(tài),血管支架植入和旁路手術。動脈粥樣硬化血管進行性狹窄,一旦變窄嚴重,血小板血栓形成,并導致急性動脈血栓形成。與動脈栓塞不同的是,動脈血栓形成是漸進性的,因此側枝循環(huán)比較豐富,往往臨床癥狀較輕。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下,血栓也可形成。高凝性血栓通常出現在小動脈血管中,與惡性腫瘤、高粘度和低血流狀態(tài)有關[8]。此外,主動脈夾層真腔壓迫假腔時也可導致下肢缺血。
ALI 的典型表現包括“5P”體征,包括疼痛、無脈搏、蒼白、感覺異常和癱瘓。動脈栓塞導致的肢體缺血由于側枝循環(huán)未建立,病情一般急驟,主要表現為下肢皮膚蒼白、感覺缺失。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在栓子的近端和遠端形成繼發(fā)性血栓,缺血繼續(xù)加重。與栓塞導致的下肢缺血不同,血栓形成導致的下肢缺血是漸進的,因此側枝循環(huán)豐富,患者通常表現為跛行癥狀加重和靜息痛。由于側枝循環(huán)的形成,下肢缺血不像動脈栓塞皮膚立即出現蒼白。組織對缺血的耐受程度不同,動脈完全阻塞的情況下,神經不可逆損傷時間是4~6 h,肌肉 6~8 h,皮膚 8~12 h[7]。ALI 感覺喪失是首發(fā)癥狀,因為感覺神經是最先受累的。然后出現運動神經缺陷,導致肢體肌肉無力。肢體肌肉系統最后出現癥狀,受影響的隔間出現壓痛及肌肉僵硬。
盧瑟福分類是ALI 缺血程度的標準分類方法。缺血程度的劃分對治療方式有指導作用。缺血嚴重程度分型是根據肢體感覺的缺失、肌肉力量和多普勒信號劃分的,可以在病床旁邊完成[9-10]。根據盧瑟福分級,ALI 嚴重程度分為三級。Class I:肢體可存活,沒有受到威脅,沒有神經功能缺失,可聞及多普勒血流信號;Class II:肢體受到威脅,表現為神經功能缺失,受累肢體多普勒血流信號減少或缺失,Class II 可分為兩個亞組,Class IIA:表現為輕度感覺喪失,Class IIB:運動和感覺動能完全喪失;Class III:不可逆缺血性神經感覺缺失。
發(fā)生ALI 后,明確診斷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體格檢查外,多普勒超聲、核磁、血管造影、CT 有助于診斷。當出現ALI 癥狀體征時,應先進行動脈觸診評估,通常受累肢體無法觸及脈搏搏動,如果脈搏搏動無法觸及,應用彩超探查足背動脈、脛后動脈、腘動脈、股動脈血流信號,以明確病變。
各種檢查各有利弊,下肢血管彩超無創(chuàng)傷,可以快速診斷ALI,廣泛用于臨床診斷;下肢核磁檢查也可以用于ALI 檢查,但對于一些身體有金屬異物的患者無法進行,以及檢查時間長,往往耽誤病情[11];血管造影是診斷的金標準,可以用于診斷和治療,但射線劑量大及不能用于腎功能不全及對造影劑過敏者,目前被下肢動脈CTA 檢查所替代。
CTA 其敏感性與主動脈造影相似,它能夠準確檢測閉塞的動脈,靈敏度為94%,特異性為100%[12]。CTA 與導管血管造影相比有很多優(yōu)點,包括三維圖像的生成,可以在空間中自由旋轉,評估其他狹窄區(qū)域,識別側支血管,以及可以識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側支動脈和遠端動脈的通暢程度,還可以對周圍血管系統成像,而血管造影可能無法檢測到這些。同時在術前手術方式的選擇有很大幫助,在醫(yī)院被廣泛應用。然而,CTA 不適用于幽閉恐怖癥的患者,以及使用碘化造影劑,可能對氮質血癥患者或潛在的腎臟疾病有腎毒性,還有電離輻射的存在。
心電圖、心臟彩超、凝血功能、血細胞計數、血氣分析對于評估患者的一般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尿肌紅蛋白、血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鉀和乳酸水平是判斷缺血嚴重程度和預測缺血再灌注損傷發(fā)生的重要參數[7,13]。
(1)基礎治療:ALI 是血管外科急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可危及患者例肢體存活和生命。根據病史及體格檢查懷疑急性下肢動脈缺血者,應立即接受全身肝素化治療[3,14]。給藥總劑量為80 U/kg 到150 U/kg,給藥速度為18 U·kg-1·h-1,使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為標準的2~2.5 倍。全身抗凝的目是為了阻止血栓發(fā)展及抑制繼發(fā)性血栓形成[15]。對于有活動性出血的患者應禁忌抗凝。
隨后,對患肢缺血程度進行分級及制定治療方案,對于嚴重運動麻痹、僵硬和皮膚發(fā)紺的III 級患者,肢體已經發(fā)生不可逆損傷,發(fā)生缺血再灌注的風險高,需要截肢處理。當缺血程度為IIb 級時,應立即進行血運重建,以盡快恢復血流灌注。對于I 級和II a 級患者,有相對較多的時間。恢復肢體血管重建的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治療和血管腔內治療,血管潛在疾病嚴重程度、缺血時間長短、并發(fā)癥、動脈血管解剖特點是決定血運重建方式的關鍵因素。
(2)外科手術治療:ALI 的外科手術方法包括球囊血栓切除術、旁路移植手術和外科輔助手術,如動脈內膜切除術、補片血管成形術和術中溶栓術。手術方式的選擇主要取決于發(fā)病原因及解剖結構的特點。對于急性下肢動脈栓塞的病人,首選股動脈切開球囊取栓術。1963年,托馬斯·福格蒂發(fā)明了Fogarty 取栓導管血栓切除術[16],改變了ALI 治療方式,提高了治療效果。栓塞導管的使用以及臨床護理水平的提高,使 ALI 的死亡率在過去 10 多年有了顯著的下降[17]。然而,球囊血栓切除術后多達30%的患者在血管造影過程中伴有血栓殘余[18]。對于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血栓切除術后通常需要再次行動脈內膜切除術。傳統的動脈切開取栓術或旁路手術通常伴有更嚴重的創(chuàng)傷、長時間的麻醉、更高的手術風險、高的殘余血栓發(fā)生率和高血栓復發(fā)率[19]。開放式手術也有各種缺點,切口處留有瘢痕,再次動脈手術時比較困難,以及淋巴管滲漏和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血管腔內治療已被用作開放性手術的替代方法。
(3)腔內治療:1)置管溶栓治療(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在微創(chuàng)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時代,一些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表明,導管引導的溶栓在預防截肢和死亡方面與外科血管重建一樣有效[20]。根據臨床證據,對于栓塞引起的ALI患者,首先選擇CDT 治療[21-22],在血栓中置入側孔導管溶解血栓來恢復動脈血流,相對于復雜的外科手術,溶栓治療可以通過微小創(chuàng)傷達到治療目的。對于ALI 的患者,如有輕度至中度肢體缺血,有嚴重的并發(fā)癥,無法耐受全身麻醉,以及接受過多次手術或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患者,應考慮行CDT[23]。同時,CDT 能過夠阻止血管內皮損傷,以及通過造影能夠發(fā)現造成血栓的潛在因素。與外科治療相比,CDT 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下肢血流灌注,所以能夠降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風險[3]。但是CDT 有出血的風險,尤其是對于有腦出血的病人[24],并且由于反復動脈造影和長時間的護理增加了治療費用[25-26]。
2)經皮機械血栓清除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隨著血管腔內技術的發(fā)展,PMT 術也成為治療ALI 的一種重要方式。PTM 血管腔內特性好、能夠快速清除血栓、出血風險低等優(yōu)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27],特別適用于溶栓出血風險高的患者。溶栓過程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溶栓藥物與纖溶系統的平衡被破壞,凝血系統和纖溶系統受損,然而PMT 不需要溶栓藥物,即使輔助CDT 也能明顯縮短溶栓時間,減少溶栓藥物的劑量[28],因此PMT 能夠顯著降低出血風險。然而,由于該導管系統的抽吸口較小,系統難以抽吸部分有組織的血栓物質,因此僅限于新鮮動脈閉塞的治療。其次,PMT 可造成遠端動脈栓塞,尤其是膝下動脈栓塞,可引起足部缺血和藍趾綜合征。一些研究表明,濾器能夠降低動脈栓塞的風險。
3)動脈支架置入、球囊血管成形:大約有50%的腘動脈瘤患者表現為ALI[29],在腘動脈瘤導致的ALI 患者中,下肢血管通過手術恢復血運重建后,動脈瘤附壁血栓有再次脫落導致ALI 的可能,動脈覆膜支架植入有效的解決了再次發(fā)生動脈栓塞及瘤體破裂的問題。同時,下肢動脈栓塞置管溶栓患者,溶栓后行下肢動脈造影發(fā)現動脈狹窄者,也可行動脈覆膜支架置入術以及用壓力球囊擴張狹窄血管。
(1)缺血再灌注損傷:從解剖結構講,骨筋膜室由骨頭和筋膜包繞而成。下肢血運重建后造成缺血再灌注損傷,細胞水腫導致骨筋膜室壓力增高,一旦骨筋膜室壓力超過30 mmHg (1 mmHg=0.133 kPa),小動脈、小靜脈受壓造成肌肉血供不足,導致骨筋膜室綜合征[30],肌肉神經發(fā)生不可逆損傷。約20%的患者下肢血運重建后發(fā)生再灌注損傷[30],主要表現為受累部位肌肉腫脹疼痛,感覺運動障礙。由于骨筋膜室壓力測量比較復雜,主要根據疼痛程度、肌肉緊張度、神經損害情況考慮是否行骨筋膜室切開。下肢骨筋膜室主要包括前室、外側室、后側深室、后側淺室。為了解除壓力,保護神經、血管、肌肉組織,應該打開所有骨筋膜室[31-32]。
(2)肌腎代謝綜合征:肢體長時間缺血會導致肌肉細胞壞死,釋放出鉀離子、肌紅蛋白、肌酸激酶、乳酸和過氧化物。這些代謝物在血運重建過程中向全身灌注,導致高鉀血癥、心律失常、肺水腫、代謝性酸中毒和肌紅蛋白尿,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因心臟和腎衰竭猝死[7]。因此術后密切觀察下肢感覺、運動及腫脹情況,密切監(jiān)測電解質、肌酸激酶、肌紅蛋白、肌酐等指標,術后立即堿化尿液、利尿、抗凝、充分水化治療,降低缺血再灌注損傷風險,必要時行血液透析治療[33],當治療后患者全身癥狀沒有改善,為了挽救患者生命,必要時考慮截除壞死肢體。
盡管醫(yī)學及外科手術的進步,ALI 的發(fā)病率、死亡率、截肢率仍然很高。ALI 的死亡率為15%~20%[34],1/3 的 ALI死亡由酸中毒及高鉀血癥導致[35]。肢體的預后取決于動脈潛在疾病的嚴重程度、缺血時間和恢復灌注的速度。下肢缺血時間是決定ALI 預后的最重要因素[36]。下肢缺血時間超過6 h,有截肢的風險[17]。另一項研究表明,下肢持續(xù)缺血時間超過12 h 截肢的風險顯著增加[37]。大約25%以上的病人需要骨筋膜室切開,另外,動脈血栓形成相比于動脈栓塞導致的急性肢體缺血截肢率高[34],這是因為血栓形成導致ALI 患者往往伴有嚴重的外周血管疾病。
手術后早期繼續(xù)使用肝素抗凝治療,在易栓體質及局部病變導致的血栓形成及心源性栓子的個體中,必須長期使用華法林或其他口服抗凝藥物。旁路移植閉塞患者溶栓成功后,如果吻合口存在狹窄,需要加強抗凝治療,再次行血管重建術,如吻合口補片成形術和旁路移植手術。美國胸科醫(yī)師學會針對各種血栓和栓塞事件風險的患者群體發(fā)布了循證臨床實踐指南,提出短期和長期抗血栓治療和預防血栓形成的指導原則[38]。根據指南,如果房顫患者CHADS2 評分為1或以上,就應該進行抗凝治療。長期全身性抗凝,通常使用維生素K 拮抗劑,如華法林,可明顯降低高危患者心臟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以及顯著降低死亡率[39]。不幸的是,全世界許多患者沒有得到充分治療,使他們面臨ALI 的高風險。
ALI 是血管外科急診之一,其發(fā)病原因復雜,癥狀多樣,如何快速確定診斷,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是對我們臨床知識的綜合考驗。我們應做到早期預防、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對于有高危因素(心房顫動)的患者,應早期抗凝治療。如果根據病史和體格檢查高度懷疑ALI,應立即使用肝素抗凝治療。根據檢查對缺血程度進行分級,對于肢體可以存活(I 級和II a 級)的患者,可以進行血管影像學檢查;如果肢體存活受到威脅(IIb 級),患者應立即進行血運重建,術后密切關注缺血再灌注對心肺腎功能的影響。如果肢體損傷不可逆(III 級),可能需要截肢。隨著影像技術和血管腔內技術的發(fā)展,對于ALI 的診斷、治療會更加簡單、安全、有效,患者的預后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