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晚,被譽為“中國科普漫畫第一人”的繆印堂老師因病離開了他心愛的繪畫,與世長辭。終年82歲的繆老,無師自通、自學成才,一生獻身漫苑盡芳華??娪√美蠋煵坏珣{借自己的天分,更憑著不懈的努力,克服身體上、環(huán)境上的艱難困苦,樂觀、執(zhí)著,懷著矢志不移的決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漫畫這條路上。
繆老認真翻閱作者的選集
繆老的一生是漫畫的一生。從20世紀50年代初發(fā)表處女作《昨天、今天、明天》起,他的一生就與漫畫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他離不開漫畫,漫畫也離不開他??娎显f:“有人說人生如夢,有人說人生如戲,我說人生如畫,我的一生宛如一本連環(huán)畫?!笨娎线@一“連環(huán)”,就畫了60多年。他發(fā)表在報刊上的各種漫畫作品、插圖、文章,可以說是數以萬計了——這是個了不得的數字,它沉甸甸地呈現在世人面前,接受人民的檢閱。
繆老說:“我就是特別喜歡漫畫,所以不顧一切地走這條路,而且走到底……”難能可貴的是,繆老不僅堅持一路走到底,而且還在前進的路上不斷地求新、求變。他敢于打破原有格局,拓寬和擴展漫畫的內涵與外延,將漫畫與科學結合一起,寓科學于漫畫中,開創(chuàng)了“科學漫畫”這一新領域。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從1981年至1987年的7年間,繆老的創(chuàng)作靈感猶如汩汩涌出的泉水,創(chuàng)作、發(fā)表的科普漫畫達2000余幅。這些作品的發(fā)表,不但使繆老迎來了他漫畫事業(yè)的春天,更使科學技術插上藝術的翅膀,鵬程萬里。
因為漫畫有趣、好玩,我喜歡看漫畫,更愛收藏各種漫畫(尤其是中外幽默畫)。每當我發(fā)現令我心儀的漫畫作品,一定高興地把它剪下,分門別類地收藏在資料夾中。不過,我訂閱的幾種報刊遠遠無法滿足我收藏的需要,于是我采取了“廣種薄收”的策略,動員親朋好友幫我“海淘”全世界的優(yōu)秀漫畫作品。此外,當得知有圖書室將處理過期報紙雜志時,我便搶在第一時間去“打掃戰(zhàn)場”,帶著一包包“戰(zhàn)利品”凱旋。年復一年,我收集的漫畫已達數千幅。我曾自己精心制作了一套十大“金猴獎”得主的漫畫選集,“繆印堂漫畫及文章選集”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尹世昌和老伴兒
在這厚厚的170頁的選集里,以影像、題字、論述、評介及作品等項目,分門別類地收集了繆印堂老師從1975~2016年發(fā)表的768件作品。我很滿意自己的“戰(zhàn)果”,甚至為此而沾沾自喜,但要是與繆老的勞動成果相比,這本選集也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然而我還是從收集到的有限的作品中獲得了無限的快樂。
每個漫畫家的漫畫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點??娎系穆嫴痪幸桓瘛⑴c時俱進、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就拿他的《王大爺趣事》《王大爺外傳》《爺孫倆》等等“四格畫”和“六格畫”來說,故事生動有趣,人物造型辨識度高,構思巧妙又小中見大,就連漫畫的標題,如《孫子療法》《好事錯做》《置之“肚”外》等,其弦外之音也能令讀者在捧腹大笑之后不禁細細回味,在輕松愉悅中有所頓悟。
作者與繆印堂老師合影
除了畫漫畫,繆老的文字功底也十分了得。由于繆老對中外漫畫之差異和個性有著獨到的見解,《中國電視報》等多家媒體曾聘他為“漫畫賞析”“漫畫茶館”“域外采珠”等多個專欄的撰寫人??娎系奈恼码m然都不長,但言簡意賅、鞭辟入里,往往能使讀者從閱讀中得到啟迪,對于普及漫畫知識、促進漫畫寓教于樂來說,有著突出的貢獻。
被譽為“中國硅谷”的中關村,是“科技中國”的象征。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大背景下,一本集科技、經濟、文化的大型綜合性月刊《中關村》于2003年5月誕生了?!吨嘘P村》與中關村同行,以弘揚中關村精神、傳播中關村文化為己任,甫一出現,立即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尤其得到“村里人”的歡迎。
《中關村》雜志想到,繆印堂老師作為“科技漫畫第一人”,與《中關村》合作再合適不過了。很快雜志社就與“繆印堂工作室”達成了共識,邀請繆老擔任“漫畫之頁”的專欄撰稿人。從《中關村》創(chuàng)刊,直到繆老仙逝,這一合作持續(xù)了十多年。
擔任“漫畫之頁”專欄撰稿人的繆老,有了探索的新園地,他興致勃勃地說:“科技界的精英們也得有文化生活,需要好的藝術品讓他們來欣賞?!彼舆B發(fā)表了大量描寫現實生活的漫畫,如“生肖系列”“中國好味道組合”“漫畫詞典”,等等。這些作品極富民間、民俗特色,既有泥土芳香,又有時代韻律,充滿了獨具風采的藝術魅力。
《中關村》雜志現已出刊160多期,“漫畫之頁”專欄期期有創(chuàng)意,篇篇有特色,成為雜志不可或缺的板塊。每當我收到新一期的《中關村》雜志,必先拜讀“繆印堂先生的漫畫之頁”,然后馬上仔細剪下,放到我的“繆印堂漫畫及文章選集”中。
作者精心制作的繆印堂漫畫及文章選集
“漫畫之頁”專欄中的 “繆印堂點評”“點評外國幽默畫”等專題,尤受讀者歡迎??娎蠈β嫹治銮〉胶锰?、耐人尋味,并不是將原畫的“底”和盤托出,而是點到而已,由讀者自己去抖“包袱”,以便提高讀者欣賞漫畫的能力。繆老強調:“漫畫是一門奧妙的藝術,奧妙就在藝術中、在生活中、在行動中?!碑斈阈蕾p了一幅漫畫再去讀讀繆老對該漫畫的賞析和評議時,一定會腦洞頓開、大受啟發(fā)。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行看熱鬧,行家看門道”,有了內行的指點,我們這些外行也能看出些門道來了。
繆老不僅擁有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委員、主任、編委、美術師、客座教授等等一系列專業(yè)頭銜,他還擔任海淀區(qū)政協(xié)委員、政協(xié)書畫聯(lián)誼會副會長等社會兼職。要感謝我的好友毛士偉政協(xié)委員,在他的熱心安排下,1998年2月海淀區(qū)召開政協(xié)會議之際,我終于見到了久仰大名的漫畫家繆印堂老師。
我面前的繆老,文質彬彬、氣宇非凡、謙祥恭敬、真誠相待、溫厚幽默?;蠹议T和生辰后,他用略帶南方口音的普通話對我說:“您長我4歲,是年兄?。 痹趫龅娜巳α?。繆老的這番話,不但拉近了我們彼此的距離,現場氣氛也立即活躍起來。談笑間,我拿出自己制作的“漫畫家繆印堂漫畫及文章選集”請他過目。他欣喜地一頁頁地翻看起這本厚厚的冊子,嘴里還不停地說:“好、好,您是有心人,又是細心人?!?p>
當翻到80年代初的一幅科普漫畫《南極趣畫》時,繆老謙虛地告訴我說:“這是比較早期的一幅作品,還不算順手?!蔽艺f:“這幅作品相當有意思,讀者可以從中學到南極科學知識。”繆老發(fā)現,在我的選集中,1997年的《當代數字迷信》9幅有不同版本,《是氣功還是吹功》也有6幅,對此他向我解釋道:“早在‘漫畫茶館欄目里,我曾撰寫了一篇題為《好畫應該廣為傳》一文。按‘重復是記憶之母的原理,應允許多家報刊刊載或轉載?!彼呎f邊找到選集中1994年7月3日登載在《科技日報》上的這篇文章。我欽佩地說:“您的記憶力驚人,智慧也超人?!?/p>
后來,我們還談了科學與藝術是一種資源關系,應為全人類共享,“共享”是目的,“傳播”是手段等等話題。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向繆老表示:“您的新作源源不斷,我的集藏也堅持不斷。不過,今天要勞煩您在這本選集的首頁寫上幾句話?!笨娎隙挷徽f點頭應允,鋪上紙,拿起筆,一氣呵成:“幽默是機智的產物,滑稽是愚蠢的表現?!苯又止蠢粘鏊淖援嬒瘢攘葦倒P卻生動傳神。我和同行的好友毛士偉都看呆了,興奮得不知說什么好,只會一個勁兒地說:“謝謝,謝謝!”
繆老不在了,但他為我國漫畫事業(yè)的開拓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他留下的無數閃爍著智慧和哲理的漫畫作品、優(yōu)秀著作,其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我認為,繆老就是他的作品中的經典形象“王大爺”的化身——人品好、人緣好,對漫畫、生活和人民,付出了全部的愛與熱情??娪√美蠋煹恼媲閷嵰庥肋h留在我們的心底。
(編輯·張子樂)
kelemy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