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煒,周東平
(廈門大學法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一)死刑復審 唐代死刑復審主要包括刑部復審、中書省復審、門下省復審、尚書省復審、御史臺復審、三司推事等環(huán)節(jié)。
1.刑部復審
在唐代,死刑主要由刑部負責。無論是對在獄囚徒的錄囚、申復,還是來自大理寺或者地方各州縣的流刑與死刑案件,都必須上呈刑部,刑部審核、定案,經過三方復奏后才能執(zhí)行死刑。大理寺對于流、死刑案件有審理權限,但沒有定案權限?!缎绿茣飞厦嬗性敿氂涊d大理寺的具體職責和人員結構:一般設有卿一人,從三品的官職品級;少卿二人,左右少卿各一個,從五品下的官職品級。大理寺的主要職責是折獄和詳刑。如果犯罪案件達到了流刑或死刑的程度,都要上呈刑部,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再次復審。顯然在死刑案件的審理程序中,刑部享有比大理寺更高的司法權。隋朝時期大理寺在對地方州縣上報的死刑案件復審完畢后須移送刑部進行最終裁決;唐承隋制,刑部對死、流案件也擁有最終裁斷之權?!袄芍小T外郎掌貳尚書、侍郎,舉其典憲而辨其輕重”,[1](P190)即刑部負責具體審理案件的主要是由刑部郎中、員外郎等人,復審大理寺及全國各州縣上報的案件。不僅如此,唐王朝還專門在刑部內部設立“法直”一職,以發(fā)揮其內部監(jiān)督職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防止量刑失當的情形。
由于大理寺和刑部審理太過拖延遲滯,元和四年(809年),唐憲宗發(fā)出文書,對刑部和大理寺審理案件期限做了規(guī)定:“自今以后,大理寺檢斷,不得過二十日;刑部覆下,不得過十日。如刑部覆有異同,寺司重斷,不得過十五日;省司重覆,不得過七日。”[2](P1148-1149)這個規(guī)定有效提高了兩個部門的工作效率。從今往后,大理寺審核斷案不能超過二十日。刑部在死刑案件的復審中,如果發(fā)現疑問或者查出錯案,都必須要駁回大理寺或者讓其再次審核,或者刑部不駁回直接親自審理。通常刑部接到大理寺移送的案件后,復核案件的時間不能超過十日,如果刑部對案件所定的結果和大理寺不一樣,按照規(guī)定要將案件發(fā)回大理寺,讓其重審,或者刑部直接判定。如果發(fā)回大理寺重審,重審的期限會有一定的延長,必須在十五日之內完成。刑部的復核工作,情況通常有以下三種:一是維持原來的判決;二是案件的情況不明確、證據不充分,無法判定結果,駁回大理寺重審;三是認為大理寺對案件的判決和量刑不恰當,有過重的情況,應當適當從輕處理。當然,唐之律法也并未如當代中國法規(guī)定“上訴不加刑”,若刑部認為大理寺量刑過輕,直接改判加重也并不奇怪。
2.中書省復審
唐朝時期,不僅刑部是死刑復核程序中的重要角色,中書省也是。這個部門主要由中書舍人承擔具體工作,其工作內容和職責在史籍上有記載說明:“專掌詔誥,侍從署敕,宣旨勞問,授納訴訟,敷奏文表,分判省事?!盵3](P126)唐朝初期,中書舍人與御史、給事中共同組成“三司”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唐中期以后,中書省對于重案的復核權進一步強化。如前所述之,凡是地方各州縣或國家各部門所送的犯人是判了徒刑以上的,九品以上的官員犯了除官、免官或官當的,平民百姓犯了流刑或死罪以上的,都要詳細的審斷,上呈刑部,最后仍然由中書省詳細復審。[1](P501)可見中書省有糾正刑部不當裁定之責。晚唐時期有“參酌”之制,以中書令、中書舍人實施。長慶年間,“又令中書舍人一員,參酌而出之。百司呼為參酌院”。受安史之亂影響,唐中央政府的集權能力大不如前,因此加大對司法權的控制成為晚唐時期帝王統(tǒng)治必須面對的問題。例如元和十三年(818年),唐憲宗發(fā)布法令,規(guī)定只要是刑部和大理寺審判的案件,必須全部上呈給中書省,進行最后的裁定判決。太和四年(830年),唐文宗也頒布法令,規(guī)定從今以后大理寺對案件的審核,如果有不恰當的,刑部必須進行詳細的復審,對于案件不是特別的精通了解,可以委托中書舍人,列舉說出其案件的輕重出入所導致的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得出判決。[2](P947)
3.門下省復審
門下省也有死刑復核職權,早在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就下令,自古以來審理案件,都是由分坐于三槐九棘之官員審訊,現在的三公九卿,就是當時的那些職位官員。從今天開始,較大的案件都要由中書省、門下省等四品以上官職的人員和尚書九卿等共同商議決定。[4](P208)開元七年(719年)間,玄宗規(guī)定,朝廷的內外官如果有犯貪贓枉法,賄賂腐敗以及因公或者因私犯法被免官抵罪以上的,以及減低罪刑的人。大理寺一并要詳細審理犯罪情況,申報刑部進行詳細的復審;如果發(fā)現實情是冤家錯案,便抄錄送給中書省和門下省審核。[1](P501)可見唐中期相較于前期更加重視門下省在死刑復核中所起的監(jiān)督作用。起初,門下省復核案件針對的是官吏犯贓罪,后來也擴展至普通民眾。如果普通百姓犯了流罪或死罪以上的,必須要詳細的審核,上呈刑部,并且仍然要在中書省和門下省那里詳細的復審。[1](P501)可見門下省復核的范圍包括徒、流罪及以上,自然也包括死刑。給事中就是專門復核死刑的。它有對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審理的重大案件進行審核的權力。如果給事中發(fā)現某個案件引用的法律不對,對罪名判定不準或者判定的罪刑不恰當,它都可以依據法規(guī)和相應的案例將其駁回并要求大理寺、刑部或御史臺等相關部門重審案件。除此之外,諫議大夫也有權力復核死刑,甚至有反駁皇命的情況。它直屬于門下省,也是門下省的重要職官。
4.尚書省復審
尚書省屬于行政機關,但亦兼具死刑復核職能。史料上記載,如果大理寺和各州縣,像除官、免官或以官抵罪的情況,都要寫下案狀陳請復審,申奏尚書。[1](P209)既然流罪以上的刑罰案件就要申奏尚書省,那么死刑案件自然應當經尚書臺復審。唐初時,尚書省主要掌管的內容是案件的訴訟。國家各個道、州、縣的流罪和死罪,都必須經過尚書省的復核。尚書省長官原以尚書令為行政長官,左右仆射為副長官,但因唐太宗為秦王時曾掛職擔任尚書令,因此后世為避諱需要便不再授尚書令一職。如此一來,原為副手的尚書左右仆射便成為實際上的尚書省負責人,“總領六官,紀綱百揆”。[1](P15)尚書省的左右仆射和左右丞都具有監(jiān)督的權力。具體分工來看,尚書省的左右仆射主要處理“冤滯大事”,而左右丞則分別管理左右司的事務,主要是復核案件以及綱紀監(jiān)督。尚書省復核死刑的形式主要是勾和判,對死刑案件發(fā)揮的是行政復核的職能。在唐代死刑復核程序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尚書省的地位在唐初時較高,太宗朝時的名臣房玄齡、杜如晦分別擔任過尚書左、右仆射,二人“聽受詞訟,日有數百”,時人謂之曰“房謀杜斷”。但是自中唐以來,尚書省左右仆射的政治地位慢慢變低,在司法審判中所起的作用也漸漸被弱化了。
5.御史臺復審
御史臺職能和權力更廣,它既是朝廷的中央監(jiān)察機關,也負責監(jiān)督查看大理寺和刑部的工作,如果有重大疑難的案件,它也會參與案件的審判或者直接審理案件,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職能,就是參與對死刑案件的復核。貞觀元年(627年),有崔仁師平反的故事,當時青州有人謀反,州縣官員逮捕了其支黨同伙,把他們都關了起來,使得監(jiān)獄人滿為患?;噬显t令殿中侍御史、安喜人崔仁師去覆查結案。崔仁師到了那里之后,命令全部脫去囚犯的枷鎖器具,給他們吃飯和沐浴,并且寬慰他們,最后只給十幾個主犯定了罪,其他人都無罪釋放了。[5](P6042)在這個案件中殿中侍御史前往地方州縣參與復核謀反案,而謀反案必然存在死刑的問題。御史臺在高宗、武后及玄宗時期曾更名改制,但主要職權未曾變化。
6.三司推事
“三司推事”之制產生于唐高宗時期,時武后專權,刑罰日漸殘酷,為增強大案、要案之認定、量刑的準確性,便由皇帝特詔,“以刑部尚書、御史臺、大理寺雜按”[6](P929)組成臨時特別法庭共同審理。三司推事有“大三司”和“小三司”的區(qū)別,大三司的組成人員是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小三司的組成人員是大理寺評事、刑部員外郎和御史,命其前往地方鞫獄。當然,“三司推事”具體辦案官員的數額不一定僅為三員。三司推事制誕生初期尚無明確的適用對象、性質之規(guī)定,至玄宗朝時得到進一步細化。《唐六典》上有記載說明,犯徒刑以上的,各自喊來囚徒和他的家人,告訴他們所犯罪名,并審問他們的犯罪情況,如果是不認同的,就聽他們自己所陳述的理由,如果說不出理由,便用原來的罪狀判定,并且上呈刑部。刑部如果有不同意見,下呈大理寺,更加詳細的審理,有可能會改判結果。[1](P503)三司推事適用的主要是庶民犯徒刑以上,即流、死一類的重大刑事案件與九品以上官吏犯“除、免、官當”之類的案件,無論是前者亦或后者,所犯罪行往往較重。
(二)死刑復奏 唐前期對死刑案件實行的是三復奏。但唐太宗貞觀五年(631年),張?zhí)N古案發(fā)生后,唐太宗非常的悔恨懊惱,因此他說人命關天,至關重要,一旦死了,便不可復生……一直以來判決囚犯,雖然經過三復奏,但是沒用多久,三復奏的工作就結束,都沒有來得及反思,三復奏又有什么用呢?從今往后,宜二日中五復奏,以下的各諸州三復奏。[7](P1443)《通典》上也有差不多的記載,大的犯罪案件,在京城的,執(zhí)行判決的部門要進行五復奏,在京城之外的,交由刑部進行三復奏。如果是以下犯上,以及部下、奴隸殺主的情況,只需要一復奏。[3](P891)由此可見,唐代對死刑案件的復奏可分為兩種模式,主要依據案件的性質和執(zhí)行地點來劃分。一種是一般死刑案件的復奏,在京城的實行五復奏,在京城之外的實行三復奏。另一種是重大死刑案件的復奏,其范圍涵蓋了“十惡”罪等重大犯罪。此類案件不分執(zhí)行地點是在京城內,還是在京城外,都一律實行一復奏。經過這樣的重重復奏程序之后,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錯殺無辜的生命?!锻ǖ洹飞嫌涊d,從今往后門下省復核案件,有根據法律而情有可原的人,可以記錄下來奏請。[3](P900)
為了保障復奏制度的實施,唐朝統(tǒng)治者進一步規(guī)定,有關司法官員如果不按照復核制度工作,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唐律疏義·斷獄》中就有記載說明,犯死罪的囚徒,沒有等到復奏報下而擅自判決的,流放兩千里,當即奏報應該決斷的,應該等三天才執(zhí)行死刑,如果沒有滿三天就執(zhí)行了,判一年有期徒刑,如果超過了三天沒有執(zhí)行,過一天就杖打一百,兩天就加一倍。[8](P614)當然,唐代官吏有議、請、減、贖、當等脫罪方式,但由此依然可以看出唐代立法者對死刑復奏制度的重視。
唐律對于死刑復核制度的規(guī)定可謂細致入微,但法律文本于實踐中效力幾何?為此,筆者列舉幾則唐代之死刑實例以茲考察。
(一)趙仁恭復審案 《大唐新語》中記錄了一個關于刑部侍郎趙仁恭復審案件的故事。明崇儼為高宗時期的諫議大夫,某日突遇刺客襲擊,高宗聞之極為不悅,命法司即刻行刑。但刑部郎中趙仁恭經復審后認為本案尚有疑點,應當暫緩行刑。他不為圣怒所懼,堅持司法的公正和程序的正常執(zhí)行,在詳細地了解案件后抓獲真兇,也使真相大白,沒有濫殺無辜。他的這種剛正不阿和清廉正直的品行得到了唐高宗的欣賞。[9](P146)趙仁恭也因此被提拔為刑部侍郎。由此可見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并非僅僅走過場而已。
(二)裴潾復審案 在《舊唐書》中記載,唐穆宗年間,有一個叫曲元衡的人,他杖殺了平民百姓柏公成的母親,但是元衡的父親是一個軍使,受他父親的庇護,元衡用錢收買了柏成公,柏成公因此沒有告官,法寺也就沒有管理。刑部執(zhí)掌郎中裴潾認為,法律,是天下公正的權柄,如果是為官之人,可以對他管轄之內的部屬施行法律,如果不是做官之人,也不屬于部屬,就算是私人罪案,也必須要報官。元衡并非官員,柏公成的母親也不是他的部下,而元衡擅自傷人私了,這符合法律嗎?柏公成利用母親的死而獲取非利,有悖天性,這種人應該被處死。因此裴潾上奏給皇上,最后元衡被杖打六十流放偏遠的地方,柏公成依法被判處死刑,大家都認為這一判決很恰當。[7](P3028-3029)
這是一件典型的“私合人命”案。對照《唐律》上記載的規(guī)定可以知道,柏公成在母親被殺后本應及時報告官府,嚴懲兇手。但柏公成卻在收受兇手元衡的財物后不予追究,屬于法律規(guī)定中的“私合”行為,按律本應當被判處流刑。由于“私合”行為并非屬于“十惡”之罪,因此法寺對其免予處罰也并無不妥。然而刑部復核時,裴潾卻將柏公成定為死刑并執(zhí)行。這有可能是中唐以后,經制敕改律,刑罰加重的結果。
(三)孔戣復審案 在《舊唐書》中還有一個具有參考性的故事,元和九年(814年),信州刺史李位被他的州將韋岳彈劾,稱其結交術士,欲圖謀不軌。李位后被鞫于禁中??讘枋钱敃r的尚書左丞,他認為刺史有罪應當由三法司負責審查,不應“劾于內仗”??讘桦S后與三法司共同審理李位謀逆案,最終查實李位僅僅因為個人迷信道教,與道士共同煉丹、修行,并無謀逆的行為。本案系由韋岳因故誣告李位所引發(fā),因此李位得以免受牢獄之災,只是被貶為建州司馬,公職尚在;而韋岳則因誣告上官,被判處死刑??讘柙诒景钢邪l(fā)揮了重要的“論諫”作用,名符其實地行使尚書丞的司法監(jiān)督權。[7](P2787)本案發(fā)生于唐后期,此時尚書省的政治地位已然大不如前,但依照唐律,尚書丞對于該類案件擁有監(jiān)督權,因此尚書省所具有的復核權力應該得到認可。
(四)燕欽融、周子諒案 “前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上書,言皇后干預國政,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同危宗社。帝怒,召欽融廷見,撲殺之”。[7](P100)“監(jiān)察御史周子諒上書忤旨之殿庭,朝堂決杖死之?!盵7](P139)
如果說前段材料敘述的還是安史之亂時期,國家處于戰(zhàn)時狀態(tài)下,對于叛、降之臣從重從快尚可理解。那么本段引用的兩個事例均發(fā)生于和平時期,甚至是所謂“開元盛世”之時?;实蹆H僅因為朝臣的言詞不合心意,便殘忍將其殺害,完全不顧法律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要件,更不按照相應的程序規(guī)范審查科刑??梢哉f是一種極其惡劣的行徑。若能依照相應的制度要求進行處理,燕欽融、周子諒兩朝臣或許均應當被無罪釋放,起碼亦罪不至死。
以上案例在復核部門方面也包括了刑部、尚書省、門下省等國家機關??傮w而言,不涉及謀反等涉及皇權統(tǒng)治或宮廷安全秩序的案件基本上能夠做到依法裁斷。當然,涉及到皇權統(tǒng)治的案件也并非全部存在例外??傮w而言,唐代死刑復核制度及其實踐情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制度設計具有開創(chuàng)性
唐代將死刑復核權分解到幾乎所有的國家實權機關。相對于唐以前歷代未明確指定死刑復核機關與當代中國的法定死刑復核機關僅為最高人民法院不同,唐代的刑部、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御史臺乃至于皇帝本人都有實現“刀下留人”的權力。同時,唐代的死刑制度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它最先開創(chuàng)了三司推事制度。三法司之間相互牽制制約具有積極作用,共同審理案件可以避免冤假錯案以及官員的枉法判案。這個制度不僅在唐朝非常實用,對后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唐以后的朝代都沿用了這個制度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
2.復核形式具有科學性
唐代對死刑案件的復審必須要重新審問,口供是直接來自犯人而不是轉錄,采取直接言詞的原則。這樣囚犯的人身權利得到了保障,如果有冤情還可直接陳述,避免了草菅人命的現象。在復審過程中,司法官員也會通過言行舉止、邏輯推理等來判斷犯人陳述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樣多方面保證了案件審理的科學性。除此之外,不僅是在三司部進行審理,如果有疑問的,唐代律法還允許中央派遣司法官員到相關的省份進行走訪、調查、提審,都是為了避免造成冤假錯案,這一規(guī)定在當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制度適用存在例外
總體上看,唐代的死刑復核制度執(zhí)行得最佳的時期是唐太宗時期,之后歷代帝王統(tǒng)治時期雖不可一概而論,但總體而言,制度適用的嚴格性是逐漸減弱的。在帝制時代,皇權至高無上,皇帝掌握有最高司法權,只要行為危及皇帝及皇家的利益,對行為人而言就是罪該萬死,自然就談不上復核程序。反之,若最高統(tǒng)治者有所偏愛,縱然是當死之人,亦可免死甚至免罪。唐代法律規(guī)定重罪不用向皇帝復奏便可以直接執(zhí)行死刑,如殺人、謀反等,這也是封建專制制度在司法程序和立法內容中最直接的體現,這就從根本上扭曲了死刑復核制度的應有之義。
4.末世之下的司法失衡
此外,安史之亂后,唐王朝由盛轉衰,藩鎮(zhèn)割據、宦官專權。除了在朝宦官對朝臣肆意格殺外,地方上各藩鎮(zhèn)在其治下濫用刑殺,處決犯人皆以軍法為憑,朝廷亦無從管轄,死刑復核制度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下詔,令天下州縣今后“不得以軍法戮人”,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唐后期的司法狀況到了何等黑暗的程度。除了刑罰的適用日漸頻繁外,刑罰的手段也日益殘酷,腰斬、車裂、棄市等酷刑迭出。上層官吏的合法權益尚無法保全,何況普通民眾的生命財產權益。人治之下,無論是專制皇權的異化還是中央集權制度的衰弱,都將導致法律制度的崩潰。
死刑復核程序相對于其他的審判程序應該更加嚴格和重視,因為人死不能復生,這是被告人生命的最后防線,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唐代的死刑復核制度可以看出,唐代設置審理和復核死刑案件的司法官員很多。我國現行的《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無論是中央的、基層的還是中級的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的審核一般都由3 名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筆者認為這樣的審議組成人員不夠充足,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如根據案件的性質來劃分,一般死刑案件由3-5 名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復核,重大案件或者案情復雜的、影響較大的案件應當由7 名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復核,避免片面主觀的判決。
關于死刑復核期限的問題,我國現行的《刑訴法》對一審、二審的程序時間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針對死刑復核程序的審限卻沒有出臺相關的規(guī)定。按照法律,“慎殺”的原則要求必須詳查了解再判定,因此死刑的復核程序會持續(xù)比較長的時間,但如果長期懸而未決,也同樣會損害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原因在于,對于死刑案件的被告人而言,在死刑復核結果出來之前,其生死始終處在懸而未決的狀態(tài)?!胺溉嗽礁挥邢胂罅?,越感到自己軟弱,就越感受到這種折磨。”[10](P69)個體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無力抉擇生死,對于其本人的心理折磨相較于死刑執(zhí)行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有反對者主張:對于被告人而言,死刑復核程序拖延總比立刻失去生命要好得多。表面上看,精神健康權在價值位階上僅僅次于生命權,但權利位階并不像“化學元素周期表”那樣存在先有的圖譜,沒有整體的確定性。[11]“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边@是一句法諺。筆者認為,由于死刑復核程序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訴訟程序,又由于我國的輿情復雜,媒體和行政機關等對法院的影響都較大,死刑復核程序在審理期限上應該同時設置最短和最長的時間期限。最短可設為3 個月,一般案件都可以在3 個月內完結。如果是重大的、復雜的、影響深廣的案件可以申請適當延長期限,但最長不超過6 個月。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普通案件的辦案效率,減少案件的積壓,另一方面,在遇到重大案件時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調查、了解、審理,以保證案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復審保障質量,同時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不造成冤假錯案。總之,死刑復核期限的細化規(guī)定對于提高辦案效率、防止案件積壓,對被告人與被害人的人權都能起到保障作用,立法者有必要在今后的修律工作中予以考慮。
唐代是死刑復核制度發(fā)展的成熟時期,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意義。唐代的死刑復核制度在嚴格限制死刑的適用,防止錯殺、濫殺方面曾經發(fā)揮了較為積極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傳統(tǒng)中國畢竟是一個人治社會,這就決定了死刑復核制度的目的在于鞏固專制統(tǒng)治而非實現民主與法治。死刑復核制度的發(fā)展歷程也昭示了該制度能否順利運行不僅在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更為重要的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的個人好惡。深入研究唐代死刑復核制度的內容與思想,不僅可以為我國刑事案件的審判與執(zhí)行程序提供改革和發(fā)展的思路,也對我國實現依法治國、保障人權具有重要的參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