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編者的話:旺狗辭歲,金豬報福。中國馬上迎來了生肖豬年。受中華文化影響,一些亞洲國家也過豬年,講究也各有不同。
2019年己亥年在韓國被稱為“黃金豬年”。在韓語中,“豬”的漢字詞取自“豚”字,而“豚”發(fā)音同“錢”,所以在韓國,豬常被視作財神和福星的代名詞。韓國也采用中國天干地支紀年,今年也被他們稱為“黃金豬年”。韓國商家也趁機推出各種豬造型的裝飾品迎接豬年到來。
豬在古神話中常常被賦予神力,現實中,最早可以從朝鮮平安南道祥原郡黑隅里遺址、德川市勝利山洞窟遺址和韓國忠清北道清州清原洞窟遺址出土的石器時代動物化石中,發(fā)現野豬在朝鮮半島生活過的痕跡。從韓國發(fā)現的古壁畫來看,野豬是僅次于鹿最多的動物,可見古時豬曾是人類喜歡的獵物,是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朝鮮王朝時期,豬八戒雜像成為宮闕、寺廟的飛檐脊的主要裝飾物之一。雜像將《西游記》中豬八戒形象化,有“守護”之意。根據《朝鮮道教史》記載,宮闕殿閣和門樓飛檐脊上設有包括豬八戒等10神像,以阻擋惡煞。據推定,這一習俗來源于中國,唐朝太宗時期常受噩夢困擾不能安眠,夢中有鬼神投擲房瓦,文武官便出主意設了這樣的殿門。
從很多層面上來看,豬是與人類最為親近的動物。豬體質好,胃口好,對氣候變化適應力強,是能快速成長的動物。很久以前,人類飼養(yǎng)豬和牛作為家畜。韓國俗語中對豬的描繪和認知并不是那么的正面,豬的形象常被意指貪欲、懶惰、臟污,如“豬脖子上掛珍珠”的俗語,意思指的是鮮花插在牛糞上。
當然,豬的形象也有積極面。對于重視繁衍子孫的古人們,豬被認為是能帶來豐饒的存在。所以,在韓國,祭祀桌上、電視劇電影開機儀式上等往往少不了擺著一個豬頭;夢到豬叫作“吉夢”,預示著將發(fā)財;對于嬰兒潮一代,豬存錢罐意在以節(jié)約和存儲培育富人的夢;現在人們常常送黃金豬模型作為送福的禮物……
2月2日韓國將迎來5天春節(jié)假期,“春運”也將隨之而來。返鄉(xiāng)、旅游,韓國人的假期變得多種多樣。有意思的是,在黃金豬年,“豬豬主題旅行”在韓成為熱點。首先要提到的是始建于統(tǒng)一新羅時期的慶州佛國寺。在供奉著多寶塔和釋迦塔的大雄寶殿一側的極樂殿房檐下,“藏”著一只黃金豬。1592年朝鮮宣祖25年,壬辰倭亂爆發(fā),日本燒毀了佛國寺。據推測,1750年朝鮮英祖時期對極樂殿進行重建時,雕刻了這只長約50厘米的黃金豬。而因為房檐正面遮擋,250多年間無人知曉,直至2007年3月一位游客偶然發(fā)現,黃金豬才得以被世人所知,后來佛國寺模仿黃金豬形狀建造了一只閃亮的青銅豬,置于極樂殿顯眼的位置供眾人觀摩。2017年一位博彩頭等獎中獎者分享了他到訪佛國寺的經歷,他先摸過青銅豬后,對著真黃金豬許下了彩票中獎的愿望,后進入極樂殿拜了108拜,之后就真的中獎了。這樣的故事被口口相傳,引得越來越多游客慕名而來。
除了雕像,想與豬豬來場互動,韓國京畿道利川的豬博物館或許是不錯的選擇。這家博物館是全世界繼德國之后所建的第二家豬主題博物館,通過旅游和體驗項目,讓游客了解尊重生命和熱愛環(huán)境的重要性。在博物館內,游客們可以現場直接觀察豬的習性特征,通過展覽了解到畜產業(yè)相關知識,也可以做豬豬玩偶,看小豬運動會公演,包括“保齡”“足球”、跳箱子等,甚至是做豬肉香腸。
韓國有老話說,黃金豬年出生的孩子將伴隨著光明財運舒適過完一生。60年前的1959年,韓國誕生了盧武鉉財團理事長兼作家柳時敏、有著“越南希丁克”之稱的現越南足球國家隊教練樸恒緒、韓國不倒翁集團會長咸泳俊等各界代表人士。甚至并 非黃金豬年的藝人們今年也備受關注,特別是1995年出生的偶像明星也格外多,包括防彈少年團樸智旻、金泰亨,AOA的金雪炫等。2007年丁亥年紅豬年時,也曾刮起了一陣生育風,當年的出生率較2006年增加了近9.9%。在高老齡化低出生率的嚴峻考驗前,今年能否掀起一陣生育熱潮,備受韓國社會關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