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璽媛
[作者通聯(lián):江蘇新海高級中學(xué)高三(24)班]
白瓷潔凈,溫暖之感潤出碗壁,水汽縈繞。醇厚的湯,泛散著牛乳般柔和的光澤。芫荽翠綠,間以鹵水豆腐的滑嫩,是筆力老道的青綠山水。
“高湯醇厚,清湯如水?!痹惰b湯,推高湯為上。其醇厚之感,常常由湯澤純白外現(xiàn)出來。
捧碗,輕呷。果然是熟悉的馥郁,厚而不膩,香而不饜,恰到好處的秾麗,余味悠長。
好奇,便向母親討教煲湯之道。
母親解頤而笑,只一個字“鹽”。
驚疑。普通甚至近于平庸的一個調(diào)味品,竟然是掌控一碗費(fèi)盡周折的湯水的關(guān)鍵?
鹽,不僅調(diào)和湯的濃淡,而且關(guān)涉湯的質(zhì)感。煲湯,貴其慢,由此醇香與精粹方能焙出,達(dá)到醇厚之感。然而,鹽須要在出鍋的瞬間方能加入。過早,醇湯便澄明如水;過晚,則濃淡不勻。
像那魚兒驚疑于水的存在,拈一粒晶瑩的鹽于指尖,我不禁折服。這平庸的尋常之物竟然扼住了湯的咽喉,并隨這溫?zé)岬臏?,融入千千萬萬的生命中,血脈相承,涓流成海。也許,鹽的偉大,并不止于口腹。
凝視鹽,手執(zhí)一握恭敬,叩問它的前世。
洗凈海藍(lán),滌蕩塵埃,只凝成一顆晶瑩的心,帶咸帶澀,鹽便誕生。然而,鹽之“來”實則不易。如果來自海洋,則需聚數(shù)池之水,烈日曝曬,海風(fēng)拂干,凝滯塵埃,剔去冗雜,凝結(jié)晶瑩,方得一小甌粗鹽。其間,瑣碎漫長的篩,挑,磨更是精細(xì)折人??此破接梗贿祮柶淝笆?,便知鹽之結(jié)晶,來之不易。
這又何嘗不像人的一生?用一生的汪洋,釀一粒鹽晶,以血脈傳承,也許便是意義所在。
大多數(shù)人會綺羨芹圃先生僅憑一《紅樓夢》,便千古流芳。但是,很少有人想過,這也許就是先生用一生的海水,凝結(jié)而成的晶瑩之鹽。因其純凈,而能融入我們的血脈;因其濃重,而能千古流傳,芬芳悠長。
鹽之生也凈,保持這潔凈如斯,難。屈平投江,以汩汩江水滌蕩沉重的生命,以決別求得與世俗兩忘。然而,與其認(rèn)為清濁分明,在濁中生毋寧在清中死;不如,君子如鹽,即便融化于水深火熱,依舊可以凝成晶瑩,面目如初。心魂不染,融于萬物,便化為萬物,依舊能澄澈清明,歸真返璞。
湯未涼,尚溫醇,濃郁的潤澤碰撞唇齒,芳香未散,氤氳肺腑。
心中是明亮的安然。
我明了,這是鹽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