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9-01-29 03:31鐘小宜
珠江教育論壇 2019年2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

鐘小宜

當前的中國正處于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復雜多變、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由于每個人的身心承受能力不同,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接觸的人群不同,往往會使人們出現焦燥、迷茫、壓抑的心理表現。尤其是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學生表現出各式各樣的心理障礙,心理品質明顯下降,嚴重威脅著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近年來,中小學生自殺、學生殺老師等觸目驚心的案例時有發(fā)生。有資料表明,僅廣州某轄區(qū)中小學生范圍內,19.4%的小學生、28.9%的初中生、36.8%的高中生“夜里睡覺總想著明天的功課”;41.5%的初中生、62.7%的高中生“很容易疲勞”,41.7%的高中生“經常想大聲喊叫”[1]。相關研究表明,高中生抑郁癥狀檢出率在15.7%—25.3%之間[2]。如果我們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老師和家長及其他方面的教育都是徒勞,學生的心理困擾會使他們失去理智,形成不健全人格,將來難以自立于社會。因此,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對青少年學生健康心理培養(yǎng)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通過多種方式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培養(yǎng)健全人格,增強他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一、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當今世界科技飛速發(fā)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努力培養(yǎng)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億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當代青少年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有許多又是獨生子女,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使其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

因此,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學校正常運作,讓學生家庭幸福的需要

近年來,社會出現了青少年違法違紀事件增多的趨勢,如果從心理角度分析,可以發(fā)現多與他們的心理危機狀態(tài)或不健康狀況有關。

(二)是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需要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并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抓住教育契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予科學有效心理咨詢、輔導和鼓勵,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jié)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fā)展自我的能力。

(三)是當前社會變革的需要

近二十多年來,隨著社會變革而產生的一些變化或暫時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對青少年學生心理狀態(tài)產生消極作用:如離婚率不斷提高,家庭氣氛溫馨減少、家庭管教方式不當;學校頻繁的測驗考試、學生分數排位;網絡的出現、信息渠道的暢通、社會上的不正之風、觀念的多元化等,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決定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四)是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的基礎,人的心理作為人的整個精神活動基礎,對人的影響是極其廣泛而又深刻的,它以廣泛的內容,深刻地影響和制約著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發(fā)展,滲透到人的一切活動中,人的言行實際上就是心理活動的不同程度的外在化表現。所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處于最佳狀態(tài),人的各方面素質才可能獲得充分發(fā)展。

(五)有利于直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有效途徑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心理得到正常發(fā)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導,不良心理與行為得到矯治,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思維活躍,學習上沒負擔,愛學、會學并富有創(chuàng)造性,個性健全發(fā)展,能適應學校、社會的要求,教學質量會顯著提高。

二、當前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及成因分析

(一)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1.緊張心理。由于學校教育內容、教育者的教育觀念等因素,致使青少年學生長期處于過分緊張的氣氛中,頻繁的考試、升學的競爭,造成了部分學生心理緊張、恐懼、焦慮和慌亂。

2.消極心理。由于學校生活的單調、學習內容的枯燥,部分學生感到空虛和孤寂,在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不思進取,甚至用吸煙、酗酒等行為尋求自我刺激,消極地打發(fā)時光?,F在的學生群體,有許多是獨生子女構成的。在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下成長的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有求必應,萬般溺愛,從未受過磨難和挫折,一直在家人、親朋的贊許中長大,逐步形成了自傲偏執(zhí)心理。這時的家長卻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要么聽之任之,要么非打即罵,從而形成了其怪癖的性格,使其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變得冷淡、漠不關心,有時近乎“冷酷無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于事外,給人一種“看破紅塵”的感覺[3]。他們個性極強,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唯我獨尊,既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又看不到自己的短處,表現出傲慢無禮;他們只愿意聽中意的話,不能忍受別人的批評,總是固執(zhí)己見,更不堪承受自己在學習、生活與交往過程中的失敗。這種人容易受到集體的排斥和冷落,人際關系緊張。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能客觀地找出自身的問題,總是灰心喪氣,一蹶不振,造成厭學、逃學等消極行為,甚至走入歧途。國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現代社會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處于“三無”狀態(tài),即:無動于衷,謂之無情;缺乏活力,謂之無力;漠不關心,謂之無心[4]。

3.逆反心理。青年學生中,有些人經常不接受教育,不聽話;經常與教師、家長、同學“頂?!?,事事認為自己“正確”;反對所有人的勸告、批評和幫助。從主觀上看,孩子在剛學話、走路,不斷接觸外界事物中,便有擴大范圍的要求。隨著他們的發(fā)育和成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不斷增強,思維的獨立性、主動性和批判性也得到發(fā)展,加上他們的好奇心和“代溝”障礙,這時孩子常常表現出不喜歡聽從父母擺布和安排,甚至用“頂?!?、對著干的方式來表達或發(fā)泄他們對家長、老師或外界約束其思想和言行的不滿情緒。他們目中無人,狂妄自大,是非觀念較差,逆反心理較強,不能把個人的言行納入學校集體所要求的正確軌道,或口是心非,或蠻不講理,或表現出匪氣、霸氣。少數學生心理封閉,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與家長感情隔膜,與同學缺乏信任,與老師缺乏溝通和理解,所以往往在學校生活中表現出孤僻、偏激、退縮、敏感和神經質,在行為上與老師和家長的要求相悖。從客觀原因上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網絡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學生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思想觀念上都受到外界的沖擊,一些不良思想也在侵蝕他們的心靈,從而助長他們的逆反心理;二是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要求過高,物極必反,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4.嫉妒心理。所謂嫉妒心理是指他人成就高于自己時產生的一種非常心理,俗稱“紅眼病”。它具體表現在:①對同學學習成績的嫉妒。②對同學各種榮譽的嫉妒。③對同學友誼、相貌、衣著等的嫉妒。嫉妒心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意識和情感,是一種對待他人的成就、名望、優(yōu)點或優(yōu)勢地位等不友好,甚至是敵視的情感。它產生的基礎是個人利己思想和強烈的虛榮心,具有嫉妒心理的人,實質上是純潔的情感開始墮落,健康的心理受到污染,他們對事對人往往充滿著猜疑、怨恨和敵意,容易采取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如不及時對他們加以教育糾正,不但危害社會,也毀了他們。

5.青春期異常心理。處于生理發(fā)展的興旺時期的青少年,很自然地對異性產生好奇心理,甚至對男女性意識發(fā)生興趣,以至產生戀愛行為,當戀愛行為受到家庭、學校、社會及個體自身因素的制約而無法適應或產生矛盾時,就會出現各種不正常、不健康的戀愛心理或行為,這一心理被稱之為“青春期異常心理”,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加以及時引導,將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6.盲目心理。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學生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不能把今天的學習和明天的未來聯系起來,更談不上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國和事業(yè)聯系起來。一切處于受支配的被動狀態(tài),在學校生活中缺乏自覺學習的主人翁精神。

(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1.客觀原因主要有:

(1)學校教育因素的影響。在教育實施過程中,被教育者深受教育者的影響。無數案例研究分析說明,許多干擾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來自學校和教師。首先,學校教育中存在的重智力水平高低、學習成績優(yōu)劣,忽視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整體素質等陳舊的教育觀念,使部分學生因不能掌握學習規(guī)律和方法而成績欠佳,一時又不能找到改變現狀的途徑,內心失落、孤獨、自卑,造成心理抑郁、焦慮,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無能等嚴重心理問題。其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教學方式不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潛在一個“無形殺手”,即某些教師不負責任的言行誘使部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當學生需要愛心、理解、尊重時,有的教師反而冷言冷語,挖苦、諷刺,甚至讓學生當眾出丑,勢必使他們難堪,甚至無地自容,更有個別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懲罰和心靈虐待,用直接的(如嘲諷、辱罵、體罰等)或間接的(如含沙射影、指桑罵槐)手段給學生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使學生產生自卑、逃避、反抗或逆反、報復等不良行為,人際關系的不和諧,導致學生猜忌、對立和多疑。再次,學校管理工作中,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還相當淡薄,一方面缺乏專業(yè)教師,骨干力量作用發(fā)揮不足,另一方面教師在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中自覺運用心理教育理論的意識還不夠,以致形成教育空白。

(2)家庭的影響。有的家長文化程度和道德修養(yǎng)較低,自身不完善,對子女的教育引導往往與學校教育產生偏差,且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或溺愛袒護,或放任自流;期望值過高或過低,反復無常,讓孩子無所適從。有的家長將自己青年時期未能實現的夢想理所當然地轉嫁到孩子身上,再加上有的家庭父母不和、家庭破裂等。諸如此類,都造成了學生心理負擔重,精神壓力大,從而導致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差、強迫、敵對、孤獨等心理障礙。

(3)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體制的變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使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學校處在社會思想變化的前沿,而青少年學生的思想變化是社會思想變化的代表,面對許多來自社會思想觀念、大眾傳媒和外來文化中不健康內容的沖擊,及社會種種不良風氣的熏陶影響,對于判斷能力較差,處于人格塑造發(fā)展時期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在心靈上產生的震撼也極為強烈。對于正確的思想觀念他們易于接受,但對于錯誤的東西,由于其社會閱歷淺,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對社會上許多問題尚缺乏理性的思考,也易受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比如社會影視文化中不健康的東西易增加學生在交往中的恐懼心理和不健康的性意識及行為;“應試教育”的誤區(qū)導致許多學生心理壓力大,諸多矛盾解不開。使他們困惑、苦惱,進而缺乏遠大理想、拼搏精神和前進動力,導致心理疾病。

2.主觀原因主要有二個方面:

(1)是學生自身生理、心理發(fā)展不平衡。由于家庭、社會、學校等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思維不夠深刻,一旦脫離父母的約束,就表現出在現實生活中手足無措的矛盾。再加上隨著生理的發(fā)育,性心理反應漸趨強烈,但由于社會閱歷淺、對情感問題缺乏正確認識,容易引起強烈的感情震蕩,出現情緒低落,心理失調。加之,有的學生還不善于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不善于重建平衡,不善于運用自我功能克服“危機”,所以一旦面臨種種壓力,就容易出現心理失衡,導致心理障礙的發(fā)生。

(2)是軀體疾病影響心理健康。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好,將導致精神不振,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些學生入校后,放松了對身體的鍛煉,飲食起居不很規(guī)律,導致了一些慢性疾病發(fā)生,發(fā)病后又不愿意及時診治,最后直接影響到本人的學習生活,造成精力不集中、精神空虛、煩躁,有的提出休學,有的甚至認為既增加社會負擔又增加家庭負擔,產生輕生念頭。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的能力。”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了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我們必須結合實際,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強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要統一思想,加深對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扎實開展素質教育的宣傳工作,使其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要改革教育考核評價體系,建立起符合素質教育對各級政府、教育部門、校長、教師、學生的考核體系。同時,要對現行教材、課程、教學大綱進行改革,對升學考試制度進行改革,實行“三級分流”,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拓寬成才和就業(yè)渠道。徹底扭轉應試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充分發(fā)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他們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直接影響教育實效。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做好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工作,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要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要保障教師有一種積極、樂觀、平和、穩(wěn)定、健康的心態(tài),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要提高教師素質,強化師德建設。教師的合作對象是學生,因此教師要有健康積極的個性,包括積極向上的工作動機,正確的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自我尊重、自我滿足感、自我信賴感、自我價值感,以及耐心、成熟、平衡、情緒穩(wěn)定、心理健康等人格特質,這是每一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應具備的品質,應遵守的要求;同時,亦要求教師能在社會的人際交往中表現出必要的道德水準,影響他人,在教育過程中能夠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去影響學生。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特別是對后進生做到不歧視、不諷刺、不放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信任他們,激發(fā)他們的進步、創(chuàng)新、求學的熱情。努力建設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掌握專業(yè)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2.利用學校教育課堂主渠道的教育優(yōu)勢,一方面通過教書育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開設專門的心理教育課,介紹一些預防和緩解心理壓力的好方法,教會學生自我調節(jié)情緒(如情感渲泄法、情感轉移法、自我安慰法、心理補償法等),同時通過各種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設置教育情境,讓學生自己教或互教,使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3.積極開展有效的心理咨詢。學校內設置心理咨詢室,由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為學生提供服務。心理咨詢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是咨詢老師要理解信任學生,遵循保密、疏導、交友性原則,如此才能達到心理轉化的效果,心理咨詢教師要有意識地和困于心理問題的同學建立起關心、尊重、了解和指導的關系,并依據問題的需要使用適當的心理治療方法,減輕或消除學生的不適應的心理現象,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萌芽”。開展有效的心理咨詢和治療對預防和矯治中學生的心理疾病有著積極的作用。

4.改變評價方式。學生的自卑心理大多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一些教師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層生漠不關心,對后進生全盤否定,出言不遜,這無疑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及負面影響,可能使許多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甚至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被譽為“德國普通教育之父”“德國教師的教師”的19世紀德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嚴厲的面孔和訓斥、咒罵學生是一種惡劣的行徑”。我們應學習借鑒英國教育的優(yōu)點,英國教師對學生評價時從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對學生的贊揚體現在具體細微中,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被他們非常鄭重地夸獎一番。我們對待每個學生都應一視同仁,絕對不能挖苦、諷刺學生,應以一顆寬容慈愛之心愛護關心學生。我們很多教師缺乏這種意識,對學生太求全責備,我們應學會贊美,讓學生能不斷地從中得到鼓勵。

(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在校園活動中的反映和表現,同時,對促進青少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在心理鴻溝之上架起橋梁,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共同進步。如進行學習經驗的交流,可以促進校風、學風的建設;舉辦辯論賽、演講賽,可以促進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開展文體活動,則能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等。在這類校園文化活動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改善和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神經活動的平衡性、靈活性,提高大腦皮層的分析和綜合能力,而且還能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發(fā)展。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的基本因素。心理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進學生心理的良好發(fā)展,要實現這一宗旨,就必須充分喚起他們的主體活動意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心理要得到健康發(fā)展,必須通過實踐活動,而活動又應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為學生所喜愛的,所以實踐活動既可視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又可視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實踐活動縮短了心理教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自主的活動達到教育的目的,如: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表演、游戲、制作、實驗、勞動等活動,寓教育教學于活動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實踐活動能充分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在實踐中盡情地表現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活動教學可增強學生的責任感,積極承擔為家庭、為社會做貢獻的責任。

(五)提高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的科學性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學校只能在極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矯正和引導,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影響也尤為重要??梢哉f,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礙都與其父母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取得家長的合作,幫助家長發(fā)揮他的教育功能,對于改善和預防孩子的心理障礙,幫助孩子成才極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質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養(yǎng),學校要與家庭緊密配合,教師與學生家長要加強溝通,時刻關注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對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對學生給予及時的疏導。如學生應試心理差,教師可引導家長要以平常心態(tài)看待考試,家長的嘮叨、在意、期望高,都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壓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際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養(yǎng)等都需要發(fā)揮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學生有社交恐懼心理,少與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納,或嫉妒別人,或看不慣別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長應鼓勵孩子多交友,在擇友上加以指導,培養(yǎng)社交技巧,過多指責、約束孩子反而會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正確引導孩子,加強交流,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

家庭教育作為大教育系統的組成部分,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必須十分注意,家庭環(huán)境和家長的言行,對青少年的心靈具有直接影響作用。目前,一部分家長文化水平不高、涵養(yǎng)不深、語言粗俗,生活中不健康的惡習,嚴重污染著孩子們的心靈。一部分獨生子女的家長十分溺愛孩子,對孩子唯命是從,一味遷就,養(yǎng)成“特殊”心理,用過高的物質條件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使部分孩子意志薄弱,目光短淺,沒有謙讓意識和進取精神,嚴重阻礙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由家庭造成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在:家庭環(huán)境不良對孩子人格發(fā)展造成不利;親子關系緊張造成學生基本心理需要無法滿足;家長錯誤示范對孩子思想品德素質的影響及父母自身心理健康狀況對孩子的消極影響等。因此,學校心理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把家庭教育作為學校心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或必要的補充,共同探討對學生成長和發(fā)展最為有利的最佳交互點,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防止學生出現兩面心理、雙重人格[5]。要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其關鍵是要提高家長素質。

學校要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對家長的指導應把重點放在教育觀念與教育態(tài)度的轉變和方式方法的指導上??梢圆扇∫韵麓胧海?)定期為家長開設專題講座,讓家長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年齡特點,充分了解培養(yǎng)孩子心理適應能力的意義、目標與途徑、方法等,使其主動配合;啟發(fā)和指導家長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樹立良好家長形象,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示范榜樣教育孩子,促進青少年沿著健康的道路向前發(fā)展。(2)教師與家長及時溝通,互通信息,及時就學生的有關情況在家校間傳遞;對存在某些發(fā)展性問題的學生要重點家訪,齊抓共管。一方面耐心引導學生分清是非,全面分析問題,克服片面性;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用實際行動來完善自我,主動改善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和家庭之間的關系,從而創(chuàng)造一種熱情和諧的友好氣氛,逐步消除彼此間的隔閡。(3)通過聯誼活動創(chuàng)造至愛的環(huán)境。利用教育活動課或假期組織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聯誼活動,協調家庭教育中的問題。要改變教育方式,形成一種親切、同情、互相信賴的朋友間的心理氛圍。教師、家長首先要理解學生,不要過分苛求學生,要相信他們,多采用信任的態(tài)度,對他們的合理要求給予適當滿足,使他們感到老師和家長是愛護他、尊重他、幫助他,逐步消除對立情緒。家長與孩子要形成朋友關系,能夠坐下來平等交談,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寧靜、和平、幸福、安定、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才能為學生心理健康提供保證。

(六)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

社會要為青少年學生提供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全社會都應關心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政府應下決心綜合治理社會環(huán)境,并常抓不懈。要樹正氣、治歪風,盡量減少社會環(huán)境中的不良因素對青少年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消極影響。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復雜、長期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而又不能回避的嶄新課題。在新時期下,應構建一個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心理教育網絡,才能讓青少年健康成長。

1、學校應設立心理咨詢室和心理輔導室,定期上心理輔導課。通過心理咨詢,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tài),及時取得與家長聯系,互相配合;及時調整教育方式和選擇教育途徑。同時可請一些心理專家來校作心理輔導,心理輔導內容可以包括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和職業(yè)輔導等,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家長應主動地與學校聯系。將子女在家的情況和掌握的心理動態(tài)及時反饋給老師,爭取學校與家庭互相配合,選擇適當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渡過心理難關,讓學生健康成長。

3、全社會都應重視學生的異常心理,應形成合力、形成共識。糾正學生心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對學生心理和糾正應加大理論研究力度,借鑒先進經驗,加速我國家庭、學校心理輔導、糾正成熟化的過程,讓心理輔導走進家庭、走進學校、走進社會之中,正確理解認識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社會、學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把跨世紀的青少年一代培養(yǎng)成為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的高素質的生力軍。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青少年發(fā)明家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延吉市| 东光县| 广平县| 佳木斯市| 靖宇县| 台州市| 峨边| 叶城县| 孟连| 东乌珠穆沁旗| 砀山县| 防城港市| 长顺县| 凯里市| 遂平县| 汉川市| 溆浦县| 汝州市| 巨野县| 金华市| 澎湖县| 横山县| 渝北区| 广饶县| 文水县| 循化| 遂平县| 揭西县| 万安县| 黄大仙区| 潮安县| 新绛县| 湘潭市| 桑日县| 山阴县| 淅川县| 民乐县| 霍山县| 抚顺市| 改则县|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