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京
“語文”,“語”字在前,意為:語言,可見語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之一?!墩Z文課程標準》中三個學段的階段目標都提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小學生書面語言的學習是從朗讀開始的,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那么應該怎樣進行朗讀訓練呢?下面我就從“讀準、讀通、讀出感情”三個層次來談。
一、讀準
首先,朗讀教學中,要做到讓學生讀準字音。準確朗讀是朗讀訓練的基礎,讀音再美,如果讀錯了,顯然失去了朗讀的意義。在這個階段,應該要求學生用標準普通話讀準字音,吐字清晰,發(fā)音清楚,字正腔圓。
低年級學段學生開始朗讀訓練時,就應該向他們明確指出:讀書不能添字、漏字、改字。要求學生把每個字看清楚、讀正確,而且還要注意不能唱讀,要求“四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即眼睛看到,耳朵聽到,手指指到,嘴巴讀到,一字一詞地讀,字字讀準。為讀通順流利打好基礎。
對有一定識字量的中高年級學段學生同樣要注重字音的準確,尤其是一些多音字、通假字、易讀錯字的讀音,可以通過從詞性、詞義方面來判斷讀音,如:“創(chuàng)”讀chuāng時是名詞,因此,“創(chuàng)痕”“創(chuàng)口”中的“創(chuàng)”字應讀chuāng;“創(chuàng)”讀chuàng時是動詞,因此,“創(chuàng)辦”“創(chuàng)建”中的“創(chuàng)”應讀chuàng。此外,必須克服一些易錯音“隨俗”現(xiàn)象的影響,如:模(mú)樣、拓(tà)片、殷(yān)紅,因“隨俗”而被錯讀成模(mó)樣、拓(tuò)片、殷(yīn)紅。有些字音很難掌握,必須養(yǎng)成勤查字典、詞典的習慣,堅持正音訓練,才能記住一些特殊字音。
二、讀通
其次,在讀準的基礎上,要做到讓學生讀通。讀通不僅是完整地朗讀出來,而是朗讀要流暢通順,能根據(jù)內(nèi)容劃好停頓,注意語速,區(qū)分語調(diào),做到“抑揚頓挫”。這是對學生朗讀較高的要求,也是朗讀技巧提高的關鍵。
1.停頓
停頓包括語法停頓和強調(diào)停頓,合理安排停頓的位置和停頓的時間,可以自然地調(diào)節(jié)朗讀者的氣息,恰切地還原出原作的語氣,生動地表現(xiàn)語言的節(jié)奏,從而清晰地提示出原文詞、短語、句子、層次、段落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鮮明突出地表達原作思想內(nèi)容,而且還能給聽者留出思索和消化的時間,以便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2.語速
語速分為快速、中速、慢速三種,它們的運用取決于作品的體裁、內(nèi)容氣氛和人物個性特點。適當?shù)恼Z速,可以使語言節(jié)奏生動,形式豐富,表情達意準確??焖伲阂话阌糜诰o張、驚奇、憤怒、激動、急切、歡暢、興奮的心情,或用于敘述驚險的場景、急劇變化的事物,又或者用于刻畫人物的機警、活潑、熱情的性格。中速:一般用于感情與情節(jié)比較平穩(wěn)的場合,或用于平常的敘事、議論、說明、陳述等。慢速:大多用于表示沉重、憂郁、悲傷、哀悼的心情,或用于描述莊重的情景。
不論快速、中速、慢速,都有一個“度”。快速,也不能像放鞭炮似的,使人“耳不暇接”;慢速,也不能慢慢騰騰,半天一句,使人聽起來十分吃力,等得不耐煩。一句話,就是快慢要得體。
3.語調(diào)
語調(diào)是指哪些地方該讀高音,哪些地方該讀低音,哪些地方該讀顫音等,所謂輕重緩急、各有所宜。語調(diào)的變化有四種形式:表示反問、疑問、驚異、號召等語氣,調(diào)子由平升高,用的是升調(diào)↗;表示陳述、感嘆、請求等語氣,調(diào)子先平后降,用的是降調(diào)↘;表示嚴肅、冷淡、敘述等語氣,調(diào)子始終保持同樣的高低,用的是平調(diào)→;表示含蓄、諷刺、意在言外等語氣,調(diào)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用的是曲調(diào)↗↘。恰當?shù)恼Z調(diào),可以表達不同語氣,形成豐富多彩的語調(diào)變化,從而生動地表現(xiàn)人物個性,鮮明地區(qū)別內(nèi)容實質(zhì),形象地烘托環(huán)境氣氛。
如于右任《望大陸》: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重復,語氣較之前一句更強烈),望我大陸↗(用升調(diào)區(qū)別對應的前一句);大陸/不可見/兮↘(降調(diào)突出悲傷),只有/痛哭↘~~(降調(diào)顫音)。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詩人的情感,由個人的悲歡離合升華到家國之憂思,猶如樂曲達到高潮,要讀得蕩氣回腸。特別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頓,“國—有—殤——”要氣流不斷。
三、讀出感情
再者,朗讀教學中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神”來。在朗讀中體會文本傳達的神采,讀出文本的味道,這是朗讀最高的境界。如何讓學生在朗讀中沉浸到文本的意境、情感中去,就應該教其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做到“身臨其境”,輔以相應的表情神態(tài)、動作手勢等肢體語言,方能“人文合一”。
1.理解感悟是基礎
理解文本內(nèi)容是朗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理解內(nèi)容,才有可能通過朗讀準確傳達出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情感;而朗讀又有助于對文本的理解和鑒賞,讀的過程就是感悟理解的過程,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表情神態(tài)是重點
表情、神態(tài)在傳遞信息、表達情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恰當?shù)谋砬樯駪B(tài)能使學生的朗讀更富表現(xiàn)力。讀到描述高興的內(nèi)容時,可面帶微笑;讀到描述迷人的風景時,可略睜大眼睛,流露出向往的神情;讀到描述擔憂、疑惑的內(nèi)容時,可略皺眉頭。如《一粒種子》中有這么一句話:“種子聽了很高興,又把身子挺一挺?!崩首x前半句時,要面帶笑容;朗讀后半句時,可略微挺一挺身子。
3.動作手勢是關鍵
動作、手勢是朗讀時隨著文本自然生成的一種情感流露,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讀到非常氣憤的事情,可配以雙手握拳,不斷地顫抖,就展現(xiàn)一種憤怒的情感。當然,動作和手勢要少而清楚,適當自然,否則就會喧賓奪主,影響朗讀效果。
總之,在語文朗讀教學中,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讀準、讀通、讀出感情,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定會品味出語文的“味”,會給語文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極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