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巖井
科幻作家何夕有一部特別的短篇小說叫作《傷心者》,在中國的科幻小說界地位獨特。它對我的觸動之大,每每想起,我都會非常難過。
小說很奇怪,全文的大部分內(nèi)容完全看不出科幻元素,就是在講一個數(shù)學天才在家人、戀人與研究之間的煩惱和掙扎。
小說的主角是個數(shù)學天才,來自一個貧困的單親家庭,有一個深愛他的女友和看重他的導師。本來他可以有個似錦的前程,但是因為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種數(shù)學理論,一發(fā)而不可收,深深陷入其中。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覺得他是魔怔了。
因為堅持自己的研究,他失去了最愛的女友,在一次次現(xiàn)實的打擊下,終于成了一個瘋子,唯有始終信任他的母親,雖然不懂他研究的是什么,卻堅信兒子做著了不起的事。
故事的最后才出現(xiàn)了一點科幻元素,未來的人類有了很大的科技突破,而這個突破的關鍵點,就是來自主角百年前孤獨的研究,可是這個時候,他已經(jīng)在屈辱和悲戚中死去良久。
第一次看完這個故事,一種從心底升起的傷心久久不去。
我不知道我傷心的到底是什么,是愛情的脆弱,親情的可貴,人生的無常,天才的悲劇,還是別的什么。
直到昨天我偶然重溫了電影《風聲》,在結尾,周迅的旁白說:
“身在煉獄,我不害怕死,怕只怕愛我者,不知我為何而死。”
電光回閃之間,我想到了很多,也想起了《傷心者》這個故事,為什么如此令人動容。
一個人,費盡一生的才智與努力,在明知道前途坎坷,困難重重,依然忠于內(nèi)心的渴望,追求真理和夢想,不被世人理解也就罷了,卻也不被愛自己的人理解,甚至最后,自己都懷疑所有努力的意義與價值。
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傷心了。
有時候會忍不住問自己,如果小時候的我看到現(xiàn)在的自己,會喜歡嗎?
也許每個成年人的心里,都藏著一個年少的傷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