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南關(guān)學校 李寶泉
為了能夠從根本上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教師需要落實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以借此讓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了解物理,感受物理,進而學會物理,愛上物理。為此,我從自身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不可否認,物理學習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這也是學生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的原因。但是,學生一旦入門,或者對它產(chǎn)生興趣,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初中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味地督促學生動手,強迫學生動手,而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從心理上產(chǎn)生動手的欲望,自主投入其中。為了降低學生的動手實踐難度,并激發(fā)學生的動手欲望,教師可以借助演示實驗進行初步的示范,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興趣。同時,在進行演示之前,教師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對實驗內(nèi)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對于學生接下來的動手實踐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學習“光的反射”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光的反射現(xiàn)象和反射定律,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動手實踐的引導。因此,在教學之前,我準備了激光筆、平面鏡、可以對折的半圓形硬紙板等材料。在課堂教學時,我首先讓激光筆照射在鏡子上,并讓學生觀察這一實驗現(xiàn)象,從而引入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借助這一簡單的示范實驗,學生的動手欲望也得到了提升。之后,我向?qū)W生分發(fā)了一些平面鏡,并要求學生嘗試進行自主實驗。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學生直接借助太陽光的反射來觀察,有的學生則借助激光筆進行了探究。在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動手實踐后,我邀請了幾位學生來說一說自己的實踐成果,從而得出了“光射到物體表面后,總會有一部分光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等多項探究結(jié)果,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了該課重點知識。
要想培養(yǎng)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就要為學生提供動手機會,只有讓學生經(jīng)歷動手實踐的過程,才能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動手實踐習慣。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每一次的動手中都有新的感悟,教師要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確定動手實踐的內(nèi)容,明確具體的時間,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為了確保學生的動手實踐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應(yīng)該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動手實踐過程中,時刻關(guān)注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是否存在錯誤操作,并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指導與糾正,從而為學生的動手實踐指明方向,滲透技巧,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具有積極影響。
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沉浮條件”的過程中,考慮到該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物體沉浮的條件,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產(chǎn)與生活中的應(yīng)用,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diào)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向?qū)W生展示了鐵塊、橙子、小西紅柿、氣球、泡沫等多種不同的實驗材料。讓學生猜猜這幾種物品,哪些可以沉到水里,哪些可以浮出水面,圍繞這一問題,學生紛紛進行猜想。之后,我鼓勵學生以自我推薦的形式來講臺上做實驗,從而為學生的動手實踐提供了機會。在邀請一個三人小組上臺后,他們首先將認為可以下沉的物體放了進去,如鐵塊、橙子、小西紅柿。然而,在觀察中卻發(fā)現(xiàn)鐵塊和小西紅柿下沉了,但橙子卻上浮了。面對這一實驗現(xiàn)象,學生們自主進行了討論和交流,而我也積極參與其中,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中了解到橙子的體積大,所以V排就大,所受的浮力就大,而當浮力大于重力時,橙子自然就上浮了。借助這些靈活指導,使學生逐漸認識到物體的沉浮情況受物體的浮力和質(zhì)量共同決定。通過這一動手實踐過程,學生的動手實踐意識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如果一味地讓學生自己進行動手實踐,會導致學生在遇到困難時產(chǎn)生退縮情緒,這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都是不利的。所以,為了能夠?qū)崿F(xiàn)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強化,教師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展開動手實踐,從而借此集中學生的力量,促使學生在相互合作與交流中激活思維,進而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過程中,這對于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學習“認識電路”的過程中,我提前將學生進行了分組,并為各個小組安排了一些相應(yīng)的學習任務(wù),如,了解電路的組成;記住一些電路元件的電路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等。在將任務(wù)公布給各小組后,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任務(wù),并鼓勵他們進行動手實踐。在這期間,學生不僅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了全面的了解,更借助實驗材料一起嘗試制作了電路,了解了電路元件的作用以及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顯然,能夠?qū)崿F(xiàn)這一教學成果,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和實踐操作有著必要的聯(lián)系。
初中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性的教學行為,而教師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導性作用。所以,為了能夠在物理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要將教學要點與基本學情結(jié)合到一起,再借助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實踐,從而在循序漸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