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青 張 琳
(蘭州大學圖書館 甘肅 蘭州 730000)
傳媒、網絡、數(shù)字化信息的普及,使得讀者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學習方式的變革必定引起學習空間的改變。圖書館傳統(tǒng)的以書刊借閱和收藏為主的空間服務已無法滿足信息時代讀者的需求,現(xiàn)代讀者更需要向多元融合方向發(fā)展的圖書館,需要更具多元化、個性化、智能化和交互性的學習空間。因此,高校圖書館空間再造勢在必行。
高校的讀者群體學歷普遍比較高,且具有“小組活動傾向、高度依賴網絡、重體驗、愛交互”等鮮明的時代特征,相較于圖書館傳統(tǒng)的館藏區(qū)域和參考咨詢服務區(qū)域,他們更傾向于可以自由使用的空間。據美國高校調查,圖書館高使用率的區(qū)域依然是團體協(xié)作空間、個人學習空間、信息空間,以及能呈現(xiàn)社交功能的咖啡吧、會議室、藝廊、館藏展示區(qū)等[1]。高校圖書館傳統(tǒng)的空間功能已無法滿足現(xiàn)今讀者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圖書館在空間再造時應以讀者需求為中心,依據讀者在圖書館的行為,調整或增設相應空間,適時考慮提升或剔除低使用率服務,滿足不同學習風格的個人和小組所需,以創(chuàng)新的空間服務彰顯圖書館對讀者學習歷程的價值[2]。
促成空間再造的原因之一是來館人數(shù)下降[3]。近年來,許多高校圖書館面臨到館人數(shù)減少、信息資源利用下降的困境。究其原因,乃是圖書館在信息資源供給以及服務供給的多元性、舒適度上,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的空間再造對于證明圖書館的價值,就變得尤為重要??臻g再造通過改變圖書館的內部布局,使館內的資源布局更合理、場所更舒適、視覺更美觀,通過發(fā)揮圖書館空間作為獨立資源的重要作用,推動空間功能的轉換,變被動單一的服務為主動多元的服務,吸引更多的讀者來到圖書館,從而提升圖書館的使用率。
近些年,許多高校圖書館為了迎合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在未經過全面、細致的讀者需求調查分析的情況下,就快速完成了圖書館的空間再造。雖然圖書館的空間功能得到了調整,服務得到了提升,但未必能夠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所以在進行空間設計前,應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廣大讀者的現(xiàn)實需要,結合讀者的學習活動和學習行為提供相關的學習方式,在此基礎上對學習空間進行設置,并明確學習空間內技術的配置,而不是盲目地通過引進新技術、更換舊設備、整合資源等措施完成空間改造[4-5]。
許多高校圖書館在規(guī)劃設計學習空間時,仍以傳統(tǒng)理念為指導,強調圖書館的建筑規(guī)模和傳統(tǒng)的業(yè)務功能,空間布局也只是按照紙質書的流程設計,導致一些功能設施殘缺不全,無法滿足圖書館對于教育培訓、學術研究、休閑娛樂等多元動態(tài)的服務需求,難以激發(fā)讀者的求知欲和使用熱情,致使圖書館無法得到有效利用。高校圖書館應以讀者需求為導向進行規(guī)劃,真正做到空間改造是讀者所需,空間改造后能為讀者所用,同時也要為將來圖書館的發(fā)展留下足夠的拓展空間,避免重復建設[4]。
隨著共享空間、“第三空間”理論的興起以及成功實踐,圖書館空間的價值不斷彰顯,讀者對多元化、個性化、社交化的圖書館空間需求不斷增強[6]。然而多數(shù)高校圖書館未能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沒有提供智慧圖書館、創(chuàng)客空間等創(chuàng)新空間,導致創(chuàng)新空間服務進展緩慢。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圖書館就需要引進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建設智慧化的學習空間、設置主題性較強的“創(chuàng)客空間”等來打造創(chuàng)新性強的圖書館服務空間,供讀者使用[4]。
筆者基于讀者特征對高校圖書館的學習空間進行了設計,其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根據讀者“小組活動傾向”的特征,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為“合作、協(xié)作學習”,需要為其提供靈活、協(xié)作的學習空間,使之既能支持讀者的協(xié)作學習,又能根據讀者需求靈活改變空間布局。因此,學習空間需要設置討論室、研究室等全開放性的合作學習空間,配以各種靈活輕巧的家具,宜于挪動,并有產生不同布局的便利,以適應不同規(guī)模小組的需要。此外,即時聊天軟件、共享屏幕、虛擬白板、交互式顯示器等多媒體設備非常重要,使得個人和小組的分享展示變得方便流暢[5,7]。
根據讀者“高度依賴網絡”的特征,在進行空間設計時,既要關注三維物理環(huán)境構成的實體學習空間,又要關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的虛擬學習空間,通過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有機耦合來支持和促進讀者的學習。利用無線投影技術、數(shù)字媒體技術、傳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無線網絡的技術環(huán)境,配置3D顯示器、原型建模設備、多媒體工作站及便攜式移動設備,室內的照明、聲音、溫濕度可自動調節(jié),同時還應包括黑板、教具、音響等傳統(tǒng)技術,將圖書館打造成新舊媒體共存和互動的場所,使技術設施與學習空間要素高度整合,充分支持學習空間的功能[8]。
根據讀者“愛交互”的特征,在進行空間設計時要考慮能及時為讀者提供幫助和輔導,開發(fā)具有個性化需求的交互平臺和工具軟件包,如電子檔案袋、在線形成性測試平臺、學生工作臺等,及時有效檢測讀者的學習效果,幫助他們更好地調節(jié)學習過程,同時提供多條學習路徑和個性化導向,配備實驗性教室以及分析和研究的軟件,不僅為圖書館提供信息素養(yǎng)等內部教學的場地,而且也支持服務于多學科的實驗性教學[9]。讀者根據需要可以隨時與學習伙伴、館員進行同步或異步交流,共同完成特定的學習任務,同時分享學習感悟、借鑒學習經驗。
以教師為中心的“指導型范式”已逐漸被學生主導的“學習性范式”取代,小組學習、學生間互動對話與合作、以及以課題為基礎的探索式學習等新的學習模式要求圖書館能夠提供配合這些行為的空間和設備[9]。因此,在進行空間設計時,要考慮將學習環(huán)境、工具、資源等進行整合,實現(xiàn)既有全封閉式的、半封閉性的個體學習空間又有敞開的討論、交流的公共空間,使讀者的學習活動不局限在某一個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可以自由切換,同時為其提供高質量的數(shù)字學習資源并可及時獲取,如提供相應的在線學習資源以及體系化的學習指南[10]。在這里,不同學科的讀者可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和分享,在遇到知識瓶頸時,可借助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解決問題,實現(xiàn)自主學習。
“重體驗”是現(xiàn)代讀者的一個顯著特征,讀者都希望圖書館能夠提供與眾不同的空間體驗。為此,圖書館功能用項不應再局限于“純圖書館”要素,而是應該引入強調社交性的更有活力的非圖書館空間,例如咖啡室、展覽區(qū)、休閑吧、電影放映區(qū)、現(xiàn)場演出的多功能廳、中小型書店、畫廊,以及配置休閑放松的設施,打造集閱讀體驗、視聽體驗、休閑娛樂為一身的隨性空間,來滿足讀者的心理感受和討論交流兼休憩的需求,吸引讀者來到圖書館,在社交休閑中創(chuàng)造學習機會,進而成就有效的學習[9]。
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發(fā)展,以及科技新浪潮迅速改變著圖書館資源的形態(tài),改變著讀者的學習范式。圖書館傳統(tǒng)的空間服務功能已無法滿足信息時代讀者的需求,因而在空間再造過程中要結合圖書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堅持以讀者需求為中心的原則,從信息環(huán)境的重新組織和信息技術、服務功能的有機整合等方面出發(fā),滿足高校學習需求的多元增長,形成和發(fā)展學習型圖書館的動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