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林
忽必烈戰(zhàn)勝了與自己爭奪汗位的弟弟阿里不哥,蒙古本土盡收麾下,兄弟二人相見淚眼蒙蒙,忽必烈問:“我的弟弟,我們兩個究竟哪一個有理?”阿里不哥回答:“從前是我,現在是你?!边@是開疆擴土的哲學,注定要成為大蒙古國的汗,又是轉型為新的中原王朝皇帝的忽必烈,帶著軍臣任由吃苦耐勞的蒙古馬揚鬃飛奔,他們使得南宋、蒙古、金、西夏、西遼、大理、吐蕃地區(qū)七個分裂的政權區(qū)域沒有了此疆彼界,五百年并立一統萬方,而域外是藩屬、兄弟之邦“四大汗國”。
于是,路上,成了中國元代忙碌的世界大事,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生命組成,極天所覆,馬蹄聲碎,鞍上的旅人不緊不慢行走于超過一萬公里的通途,顏色氣味冷暖好惡不會省下一件,萬物共生的世界撲面而來。
帝師八思巴
八思巴第一次見到的蒙古王是皇子闊端,而不是他后來的施主忽必烈。
那個時候,藏傳佛教僧侶于史被稱作西蕃僧,蒙古汗王們與西蕃僧有過直接接觸,始于成吉思汗。春天是率領兵馬出發(fā)的最好季節(jié),1226年也不例外,吃飽了青草的馬兒渾身充滿了氣力,成吉思汗開始了征討西夏,這是他在早年西征時就想著待回頭解決的大事之一,戰(zhàn)馬飛奔使得大地震顫,彎刀弓箭的交織好像只是陪襯,黨項人的國教寺院焉有不受毀壞之理。西蕃僧藏巴敦庫巴從對峙的兩軍空隙穿過,求見與他有過交誼的成吉思汗,身邊的譯師轉達著他的意思,成吉思汗聽懂了,捋一捋花白的胡須,頷首致意,他瞄準的本不是崇敬的佛教,而是出爾反爾的西夏國君,河西走廊至西域的狹長通道豈能阻斷,便傳令免除僧人賦稅差役,誦經聲于亂陣之間,波瀾不興。
蒙古滅西夏,成吉思汗逝世,之前指定第三子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其他三個兒子都是立誓同意過的,可是大約兩個寒暑過去了,大位還在空虛,所有的宗王從各自的常駐之地派出急使,互相聯絡著手準備忽里勒臺。當嚴冬過去,初春的腳步近了,所有的宗王和大將按照約定從世界各地匯集到了老營的大斡兒朵,三晝夜的盛大聚會上,他們不停地推舉窩闊臺表達效忠,窩闊臺不停地推辭,直到窩闊臺在眾兄弟和叔叔們的簇擁下坐在大位,他太需要這樣的半推半就,太需要這樣堅決的立誓臣服,這是治理這個行程半年一年的龐大國度的需要。窩闊臺汗最先做的是建立驛站,最先通達的是與他最為熱絡的哥哥察合臺的汗國,那個時候,窩闊臺汗將西夏故地劃給次子闊端作為轄地,命他指揮西路,由陜甘南下入川。
1235年,這是漫長時輪毫不起眼的一個記號,這一年卻注定被人記住,烏思藏進入到了蒙古軍首領闊端細長眼睛望過去的視野,他已經領兵將隴山以西直抵河湟的隴右納入麾下,并駐扎于涼州,開始籌劃進軍,只有把烏思藏納入,才能保障大軍南下南宋四川時的側翼安全,烏思藏指當時的西藏,烏思是指前藏,藏指后藏。1239年至1240年間,闊端派出將領多達那波統兵深入烏思藏,這在歷史上除烏思藏軍隊以外還是第一個外來軍隊的闖入,他們連續(xù)幾個月踏冰雪、冒嚴寒、涉江河、翻高山,一度軍隊上下頭暈腿軟,個個呼吸困難,走幾步張嘴喘著粗氣,就連一貫耐力十足的戰(zhàn)馬也在急促地喘著氣,有的臥倒在地再也起不來,點起來的牛糞只冒煙沒有火苗,這一連串磨難有如鬼神擋道,拉薩終于到了,當地寺院駐軍看到有如天兵突然降臨的蒙古軍驚呆了,可是已經晚了,他們只能乖乖地放下好久沒有用過的刀槍弓箭。蒙古軍紀律嚴明,他們埋頭只做他們該做的,拆除堡寨,設立驛站供應物資。其實他們攻城拔寨很簡單,一是擊潰遇到的武裝抵抗,二是急切地尋找可以代表烏思藏的領袖人物,把他請到涼州商討歸附蒙古的大事,這是皇子闊端的交代。后世的人們總會一詠三嘆,這是歷史的山澗激起的燦爛急流,綿綿垂落,有如一個巨大聲響的感嘆。
先兵后禮,闊端做事沒有絲毫的猶豫,派遣多達那波帶軍再入烏思藏,他們經過了同樣的路,吃著同樣的干肉,好在路上還可以打下野馬補充給養(yǎng),一塊塊野馬肉放進皮中包裹,扎好,扔進滾燙的灰堆,等到拿出來就是悶熟了的絕美食物,之后,隨著軍隊跨過腿腳發(fā)軟、大口喘氣的雪山峽谷就又入了藏,此次軍隊的使命是送達闊端王的信函和口信,闊端要向佛教最大派別噶舉派和薩迦派伸出和平的誠意,噶舉派高僧婉言謝絕了邀請,他的信件送達到了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63歲算是那時的人之高齡,薩迦班智達安然奉召,帶著兩個侄兒13歲的八思巴和7歲的恰那多吉出發(fā)了,他在藏地一路會晤僧俗首領宣傳他為了教義和眾生利益前往蒙古的主張,藏地數不清多少代的山頭林立不應該沒有頭緒地繼續(xù)下去,僧俗何如另想他法?途經拉薩,薩迦班智達讓兩個侄兒先行,他們還太稚嫩了,但是也得走,在隨行僧侶的陪護下跨過險阻,自己則留下來繼續(xù)與當地僧俗首領商議歸附蒙古之事。他們先后一路向北,天空瓦藍瓦藍的,只有厚厚的白云飄蕩在蒙古人開拓的驛路上方,從高原到了起伏的草原,從大河走過湍急的小溪,從族人好像從來沒有走出的烏思藏之地到了蒙古地方,亦是原來的黨項人故土,這是變化著的世界,他們需要感知。這一走就是近兩年的光景,這是中古的路程,這是中古的規(guī)則,約定就是必須遵從的不變法則,路上的辛勞誰也不會去在意,路上遇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奇景無關緊要,只覺得人生除了篤定的目標就應該這樣在路上。感知風,風吹了過去,感知人世,轉眼會是忘卻,那么什么會是永遠?
涼州到了,此地距離薩迦班智達所在的薩迦之地太過遙遠,不過遙遠只是一個人的心理距離,對于蒙古乃至中土漢地只能算是前往西域中亞直至歐羅馬的一道咽喉要道而已,他不知道的時光,他不知道的這個河西走廊,有過數不盡的人們曾經一路奔忙,西去東來,豐富了他們時代的物質與精神。此時,智者想到了,他所不了解的世間與心目中篤信的信仰,同樣的寬廣無邊。召請薩迦班智達的闊端王此時不在涼州,他前往北方的蒙古老營參加忽里勒臺已經走了許久,推選大蒙古國汗位想必正在熱烈無比地進行,其結果其實早已布下,窩闊臺汗病逝后皇后脫列哥那攝政四年,在母后的操縱下,貴由得以在他的父親建造的都城哈拉和林繼位。1247年的年初,闊端回到了涼州,一起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見才得以實現,好在闊端對佛教并不陌生,他的身邊有來自烏思藏、西夏、回紇的佛教僧人,薩迦班智達也見識了蒙古的國政禮俗,尤其是闊端舉行的祈禱長生天的儀式,坐在上首的是也里可溫(景教)教徒和蒙古的薩滿,他的紅衣袈裟的一派坐在靠后的位置,還無人注目。侄兒八思巴原本早慧,異于常人,不論是在路上,還是如今在蒙古王的營帳,他向伯父專心學習佛法,觀察著蒙古皇家大政,幾年下來,長大了成熟了,此時瞪大眼睛看著充滿智慧的高僧大德伯父下一步會怎么辦?
薩迦班智達從給多病的闊端治好病開始,接著講經說法,六年過去了,兩人的一舉一動都已經在傳遞默契,好像可以把對方的心思看穿,薩迦班智達在闊端硬朗的心坎打出了一道柔軟的涌泉,于是他成為了第一個打動蒙古宗王向佛之心的佛教領袖,雙方作為大蒙古國和烏思藏地方代表,他們正式議定烏思藏歸順蒙古。從涼州城出發(fā)的一批批信使出發(fā)了,他們沿著蒙古軍設立的驛路一路向著烏思藏,這是薩迦班智達在向各派別僧俗首領發(fā)出信件,勸誡按照闊端王的令旨清查戶口、建立驛站,按時交納金銀珠寶獸皮羊毛等貢品,這是一個形式,也是必須實行的儀式,薩迦班智達好像從高聳的喜馬拉雅山之巔看著烏思藏大地,一個個以大寺院為中心的小王國結束了幾百年分裂混戰(zhàn)互不統屬,匯入統一的版圖。作為各派別的代表,薩迦班智達留居涼州住在闊端為他建筑的幻化寺、灌頂寺、蓮花寺、海藏寺等寺院傳播佛教,他看到了雙贏,人戶土地歸附了,許多僧人和佛教教義卻跟著大規(guī)模走了出來,使得佛教在涼州一帶盛行起來。收服烏思藏居開拓之功的闊端,讓恰那多吉著蒙古服裝學蒙古語,后來又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恰那多吉,這是他在為日后著想。過了兩年,薩迦班智達、闊端相繼過世,他們身后的世界會繼續(xù)怎樣的精彩哪?
作為吐蕃人的后代,烏思藏僧俗首領們記住了他們的強者松贊干布,吐蕃王朝與大唐的時代是他們尊崇的岡仁波齊山,圣潔高聳。他們放馬馳騁攻克當年那時的狹長走廊,此地70余年的時光也曾是他們的。當他們千里跋涉,再次踏入書寫屬于烏思藏自己的輝煌,已經是吐蕃400余年分崩離析之后的薩迦班智達和接下來的薩迦派第五任教主、17歲的八思巴。八思巴,本名羅古羅思監(jiān)藏,年輕的他走上了僧俗事務前臺,尊稱“圣者”的他,走進歷史,成了宏大歷史的一部分。
蒙哥繼任大蒙古國汗位了,他的國師是噶瑪噶舉派的噶瑪拔希,后來先后以中原漢地和尚海云、克什米爾人那摩為國師,烏思藏原來歸屬闊端所有的局面也迅急有了改變,無疑蒙哥汗看重宗教的政治作用遠大于信仰本身,他自己的分封之地是止貢派的勢力范圍,他和噶瑪噶舉派也有密切聯系,其他地方又一一分封給了自己的三個兄弟,還有一塊給闊端后王保留下來,眾兄弟得到封地,他們和他們的族眾屬民與封地內的佛教教派聯系,迎請上師高僧,委任萬戶長管理轄地。但是他們太忙了,蒙哥汗親率大軍南征,旭烈兀奉命西征,幼弟阿里不哥留守蒙古老營,他們除了收取貢物,無暇過問轄地事務,更別說踏進一步。頂天立地的四兄弟中只有忽必烈得天時地利之勢,蒙哥汗任命他主管漠南漢地軍民事務,他已經在河南置經略司,陜西置宣撫司。此時的忽必烈正要遠征大理,烏思藏于是進入到了視野,它的神秘,它的色澤,它的險峻,總之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一股腦兒撲向了他。1252年6月,忽必烈從甘肅進攻四川,駐兵于六盤山,他的進軍策略是繞道原吐蕃之地大迂回大包抄攻取大理,忽必烈派人到涼州召請薩迦班智達來見,他還不知道薩迦班智達已死,闊端子蒙哥都護送八思巴前來謁見,想來這是忽必烈八思巴二人的第一次會面,可是兩人各說各話,沒有多少融洽可言,忽必烈詢問了解烏思藏歷史、宗教問題,接著命八思巴派人去烏思藏攤派兵差,征集財物,為他的進軍做準備。八思巴知道烏思藏人煙稀少,財力有限,并不能滿足供應蒙古大軍所需,便向忽必烈直言陳述,忽必烈臉上露出一絲不悅,他對八思巴的說辭沒有產生多少共鳴。轉念,忽必烈聽了八思巴誠懇一說,倒也覺得談不妥的事情之外,年輕僧人的神性定力號召力實為一大驚奇發(fā)現。
在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攻取大理沿途迂回烏思藏,八思巴盡其所能做了幫助,忽必烈親自率領中路,南下過大渡河,到達金沙江西岸,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制革囊皮筏渡過金沙江入麗江,再南下,2000余里,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是真正全天候的艱苦行軍,大軍直取收降大理國,忽必烈留下隨祖父西征大將速不臺之子兀良合臺鎮(zhèn)撫,便率師北返,兼而招降喀木地區(qū)烏思藏諸部。利用,還是崇信佛教?忽必烈接下來用行動做了鄭重的選擇。八思巴巧妙的宣傳,為日后忽必烈皈依八思巴尊崇佛教留下過極深的印象。祖父成吉思汗說過切勿偏重任何宗教,怕是要在以漢地為主要根據地的忽必烈汗身上發(fā)生變化了。
忽必烈班師與八思巴再次會見于六盤山行宮,此時的氣氛已經大為不同,史書記載了他們的交談,忽必烈問:“你們吐蕃地方曾經出過哪些偉人?”八思巴回答:“有法王祖孫三人?!庇謫枺骸八麄內藶楹问莻ト??”答:“松贊干布是觀世音菩薩化身,赤松德贊是文殊菩薩化身,赤熱巴津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所以是偉人?!庇謫枺骸俺鲞^的英雄好漢是誰,他是什么樣的人?”答:“叫米拉日巴者,他的前半生摧毀仇敵,后半生修佛法獲得成功?!庇謫枺骸皩W識功德什么人杰出?”答:“我的上師法主薩迦巴等人為勝?!庇謫枺骸吧蠋煼ㄖ鞯膶W識功德如何?你從他那里學到多少?”答:“上師法主的學識功德猶如大海,我所學到的只不過是一掬之水?!卑怂及碗m然比忽必烈年輕20歲,廣涉典籍,佛法精深,且謙虛禮貌,經過深入交談,忽必烈很是嘉許,二人心性相通,友情日益加深。忽必烈和察必哈敦請求八思巴傳授了薩迦派的喜金剛灌頂,按照佛教理論,灌頂就是他們的內心種下了達到內在證悟的種子。1259年11月忽必烈從軍中回到金朝舊都燕京,八思巴于當月亦追隨到達。忽必烈與八思巴多次接觸后,已經認定八思巴為其治理烏思藏的當然人選。八思巴靜水一樣不動聲色下的焦慮又有誰知,他知道此前西涼王闊端給予薩迦派掌管烏思藏各教派僧人事務的地位已經消失,早先在涼州繼承王位的闊端都支持了蒙哥稱汗,不過在烏思藏的轄地已經大大收縮。此時,八思巴進獻了木碗,決定投奔忽必烈,但是投奔不是沒有條件的,他的條件天一樣大,他要忽必烈做他的弟子,做法事的時候坐他的下席。兩人的第二次重逢,正式確立了福田與施主的關系,八思巴想著有了這一師徒關系,等待時機,在蒙古宗王的扶植下提升自己的薩迦派在烏思藏之地的地位和實力,而且他相信忽必烈有這樣的超凡潛質,看看與他一起出征的東道諸王和大將們,看看他身邊那些智慧超群的謀士吧!
此時,八思巴看好的這位宗王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麻煩來自于高高在上的蒙哥汗,蒙哥對弟弟忽必烈在陜西設置官府和官員的事情產生了猜疑,派出親信一一審查,尋找罪證,忽必烈交出兵權按照蒙哥的指令在桓州撫州的轄地閑賦,憂懼發(fā)愁,他按照漢人謀士拿出的主意,帶著全家前往河西面見蒙哥汗表達忠心,還在八思巴陪同下前往五臺山朝拜祈福,后來蒙哥汗解除了對弟弟忽必烈的猜疑,兩人重歸于好。八思巴一心一意追隨忽必烈,無疑這是一次患難中建立起來的友情,他后來跟隨到了開平府,住在忽必烈的營帳,不時舉行法事儀軌,祈福消災,用佛教的理論道出忽必烈內心的宏大心愿。1258年到了,開平府有一件大事要辦,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主持釋道兩教《老子化胡經》真?zhèn)蔚霓q論會,在這次宗教大會上,來自大江南北各地的300位佛教僧侶、200位道士在200位儒士和汗廷官員的見證下進行辯論,論戰(zhàn)的焦點是“化胡”理論,忽必烈要對這兩個宗教團體的主張進行裁決,以解決佛教道教之間的暴力沖突問題。八思巴以佛教重要代表的身份參加,地位僅次于蒙哥汗總領天下釋教的那摩國師。道教的辯護者依據兩本古書《化胡經》和《八十一化圖》中所找到的證據。但是,他們的佛教對手八思巴對這些著作提出疑問,指出漢文典籍《史記》在內的早期中原王朝史料都沒有提到過這兩部著作,提出這兩本書是后來的偽造品。忽必烈贊同這種觀點,他向道教徒提供了一次挽回的機會,讓他們表演精通的絕技,但是他們又一次失手,道教徒于是被宣判為是這次辯論的失敗者。道教自成吉思汗在西征之地召請丘處機始,總領天下各教的熾熱之勢落花流水,不過忽必烈沒有禁止道教,僅僅抑制了他們的過激行為。道教后來承擔了重要的皇家祭禮——祭泰山,便是一例。
忽必烈在開平怎么稱汗,伴隨他而來的八思巴是見證者,有些經過也是聽施主忽必烈提及,替他念經祈福得以知曉。蒙哥汗在四川釣魚城山下不治病亡的驚天消息,是由在蒙哥軍中的忽必烈異母弟末哥派密使送來的,此時率大軍將要跨過淮水的忽必烈,不是著急著班師,而是繼續(xù)前進強渡長江,此舉立即得到了另一路大軍的支持,他們是由東道三王率領的軍隊,隨后,得到左翼宗王支持的忽必烈立即從征宋前線北返回到他的藩府開平,1260年4月召開忽里勒臺,在東道諸王、部分西道諸王和大將們的推選下,忽必烈就位成為大蒙古國汗,同時依照中原王朝禮制,頒用漢語紀元年號“中統”,開平改稱上都。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亦在大蒙古國原有都城哈拉和林亦召開忽里勒臺并即位……
國師,這是八思巴獲頒的崇高封號。隨即八思巴追隨忽必烈又到了位于原金國燕京東北部另建的新城大都,大蒙古國的另一座宏偉都城,這是他真正把藏傳佛教帶進大都的開端。那一次,車駕從崇天門進入宮城,兩側是闕樓,八思巴看著闕樓,心中生出主意,不久他向忽必烈汗建議在西闕樓設立幡桿,以示皇帝以佛法統治天下,后來設立的幡桿為鎏金銅質,銅柱上置金輪,金輪象征著金轉輪王,代表著忽必烈汗是金轉輪王轉世,高聳的幡桿金光閃閃使得崇天門頓時氣勢非凡,按照這種宣揚,忽必烈汗是菩薩的化身,是佛汗統一的至高無上者,以佛教治天下人心,頗得圣意。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派受封掌管天下釋教事務再負責總制院事務的八思巴,和他的弟弟恰那多吉從大都動身返回烏思藏,忽必烈賜八思巴《珍珠詔書》,封恰那多吉為白蘭王,賜給金印管理行政事務,要他協助哥哥在烏思藏建立政教合一的行政體制。忽必烈決定建設通往烏思藏的驛站,此前闊端建過,忽必烈征大理期間設立過馬場和驛站以負責后勤供應,現在更有建設的必要,行政管理、軍隊供應以及商旅往來沒有通途將一事無成。八思巴則對各教派首領頒布法旨,要求全力配合建設。此后,從青海到薩迦,一共建了27個大驛站,驛站有黑色的牛毛帳篷,有耐力十足的牦??晒┦褂?,極大地方便了往來暢通。緊接著從內地到烏思藏的三條驛路亦在營建。一年多的行程過去了,八思巴從大都回到了離開21年的家鄉(xiāng)薩迦,他遍訪名師,研習佛教教理儀軌、傳統文化五明學知識,把薩迦寺建設成為城堡式的宏大建筑群,外形為城堡,中心為佛殿,這是薩迦地方政權的標志,大元幾次清查登記的十三萬戶納入管轄之下,加之朝廷在烏思藏設立的三路宣慰司都元帥府作為八思巴建立行政體制的重要補充,烏思藏和納里(阿里)自吐蕃王朝崩潰之后400年之久的分裂終于結束了……
八思巴此次回藏居留三年,這是他至為欣喜而又忙碌的三年,忽必烈想念國師已經遣使前來召請,八思巴帶領大批隨從出發(fā),不幸的是他的29歲的弟弟恰那多吉不幸離世的消息從薩迦傳來了,他立即從半路上折返薩迦為弟弟做超度法會,懷著難舍的悲痛之情重又踏上征程,此前薩迦地方政權已經發(fā)出了通告,在藏北當雄,各教派的首領已經聚集在一起為他隆重送行。經過一年多的長途跋涉八思巴又一次抵達大都,此行他將尼泊爾工匠阿尼哥帶到了大都,以后凡兩都寺觀佛像,大多出自他的手藝,還在大都主持修建了多個皇家寺院,大圣壽安寺的白塔更是成為大都的一大壯觀。此次回到大都,八思巴把他奉命創(chuàng)制的蒙古新字進獻給了忽必烈,作為分別日久的珍貴禮物,八思巴智慧過人,他依照藏文30個字母創(chuàng)制的由41個字母構成的一種按蒙古語語音拼讀的方形豎寫文字,考慮了漢語、蒙古語、畏兀兒語的語音特點,基本上達到了忽必烈“譯寫一切文字”的目的,八思巴懂得汗王也是他的佛家弟子,不論是治理國政,還是囑托造字,無不含有著他不一樣的胸懷天下的宏大抱負。忽必烈極為高興,于至元六年(1269年)2月,下詔頒行蒙古新字于全國。想當初,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取得勝利后在開平府繼任蒙古汗位,他停止了將大片地區(qū)封給宗王、功臣的原有俗制,而是宗王出鎮(zhèn),指令駐守一方的宗王對當地軍政具有監(jiān)督的權力。就在這一年,忽必烈封第七子奧魯赤為平西王,以吐蕃地區(qū)為其藩封之地,想來讓他作八思巴的重要依靠,烏思藏有事,奧魯赤及其繼承者可以當即受命處理。
至元七年(1270年),由于八思巴創(chuàng)制新字,第二次向忽必烈汗授予了密宗灌頂,晉升為帝師,賜玉印。忽必烈按照帝師提出的建議,在大明殿御座上安置起一頂高高的白傘蓋,稱作鎮(zhèn)伏邪魔護安國剎,自此,為天下生靈的迎白傘蓋游皇城,作為大都城2月的盛大佛事,皇帝、帝師、僧侶、官員、軍士、樂伎數千人隆重熱鬧登場,也成了男女老幼熱望的一項全城性的娛樂活動。至元八年(1271年)11月,在吉祥之馬升騰的祥和氣象下,忽必烈發(fā)布《建國號詔》,建國號為“大元”,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他的國家是中國歷代王朝的繼續(xù),紹百王而紀統,他的國家又是自太祖成吉思汗握乾符而起朔土,大蒙古國歷古所無大業(yè)的延續(xù),元謂之大,大沒有盡頭,那是長生天護佑的樣子。
至元十一年(1274年),帝師八思巴在皇太子真金的護送下,從臨洮出發(fā)回薩迦,這是一次盛大的回歸,道路兩旁栽種的樹木隨風婆娑,好像和行人比賽著飛揚愉悅,在路上走了一年的時候,帝師聽到大軍南下,臨安城即將歸降的消息,即給忽必烈汗寫了一道《贊頌應贊頌的圣事》的賀表派信使快馬送過去,又一年的年初到了,他們終于到了薩迦,八思巴的一生奔波四方,許多時光就是在旅途和他鄉(xiāng)度過,他經歷了大事,他也一步步躬行于利樂僧俗人世的小事,至元十四年(1277年)八思巴在曲彌召開各教派7萬名僧人參加的大法會,真金太子代表忽必烈汗承擔了法會支出,還給每名僧人一錢黃金的布施。烏思藏雖然還有這樣那樣暗藏著的矛盾,但是已經走向人心歸一的通途,八思巴自任薩迦法王,任命本欽釋迦尚波統領烏思藏13萬戶,為薩迦派在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的開端。藏歷第五繞迥之金龍年(1280年),八思巴在薩迦寺拉康拉章英年早逝,享年46歲。忽必烈汗賜封號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圣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
馬可·波羅的金牌
馬可·波羅后來想起他的東方經歷,都覺得不可思議,別說他的城邦之國,周圍的人都在紛紛傳說他是一個假話連篇的瘋子,他確實是瘋過的,在那個謎一樣的遙遠國度。打開柜子,打開層層的包裹,那面一手之寬、半腕尺長的金牌在夜的輝光下閃出光亮,似冷,似暖,那是東方大國皇帝忽必烈汗的贈予,他得以平安踏過漫漫長路?;貋砹?,回到了蕩漾著童年滋味的威尼斯,可他無時不在回味東方的一切,財富,情感,還有路上迷人的景致。
想想都不可思議,事情還得從他的父親尼古拉·波羅和叔叔瑪竇·波羅從1260年開始的一連串外出做生意說起,他們乘船騎馬從家鄉(xiāng)往來于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販賣商貨,然后到了黑海懷抱中的克里米亞,那兒歸屬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他們在亦的勒河畔的薩萊城把珍寶獻給別兒哥汗,慷慨的汗王給了兩倍多的錢,他們獲利豐厚??墒?,欣喜只是眨眼的工夫,隨之而來的成了恐懼,那是別兒哥汗和伊利汗國旭烈兀汗的軍隊開始了打仗,返程路途中斷,他們只好前行進入察合臺汗國,在不花剌城居留了整整三年,正當進退無方,伊利汗國前往大元覲見忽必烈汗的使臣路過于此,見到二人十分好奇,在他們的國度可是從來沒有見到過拉丁人的,就對他們說:“你們若相信我的話,必將揚名走上高級職位。”兩人常年奔波賺些微利,想想還有這等好事?使臣對二人說:“東方的眾汗之汗從未見到過拉丁人,一定很想見到,你們若是跟著我前往謁見,富貴就在眼前,而且沿途非常安全?!闭f罷,使臣從腰間拿出一件圓形東西,閃了一下,有些耀眼。
路上的確安全無比,數不清的荒漠、田地、河流、山脈、草原組成的畫面不停交替,他們已經看到了哈拉和林的巨大宮帳,蒙古人稱為斡兒朵,周圍散落著許多小氈帳,外圍有偶像教(佛教)廟宇回教寺院,還有他們熟悉的禮拜堂,二人心生歡喜,難道此地已經是主的地盤?忽必烈汗在漂亮的琉璃頂宮殿接見了他們,見到二人特別高興,對遠方的客人給予了特別的優(yōu)待,忽必烈汗當年受汗兄蒙哥之命長期經略漠南漢地,率領大軍占得大理、中原,想來,此次坐鎮(zhèn)蒙古本土,是為了征討弟弟阿里不哥而來,一國豈容二汗?忽必烈汗興趣廣泛,想要知道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各位皇帝怎樣治理國土,怎樣處理斷案訴訟,怎樣進行戰(zhàn)爭,怎樣處理日常公務,又問起各國國王,還有教皇、教會和羅馬、拉丁人的風俗習慣,兄弟二人第一次見到如此謙虛好問的君王,用已經熟知的蒙古人的修辭語言,做了詳盡回答。
等到兄弟二人用了三年時間返國,已是受忽必烈汗委派攜帶金牌的使者,開始,他們的同行者是蒙古官員豁哈塔勒,不巧的是出行不久使臣患重病無法前行,兄弟二人把同伴安頓在城中養(yǎng)病,公差是不能耽擱的,他們繼續(xù)前面的行程,金牌是他們的魔力之物,有站赤的地方,就有必需的物品、換乘的馬匹和必不可少的安全。他們走進教廷,攜帶的大元國書大致是要求教皇遣派100名熟知基督教律和通曉七種才藝的人,忽必烈有一個特別的不情之請,這些人須個個善于辯論,以便來和膜拜偶像教、儒家對決,如果能夠證明基督教最為優(yōu)秀,他準備和臣民成為其中的一員,還讓兄弟二人帶來耶路撒冷圣墓長明燈燈油,想必他們的也里可溫(景教)教士需要。公差算是辦到一半,兄弟二人回到了家,一邊焦急地等待著新教皇的選出,這樣才可以遞交忽必烈汗的國書。尼古拉見到兒子馬可已是一位瘦瘦高高的15歲少年,少年聽著大人們的天方夜譚,充滿了對不一樣的東方世界的好奇,他看到叔叔手上有一面藏而不露的金牌,父親告訴他,那是蒙古人頒給官員往來驛站住宿和使用車馬必不可少的牌符,牌符分為鋪馬圣旨、金字圓牌、銀字圓牌等,他們的金牌等級最高。蒙古人間隔一個日程設有一個站赤,有一次,驛站管事是周邊的百戶長,見了他們的金牌,馬上給兩位相貌不一樣的上等人周到安排,廚子做了干飯,再用白面捏了些匾食,撒上蔥花,端來茶水。陌生之地,紛紛路上,還有威力十足的金牌,在馬可·波羅的心里已是傻傻的驚羨了。轉眼波羅兄弟和忽必烈汗約定返回大元復命的期限,拋開路途已經十分接近,此時,新的教皇選出來了,是格里高利十世,教皇差人招尼古拉、瑪竇兄弟前往覲見,接下來二人帶上教皇給忽必烈汗的復信和一些圣墓燈油出發(fā)了,特別是那個少年馬可·波羅是非去不可的,早早跳上了剛多拉尖船。
11月正是不冷不熱的好天氣,馬可·波羅跟著大人啟程了,他看著威尼斯在后面一點點變小,又在心底一點點變大。轉眼間,他成了大海中的一滴水,大地上的一粒微塵,他們乘船渡過地中海,到達小亞細亞半島,經由亞美尼亞折向南行,沿著美麗的底格里斯河谷到達巴格達,沿波斯灣南下。擔心,好奇,馬可·波羅第一次感受到了遠行的樂趣,經起兒漫城騎行瀕臨阿拉伯海灣的霍爾木茲,向著遠方,有海陸兩路,他們選擇了想來更為安全的后者,向北穿過叫作呼羅珊的高原,接下來的一段行程他們完全隨著沙漠的波浪向前滾動,沒有村舍人煙,看不到飛跑的野獸蹤跡,皮罐里的水,還有皮袋子里圣油來回晃動的聲響吸引了他們,騎在馬上跟著節(jié)拍搖著腦袋,用于打發(fā)無聊。
翻過高原折而向東,馬可·波羅病倒了,這位小青年在路上長高了,可他還要經受不一樣的氣候環(huán)境的考驗,還好,停下來治療恢復了一年,他挺了過來。仰望積雪冰川廣布的帕米爾高原,整整12天沒有見到人煙草木,下咽的是煮不熟的食物,這個艱難的過程,馬可·波羅習以為常,不遠處,白色大角羊一只跟著一只跳下崖,一會兒,他驚奇地發(fā)現,他們的另一方向,大角羊一只接著一只又蹦上了崖壁,原來這不是羊群的集體自戕,而是舞蹈也是訓練,這是它們生命的雀躍,不被雪豹和狼群吃掉的一種天性。久病初愈的馬可·波羅心頭一震,好像腳下也跟著有了力氣。
下了山到達喀什噶爾,至此他們才算邁進東方國度的地界,一行人沿著羅布(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西部邊緣騎行,撒馬爾罕城歸屬窩闊臺汗國亦即大蒙古國第二任大汗窩闊臺之孫海都,海都雖然和忽必烈汗較量不止,他的地盤上來往使臣和買賣人還可以平安通過,商貿是蒙古人的生命線,斬斷了,對雙方都很嚴重。一行人又一次踏入了一處綠洲,在北庭(后稱別失八里)的行尚書省接受查驗公憑,這是大汗統馭西域的最高行政機構,有建造久遠的內外兩城,官署差役從身邊來來往往騎馬踱步,他們最緊要的是休整,找一家客店浴館洗卻征塵,特別是沖掉身上和他們一同前來的惱人的虱子,難得放松一下了。幾天后,露珠還在枝頭抱團歌唱,天將亮未亮,這是旅人趕腳的好時辰,他們出了外城,外城之北還有低矮的羊馬城。記不得在多少天上,騎行在一片沙山沙谷里的羅布城,當然他們走過的這個禽獸絕跡的地方,“雅丹”這一后來的地理和考古學術語還沒有出現。過了哈密是肅州,又到了甘州,此地甚好,鎖鑰東西,南北有山,名曰黑河的水流從城中穿過,一行人把帶過來的貨物拿到集市賣掉兼而以物易物,他們舍不得路過的如此熱鬧之地,在這里停頓下來售賣貨物度過冬季。
又一個春天到了,又一個城到了,亦集乃城有些破敗,進了西門,緊靠西城墻的驛站里卻是熱鬧,瑪竇拿出金牌,按規(guī)定支領了米面羊肉和草料,土坯壘砌的驛房有火炕鍋臺,他們常年在路上,時常是不勞廚子動手的,看看驛站是一個長寬約40米的院落,土筑圍墻內有正房5間,南面為4間廂房,院子很大,正好可以喂馬。馬可·波羅從叔叔那里拿過金牌,好像要看出里面的機關,他抿了抿嘴,為什么使臣往來只能經由驛站?為什么持有牌符,驛站才會付給驛馬、飲食?他偷偷樂了,哪一天自己也有了,那才叫威風。讓馬可·波羅頗為安心的是,契丹之地(中國)的人們對他們的黃頭發(fā)藍眼睛和他們的奔行,沒有一絲好奇,旅人商隊想來極為尋常,人們張望一下,牛羊支起耳朵跟著主人扭頭,依舊不慌不忙埋頭吃草。一路上他們沒有看到蒙古人的大軍,也許那些馬夫牧羊人就是,號令下來,騎上馬,帶上刀斧繩索就出發(fā)?
天德軍城很大,這是草原之路的必經之地,操著各種語言的商旅在這里停留,歇息,獲利,他們當然也不例外。走過一座偶像教寺院,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對此并不感興趣,年少的他喜歡人多熱鬧,登上高高的八角七層樓閣式的磚木白塔,眺望豐州城全貌,行人馬車駝隊,買賣人的吆喝聲聲聲不絕,當地向導說白塔由契丹人的朝代遼國所建,名萬部華嚴經塔。那是在集寧路,馬可·波羅癡癡想過,涼爽怡人的勁風繼續(xù)下去,能不能會在半個日程吹到忽必烈汗那兒?人生之路,越到緊要處,越要急不得,可是向往卻變得如此急迫。他們裝滿了那幾個油光锃亮的皮水罐,一路人馬飲用殆盡,察罕腦兒就到了,這是忽必烈汗行宮西涼亭,龐大的湖中起落著天鵝、白鶴、野雞,鷹房里馴養(yǎng)的獵鷹海東青威猛無比,聽說忽必烈汗每年春天會在這里召見臣工、宴請宗王,帶領文臣武將在周邊的草原享受游獵之樂,用于鍛煉將士的作戰(zhàn)力。馬可·波羅知道自己距離忽必烈汗又近了,不久就能見到,緊張得心開始怦怦跳,他早已聽說忽必烈汗的威名比世界上任何君王都要大。漫長的跋涉啊,漫長到有時候進入一種混沌,聽不到乘騎嘚嘚的蹄響,甚至自己到底是否騎在馬背都要好好想一想,久了,熟悉的變得陌生變得麻木,只是不停地走,不停地感知周遭的變動,才一點點覺出活著的新鮮。好在有了金牌,好在有了一個個站赤,他們放心,尤為奇怪的是他們沒有碰到搶劫路人的強盜,也不知是隨身帶著的圣油在保佑,還是什么?
清風徐徐的夏季到了,這一年是他們的西歷1275年,當金蓮花的黃色海洋撲面而來的一剎那,三年半的辛勞已經令人不屑一顧,他們來到了草原上的巨大都城——上都,站在了東起海濱西至歐羅巴,北起北冰洋地帶,南至印度、緬國和暹羅的龐大國度的中心。實則,他們剛剛進入大元地界,忽必烈汗就已得到腰纏鈴鐺的急遞鋪鋪兵接力傳送來的稟報,專門派出官員在40個日程之外迎接了信守承諾如約而來的遠方客人。其中還多了一位好奇的年輕人。
忽必烈汗的大理石宮殿涂了金、繪有鳥獸花木,他在這里鄭重地接見了遠道而來的客人,馬可·波羅悄悄打量著高高端坐的忽必烈汗,只見他不高不矮,中等身材,面上紅白分明,眼黑鼻正,旁邊端坐的是他的頭戴罟罟冠端莊雍容的四位哈敦。后來馬可·波羅知道,上都是這個東方大國的夏都,連接的是他們的大后方,也是族人游牧的廣闊草原,大元的另一個都城是在上都以南距離17個日程的大都,金國時的中都之地,向南輻射的是漢地,那是他們的國家治理中心,關照農桑、文化繁盛、從事貿易的中心區(qū)域。馬可·波羅等人在隨后的日子里,幸運地隨忽必烈汗走輦路前往大都,馬可·波羅遠遠地看著忽必烈汗乘坐的巨輦,山一樣移動,陽光照射在上面又從縫隙間穿過來晃著他的眼睛,四頭大象馱著蓮花座大木樓,樓內是布金錦,樓外覆蓋著獅子皮,木樓上樹立著蘇力德,這威儀使他驚呆。往后的日子,對于居住了十多年的大都,他習慣了“汗八里”這一能把舌尖輕輕挑起來的美妙稱謂,蒙古語詞匯的“大汗之城”。他從來沒有見到這么華麗氣派的建筑和城市,看什么都是那么新鮮,加之聰明好學,他很快熟悉了這個國度的風俗和語言。
見了馬可·波羅,忽必烈汗眼前就一亮,小小年紀跨過重重艱難到了他的國度,他要給這個年輕人機會,去實現他們的財富夢想,而且國家不拘一格用人,他對人才是開放的,他尊崇儒家,在上都、大都和孔子故里建廟,還委派道士祭拜漢人的圣山泰山,到了他的曾孫、平息海都之亂的海山即位,更是授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最高封號,這是東方大地上古來所沒有的。馬可·波羅遠遠地觀望著不同國度民族宗教的能人追隨著忽必烈汗,他的宮帳人來人往,有時掌燈長談,除了伯顏、孛魯、安童、不忽木這樣的蒙古官員,還有漢人海云法師、劉秉忠、姚樞、趙壁、張德輝、郭守敬、王鄂、王盤,藏人八思巴,畏兀兒人廉希憲、燕真、安藏,契丹人耶律鑄,西夏人高智耀,女真人趙炳、趙良弼、粘合南合,回族人馬合木·牙剌瓦赤、阿合馬……他們有的參與決策,有的擅長經濟事務、兵站、航運,有的負責行政庶務,有的在文化、宗教方面出謀劃策,還有從事科學、工學設計的頂級專家。而忽必烈汗本人被人們尊封“薛禪皇帝”,蒙古詞匯中有著仁明英睿、富于智慧、富于思想的所有美意。忽必烈汗還那么喜歡聽他們一路上的見聞,馬可·波羅對這位有著宏大視野的馬背帝王有了一種說不清的好奇和敬畏。
時間久了,馬可·波羅面見忽必烈汗也就少了許多的拘謹,時常被召到能容下6000人的大幕帳參加宴飲,接受指令,那乳白酸甜的忽迷思(馬奶酒),有幾千匹專供皇家的毫無雜色的白馬做著保障,飲用多少有多少。大約在1277年,馬可·波羅首次接受忽必烈汗的指令離開大都到外地巡察了,為的是了解行省、路、州(府)、縣四級行政機構運行的情況,他去的地方,從大都有6個月的日程,這是中古蒙古的時間和距離的概念,他們做每一件事情都經過精心計劃,漫長是日出日落的過程,不是人心,他們有足夠的耐心用于等待,世界是他們的,他們就是世界,一個人有多大本事也改變不了星月,更何況長生天在上。等到馬可·波羅回來謁見忽必烈汗,詳細報告奉使期間的經過,尤其是沿途和各地的見聞,他知道,忽必烈汗喜歡聽到這些,馬可·波羅揣摩大汗嗜好,繪聲繪色詳細報告,忽必烈汗了解了國情民意,聽到了他想聽到的事情,聽到生動處呵呵大笑起來,對馬可·波羅愈加器重。
如今,金牌已經從瑪竇手上到了馬可·波羅的腰間,這是奉皇帝派遣的特別待遇,看看吧,在驛站人多的時段,他的金牌比諸王、公主、駙馬用的銀牌還有優(yōu)先之權,馬可·波羅已經奔波在了這個國度的南方之地和鄰近的占巴、爪哇、朋丹、緬國,北方的站赤隨之喚作驛站,如今的他,走的地方多了,做的生意卻是愈來愈少,俸祿足夠他的花銷。路上,也許就是為了一種意義,這種意義反過來對更多的人有用,為更多的人提供了聯想,提供了意義。馬可·波羅的洲際行走,以一種持久的吸引力,讓人們記住了留存了傳達了。他曾經踏過中亞、西亞成吉思汗后裔諸宗王之地的四大汗國而來,東方大國是他們的共主,他們的中間是通途,陸上大通道開啟了東西方的貿易。此番,又自大都起程,經過河間府,到長蘆、滋陽,淮安、揚州、蘇州、行在、衢州、楚州,建寧府、福州、泉州……多少路府城市,山川地形,物產氣候,商賈貿易,黎民生計,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乃至各地官吏治理一方,那些生動的瑣聞佚事,朝章國故,其實后來記在紙面上的,還不及他頭腦中的一半。他描述最多的還是迷人的東方大國天下太平,沒有戰(zhàn)亂紛爭,他們用桑樹皮制造紙幣通行全國,從山中采一種黑石當柴木燃燒,還有說不盡的富足安逸,這是他的心曲。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說,馬可·波羅早有耳聞,之前他并不足信,可是一經踏入風光旖旎的江南福地,他就知道了這句東方諺語的妙處來,哪一個會是天上的城市,哪一個又會是地上的城市?他有自己絕妙的譯法。最先到達的那個大城,工商發(fā)達,出產的絲綢精美絕倫,城很大,周圍計有六十英里,而且人煙稠密,他突發(fā)奇想,如果這座城和蠻子國(南宗)境內的那么多的人都成為戰(zhàn)士,真可以占有世界上剩下的土地了,再一想,幸而不是,他們只是商人和手工藝人,還有不少的文人和醫(yī)師。城中有六千座橋梁,附近山中出產大黃和姜,他過去討價還價,一枚威尼斯錢可以買六十鎊。這座城叫作蘇州,統轄有十六個大城,看著一種讓人驚嘆的繁華,他鄭重地稱之為“地城”。
而“天城”的名號,他是一定要送給世界上最富麗名貴之城行在的,早年在南宋,杭州上位成了都城被稱作行在,即皇帝行幸所在的地方,當時的皇帝致降書給蒙古將領伯顏,并轉呈大汗,大汗知道了這座美麗的城市,命令妥為保護,馬可·波羅看過那道降書,好像出來時忽必烈汗的夸贊還在耳邊縈繞,他離開“地城”到吳州、吳興、強安城,之后騎行到了行在城,后來又幾次到行在,他只有驚嘆,行在城帶給他的快樂,走過世界各地沒有一個地方可及,人在其中,自信就是置身于天堂或“天城”。此城周圍大小百英里,城的位置,一面有一甘水湖,水特別澄清,另一面有一條特別大的河流,河水流入城中河渠,河渠流經坊間,排除污穢,注入湖中,然后流向大海,然后空氣變得潔凈。人們傳說城內有大小橋梁一萬二千座,船只航行其下,而車馬經行橋上,熱鬧異常。城中有十二種職業(yè),各業(yè)有一萬二千戶,每戶至少十人,供主人指使,數不清的商人,沒有人能夠說清他們擁有多少財富。海洋距離行在有二十五英里,運載種種商貨的船舶,往來印度及其他外國。前朝皇帝的宮殿尚在,世界最大,周圍計有十英里,環(huán)以高墻,里面是世界上最美麗最能給人帶來享受的園林,有世界上的各種果木,有噴泉湖泊,湖中是各種各樣的魚類。園林中央是二十座壯麗的宮殿,其中一間最為宏大,全都裝飾以金子,天花板和四壁金光閃閃,燦爛耀眼。城中大市有十所,周圍建有高聳的房屋,屋子下層為商店,售賣家禽野獸,各種蔬菜水果,還有香料、首飾、珠寶,每星期有三天是集市的日子,買賣人車船運貨,往來不絕,四五萬人帶著消費的百貨,從事公平正直的貿易,沿街還有無數小市,馬可·波羅又一次試了一下手氣,他用一枚威尼斯城銀錢,買了一對鵝、兩對鴨,拿回到鄰近集市渠岸上用石頭建造的大廈里,烹飪煮食,此處是各國商人攜帶商貨留住的地方,方便他們就近貿易,當地人對待外商款之于家,輔助勸導,處處盡其所能了。馬可·波羅徜徉在行在城,看著居民個個舉止安靜,各家間沒有爭論失和,街巷鄰居形同一家。城中的大湖,湖上有許多畫舫劃艇,駕船之人手持篙子,插入湖底,用力撐船,想往何處,隨心所欲,從兩旁窗戶向外眺望,所有湖邊的離宮別墅,院廟寺宇,園林山色,衣飾燦麗香氣逼人的美婦,盡在眼前。行在城有一百六十萬戶人家,人數雖有如是之眾,城中僅有聶民脫里派禮拜堂一所,這是他稍顯遺憾之處。而行在及其轄境,年入賦稅,除鹽課年入六百四十萬金色干之外,還有一千六百八十萬金色干(金色干,馬可·波羅所稱的貨幣單位)。天上天堂是最美的,人間的蘇杭是最美的,心中收藏的美好,馬可·波羅如何能夠忘懷。
故鄉(xiāng)是什么?就是那個早年狠著心離開,多少年過后又極力想著回去的地方,凡夫俗子馬可·波羅也不能例外。好像一眨眼的工夫,居留大元已經17年,他和父親叔叔想到過歸國,可苦于頗受器重,沒有很好的理由說動忽必烈汗。機會還是來了,忽必烈汗的侄孫,波斯之地的伊利汗國阿魯渾汗派遣三位使臣到達大元汗廷,告知他的王妃卜魯罕去世,根據她的遺愿,請求從母國迎娶一位與王妃同部落的女子,一位叫闊闊真的17歲貴族公主被忽必烈汗欽點了,公主和大批扈從準備停當,而三名使臣長留大都期間被賜予了朱氳氳等三名前朝宮女為妾,外加一名侍從,享受官馬使用的待遇。浩浩蕩蕩的陪嫁使團帶著公主和皇帝賜予的宮女、大量的嫁妝,由伊利汗國使臣的來時之路出發(fā)了,他們駕車騎行有八個月,不巧的是前方遇到了兩個蒙古汗國間爆發(fā)戰(zhàn)事,不得已,他們從西域以西折返大都等待。此時,馬可·波羅帶著幾艘船舶從東印度回來,向大汗稟報了他所訪問的各國風俗習慣和自己航海的情況。出來已經三年多的使臣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即覲見大汗,要求由三名威尼斯人帶領由海路回國,忽必烈汗本不愿意馬可·波羅離他而去,可一時又沒有其他辦法讓公主一行返國,只好勉強答應。就在1291年的春天,他們由泉州借東北季風向南出發(fā)了……
想來,馬可·波羅與忽必烈汗的分別,充滿著此生何時再能夠相見的不舍,又或許平常如昨,畢竟那個時代遠行和離別是人生的常事,尤其是忽必烈汗的兒孫各守一方為王,遠在天邊,哪有多少能夠再見一面?年逾古稀的忽必烈汗此時卻有些傷感,他叮囑著馬可·波羅一行辦完公差,回家團聚一段時間,一定要再回來,那面馬可·波羅佩帶了17年的金牌將一直為他準備。馬可·波羅在后來的歲月,回味著自己神奇難忘的經歷,所見所聞恍然如昨,他不時向人們炫耀:那個東方大國的汗王納言諫聽目光高遠,他們有著發(fā)達的工商業(yè)、繁華熱鬧的集市、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站交通,甚至他知道更為偏遠的吐蕃之地在用鹽作著貨幣單位。他見識了龐大的船隊海運往返南北,解決了大都皇家和百姓口糧所需;帆檣如林的南北大運河漕運通暢無阻,從山東鑿通到通州又到大都忽必烈汗賜名通惠河;沿海各個港口商船川流不息,設關最久的泉州停泊著比歐洲人所知道的還要大的船只,裝滿了稻米、香料、絲綢、生姜、糖、樟腦、棉花、鹽、藏紅花、檀香木和瓷器。那些大船用樅木制造,有船房五六十所,商人們住在里面,每條船上至少有200多名水手,裝載胡椒五六千擔,商船一艘接著一艘,由海上向南,再向西奔向遙遠的地方。沿著商隊消失的海面,護送公主的十三艘四桅帆船也一一通過,海上,那是一條由東方大國啟航的迷人的財富之路,馬可·波羅親身感受了伴隨而來的刺激與兇險,他們的不少船只沉沒,不少船員葬身大海,讓他痛心不已。三年半的時間足夠漫長,他們經過了占婆、佛誓、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奎隆,繞過德干高原海岸線經坎貝灣海岸在霍爾木茲登陸,經起兒漫和耶斯特,到達波斯之地的伊利汗國,三年半的生死相伴,臨別前,嬌美心好的闊闊真公主淚眼婆娑,她賜以金牌四面,兩面是鷹牌,一面是虎牌,一面是凈面牌,上面有文字:“此三使者沿途所過之地,應致敬禮,如我親臨,必須供應馬匹,及一切費用,與夫護衛(wèi)人役?!庇谑撬麄冇忠淮巫叩搅?0多年前從陸路邁向東方的路途……在他們的眼里,世界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聯合體,不同膚色的人們,實則有著同樣的勤勞與善良,這是一個奇妙的事情。
馬可·波羅覺得自己突然間就老了,回憶,成了曾經燦爛生命的一種延長,他的眼前總是閃現出一些奇妙的景象,一個人的思維是跳躍的,那是一個個片段,他說到了這里,一會兒又想到了那兒,直到星滿天際,踱回家躺下安然入睡。他不去理會人們如何哄堂大笑,好像荒誕的故事一場又接著一場,明天還會上演。不錯,他是成功的商人,擅長繪聲繪色的遠行者,他不是作家詩人學者,更不是教廷國王派出去的使臣,他說了許多人們前所未聞的奇聞逸事,男男女女瞪大眼睛流著口水,愛聽。這可不像歐洲世界此前派出去出使蒙古的使臣們,慢條斯理,報怨找茬,他們的出使報告被教皇、國王鎖進檔案柜,好像從來沒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永遠也不會擺到小市民的桌上供他們消遣解悶兒。
很早的時候,當聽到蒙古軍隊停止唾手可得的勝利,東返本土按照祖制推舉新汗之時,歐洲于是得救了,這在教皇英諾森四世看來是宗教的勝利,1245年,教皇在里昂召開宗教大會,決定遣派教士出使蒙古,勸告蒙古人做他們的信徒。大蒙古國貴由汗威嚴地接見了跨過寰宇而來的教士柏朗嘉賓,并派鎮(zhèn)海等人接待,后來柏朗嘉賓帶著大汗復信歸國,那是用黑墨水寫在一件綿紙上的信件,上面蓋著朱紅蒙古文方印,信上說:“你信函的內容說我們應受洗,成為基督徒。對此我們簡單答復說,我們不明白我們?yōu)楹我@樣做?!銈兾鞣饺苏J為僅你們是基督教徒并且蔑視他人。但你們怎么知道天神意圖將其恩典賜予何人?但我們在天神護佑下摧毀了從東到西的整個土地。如這不是天神的力量,人們又焉能為此?”另一個教士是魯布魯克,1253年以法蘭西國王使者身份出使蒙古,當時的大汗已是蒙哥,忽必烈汗的長兄,魯布魯克見到了蒙古對佛教、回教和基督教的同等禮遇,他見到了他的巴黎同鄉(xiāng)匠人威廉在萬安宮制作的能夠噴出馬奶、酒、飲料和米酒的巨大銀樹,只見頂端噴灑的管子之間制作了一個手拿喇叭的天使,樹的下部藏著一個仆人,有一根管子通到天使,每逢飲宴,藏身的人一聽到命令拼命往通向天使的管子吹氣,天使大聲吹響喇叭,于是窯里的人把不同飲品倒入各自的通道,從管道流向銀樹,銀樹下特制的銀盆接受每根管子流出的飲品,管事一一取出送到賓客面前。為什么出使的會是教士,這源于西方對蒙古的未知,那個時候唯有隨時敢于舍棄性命的教士才有勇氣接受這一指令,前方是兇險之地,還好,他們一個個平安到達了哈拉和林,他們見到了他們遠未了解的平和世界,路上是通途,但是話說回來,他們不是為了友好的草原絲綢之路,而是刺探情報,要蒙古人改信他們的宗教。他們遠沒有馬可·波羅有趣,更沒有馬可·波羅那樣對懵懂閉塞的歐洲有用。
據說馬可·波羅回國后,在一次的城邦之國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zhàn)中被俘,他向同獄的人講述東方奇風異物消磨時光,比薩獄友魯思蒂謙聽得饒有興趣,他是一位作家,覺得獄友的見聞很有意思,如不寫成書,實在可惜。馬可·波羅打開了記憶的閘門,魯思蒂謙滿頭大汗,他的羽毛筆醮上墨汁在飛速地書寫,可沾一次只能書寫100個左右的文字,如何趕上那位犯人的眉飛色舞,好在經過一次次的補充完善,用法蘭西文記錄下來的《東方見聞錄》即后來的《馬可·波羅游記》就這樣誕生了。聽說,馬可·波羅的書幫助他出了獄,其豐富內容絢爛文采,不亞于引發(fā)一場地震,自此發(fā)動了還活在地方天圓、封閉落后的歐羅巴人對外面世界的全部欲望,倒逼著高高在上的貴族們該觀望遠方了。馬可·波羅盛贊那個東方國度廣大富有,大汗胸懷開闊,他擁護儒家、虔誠向佛、保護回教、許諾臣民皈依基督、一律免除教士各種差役賦稅,他們的驛路通達,陸上海外貿易興盛,人民的道德純潔無瑕。馬可·波羅的游記和傳說,在廳堂街巷廣為流行,當然對他離奇古怪的言語,好像還沒有多少人相信。上等的人們只知道,上一次差一點打到家門口的蒙古來襲,只是一次野蠻的冒失的意外,神學領有絕對權威的歐羅巴就是世界,除此哪有什么財富與文明?
威尼斯的波羅家族是一個例外,他們珍視忽必烈汗賜予的金牌,瑪竇報怨侄子馬可不歸還忽必烈汗賜給他的金牌,還把此事寫進了遺囑。馬可·波羅卻并不這樣想,他想著要給他的蒙古仆人彼得還以自由之身,給他一間小房子和若干錢財,還要把金牌,連同大黃、用金線繡成巨獸圖案的絲織品、服裝、羊毛織物等等來自東方之物,傳給自己的長女。他原本就是地位低下的商人,人們視商人和海盜為一類,他無話可說,金牌卻是他的命根子,是東方大國的蒙古皇帝給他的通行證,連接著廣闊大地上開辟通途的忽必烈汗對他的信任與友情,以及他對東方文明富足國度的思念。那面金牌上刻寫的文字,時間久了,馬可·波羅愈來愈覺出了蒙古的別樣率真:“靠長生天的力氣,皇帝的名號是神圣的,誰若不從,斬首問罪?!?/p>
……
一個半世紀的爭執(zhí)喧囂過去了,漫長的黑暗最需要振聾發(fā)聵,威尼斯人馬可·波羅看起來荒誕而又充滿誘惑的東方見聞,引發(fā)了歐洲人對文明富饒的東方世界強烈的探索欲望,做生意,交換物品,最終打通的是人文主義的視野,于是文藝復興不可避免地在意大利首先興起了。此后,意大利一位對黃金香料貪得無厭的名叫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人,他信仰上帝,相信地球是圓的,決心向西遠航東方,彌補先輩教皇在派遣傳教士方面的疏忽,他開始了行動,帶上了西班牙國王寫給居住在契丹城的大汗之國君主的信函,以及國王王后授予他的遠征軍司令的空頭頭銜,他要把馬可·波羅的東方傳奇變成一個可以帶來巨大財富的現實,通過槍炮,取得黃金、珍珠,還有香料,那是胡椒、肉桂、丁香、豆蔻、檀香散發(fā)的美味。他隨身行李里有一本翻舊了的馬可·波羅游記。
西方的航海探險和地理大發(fā)現開始了,那實在是味蕾和貪欲一再誘惑的緣故。
趙孟頫北上南歸
臨安還是那個臨安,蒙古軍漢軍20萬在統帥伯顏的率領下不戰(zhàn)收降了宋都,宋使攜帶著傳國玉璽及降表歸降,元改臨安為兩浙大都督府,轉眼間金鑾殿、高高在上的權力消失了,禁忌阻隔消失了,往來于南亞和中亞的阿拉伯客商絡繹不絕匯集于現今蒙古人治下的臨安,人們奇怪地看到了遠勝于前朝的繁榮,這是何故?伊利汗國旭烈兀汗遣使大元汗廷,被忽必烈汗留為近侍,拜中書左丞相,繼而掛帥的八鄰部人伯顏不忘賦詩以作紀念:“劍指青山山欲裂,馬飲長江江欲竭。精兵百萬下江南,干戈不染生靈血?!边@是他忠實執(zhí)行了忽心烈汗“王者之師,有征無戰(zhàn)”的戰(zhàn)略意圖,忽心烈汗對他曉諭:“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汝能不殺,是我曹彬也?!蹦献跊]有經過一次短兵相接的戰(zhàn)斗,被他的人民從內部攻破了。
被忽必烈汗派出巡察各地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了,在他眼里,蠻子國都行在城(臨安)可是世界上最富麗名貴之城。此時,峨冠長衫的江南名士趙孟頫也來了,他與馬可·波羅相隔不遠擦肩而過,趙孟頫這是應忽必烈汗之召,剛剛從老家吳興到了臨安,大元建元紀歲十多年了,此次要前往大都,他的身上有股傲氣,入仕朝廷為百姓做些事情,何來貶損之有?至元二十三年,這是蒙古大汗忽必烈取漢式紀年的1286年。
身為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趙孟頫的父祖皆仕于南宋,何其光耀,年少的時候他亦入補官爵,小小年紀通過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調任真州為司戶參軍。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宋之安逸滋養(yǎng)了他的詩畫習性,古法自然,禮儀忠良,在他眼里故國已滅,江山卻是依然,何朝何代何人能夠改變?趙孟頫親眼看到了三百多年都城的和平過渡,除了皇親國戚大車小車被虜北歸,讓人看了凄凄然,然而被蒙古人接受了的江南全境,大多仍交由官復原職的南宋舊臣管理,南宋的原有政策還有效,免去一百多項苛捐雜稅更是使得農業(yè)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母親丘氏深明大義,對他說,“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讀書,如何超過常人?”蟄居在家的趙孟頫因而愈加努力,拜師研習經義,學業(yè)日進,聲名卓著。果不其然,吏部尚書夾谷之奇舉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那一次,他辭不赴任。想必他對騎馬民族執(zhí)掌的大元尚在等待觀望?況且,夫人管道升正待生養(yǎng),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一樣不能少,畢竟為人父也是一個不小的職責啊!
長路漫漫,已是34歲的趙孟頫還是第一次離家這么遠,好在群山連綿、江河縱橫間有了連接天南海北的驛站,每60至90華里處便有一站用于打尖歇息換乘的驛站,從杭州路到大都中間有45站,可以說,出行已是通途,這是陸路。還有水路,由通州至積水潭為南北大運河的北方終點,由山東段開掘已有經年,通達大都當屬陸路最為便利。上任路上的行進速度朝廷有專門的規(guī)定,他不敢耽擱,想來水鄉(xiāng)多耕牛,馬日行七十里的鐵規(guī),以他的騎乘技術也就免過吧,車日行四十里倒也適合于他,走走看看,車輪吱吱呀呀間景物一一閃過,每天經停兩個驛站,他每每晤見過往官員求教談事,一路感慨,一路收獲,還沒到達大都,他覺得自己已經熟悉了替代了他的大宋朝邦的這個新興政權。到了大都城,他立即就被完全有別于前朝的氣度所吸引,驛館的伙計告訴他這宮城有周回九里三十步,東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五十步,龐大而又有序,那種無處不在的包容已經令他迷惑,游牧和農耕不僅從典章運作,還有高官民人的衣食住行中無不碰撞交融,而且東方大地和西方世界緊緊連接了起來,東西方人士各為其用,這是他以往并不知曉的。
驛館歇息一夜,天蒙蒙亮,他就急著走到街巷,感受濃濃的大都氣息,黎明時分他遇到了大都舉辦的“貴由赤”長跑比賽,聽說這是大都和上都經常舉辦的賽事,在河西務,一群身手矯健的人被一根繩子攔著,一聲令下繩子撤下的同時,眾人像離弦之箭飛奔了出去,聽說來回得有二百里,直到折回到大汗面前稱萬歲禮拜結束,那些風光的勇者,頭名賞銀一錠,第二名賞緞子四表里,第三名賞二表里,其余各一表里。在趙孟頫眼里,這項賽事如此新奇,鍛煉的是人們的體魄,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東西在里面。回到驛館,他除了歇息,大多時候則用于讀書作畫排遣等待之苦,除此也去貴戚官宦常去的海子邊的歌臺酒樓,羊市、馬市、牛市、駱駝市、人市,還有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窮漢市、鐵器市、鵝鴨市、靴市,也擇其重去過一些。也不知過了多少天,再出,行到半日,他遇見一隊隊達官貴人穿著華麗的衣裳奔向皇宮,有人告訴他,皇宮正在舉辦規(guī)模宏大的詐馬宴,也叫質孫,意為顏色,皇帝舉行宴會,出席的官員要穿皇帝頒賜的貴重服裝,每天一種顏色,一天一換,連續(xù)三天,按貴賤親疏次序各就其位,每次到天黑秉燭才告結束。名詩人薩都剌宮廷宴會的詩作他還能吟誦那么幾首,趙孟頫聯想翩翩,后來當他得以榮幸地參與后才明白,征伐,搜獵,還有這樣大排場的宴饗,這是國朝大事,很多重要的政務都在這樣看似游玩酒席上決定了。
晨鐘暮鼓,聲聞四達,趙孟頫習慣了這樣從未有過的生活秩序,不久,在一次鐘鼓樓遠遠傳過來的晨鐘聲后,他被引見前往宮城了,這段長街有些長,左顧右盼,長長的中軸線兩邊有住宅、府庫、衙署、壇廟、苑囿,還有水系,大人孩童各色人等進進出出熱鬧無比,進入皇城更是威儀十分,這里可是皇親貴戚侍衛(wèi)仆從居住的地方,又走,入宮城,在高大壯實的怯薛(護衛(wèi)軍)引領下才終于得以覲見在大氈帳的忽必烈汗。忽必烈汗問:“你是趙太祖的孫呢,還是太宗孫?趙孟頫答:“臣是太祖十一世孫?!庇謫枺骸疤娴男惺鹿?,你知道嗎?”趙孟頫拱手謝過,坦言不知,忽必烈汗笑著對他說:“太祖事跡,有許多可借鑒的地方,我都知道。”趙孟頫驚住了。
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隱居于江南的前朝遺臣,得二十余人,趙孟頫可是名列第一位的,忽必烈汗見他有著文人的儒雅,又有做一番功業(yè)的豪邁,非常高興,認定是一位飽學之士,當即讓他位坐右丞相葉李之上。趙孟頫也確實是一位耿直率真的官員,一次,朝廷召集百官商討制定刑法,眾人認為凡貪贓滿至元寶鈔二百貫者,都應論死罪,他則認為處罰太重,因為鈔法創(chuàng)立后的幾十年內已大幅度貶值,用貶值的寶鈔來決定人的生死,不足采取。有人見他年少,又是來自江南,不了解國情,指責他反對以寶鈔來定罪,是想阻礙寶鈔的流行。趙孟頫就是文人的耿直性格,不管多位高權重者在旁,接過話茬予以駁斥:“刑法是關系到人命的生死,必須分別輕重。我奉詔參與商議,不敢不言?!鳖D時有語驚四座之感。
第二年,趙孟頫任兵部郎中,郎中俸祿是34貫6錢6厘,米3石,不多不少,兵部卻是總管全國驛站的重要機構,大元除了擁有陸地,還有海洋,隨之而來的陸上交通,以及溝通南北的運河漕運和海上運輸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中書省接到江南來的呈文,來往使臣的飲食費用比過去增加了幾十倍,當地官府無力供給,于是便強取于民,百姓不勝騷擾,請求中書省通過增加鈔幣來解決。當時至元鈔不能通行,朝廷派尚書劉宣與趙孟頫一同至江南查辦行省丞相貫徹執(zhí)行鈔法不力之罪。忽必烈汗知道趙孟頫家境素來清貧,臨行賜他鈔五十錠。站戶的負擔十分沉重,他們要負責供應來往使臣的飲食和向驛站提供鋪馬等交通工具,還要負責馬匹的飼養(yǎng),充任馬夫等,加之王公貴族、官員不按牌符,隨意使用驛站飲食驛馬,造成驛站負擔過重,出現了許多問題,大元以大都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達的驛道,東連高麗,東北至奴兒干,北達吉利吉思,西通伊利汗國和欽察汗國,西南抵烏斯藏,南接安南、緬國。全國共設有驛站(站赤)約一千五百處。驛站有陸站和水站之分。陸站用馬、牛、驢、車;水站用船,在遼東還設有狗站。漠北和漠南設有蒙古站赤,中原和江南地區(qū)的驛站稱漢站。東西方使臣、商旅的往來非常方便,當時元人形容:“適千里都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逼浔澈髮崉t是嚴密的驛站系統在做保障。
后來,忽必烈汗有意讓趙孟頫參與中書省政事,趙孟頫堅持不肯。他知道久在汗王身邊必受人嫉妒的道理,于是極力請求到外地任職。此后趙孟頫的為官之路是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又后來為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也就是世祖忽必烈汗的重孫遣使所召,任翰林侍讀學士。在擬定殿名的問題上他與人意見不合,告假還鄉(xiāng),是非曲直誰人可知,只有他那身文人傲骨讓人記住了。大都郊外有皇家狩獵游玩場所,畏兀兒名臣廉希憲有一處府院萬柳堂在大都城西南,構堂池池中有蓮,周邊有百株柳樹迎風低垂,廉希憲時常邀文友休憩雅集,一天他在此置酒,只見歌兒劉氏左手折荷花,右手端杯,歌《小圣樂》助興,看罷聽罷,在座的趙孟頫隨即口占一詩:“成柳堂前數畝池,平鋪云錦蓋漣漪?!毕雭碲w的生活還是舒心愜意的。閑暇,趙孟頫沉醉于書畫天地,一次,他見到一千年多年前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一封書札《快雪時晴帖》,拿起放下,愈加喜愛,見那不大的四行行書如此寫道:“羲之頓首??煅r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弊謱懹诮B興,與他的吳興遙遙相望,時雪時晴,他亦夢見,趙孟頫情不自禁走到案前,揮筆寫下“快雪時晴”4個大字,差人請弟子黃公望快快過來取,黃公望見過先生大字為之一震,專門繪雪景山水一幅,描繪自己內心想往的奇觀。趙孟頫在大都見到了內府收藏的難得的歷代書畫珍品,細心揣摩,書法上以晉人書風為尚,并上溯兩漢、先秦,廣涉研習,時人評價他的書法說:“我朝書法當以松雪齋書為第一。今觀所書陶靖節(jié)詩,筆力痛快,無一點塵俗氣,繼羲獻之后者其在斯人歟?”成宗召迎海云大師再傳弟子西云安禪師住持大慶壽寺。至大二年(1309年),武宗賜西云安“臨濟正宗”玉印,命趙孟頫撰寫《臨濟正宗碑》。敕建大都路總治碑,碑陽由翰林學士承旨中奉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王構撰、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劉賡書、平章政事王泰亨篆額,而碑陰由散曲家張養(yǎng)浩撰文、趙孟頫書并撰額,何其榮耀。一日,他接夫人管道升家書,她自太湖行舟回來,懷想外面仕途上的夫君,作《漁父圖》云:“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笨戳T夫人寄來的小詞,那心境,趙孟頫又何嘗不是,此時的他是文人松雪道人,用《漁父詞》和之:“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木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彼蚕肽顫O家逍遙自在的樂趣,許多話語付之筆端,除此又能如何?
趙孟頫終于回到了屬于自己的吳興之地,他的一大家子等著他,他賢淑厲害的夫人等著他。在趙孟頫的世界里自由地想象著行進著,800多年后的今人還可以在趙孟頫故居舊址紀念館一見。名士故園,有一詞亭,那銘刻著的,喚作《我儂詞》,于此,游人記憶尤為深刻。詞曰:“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薄段覂z詞》留存了趙孟頫如今稱之為“小資”的可愛。原來當時社會名士納妾成風,詩書畫印無所不能的全才趙孟頫,走南闖北,官運亨通,想必見過不少的秀色,此時也不甘寂寞,便作了首小詞向夫人示意:“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趙孟頫說的很明白,你沒聽說過王獻之有桃葉、桃根兩個小妾,蘇軾也有朝云、暮云兩個小妾。因此,我就是娶個小妾也并不過分;何況你已經40多歲,只管占住正房原配的位子就行了。而夫人管道升也不是吃素的,有一家三口合作的《墨竹圖》存世。當即寫就《我儂詞》,既回答為官的丈夫,又用來表達心曲。趙孟頫得此清麗雅致之詞,結果可想而知,史稱二人百年后合葬相伴泉下。面對這個長三角中心區(qū)域的和風細雨,水綠梅紅,安逸與富庶等等一個個陰柔情境,文人的有心無意,好像真在那兒親近。
等到大元第四任皇帝、普顏篤汗即后來獲廟號仁宗的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又召趙孟頫進京,他的官銜至翰林學士承旨(從一品),對應現在的職務已是部級。雖然他擔任的是閑散職務,政治上亦沒有起多大作為,但愛育黎拔力八達待他優(yōu)厚,只呼他的字而不叫他的名,將趙孟頫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蘇軾,稱贊他品行純正,博學多聞,書畫絕倫,又精通佛學及老莊之學,這些都是人所不及的。仁宗說:“趙子昂是世祖皇帝選拔的重臣,朕特加優(yōu)待。”還賜趙孟頫鈔五百錠,后來見趙孟頫數月不到宮中,他向左右侍從詢問,都說趙孟頫年老怕冷,仁宗就賜他厚實的貂鼠皮裘取暖。家書傳來夫人病發(fā),趙孟頫得旨還家,最終因病再未能回朝,后來的英宗碩德八剌,還遣使問候賜禮。這是普通人家的煙火氣息,長女由晳從婆家過來了,安頓完母親后事陪伴父親,她致家書一封,問候婆婆安康家里家外安好,父親老趙想吃柿子,她讓丈夫撿又大又軟的速速寄來,她想了想信末再添幾筆,要賢夫官人好好愛護隨信寄去的10張父親寫的扇面,再把家中未鈐印的蘭竹四軸和扇面一同寄過來鈐印。如今,不再是官的父親,名氣火上烘烤一樣更為熾熱。
趙孟頫南來北往,騎行或者坐在轎車行進在漫漫驛路,他是否感受到了沿途中的靜靜穿越,那種地域上的分別,溫度上的冷暖,植被上的枯黃與翠綠,語境的溫潤與碎利,或者人們的性格以及生活的狀態(tài),北方草原與江南水鄉(xiāng),乃至前朝與當下,是否存在一種分界?其實,區(qū)別到底是有的,趙孟頫一定想過許多,以他為代表南方畫家和以高克恭為代表的北方畫家匯集在大都,創(chuàng)作、切磋、品評、氤氳接受,逐步確立了獨有的大元畫風,細細品讀他的繪畫,亦能感悟一些,那是包容的大時代的印記,沒有了畫院,于是沒有了形式主義的習氣。蒙古人好馬,他亦喜歡畫馬。有一次得假,蟄伏于家的趙孟頫,想起北地,騎乘的,拉車的,草原上嬉鬧咬脖甩尾撅蹄的,到處是馬,尤其滾塵馬,只見那馬打著響鼻,走到寬闊處嗅嗅地面上的氣味,前腿徑直跪下,之后整個身子躺倒,四腿朝天一蹬一挺,來回翻滾一氣呵成,方可罷休,然后先站前腿再站后腿,四肢一伸站起來,顫動身體抖落塵土,揚起頭歡暢地跑進群。靈感乍現,趙孟頫快步走到案前幾筆勾勒,看著馬腿僵直無力,全無腦海中的神致,一不做二不休,他回到內室床上學馬來回翻滾,讓管夫人窺見大笑不止,趙孟頫繪出了《滾塵馬》,那馬是那樣的舒坦放松,那是和他一樣在興高采烈。
漫長時光一一淘洗,送給了趙孟頫領袖群倫的桂冠,這是生命的價值、文人的價值、歷史的價值。誰說不是哪?一如那首《我儂詞》,仿佛水與泥的打碎糅合。
惠宗妥歡帖睦爾
其實這只是靜臥著的一塊普通小石,我拿在手上,卻固執(zhí)地當作大都的,妥歡帖睦爾的。我在依稀可知的大元消亡了幾百年的某一天,得以坐著穿行于地下的鐵車從地洞一樣的站點出來,從幽深處走到了萬物生發(fā)的地上,地上叫土城,廢墟建成的公園,曾經的大都一角。此刻,哪有什么大都?只有鳴笛的車流,如我等行色匆匆的陌路行人。那個時候,匆匆撤離的妥歡帖睦爾,一定沒有好好回頭看他的已是一派狼藉的都城,匆忙間絆了腳的小石,后來的后來還成為一種小小的收藏。
妥歡帖睦爾并不想這樣奔逃,這只是歷朝歷代亡國之君的命運,他又如何?他也是想著大展宏圖,好好治理這個龐大國家的,在位37年轉眼過去了,他見證過一絲肇興,此時的他,盯著一幅《佛郎國獻馬圖》出神,想起30多年前是有過這么一件事,他派出正在大元的歐洲人安德魯·威廉和阿速人脫孩為使致書羅馬教皇,要求為他告天祝壽,并幫助購買良馬、珍寶。6年之后,遠方的教皇派來佛羅倫薩教士馬黎諾里,路過欽察汗國都城薩萊并循商道來到上都,向他進呈教皇信件和一匹佛郎國(今法國)異馬,后來在大都住了三四年之后南行由泉州乘船返國。他很是喜歡那匹毛色漆黑、后面二蹄純白的高頭大馬。
路上,好像一直是妥歡帖睦爾的命里注定,從生于察合臺汗國阿爾泰山一帶,小小年紀跟著大人經過驛路泛游大元就開始了。那是妥歡帖睦爾最為無助的樣子,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十多歲的他被幾個氈帽壓得很低的人接走離開大都,這是歷史上關于陰謀論必不可少的場景,我的想象也不能免于俗套,也不知顛簸了多久,沿途有人接應,不過他的角色是不能說話的,接著又坐船飄搖到了一座遠離陸地的小島,小島被天空和天空一樣的大海環(huán)抱,盯久了,他分不清尖叫的海鳥鉆來鉆去的是藍天還是大海,不過至少這樣的生活是安逸的不再擔驚受怕,一年的光景,他差點忘記了兒時記憶中的一聲聲尖叫一汪汪血泊。后來他才知道,他被流放的地方是征東行省高麗的大青島,高麗臣屬于大元,國王是行省的丞相。第二年待到季節(jié)的變換,有傳言遼陽行省與高麗要奉妥歡帖睦爾造反,文宗皇帝派遣官員從高麗接回了妥歡帖睦爾,接著流放到了更遠的廣西靜江(今桂林)。妥歡帖睦爾還是離不開水,水面上平穩(wěn)滑行的竹筏,能夠看到河底的綠水藍流,說話悠揚短促的和善土著,他感受了底層民間傳遞過來的綿綿人情。尤其在他寓居的大圓寺,秋江長老悉心教導,他接受了大人世界的待人接物、為官之術和漢文典籍的熏陶,頑皮嬉戲,無語,正襟危坐,這可是日后要他時時變換的角色。如果不是那位讓他聽聞其名就懼怕三分,擁有著12個頂天官銜的中書右丞相燕鐵木兒派人迎請,并親自在半路迎候,他真想長留于此,在良民山野的懷抱嬉戲,遠離早已變了味的兇險朝政,他雖然想象不出來,不過他相信,祖先得到天下一定會是另外一種樣子的。
可是,即將的離開,妥歡帖睦爾躲不過去,權臣燕鐵木兒立了他的只有7歲的弟弟懿璘質班,可弟弟只做了43天皇帝就死了,小小年歲被上謚號寧宗,何其可憐,此行他這是要去當下一任的皇帝,雖然中書右丞相極不情愿,可是要過親哥哥性命的札牙篤汗臨終前懺悔了,作為佛子擔心自己要在十八層地底永不得轉生,留下遺言要讓位給哥哥的兒子。這位早年來自于金帳汗國的同謀燕鐵木兒只能服從,他想著法子拖延,先立了人家的幼子即位,可惜早殤,長子接來了,皇位又無故空缺已有半年之久,直至這位權臣如史書上說的那樣荒淫過度身死,奸臣總是不得好死,這是古人通行的解氣法,且不去管它真?zhèn)?。廟號文宗的札牙篤汗皇后和大臣商議,妥歡帖睦爾于至順四年(1333年)6月,金蓮花遍地盛開的美好季節(jié)里即皇位于上都,蒙古稱號烏哈篤汗,并封夫人、燕帖木兒之女(一說妹)答納失里為皇后,這完全合情合理,他不想把權力爭斗和身邊已經有了愛意的女人聯系起來,可他保護不了自己的女人,另一位權臣伯顏上位,就輕易要了他的皇后的命。至于他的身后,諸如廟號惠宗,后朝為其戴上一頂不怎么樣的尊號順帝,已經不關他任何事情。
七個寒暑過去了,這是傀儡皇帝妥歡帖睦爾完全活在太師、中書右丞相伯顏淫威之下的苦悶七年,他在一天天長大,他在一個個玩樂荒廢的時日尋找著機會,還好,他慧眼發(fā)現了曠世之才脫脫,而且這個人完全為伯顏所忽略。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顏的侄兒脫脫在皇帝的支持下發(fā)動了政變,奪取了正在外地出獵的伯顏大權,先貶伯顏為河南行省左丞相,再流放南恩州陽春縣(今屬廣東),千夫所指的伯顏病死于被貶之地的驛站,業(yè)以危急的大元朝政太需要脫脫這樣的忠臣良將了,直到此時,妥歡帖睦爾才有了難得的笑意,得以親政。
9月的上都,寒意已經逼近,草木最先知道了訊息,用搖身一變的枯黃來躲避,從上都南返大都的吉日到了,盛大的馬奶子宴結束,除了留守機構,由扈從軍隊、隨從組成的浩浩蕩蕩的皇帝儀仗,規(guī)模之大,會讓現代人目瞪口呆,前后計有10萬人以上,這是緩慢的整體移動。納缽,皇帝行帳,契丹人的稱呼還在沿用,供納缽和隨從人員所用的牛羊畜群在大隊人馬離開之前就已出發(fā),在半路一一準備停當,大批的怯薛擔任扈從,還要在駐關隘山時充當圍宿軍,防備可能出現的不測。兩都并立是大元的祖制,建設大都,符合忽必烈建立正統王朝的愿望,上都亦作為聯系蒙古本部的中心,這些對于這個統治著龐大地域的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分季節(jié)在兩都辦公,可以說即符合利益又照顧到蒙古人的心性和生活習慣。大都到上都的四條線路于是成了國家最重要的驛路,其一驛道,全長800余里,共設11個驛站,是官員和商旅來往兩都的主要路線。其二黑谷東道,全長750余里,是皇帝前往上都巡幸的專道,也稱輦路,不設驛站,置18個捺缽,供皇帝和扈從休息,大元每一任皇帝好像特別享受于路上的移行,路上是他們執(zhí)政歲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沒有一年中斷。其三古北口東道,全程870余里,這條專供監(jiān)察官員和軍隊使用。其四則是西道,全程1095里,中間和輦路交會,東出西進,西道是皇帝自上都返回大都的道路,路上有24個捺缽,供皇帝停歇。輦路西道,皇帝走的道路看起來安全無比,尤其西道,每一次行走,卻成了妥歡帖睦爾無法排解的心結。
極早之前的至治三年(1323年)即豬年,一心整治弊政的格堅汗碩德八剌自上都返回大都的途中,在南坡被權臣鐵失兵變殺死,得廟號英宗,皇帝玉璽被送到鎮(zhèn)守漠北的晉王也孫鐵木兒,是為泰定帝,汗位隨即由忽必烈次孫答剌麻八剌(武宗、仁宗父)系,轉為長孫晉王甘麻剌(也孫鐵木兒父)系。過了五年泰定帝病逝于上都,他的幼子阿剌吉八即汗位,稱天順帝。而留守大都的原武宗親信燕鐵木兒率怯薛軍兵變控制大都,武宗舊臣、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伯顏率軍從內地把武宗次子圖帖睦爾護送到大都,圖帖睦爾在兩位權臣的擁立下為汗,是為文宗,大元出現兩汗并立的局面,內戰(zhàn)中支持上都的一方失敗,幼帝不知所終,汗位重歸忽必烈次孫一系。不過,就在這一系中也發(fā)生了極大的變故,文宗宣布待在漠北的武宗長子、異母兄和世?返回上都后讓位。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這是一個混亂不堪的朝政,后來的情景更是讓皇帝妥歡帖睦爾想起來都是噩夢連連,想一想父汗都是驚恐萬分。
文宗圖帖睦爾數次遣使迎和世?,周王和世?相信了弟弟,他沒有告知弟弟圖帖睦爾,便經過扈行的察合臺宗王及在場的其他漠北諸王、大臣合議,就在哈拉和林之北即皇帝位是為明宗,文宗知道哥哥已經即位,誰能想到,他此前的固讓之心其實已經全無,不過因為已經昭示天下由哥哥稱汗,他在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態(tài)下,派燕鐵木兒將皇帝玉璽送交南歸途中的明宗。平靜之下埋藏的陰謀悄無聲息,文宗從大都出發(fā)緩慢地出迎南歸的明宗,二人一個南來一個北還在旺兀察都相會,蒙古滅金的震撼戰(zhàn)事野狐嶺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此地以南不遠處,當年太祖成吉思汗指揮十萬大軍大勝金國45萬大軍威名傳揚,現在的宮闕由他們的父親武宗海山所建。那個時候,受命出鎮(zhèn)漠北,平息海都之亂的懷寧王海山自漠北率軍南下,取得皇位繼承權,登基于上都,汗號曲律汗,冊封幫助他奪取帝位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名號),海山如帶兵打仗一樣實施了許多改革,強化海運、增課賦稅,還加封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在上都剛剛登基,他就下令在旺兀察都修建中都(今河北張北縣北),從動議到建成只用短短一年,將中都升為都城,草原與農業(yè)地區(qū)又一次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只是后來在位不足四年年僅31歲的武宗海山駕崩于大都,愛育黎拔力八達繼位,海山的所有改革便戛然而止,很快,這位仁宗宣布罷建中都,行政建制也由都城降為路府,宏偉華麗的宮殿卻并沒有被冷落,很長一段時間里,旺兀察都宮闕作為皇帝巡行東出西還的必經之地,駐足停留,休息狩獵,會見宗王臣工。此時,汪忽察都地高風緊,兄弟相會的宴會上一派歡天喜地,過了四天,突然間明宗被傳暴崩,燕鐵木兒帶著文宗以及勾引過明宗的皇帝大印,疾行兩天到達上都,文宗再次即皇帝位。
路上,妥歡帖睦爾試圖用龐大喧囂的隊伍,數不清的迎來送往消解曾經有過的血腥,還好,他更多地記住了高天、險峰、坦途、草地、勁風的美好。他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年輕皇帝,加之賢相脫脫的勤勉能干,為挽回統治危機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恢復了科舉制度,頒行《農桑輯要》,整飭吏治,征召隱逸,蠲免賦稅,開放馬禁,削減鹽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編修三史,視遼、宋、金三國皆為正統,結束了長期爭論,組織漢、畏兀兒,黨項、蒙古史官一起修成。撰編《憲臺通紀》《至正條格》法典,恢復太廟四時祭,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種稅收……
妥歡帖睦爾在位期間使用過四個年號,至順、元統、至元、至正,無不志向高遠,通達順暢,代表了他的遠大抱負,這是國家機器平穩(wěn)向前的痕跡。從居無定所的游牧生活到定居,其實兩者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而已,沒有什么好壞對錯之別,錯的是舒適是一種不能久享的病,慢慢成了一部分人奢侈、軟弱無能、相互殘殺的溫床,生生泯滅了統治者的勇猛剽悍的品性與團結一致的戰(zhàn)斗意志。為什么會是這樣?也許,他們采用金宋制度、參以蒙古舊俗的統治術還沒有完全適應這個千差萬別的龐大國家機器。也許,他們手中中世紀落后的生產力水平還無法抵御隨即到來的罕見天災,難道上天要亡大元?該來的都來了,黃河決口、饑荒頻仍、瘟疫爆發(fā),人民流離失所,妥歡帖睦爾命官府加以賑濟,并頒詔罪己,可是他的命令需要急遞鋪的飛馬來傳遞,不管高貴還是低賤,那時的人們不認識的病菌早已通過空氣要了數不清的無助者性命,數也數不清的為官不作為、強奪豪取的人禍更是災害,他們本是大元的根基,如今成了蛀蟲掏空搖搖欲墜。妥歡帖睦爾在拼盡全力,他所能做的是重新起用曾經十七次上表請辭的脫脫為中書右丞相,可是挽回的只是頹勢朝政的一絲回光返照。后來,就是如此聰明的脫脫還是被佞臣康里人哈麻成功誣陷了,在外領兵的脫脫交出了兵權,囊括蒙古、漢軍、西域、吐蕃、高麗等地的百萬大軍一時四散,討伐紅巾軍張士誠的大周政權成了泡影。脫脫先后被安置于淮安路、亦集乃路、云南鎮(zhèn)西路,在流放云南途中被哈麻假托皇帝詔命殺害。高高在上的可憐的妥歡帖睦爾還在苦苦掌控危局,面對黃河決口,妥歡帖睦爾下詔治河,起用賈魯以工部尚書任總治河防使,指揮15萬民夫和2萬戍軍展開浩大工程,半年多時間使得黃河恢復故道,用盡洪荒之力的巨大工程交織著開河變鈔的尖銳矛盾,對于韓山童、劉福通等白蓮教勢力卻正好利用,他們制造獨眼石人、發(fā)動農民造反,可民夫并不買賬,他們知道治理河患為了誰。妥歡帖睦爾屬于少年老成,實則大元更為早慧,誕生之時立下的乾元大志,在那個物質生活極為低下的時代,注定沒有辦法一一實現,甚至挖下埋葬自己的深坑。前方,人民的造反運動,地火一樣噴涌而來……
漏三下,這是妥歡帖睦爾在至正二十八年閏七月二十九日(1368年9月11日)從大都倉皇北遁的日子,星星還掛在巨大的黑幕,由于太過慌亂,隨行的只有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和朝廷大臣百余人,吉日起駕、大口導送等等固定的送迎儀式都免了,而且皇帝把平時出行的大象都丟在了大都,聽說后來被明廷中書右丞相、征虜大將軍徐達繳獲運到南京獻給明帝朱元璋,可惜這頭不知趣的大象不肯向新主人低頭,新的統治者氣極殺之,后來又慨嘆起是個了不起的義象。倉皇奔逃的老弱病殘中樞們,出了城北的健德門算是真正離開了大都,沒人有工夫去張望一下高大的城門,當年取意于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寓意此時真好像是一劑特別的注腳,他們當天就趕到了居庸關,這段路以往可是要走四五天的,此時關城空無一人,哪有什么迎候供張,完全是被大軍掃蕩一空的景象。好在皇帝顧不得這些,后有追兵,只等到了上都安頓下來再說其他,宮車乘馬走了17天來到了上都,素有“兆奈曼蘇默”之稱,蒙古語108座寺廟,如此之多的寺廟僧人虔誠誦經不知為何卻也收效甚微?;实?,這位忠實尊貴的信徒該失去的還是失去了,皇室光彩奪目的宮闕早在10年前就被紅巾軍放火燒了,除了少量民房,又無糧草,好在有遼陽行中書行省左翼丞相也速不花送來金錢和5000石糧食接應,行帳得以立足于上都。此前的一年,妥歡帖睦爾已命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總領天下兵馬,妥歡帖睦爾與群臣商議,此時在山西、陜西、甘肅、遼陽、云南等行省還有可調遣的蒙漢將軍和軍隊,發(fā)動幾次戰(zhàn)役奪回大都反攻中原指日可待??墒遣婚L時間,距離大都15日之遙的上都也已經不能守了,如果此前還在沉迷于錯覺,這時的妥歡帖睦爾好像猛然驚醒,他悔不該好久忘記翻看藏之金匱的“忙豁侖·紐察·脫卜察安(蒙古秘史)”,他的蒙古根本所在,而他傳令編撰的前朝三史,哪一個又不是他的殷鑒?
妥歡帖睦爾在軍隊護衛(wèi)下再一次向著東北方向的應昌奔去,在上都還是避兵到了應昌,大臣們?yōu)榘踩嫞啻蝿窕实弁送钡墓土?,召開右翼、左翼諸子宗王的忽里勒臺,商討反攻大都的策略,惠宗心動過,可他不能答應,他擔心那些窩闊臺汗、察合臺系宗王、蒙哥汗、阿里不哥系西部諸王的謀害,雖然同出太祖成吉思汗一脈,不少更是同出世祖一系,血脈相通,打斷骨頭連著筋,可是今非昔比,黃金家族的子嗣們,滿懷血性,一個個想的是怎樣奪回理應歸屬自己的汗位,他此時焉有以身飼虎的道理?據傳,這位烏哈篤汗賦長長一詩,長到如長哭一般,哀挽兩都淪陷之思,這還是那位威嚴的帝王嗎,無非后世文人墨客假托心境而已罷?其詩曰:
以諸色珍寶建造的純樸優(yōu)美的大都,
先可汗們夏營之所我的上都沙拉塔
拉,
涼爽宜人的開平上都,
溫暖美麗的我的大都,
丁卯年失陷的我可愛的大都,
清晨登高眺望,煙霞縹緲。
烏哈噶圖可汗我御前曾有拉哈,伊巴
呼二人,
〈雖曾〉識破,但卻放棄了可愛的大都,
生性愚昧的那顏們各都回顧了自己的
國家。
我哭也枉然,我好比遺落在營盤的紅
牛犢。
以各種技巧建立的八面白塔,
宣揚大國威儀以九寶裝飾的我的大都城,
宣揚四十萬蒙古聲威的四方四隅的大
都城,
恰在弘揚佛法之際、因昏憒而失去可
愛的大都,在我的名聲之下。
為四面八方的蒙古之眾顯耀、矜夸的
我可愛的大都,
冬季御寒的我的巴爾哈孫,
夏季避暑的我的開平上都,
我的美麗的沙拉塔拉,
未納拉哈、伊巴呼二人之言,乃我應受
的報應。
把神明所建的竹宮,
把忽必烈薛禪可汗避暑的開平上都,
統統失陷于漢家之眾;
貪婪的惡名,加諸烏哈篤可汗了。
把眾民所建的玉寶大都,
把臨幸過冬的可愛的大都,
一齊失陷于漢家之眾;
兇暴的惡名,加諸烏哈篤可汗了。
把巧營妙建的寶玉大都,
把巡幸過夏的開平上都,
貽誤而失陷于漢家之眾;
流亡之惡名,加諸烏哈篤可汗了。
把可汗國主經營的大國威儀,
把靈妙薛禪可汗所造的可愛的大都,
把普天之下供奉的鍋撐寶藏之城,
盡皆攻陷于漢家之眾;
把可愛的大都,
把可汗上天之子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
把一切佛的化身薛禪可汗的殿堂,
由一切菩薩的化身烏哈篤可汗以可汗
上天之命而失掉了,
把可愛的大都。
把可汗國主的玉寶之印褪在袖里出走
了,
從全部敵人當中沖殺出去了。
布花帖木兒丞相突破重圍,
愿汗主的黃金家族當受汗位,千秋萬
代。
因不慎而淪陷了可愛的大都,
當離開宮殿時遺落了經法寶卷,
愿光明眾菩薩垂鑒于后世,
回轉過來著落于成吉思汗的黃金家
族。
說來,烏哈篤汗此時還沒有頹廢到如此地步,吁天悔恨,遠方的行省還有強大的軍力可以調遣,他對奪回大都還有十足的幻想,明帝朱元璋遣使馳書招降,擅長漢文詞章的烏哈篤汗遂作答詩一首,不卑不亢,作為送達的國書:
金陵使者渡江來,漠漠風煙一路開。
王氣有時還自息,皇恩何處不昭回。
信知海內歸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歸去誠心煩為說,春風先到鳳凰臺。
應昌路又名魯王城,是與黃金家族世婚的弘吉剌部駐夏之地,其遺址位于今天的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爾罕烏拉蘇木。偉大的時光悄無聲息間湮滅著一切,包括輝煌,包括磚石,包括人的軀體,包括久遠的故事。應昌城倒了,只留下長墻建筑物高出地面的依稀輪廓。對于后世而言,有機會看一看殘垣斷壁,翻翻史書,情感的經絡一經把脈,一些字眼就會蹦跳而出,消失的記憶也會噴涌復原。早在太祖朝的時候,成吉思汗在也兒的石河流域準備攻打花剌子模國時遣使到山東萊州昊天觀召丘處機,長春真人此前拒絕過宋金皇帝詔請,這次欣然接受,恰好途經于此,前往漠北,然后一直追尋成吉思汗于極西之地的興都庫什山談論衛(wèi)生之道。
百年前的壯闊歲月,好像已經太過遙遠,只存在于此時困于弘吉剌一隅的烏哈篤汗的想象,他的完者忽都皇后即出此部。他的諭旨,一波一波地飛向遠方行省的各路宗王大將,他命令他們火速組織大軍,奪回祖先創(chuàng)立的大都,收復失去的南部江山。
然后,烏哈篤汗徘徊于寬大的魚兒濼岸邊,盯著一浪推過一浪的水波出神,水是咸的,魚是活的,這已經超越了小時候他在漓江岸邊獲得的認知。又一個春天就要到了,在隨從的陪伴下他踩著腳下泛起的小草走向他的浩特。向著東北方向遠望,草原上那座突兀出來的山,多么像他做木工的砧子,他懷念那種無憂無慮叮當叮當敲打刨鑿的時光,簡單快樂,那山又似一艘向前傾過去的大船,將要駛入面前的寬廣湖面,大船無聲亦無息,那湖面縱然巨大無比,可與大海是永遠隔絕的。咸的水,也許是萬千年前大海消退的遺留,大船到不了大海,也許,他也返還不了他的大都。
帝王將相、文人雅士、販夫走卒,多少旅人來了,又走了。那迷人的家園,天方地圓,人的多樣,心之可貴,天幕下流淌著漫長的歲月,回程永矣。
今日之長路,來自一個又一個燦爛的往昔,不斷前行,那里是未來的中國與世界。
責任編輯 郭金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