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
你好!我就是題目里那個可憐的糖包子。為啥可憐?有苦說不出唄!誰給我?guī)淼目??就是家里的小魔鬼,我不得不喊他一聲“弟弟”。我不是容不下二寶,他可愛起來絕對宇宙第一,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的樂趣就是“欺負”我,明明是他先動手的,他還哭得有理,聞訊趕來的媽媽也不分青紅皂白,就對我一通暴風(fēng)驟雨。有一回,我哭得特別兇,媽媽非但沒有安慰,還讓我給弟弟賠禮道歉,那小子簡直得意得不著邊際,當(dāng)時我的心肝脾肺都要炸了。爸爸理解我,可是他在家說話沒分量,媽媽一句“大的就該讓小的”,老爸就灰溜溜地偃旗息鼓了。
是我的錯,我一定主動承認;不是我的錯,為什么還總讓我背黑鍋!現(xiàn)實就擺在眼前,怎么能讓我不抱怨弟弟搶走了我的媽媽?我現(xiàn)在特希望媽媽要個三寶,也讓二寶嘗嘗榮升“背鍋俠”的滋味!我原來是一只愛笑愛鬧的糖包子,現(xiàn)在只剩下“可憐”了!
包子心里苦
包子小弟:
你這個包子家族可真有意思!其實你面臨的問題也是很多小朋友正在“遭受”的。自從國家開放二孩政策,幸福的大寶是一樣的,不幸的大寶各有各的不幸。
面對這個“又愛又恨”的小家伙,我們是得采取些措施了。
首先,“化欺負為崇拜”。很多中國家庭里都常說一句話“大的應(yīng)該讓小的”,這句話乍一聽沒錯,可仔細琢磨就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了,大孩子確實應(yīng)該保護小朋友,就像爸爸媽媽會保護我們一樣,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不論是誰,不論他年齡大小,只要是犯了錯誤,都應(yīng)該知錯、認錯,不可以偏袒,更不能包庇縱容,否則只會讓犯錯之人心中沒了畏懼,把犯錯當(dāng)習(xí)慣,錯也會越犯越大。面對這些有“保護傘”的人時,我們不能怕,但能文就不要武,一定要告訴弟弟他哪里做錯了,就算他再哭再鬧也要忍住不要發(fā)火,告訴他哥哥愛他,而不是怕他,如果他是個好孩子就要停止欺負哥哥。必要的時候可以“賄賂”一下,平時多和弟弟一起參與活動,玩的時候可以帶著這個“小尾巴”,讓他知道他的哥哥有多厲害。慢慢地小家伙心里就會建立起對哥哥的崇拜,都崇拜你了,還怎么舍得欺負你呢?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破境”——破除孤立無援的處境。這里姑且先把媽媽定義為弟弟的“保護傘”。她是一直都不愿傾聽,還是有了弟弟之后才變成這樣呢?這將決定我們接下來的策略!如果媽媽一直是個沒耐心也不善于處理紛爭的人,那么就要去團結(jié)看似柔弱的爸爸!如果媽媽是因為有了二寶之后工作生活更忙碌,變得沒有耐心,那么就要去爭取媽媽的“初心”。
先說爸爸,見信知道爸爸在家里沒什么地位,經(jīng)常遭到媽媽的“懟”,說明爸爸是想?yún)⑴c但又怕媽媽的“淫威”。因此,你需要將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先和爸爸說清楚,對媽媽和弟弟采取“潤物細無聲”的“雙面夾擊”策略。如果媽媽可以溝通,希望可以找個大家心平氣和的時候,向媽媽闡釋一下你對事情的看法,要就事論事,主動說明你堅決認同“大的要讓小的”大政方針,然后再把你的無奈向媽媽吐一吐。你也是她心頭的肉,媽媽更多時候是覺得大寶長大了,很多事情可以獨立處理,因此就減少了一些關(guān)注,但你一旦找準(zhǔn)時機表達出來,一定會收獲不同的驚喜!
期待糖包子心里滿滿回甜喲!
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