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清 喬莉然
(新疆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綱要指出,要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課程有別于中小學課程,幼兒園課程是實現(xiàn)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和途徑,游戲化的活動能吸引幼兒注意力并保持其好奇心,將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相結合,是長期保持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不斷探索的必經(jīng)之路。
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教育的本質是要使其獲得愉快的成長體驗、面向未來的發(fā)展,尊重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個體差異、興趣與需要。虞永平教授曾指出,課程游戲化不是用游戲去取代其他課程活動,而是要把游戲的理念和精神滲透到各類課程活動中,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提升教師課程建設和課程實踐水平。①本文中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指在幼兒園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將自由、自主、愉悅、創(chuàng)造等游戲精神滲透到教育活動中,淡化教育目的,重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②
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需要把游戲與五大領域的內容結合起來,把教育資源進行整合,關注幼兒身心全方位的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大教材觀,將所有能夠進入到活動中的課程資源都要進行分類、篩選、以保證有豐富的內容可選擇;另外教師需要把所有的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家-園-社區(qū)統(tǒng)合一致的教育合力,對幼兒進行全方面的教育輻射。
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注重幼兒在活動中的游戲性體驗,游戲的情境可能是假想虛構的,但幼兒獲得的情感體驗是真實的。在活動中,師幼全身心進入游戲,經(jīng)歷游戲全過程,是游戲的體驗者。因此不能為提倡游戲活動而游戲,甚至組織“假游戲活動”,教師要關注幼兒,使其能感知游戲活動中的人事物的變化,獲得認知和情感的發(fā)展。
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強調把游戲精神和理念滲透到一日生活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及時關注幼兒興趣需要,為其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逐步通過游戲的滲透來在活動中提升幼兒實踐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社會交往、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等,沒有教師刻意的教,也沒有有意的學,但是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所獲得的知識卻比在有目的的教學活動中多,也易接受。
學前階段的兒童想象力豐富,更容易進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游戲情境。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借助一些幼兒熟知的人物、動物形象,通過講故事、角色扮演、情境再現(xiàn)等方式讓幼兒身臨其境,也可以通過問題設疑、音樂烘托等方式讓幼兒集中精神,自由地創(chuàng)造和幻想,以自己的感知方式和邏輯來認識世界、表達自己的觀點。
環(huán)境是無聲的教育者,是一種隱性課程。因此要保證有充足的空間供幼兒開展活動,通過精心設計幼兒園里面的每間教室、每層樓梯、每條走廊,利用語言文字、圖畫照片等將游戲內容巧妙地滲透其間,給孩子們以真善美的熏陶。具體包括布置合理、材料多而全的區(qū)角、每個月適宜的班級主題環(huán)創(chuàng),整個幼兒園內精心設計的大環(huán)境。通過這些直觀的、非語言的游戲化環(huán)境,幼兒生活經(jīng)驗再現(xiàn),情感體驗無形化有形。
游戲化的幼兒園活動是指滲透游戲精神和理念的活動,它具體包括有小游戲的集體教育活動、有自主探究游戲的區(qū)域活動、有游戲精神的生活活動。
1.集體教育活動
現(xiàn)有的集體教育活動大多對游戲內容和過程進行精心預設,讓幼兒進行反復“練習”,因此陷入一種“教幼兒游戲”的尷尬境地。對此,教師要革新自身觀念,擯棄唯科學知識至上觀念,不要把自身想法強加在幼兒身上。在師幼平等的基礎上,將幼兒的興趣作為課程資源來源,讓幼兒自主探索,通過“動手操作、感知體驗、觀察思考”的學習過程,滿足幼兒“動中學、做中學”的需要。
2.區(qū)域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中,要給幼兒提供多而全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制定游戲規(guī)則、操作探究、角色扮演。比如在娃娃家,按年齡特點投放材料,小班較中大班幼兒投放的材料的結構性高、種類少但同一材料數(shù)量多,這樣能滿足小班幼兒多平行游戲好模仿的特點。
3.生活活動
在生活活動中滲透游戲精神,將幼兒需掌握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禮儀等內容以游戲性的方式開展。比如在小班中可以借助“我的身體會唱歌”、“洗手歌”這類音樂游戲來幫助幼兒認識身體、學會洗手,在兒歌和律動中學習一些基礎的內容,滿足幼兒教育的需求。
[ 注 釋 ]
①丁月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12):64-66.
②丁月玲.基于情智文化的幼兒園游戲化課程建設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7(1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