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侯鵬飛
落葉松是眾多松樹類樹種中的一種,是松科落葉松屬的落葉喬木。在我國東北地區(qū)及內蒙古林區(qū),是組成森林的主要樹種。落葉松的天然分布非常廣泛,是東北三大針葉用材林的其中之一。本文就落葉松的栽植與管理技術進行了簡要闡述。
1、落葉松的用途
落葉松樹形高大挺直、秀麗美觀,木材的密度大,材質堅實,具有抗壓、抗彎曲的特性,并且久用不朽,用途廣泛,利用價值非常高,可用來制作家具、辦公用具及建筑業(yè)等,也可用作園林綠化和景區(qū)造林。而且落葉松還可以提煉樹膠,用于醫(yī)藥及食品等等。栽植落葉松不僅具有經(jīng)濟價值,還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2、落葉松的生長習性
落葉松具有栽植管理簡單易行、快速成材、木材產(chǎn)量較高等一系列優(yōu)勢,是林區(qū)造林的首選樹種之一。落葉松是一種耐寒、喜光的強陽性樹種,其適應性很強,對土質的要求不高,有耐風沙、耐貧瘠和耐低溫的特點,適宜人工栽植與撫育管理。雖然落葉松對土質的要求不高,但如果在土壤肥沃深厚、土質疏松透氣、排灌水良好的陽坡地栽植,會更好地生長,更快地成材。如果沒有以上條件,也可以栽植在瘠薄干旱的沙地或積水過多的低洼地,但會長勢欠佳,影響其生長速度。落葉松還具有耐寒的特性,即使在-50℃的環(huán)境條件下也可以正常生長。造林時可將落葉松組成大面積的單純林,也可以與其它針闊葉樹種組成混交林。目前,我國的林業(yè)資源比較緊張,可以通過營造落葉松林緩解供需矛盾。
3、落葉松的種苗培育技術
(1)選地與整地
盡管落葉松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但育苗時應對土壤及地塊進行認真選擇,以達到培育壯苗的目的。應選擇地勢平坦或緩坡、陽光直射的地塊作為圃地,而且圃地的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土層厚而疏松、肥力較好的沙壤土。應在早春時節(jié)進行整地,將地表上的樹枝、碎石等雜物清除,將地深翻耙平,深翻的深度應最少在30厘米,同時每畝撒入1000公斤左右的有機肥。并以硫酸亞鐵溶液在土壤上噴施,對土壤進行徹底殺菌消毒,預防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然后進行育苗床的制作,一般都以制作高床為首選,可以達到防止水淹的目的。育苗床高度至少應在10-15厘米,寬100-120厘米,育苗床之間應間隔30厘米左右。
(2)處理種子
落葉松種子可在每年10月份進行采集,因此時球果已經(jīng)成熟。采集后曬干并敲擊取種。再經(jīng)過挑選,將癟粒、病粒及雜質剔除,保持種子的純凈度。播種前要將種子在溫水中浸泡4小時左右,水中兌入高錳酸鉀,以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撈出后用清水沖洗,然后再在溫水中浸泡1天。接著進行催芽,將種子從水中撈出,稍加晾干后,以1:3的比例與細河沙摻混,攪拌均勻后放在催芽坑內。催芽坑可選用現(xiàn)有的常年使用的,也可以現(xiàn)挖。挖坑時應注意將坑選擇在背風而且向陽的地方,坑的深度和寬度都達到50厘米。催芽時,應用塑料薄膜覆蓋在坑的上方,晚上再加蓋一層草簾,每天要翻動種子一次,如缺水應適當噴水,以保持沙土和種子濕潤。待有40%的種子出現(xiàn)裂嘴后,即具備播種條件。
(3)適時播種
播種時間應以當?shù)貧夂驐l件確定,在地表溫度保持在10℃或以上時,就可以播種了。播種前,首先要將苗床灌足底水,土壤表面的土略干時開溝播種。由于落葉松的種子非常細小,因此開1厘米深的淺溝、兩溝之間距離10-15厘米即可。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中,每平方米播種4.5公斤為宜,然后用土將溝填滿覆土鎮(zhèn)壓,并蓋上一層薄稻草,厚度以不見地為標準。然后及時將水噴灑在稻草上,使稻草全部濕潤。噴水要做到每天少量多次,長期使育苗床面保持濕潤。當落葉松苗的40%左右拱出土面時,將稻草揭開,揭草時要注意選在太陽落山以后或陰天進行,草揭掉后要立即向苗床噴水,保持苗床的濕潤狀態(tài)。
(4)苗期管理
落葉松出苗后要科學管理,這是培育壯苗的關鍵。首先要注意少量多次適時澆水,苗床要保持濕潤,并根據(jù)苗床表面板結和雜草情況適時進行松土和除草。因幼苗細嫩,為防止灼傷,應在苗床上方搭棚遮光,選擇透光度在60-70%的遮光網(wǎng)。還應注意防治落葉松病蟲害,苗期的主要病蟲害是立枯病和蠐螬及螻蛄兩種,可通過種子消毒、土壤殺菌等方法進行防治。
4、落葉松栽植技術
(1)林地選擇與整地
在東北地區(qū)栽植落葉松,可采用坑穴、魚鱗坑和條狀等方法進行。如果是新采伐跡地或棄耕地,由于雜草和灌木較少,可采用穴狀整地,挖出坑直徑、深度均為50厘米的坑即可。如果林地為老采伐跡地或荒山,因其有較多的灌木和雜草,應首先將雜草和灌木清除后進行魚鱗坑整地,挖坑的直徑、深度均為50厘米。也可以采取條狀整地的方法,開出寬和深均為40厘米的條溝。
(2)栽植密度
選用2年生的優(yōu)質苗木進行栽植,如果立地條件較好,栽植密度可為每公頃1700株,株行距2×3米。如果立地條件相對較差,栽植密度可為每公頃2500株,株行距為1.5×2.5米。
(3)肥水管理
落葉松栽植完成后,應在一周內澆水至少2次,并進行松土保墑,以后可根據(jù)天氣情況確定是否澆水,雨量充沛可以不用再澆水。6月份和8月份各進行1次施肥,在距離樹根部30厘米左右的地方挖坑點施。20天左右進行1次松土與除草,松土的深度應達到5厘米。
總而言之,落葉松的栽植與管理比較簡單,但應按照本文敘述的方法認真進行操作,不可隨意放棄操作程序和環(huán)節(jié)。希望本文能為落葉松的栽植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單位:164326黑龍江省錦河農(nóng)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