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要] 目的 探究將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對預防患者發(fā)生腹部切口感染的效果,評價其臨床應用意義。 方法 按照實驗相關要求,方便選取該院在2016年7月—2018年10月期間接收治療的160例接受介入手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對照組(n=80)與實驗組(n=80)。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管理治療,實驗組患者實施精細化管理。記錄所有患者的在結束介入手術治療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狀況和介入導管室衛(wèi)生評分。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介入導管室衛(wèi)生評分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平均分為(88.4±3.9)分,高于對照組平均分(76.7±3.6)分,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716,P=0.000)。同時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其中感染率僅為1例(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62,P=0.001)。結論 在對手術室進行護理操作時,運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手術室的潔凈程度,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助于改進手術室的護理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手術室;清潔管理;切口管理;感染;護理方案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11(a)-0110-03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ode in Operating Room on Preventing Infection of Abdominal Incision
ZHANG Xin
People's Hospital of Lingcheng District, Dezhou, Shandong Province, 2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the operation of operating room to prevent abdomin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experiment, Convenient selec 1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nterventional surgery in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group (n=80)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8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and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fined management. Adverse events and interventional catheterization hygiene scores were recorded for all patients after completion of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ventional catheter room hygien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n average score of (88.4±3.9)points,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6.7±3.6)poi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9.716,P=0.000).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only 1 case(1.2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χ2=6.262,P=0.001). Conclusion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the use of the operating room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eanliness of the operating room.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process, it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operating room,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Cleaning management; Incision management; Infection; Nursing program
手術切口感染是一種臨床外科手術中常見且嚴重的并發(fā)癥,就目前來說,相關臨床統計顯示我國外科手術切口感染事件發(fā)生率大約為8.4%左右[1]。臨床研究表明,手術切口感染主要是在手術完成后受到細菌、病菌以及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體切口局部組織發(fā)生炎癥反應所導致的[2]。而在腹部手術后,如果患者皮下脂肪層較厚,并且抵抗力較差,就很容易導致患者發(fā)生皮下出血以及脂肪液化等事件,進而使患者發(fā)生感染,從而導致切口愈合不良,甚至發(fā)生裂開等現象[3-5]。嚴重時患者甚至還可能出現全身性感染或器官衰竭的情況。優(yōu)質手術室護理服務模式的應用是為了進一步預防患者發(fā)生腹部切口感染。臨床醫(yī)學研究表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腹部切口感染率[6-9]。該次研究中,按照實驗相關要求,將該院在2016年7月—2018年10月期間接收治療的160例接受介入手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將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對預防患者發(fā)生腹部切口感染的效果,評價其臨床應用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實驗相關要求,方便選取該院接收治療的160例接受介入手術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實驗要求分類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將其命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中均包括80例患者。其主要內容包括:對照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34~55歲,平均年齡(45.3±5.6)歲。實驗組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38~61歲,平均年齡(47.5±4.9)歲。在治療過程中所有患者就診時的患病程度大致相同,并且所有患者無其他遺傳學疾病和傳染性疾病,對此次研究情況同意并簽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均符合外科手術指征,并選擇手術方案進行治療;患者年齡在52歲以上,80歲以下;患者具有正常認知功能。
排除標準:排除其他具有全身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患者;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排除在入院前3個月內,接受過相關治療患者。
該次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在開展研究時,經統計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個體化細微差異,不對該次研究結果造成影響,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管理,實驗組患者實施精細化管理,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2.1 ?患者術前護理措施 ?首先來說,在患者手術開展前,護理人員應當告知清潔衛(wèi)生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在手術前3 d需要每日進行1~2次沐浴,在沐浴過程中可以應用醫(yī)院派發(fā)的專業(yè)消毒劑進行沐浴,如果患者手術部位毛發(fā)不影響手術,可以不對患者進行手術前備皮,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在備皮過程中出現利器刮傷,而導致患者疼痛或表皮損傷的情況,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事件的發(fā)生率。而在進行手術時,如果受到患者本身毛發(fā)影響,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應用電動剃毛器或脫毛膏進行備皮處理,并且備皮時間應當盡可能在手術前1 d,這樣有助于避免在等待手術的過程中出現毛發(fā)再次生長的狀況而影響手術開展。
1.2.2 ?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無菌護理觀念 ?在開展護理工作前,護理人員應當做好自身的培訓工作,加強護理人員無菌手術觀念。在進行護理人員培訓時,應當做好護理人員的思想管理教育。使護理人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意識到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并在手術過程中將其應用于實際操作中。而醫(yī)院在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時,應當成立相應的手術護理監(jiān)察小組,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和流程進行監(jiān)管,定期進行考核工作,并根據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并進行整改,進一步提高外科洗手的有效性。這樣能夠保證護理人員在手術開展前降低自身的攜菌量,在進行洗手程序的應用時,應當盡可能選擇優(yōu)質洗手液和洗手刷降低感染事件的發(fā)生。在手術開展前應當做好患者的備皮工作,應用乙醇脫酯并消毒患者的局部皮膚,并且注意消毒棉球應當確保其濕潤,避免患者皮膚損傷和細菌滋生的現象。
1.2.3 ?手術器械的合理消毒與應用 ?在開展手術器械消毒時,器械應當按照要求進行清洗和消毒滅菌,首要選擇以蒸汽高壓為主要的滅菌方式,采用快速高壓蒸汽滅菌鍋進行器械滅菌。而如果器械為不耐高壓高溫和潮濕器械,應當采用快速低溫等離子消毒方案,在手術操作時還應當配合戊二醇進行嚴格消毒。在進行藥物配比時,應當掌握藥物的有效濃度和作用時間,做好一次性無菌物品的管理和使用。所有手術室內的器械護理人員都應當定期檢查,并觀察其合格狀況以及保質日期,了解其中是否需要進行更換和丟棄。
1.3 ?評價標準
采用該院中自主制定的衛(wèi)生評分表,對介入導管室衛(wèi)生進行評分,隨機抽取該院中導管室衛(wèi)生評分中的任意3次作為該次研究參考得分,其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衛(wèi)生狀況越好,并記錄3次評分平均值。同時記錄所有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主要包括感染、創(chuàng)口滲液滲血、劇痛。
1.4 ?統計方法
數據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x±s)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介入導管室衛(wèi)生評分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3次檢查評分均在90分以上,平均分為(88.4±3.9)分,高于對照組平均分(76.7±3.6)分,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716,P=0.000)。見表1。
同時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其中感染率僅為1例(1.25%),總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62,P=0.001)。見表2。
3 ?討論
手術切口感染是一種臨床外科手術的常見并發(fā)癥,也是一種最為嚴重的并發(fā)癥[10-12]。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方案,這種護理方案要求護理人員在手術開展前3 d對患者進行連續(xù)沐浴劑消毒,并且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備皮的時間盡可能需要接近手術時間,同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預防性的抗菌藥物應用,如果患者手術的無菌要求較高,在手術前30 min內還需要對患者進行靜脈應用廣譜抗生素,這樣有助于預防感染事件的發(fā)生[13]。而在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時,需要強化護理人員的無菌概念,成立良好的手術式監(jiān)管小組,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考核,通過優(yōu)質護理方案合理應用的方式有助于降低手術術后切口感染事件的發(fā)生[13]。
除此之外[14],優(yōu)質護理方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護理人員的護理素養(yǎng)以及工作素養(yǎng)具有較高的依賴度,所以在實際操作時,護理人員應當通過強化自身技能的方式來提高優(yōu)質護理的應用效果[13]。除此之外醫(yī)院還應當對護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視,通過建立完善培養(yǎng)計劃的方式來對醫(yī)院內部的護理人員進行培養(yǎng),應當建立完善的護理培養(yǎng)小組,護理人員也應當定期進行考核,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yè)素養(yǎng),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護理效果[14]。
該次研究結果中,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介入導管室衛(wèi)生評分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3次檢查評分均在90分以上,平均分為(88.4±3.9)分,高于對照組平均分(76.7±3.6)分。同時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其中感染率僅為1例(1.25%),總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而在提示精細化管理應用于神經介入導管室的管理工作中,能夠有效提高管理質量。而在殷曉梅[15]的研究中選擇144例腹部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參考,囑患者患者則加用優(yōu)質護理,而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68例(94.44%),高于對照組患者39例(54.17%),并且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事件較對照組明顯更低,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次研究對比分析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相似性應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在手術后腹部切口發(fā)生感染的幾率,同時精確到分數設置中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優(yōu)質護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可參考性。
綜上所述,在對手術室進行護理操作時,運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手術室的潔凈程度,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助于改進手術室的護理效果,對于降低患者發(fā)生術后腹部切口感染來說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屬于一種安全且有效的護理方案,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艷茹.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89):217.
[2] ?李春輝,張明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預防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27):181-182.
[3] ?劉曉梅.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在預防老年骨科患者手術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1):59.
[4] ?葛東方.手術室護理管理應用于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27):122-123.
[5] ?張妮,胡敏,王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切口愈合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6):114-117.
[6] ?劉敏芬,黎蓉.切口感染應用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防控效果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12):126-127.
[7] ?何芳.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對手術部位感染影響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8(2):75-77.
[8] ?徐貴菊,朱曉志.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術后腹部切口恢復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3-4.
[9] ?胡慧瑛.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預防產科母嬰同室病房院內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25):183-185.
[10] ?陳思思,鄭東月,蔡玉潔.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對骨外科術后感染控制的影響探討[J].浙江醫(yī)學教育,2017,16(4):38-40.
[11] ?姜翠萍.優(yōu)質護理在肺癌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4):165,167.
[12] ?沙敏.優(yōu)質護理在剖宮產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護理干預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8):222-223,228.
[13] ?王希路,柏露.老年婦科腫瘤術后切口感染影響因素分析及優(yōu)質護理干預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39(7):1100-1102, 1105.
[14] ?張妮,胡敏,王穎.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切口愈合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6):114-117.
[15] ?殷曉梅.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在預防腹部手術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33):201.
(收稿日期: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