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白蕉鎮(zhèn)新環(huán)中心小學 鄺雪碧
對于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來說,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特點。但正由于不同人之間性格、行為的差異,才導致了學校的班級里總會出現(xiàn)一些“與眾不同”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學困生。以小學教育階段為例,小學教育對學生的人生起著啟蒙的作用,孩子的各方面認知都在處于不斷積累、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成為學困生,這無疑對他們以后人生的良好發(fā)展造成了巨大阻礙。因此,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成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家庭期望和攀比?!巴映升?,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深切期望。但這也無形中給孩子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再加上部分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還會經常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其實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學習積極性以及成長是有著很大的副作用的。
2.教師和家長教育方式不合理。很多家長和教師經常會通過“暴力”解決問題,體罰學生。但事實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會愈演愈烈。這都是家長和教師在教育方式缺乏耐心的表現(xiàn)。
3.家庭二胎的出現(xiàn)。隨著國家對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長不顧孩子意愿,選擇生下二胎。這不僅是“重男輕女”的表現(xiàn),更會忽略老大的成長教育,進而導致孩子學習和成長出現(xiàn)問題。
4.家庭關系。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經常吵架,感情的不合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成長發(fā)育。尤其單親家庭的孩子,總認為自己跟別的同學不一樣,還有就是留守兒童的問題,孩子的成長中缺乏父母的陪伴,這也是導致形成學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學習和考試的焦慮:很多學生因為學習遇到困難和擔心考試成績進而形成焦慮的心理。無助感: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連續(xù)的失敗結果,進而導致非常的無助和產生孤獨感。厭學癥:大部分學生只要家長一提到學習計劃或者考試成績,就會立馬變得心煩意亂,焦躁不安。
1.打開心扉,直達“病灶”。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打開心扉。只有徹底地讓學生對教師不再存在提防性心理,并對教師充滿了信任,才能保證接下來的轉化措施順利進行。例如: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關心,進而讓學生對教師徹底打開心扉,無所防備。
2.用愛傳遞,“良苦用藥”。對學困生來說,因為他們經常會遭受到別人的白眼、冷嘲熱諷等行為,因此在他們的內心非常渴望得到教師和父母愛的關懷和鼓勵。例如:在坐公交車時,學生不經意間地給老人讓座等人性化行為,父母看到后應該及時贊許孩子的行為。這對他們擺脫學困生這個標簽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
3.尊重個性,保護自尊心。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并且還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對于小學生亦是如此,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例如:教師在對懲罰犯錯誤的學生時,批評的言語不要觸及孩子的接受范圍底線。
4.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心。對于學困生而言,由于常常受到與眾不同的待遇,他們逐漸產生了自卑心理。這對他們的成長非常不利,因此建立自信心非常重要。
在對學困生的轉化策略中,教師的賞罰分明顯得格外重要。比如:在“部編版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中的第二課時“位置與方向”,在教師講到這一課時,會通過實際的生活場景舉例,教學生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課堂結束后教師也會布置相關聯(lián)系作業(yè)。但是總有一部分學生不完成,尤其對于學困生來講。教師在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應該對于認真完成作業(yè)的同學給予贊美和表揚,對于學習困難的學困生沒有完成作業(yè)的行為給予適當批評和懲罰。
很多學困生都存在心里問題,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開闊眼界以及找回自我,并提高與他人的溝通能力。比如:在“部編版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中“節(jié)約用水”這一課,如果單憑教師用語言給學生講解如何節(jié)約用水,這未免太枯燥乏味,而且也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困生來說就更不能認真聽講,因此教師可以布置一個“節(jié)約用水的實踐活動”作業(yè),學生不需要寫,只需要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體驗如何節(jié)約用水以及節(jié)約用水對我們的生活的重要性。這種實踐類型的轉化措施能夠大大幫助學困生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和對社會生活規(guī)范的認識。
對于一些頑固性的學困生而言,常規(guī)的轉化策略可能作用不太明顯。因此就需要教師普及更多的社會學困生有關方面的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社會學困生的講座活動。查找一些具體的違法犯罪案例,告訴學困生同學,在社會中同樣存在學困生,但是沒有了教師、同學以及家長的包容,法律的制裁是相當殘酷的,讓他們清醒地意識到只有現(xiàn)在嚴格要求自己,今后才能在正常的人生軌跡中運行。
解決小學生的學困生問題,是一項非常漫長的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到效果,需要教師和學校以及家長持之以恒的努力,來確保學困生最后能夠踏上“三好學生”的班車。希望通過本文對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和具體的轉化策略,能夠對小學學困生的教育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的分析。最后也祝愿全天下所有的學困生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