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茹
(溫州市雙嶼中學,浙江 溫州 325000)
按字義講,“belcanto””即優(yōu)美的歌唱,并兼有美麗的歌曲的含義。它不僅是一種發(fā)聲方法,還代表著一種演唱風格,一種聲樂學派,因之通常又可譯作美聲唱法、美聲學派。美聲歌唱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點之一,是它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頭位置較低的發(fā)聲方法,因而產生了一種明亮、豐滿、松弛、圓潤,而又具有一種金屬色彩的、富于共鳴的音質;其次是它注重句法連貫,聲音靈活,剛柔兼?zhèn)?,以柔為主的演唱風格。美聲唱法起源于17和18世紀意大利的強調自如、純凈、平穩(wěn)的發(fā)聲與靈活和準確的聲樂技巧的歌劇唱法。
(一)呼吸,要求有飽滿的氣息支持和靈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因此,排斥啜泣時的鎖骨部位的呼吸法和胸式呼吸法,主張胸腹混合式的橫膈膜呼吸法。美聲歌唱的格言是“誰懂得呼吸和吐字,誰就懂得歌唱”。正確的呼吸方法是良好發(fā)聲的基礎。
(二)起音,美聲學派把輕松、明亮、準確、圓潤的起音,看作是正確發(fā)聲的關鍵,是調整氣息及喉頭狀態(tài)以及集中共鳴的最基本的手段。初學者宜以練軟起音為主,跳音練習也是一種很有益的練習,它有利于鍛煉呼吸支持、喉頭的積極配合和集中聲音的共鳴。在良好的起音上的演唱,可以使聲音有彈性,有持久力,節(jié)約聲帶和體力消耗,延長演唱壽命。
(三)聲區(qū),聲區(qū)的統(tǒng)一是美聲歌唱訓練中的試金石,美聲唱法取得聲區(qū)統(tǒng)一的主要方法是:強調唱好各聲區(qū)間的“過渡音”,就是唱上行音階時,要把前一個聲區(qū)的最后3個半音,唱得稍帶下一個聲區(qū)的特征(即虛些、假些、暗些);唱下行音階時,較高聲區(qū)的最后下行的3個半音,要唱得稍具有較低聲區(qū)的特征(即實些、真些、亮些)。
(四)聲音的連貫,是氣息流暢和喉頭穩(wěn)定、共鳴良好的反映,又是美聲歌唱的旋律線條優(yōu)美動人的主要特點。聲音的連貫首先是母音間的連貫。破壞聲音連貫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起音不準確,濫用滑音;聲區(qū)不統(tǒng)一,音量忽大忽小,音色忽明忽暗,或出現(xiàn)破裂音;呼吸控制不佳,氣息逼緊;母音的共鳴部位的不統(tǒng)一等,都影響聲音的連貫。
(五)音量,美聲學派注重追求圓潤、明亮、優(yōu)美而抒情的音質。它十分重視在一個單音上漸強漸弱的控制能力的訓練,這不僅是訓練呼吸控制和音量變化的能力,而且還可使聲音松弛富有彈性,音色有多樣變化,以豐富藝術表現(xiàn)力和促使聲區(qū)的統(tǒng)一。
(六)靈活性,用快速的音階、琶音、跳音或裝飾音練習,或用花腔的華采段來訓練歌唱者聲音的彈性和靈活性,是美聲學派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可以促進聲音松弛而富青春活力,有利于延長演唱壽命。
(七)音質,明亮、豐富、圓潤而又具有金屬色彩、富于共鳴的特殊音質,是美聲歌唱的特征之一。良好的音質是良好的聲帶閉合、適度的氣息沖擊、適度的喉的低位置、適度的軟腭提起,喉部及咽部肌肉積極但又不僵硬、不緊張的配合,正確的舌位,松弛的下巴和口型,自然而美好的歌唱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的綜合的協(xié)調一致的產物。
(一)共鳴與呼吸
方法:發(fā)聲時先用“后半扇兒唱”的感覺想著后脖梗,在后頸的位置找咽壁,從后頭“張嘴”想著“貼著咽壁吸著唱”。
練習要領: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從后頸找到咽壁位置,“貼著咽壁吸著唱,聲音碰響咽壁”。擴張鼻咽腔,讓音色貼著咽壁往鼻咽腔里集中”。
(二)共鳴與音源
方法:一起音就要張開大嘴,貼著咽壁看著“嗓子眼兒”往下吸著唱,往后往下“看”,一直“看”到“橫膈膜”,讓聲音落下來,落在喉底的胸口上。胸口以下越空、越松、越通,共鳴的音響效果越好,音色越純。
練習要領:
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牙關節(jié)、下巴與前頸部保持“懶洋洋”的松弛狀態(tài)。守在胸口(第二紐扣處)發(fā)聲。用“想、聽、看”的心理指導,“讓聲音落下來”,每唱一句,都要聽到胸口松松落底的共鳴音響。這種胸腔共鳴是整體混合共鳴的基礎。
(三)共鳴與母音
方法:①用閉口“哼鳴”的方法,哼唱a,e,i,o,u這五個意大利元音(母音)。這種“閉嘴說話”的方法,可以很容易找到心里“說”、心里“聽”的“混合母音”的科學唱法。
②在單一音高上,將閉嘴哼唱五個母音的感覺,轉為用a母音大開口的口形練唱。練習時口形不變,用心去唱a,e,i,o,u,舌頭自然、松弛地跟著母音的變化而動,舌根不能用力。
練習要領:貼著咽壁向鼻咽腔里集中的音色成小共鳴點狀,隨音高上行而略向后上方傾斜(傾斜角度大約45度左右)。在高音區(qū)演唱時,心理想象兩條對角線的“表相”,上端交匯集中在鼻咽腔里,下端敞開,這種感覺,能幫助歌唱者在高音區(qū)獲得自由的感覺。在換聲區(qū)演唱時,a用u關,i用ǖ關。
(四)共鳴與方向
方法:“掛住前面往后倒”是音階上行的唱法。在中聲區(qū)練唱,將“貼著咽壁吸著唱”的感覺鞏固之后,就可逐漸擴展音域,“聲音好像扇子面似的向后打開”,音越高,聲音貼著咽壁越向后頭頂?shù)姆较蚣小?/p>
練習要領:當聲音隨音階上行“掛住前面往后倒”時,主觀上讓聲音“往小里唱,往暗里唱,往空里唱,往柔里唱。當音高上行時,必須用”吸住“感覺保持呼吸的穩(wěn)定狀態(tài)。這是唱好上行音階的關鍵所在。”掛住前面往后兜“,目的:使高音的演唱變得輕松而又省力。
(五)共鳴與位置
方法:音程大跳式高音唱法。先在中聲區(qū)想好”貼著咽壁吸著唱“的發(fā)聲共鳴位置及向前反射的位置,做好”掛住音色、掛住勁兒和掛住字頭“的心理準備。等唱高音的一剎那,精神為之一振,立即在心里想著”掛住前面往后兜“,好像用個兜兜兒把聲音”龍住“、”扣住“,音越高,兜的”兜兒“越大,向腦后”彎“的弧度就越大。
練習要領:記住”哼鳴“的共鳴感覺,將它帶進開口音和咬字吐詞的發(fā)聲中,能使演唱變得極為輕松、省力。
“美聲唱法”不僅是一種歌唱技巧,一種演唱風格,而且是一定的美學原則和藝術思想的體現(xiàn)。美聲畢竟是品位很高的藝術,由于它的科學性、藝術性,必然會作為一種完美的聲樂藝術被我國普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