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棉
(河北省蠡縣南莊鎮(zhèn)中心校中劉佐小學,河北 蠡縣 071400)
閱讀是一種從書面符號中獲取意義的心理過程,它需要多種智力因素參加和有效的配合。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從閱讀材料中不斷接受新的信息,思維活動也隨之活躍起來。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歸納和概括,分析和綜合等思維活動,達到理解。廣泛的閱讀,能使學生思路開闊,想象豐富,愛好廣泛;能幫助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愛好、愛好和特長,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豐富學生個性的內(nèi)涵。
寫作能力的提高必須要有有效的閱讀方法,只有讀寫相結(jié)合,才能有收獲,有提高。通過寫讀書摘抄,讀書心得等形式,借鑒別人的寫作方法,寫作思路,學習美麗的語言,有一定的質(zhì)量,而不是走過場,為今后自己的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還要學習作者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怎樣選材立意和表達的技巧。在廣泛讀書的同時,還要注重積累,把一些名言警句、出色段落,甚至一些好的詞語,每日摘抄一些,日積月累,就會成為作文的資料,成為豐富的“百科全書”。
寫讀書筆記就是一種提高閱讀質(zhì)量、促進寫作能力發(fā)展的有效方法。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不摘抄,不記筆記,不寫心得評論,終歸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因而小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寫讀書筆記的十分必要也是很有用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也有必要鼓勵學生及時記載下自己的感悟,把想說的話或者讀后的收獲隨意寫下來,達到不斷積累的目的。
新課標規(guī)定:“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四周事物的熟悉和感想?!蔽覈劽逃胰~圣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于熟悉和經(jīng)驗,有什么樣的熟悉和經(jīng)驗,才能寫出什么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熟悉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文章。”
通過培養(yǎng)學生堅持天天寫日記的教學實踐,使筆者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雖然有時加大了批改作業(yè)的工作量,但是筆者堅信:“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收獲的!”從“日記”——自由作文中,看到了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語文能力日益進步,這正是就是咱們當老師最大的快樂!
大作家拉·喬乃尼奧里在他的名作《斯巴達克斯》中寫到:“勞動是產(chǎn)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倍鴮W生的寫作就是一項艱辛而有意義的勞動,貴在真情實感的迸發(fā)來不得半點矯揉造作的虛假。作文的“情感化”,就是指老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給學生以思想個性和感情自由,讓學生的作文忠實于自己的心靈與生活,讓真摯的情感從學生心靈深處流淌出來,表達出情感的真誠、思想的真識、個性的真切,使學生充盈的心泉激起生命的浪花,豐富的情感在廣闊的精神原野馳騁。諸如油然而生的快樂,抑制不住的興奮,熱淚盈眶的感動,揮之不去的惆悵,別具慧眼的見解,刨根問底的質(zhì)疑,社會現(xiàn)實的憂慮,人生道路的迷茫……這些都應是學生作文所表現(xiàn)出的最真的情感與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也非常注重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作文“個性化”、“寫主觀感受”成為了寫作的方向。個性化寫作是指學生在天賦所及的范圍內(nèi)極大地發(fā)揮他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布滿寫作的激情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使其個性在寫作中得以凸現(xiàn)。新課標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作文的教學要求更加人性化,也更加個性化,為學生的自由表達與充分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要實現(xiàn)個性化寫作,就需要寫作熱情、寫作沖動不是自天而降,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寫作的人頻繁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對自然界的山水景物、花草鳥獸,對社會上紛繁的人和事熟悉、理解、感受的結(jié)果,寫的是對生活的積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想象是一切創(chuàng)造之源。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敝挥猩朴诎l(fā)揮想象的人,才善于創(chuàng)造。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同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讓他們放飛想象的翅膀,不斷練習。
熱情是一種強有力的情感,它影響乃至決定人的思想言行,胸中寫作熱情似火燒,就會產(chǎn)生一吐為快的沖動感。寫作沖動感一經(jīng)形成,就會思緒紛呈。妙語連珠,寫作進入最佳狀態(tài)。要激發(fā)情感,培養(yǎng)寫作的愛好。言為心聲、情動于中,辭發(fā)于外。好的文章無一不是人們激情感慨之作。有了情感,思維自然活躍,心潮涌動澎湃,思想的浪花碰擊飛濺,很想一吐為快,哪里還有冥思苦想的窘境?有了豐富的情感,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奇妙的想象和豐富的聯(lián)想,可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筆下便如“自有源頭活水來”,下筆千言,如有神助。有了豐富的情感,還能產(chǎn)生靈感和美感。
新課標下的作文教學,其目的對于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作文不是別的,它是生活的寫照,見聞的記載,實物的攝像,口語的筆錄,真情的表露,文字的花圃,語言的熔爐,思維的火花,創(chuàng)造才能的顯示器。只有讓作文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才會消除學生怕寫作文的心理障礙,讓人人想寫、愛寫、善寫作文。語文教學改革是多方面的,如何面對新時期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如何開展作文教學,如何從小學就開始培養(yǎng)好學生作文的能力,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還有待我們不斷去探索和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