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昕
(銅陵納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銅陵 244000)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被廣泛應(yīng)用于電動汽車、混合電動車、能源與儲能設(shè)備等。自從J.Goodenough[1]發(fā)現(xiàn)橄欖石型磷酸鹽LiMPO4(M=Fe,Mn,Ni,Co)正極材料以來,磷酸鐵鋰LiFePO4以其良好的安全性能、成本低廉、循環(huán)性能優(yōu)異等優(yōu)點受到廣泛關(guān)注,成為鋰離子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首選正極材料。同時,磷酸鐵鋰LiFePO4較差的電子電導(dǎo)率(~10-9S cm-1)和離子電導(dǎo)率(~10-14cm2S-1)也限制了其更大規(guī)模的應(yīng)用[2]。研究人員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法改善LiFePO4材料的性能:①對LiFePO4材料進行納米化處理[3],縮短Li+的遷移路徑,提高Li+的脫嵌速率;②在LiFePO4顆粒表面包覆導(dǎo)電劑,如碳材料[4]、金屬單質(zhì)[5]和導(dǎo)電聚合物[6]等,加速電子在顆粒之間的傳遞,提高LiFePO4材料的性能;③通過對LiFePO4材料進行離子摻雜[7],提高LiFePO4材料的本征電導(dǎo)率,提高Li+擴散速率,改善材料性能。目前,對于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制備,一般都是采取顆粒納米化和表面碳包覆相結(jié)合的方法,這樣既能夠縮短Li+的脫嵌距離,又能增強顆粒之間的導(dǎo)電性能,同時提高了磷酸鐵鋰材料的離子電導(dǎo)率和電子電導(dǎo)率,極大地改善了磷酸鐵鋰材料的性能。Chiang等[8]通過對LiFePO4進行Zr、Nb、Mg摻雜,提高了導(dǎo)電率,電導(dǎo)率達到10-2S cm-1數(shù)量級,明顯地改善了材料的倍率性能,20 C條件下放電容量達到70 mAh g-1。王震坡等[9]通過Mg、Ti復(fù)合離子摻雜,顯著地改善了材料的性能,扣式電池在0.2 C和1 C下的放電容量分別達到154.7 mAh g-1和146.9 mAh g-1,全電池在1C/1C下經(jīng)過2 000次循環(huán),容量保持率達到89%,-20℃下的容量保持率達到63%。
但是迄今為止,離子摻雜主要集中在外部摻雜劑的引入,如金屬氧化物[10]、有機金屬鹽[11]等,而對于磷酸鐵鋰原位摻雜鮮有報道。因此本文通過原位合成含Ti磷酸鐵前驅(qū)體,高溫?zé)Y(jié)制備Ti摻雜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并研究了不同Ti含量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的影響。
按照化學(xué)計量比稱取電池級碳酸鋰、不同Ti含量的無水磷酸鐵(銅陵納源)和葡萄糖,以去離子水為研磨介質(zhì),固含量為40%,在高能砂磨機(氧化鋯珠直徑為0.3 mm)中研磨1 h,然后進行噴霧干燥。最后在氮氣氛下700℃燒結(jié)10 h,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不同Ti含量摻雜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采用德國布魯克x射線衍射儀(D8 Advance)測試材料的晶體結(jié)構(gòu);采用掃描電鏡(JEOL7500)測試樣品的顆粒大小和形貌;采用碳硫分析儀測試材料的碳殘留含量;采用等離子電感耦合(ICP)測試磷酸鐵前驅(qū)體和磷酸鐵鋰成品中的Ti含量。
將不同Ti含量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作為活性材料,炭黑(Super P)為導(dǎo)電劑,聚四氟乙烯(PVDF,HSV900)作為粘結(jié)劑,按照質(zhì)量比為8∶1∶1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混合均勻,均勻地涂覆在鋁箔上。在120℃的真空烘箱中烘干,烘干后的極片用對輥機進行輥壓,然后用打孔器制成電極膜片,膜片中包含的活性物質(zhì)質(zhì)量在2~4 mg。以制好的極片為正極,聚丙烯多孔隔膜為分隔膜,金屬鋰片為負極,1 mol L-1的LiPF6溶解于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甲乙酯(EMC)的混合溶劑中(EC∶DMC∶EMC的體積比為1∶1∶1)形成的電解液,然后在充滿氬氣氣氛保護的手套箱中進行2032扣式電池的組裝。電池性能測試使用武漢藍電的電池測試儀,充放電的電壓范圍為2.0~4.0V。
對磷酸鐵原材料及摻雜磷酸鐵鋰進行Ti含量的測試,測試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 磷酸鐵原材料及摻雜磷酸鐵鋰中Ti含量的測試Tab.1 The contents of Ti for FePO4and LiFePO4/C samples
從表1可以看出,前驅(qū)體中的Ti基本全部轉(zhuǎn)入到成品中,并且隨著前驅(qū)體中Ti含量的升高,成品Ti含量也是逐步升高。
為了研究Ti摻雜對材料晶體結(jié)構(gòu)的影響,對上述實驗所得樣品進行X射線衍射(XRD)表征。從圖1可以看出,不同Ti摻雜含量的樣品都是純相的橄欖石結(jié)構(gòu)相,不存在任何雜質(zhì)峰,說明Ti摻雜并不影響磷酸鐵鋰材料的晶體結(jié)構(gòu),其均勻地分布在磷酸鐵鋰的晶格之中。另外,從圖中未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碳的衍射峰,說明碳以無定型的形式存在。
圖1 不同Ti含量摻雜的磷酸鐵鋰x射線衍射圖Fig.1 XRD patterns of LiFePO4/C samples with different Ti contents
表2列出了不同Ti含量摻雜樣品的晶胞參數(shù),從表2可以看出,經(jīng)過Ti摻雜后,晶胞體積明顯發(fā)生收縮,且隨著Ti含量的升高,晶胞體積逐漸減小,主要是由于Ti4+(0.064 nm)的離子半徑都要小于Fe2+(0.078 nm)和Li+(0.068 nm),所以摻雜后晶胞體積發(fā)生收縮。
表2 不同Ti含量摻雜磷酸鐵鋰樣品的晶胞參數(shù)Tab.2 Cell parameters of LiFePO4/C samples with different Ti contents
圖2為不同Ti含量摻雜磷酸鐵鋰的SEM圖。從圖2可以看出,不同樣品的晶體生產(chǎn)完整,都是由一次顆粒形成的二次團聚體,未摻雜樣品的一次顆粒較大,在300~500 nm之間。隨著Ti含量的逐漸升高,一次顆粒均勻性提高,粒徑不斷減小,LFP-4的一次顆粒在100~200 nm之間,說明高的Ti含量有利于抑制顆粒的生長和團聚,減小顆粒尺寸,有利于在充放電過程中Li+的脫嵌。
圖2 不同Ti含量摻雜磷酸鐵鋰的SEM圖Fig.2 The SEM images of LiFePO4/C with different Ti
圖3為不同Ti含量材料的電化學(xué)性能圖。從圖3(a) 可以看出,在 0.2 C/0.2 C條件下,LFP-1、LFP-2、LFP-3和LFP-4的放電容量分別156 mAh g-1、158 mAh g-1、160.5 mAh g-1和 163 mAh g-1,隨著摻雜離子 Ti含量的升高而逐漸提升。但是從充放電曲線上來看,不同摻雜樣品的平臺極化相差較小,說明在小電流的充放電制度下,Ti的摻雜影響較小。從圖3(b)可以看出,隨著充放電電流的增大,LFP-4在20 C放電倍率下的最高容量達到118 mAh g-1,而LFP-1、LFP-2和LFP-3在相同條件下的容量為 55.3 mAh g-1、88.3 mAh g-1和 100.3 mAh g-1,說明不同Ti含量的摻雜會對材料的倍率性能產(chǎn)生嚴(yán)重的影響。結(jié)合SEM可以看出,高含量的Ti摻雜樣品具有更小的一次顆粒,有利于縮短鋰離子的遷移距離,具有更快的擴散速率。根據(jù)缺陷化學(xué)理論,高價的Ti4+易于產(chǎn)生陽離子空位,形成p-型半導(dǎo)體,減小了LiFePO4本體的能帶間隙,從而有效地提高本體材料的電導(dǎo)率,加速離子的遷移速率,提高材料的電化學(xué)性能。
圖3 不同Ti含量摻雜磷酸鐵鋰的充放電曲線(a)和倍率性能(b)Fig.3 The profiles of LiFePO4/C at 0.2 C/0.2 C(a)and rate performance(b)with different Ti contents
另外,我們對不同Ti含量的材料進行殘?zhí)己康臏y試,結(jié)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Ti含量摻雜磷酸鐵鋰樣品的碳含量Tab.3 The carbon content of LiFePO4/C samples with different Ti contents
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Ti含量的升高,材料的殘?zhí)剂坎粩嘣黾?。LFP-1、LFP-2、LFP-3和LFP-4的碳含量分別為1.34%、1.45%、1.67%和1.93%。在相同條件下產(chǎn)生碳含量差異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高價Ti4+對有機碳源的催化作用,Ti含量越高,表面沉積碳源越多;二是隨著Ti含量的升高,一次顆粒減小,導(dǎo)致顆粒表面的納米效應(yīng)沉積更多的碳,高含量的碳也是材料倍率性能提升的原因之一。
采用不同Ti含量的磷酸鐵前驅(qū)體,通過高溫固相法合成不同Ti含量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含量的Ti摻雜并不影響材料的晶體結(jié)構(gòu),但是隨著Ti含量的升高,所制備的磷酸鐵鋰材料的一次顆粒逐漸減小,顆粒分散性和均勻性得到提高。電化學(xué)研究表明:Ti摻雜對于材料在低倍率(0.2 C)下的充放電容量和電化學(xué)極化影響不大,主要影響材料高倍率下的電化學(xué)性能。未摻雜Ti的樣品在20 C下的放電容量僅為55.3 mAh g-1,而LFP-4在相同條件下的放電容量達到118 mAh g-1,極大地改善了材料的高倍率性能,可廣泛應(yīng)用于高功率需求的儲能設(shè)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