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榕 柴華
(云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 650011)
前列腺癌是常見的一種男性惡性腫瘤,臨床調查顯示其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嚴重影響男性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1,2〕。前列腺癌是一種早診斷、早治療有治愈可能的惡性腫瘤,但僅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內的前列腺癌才能實施根治性手術,因此,早期診斷及準確分期前列腺癌,能夠有助于正確選擇治療方法,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預后〔3,4〕。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作為術前診斷及分期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過小視野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掃描,能夠獲取高分辨率及高質量的MRI結果,從而清晰顯示前列腺的解剖和病變〔5〕。本研究旨在分析MRI診斷前列腺癌骨及精囊轉移的價值,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jù)。
1.1對象 選擇云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68例前列腺癌患者。納入標準:(1)所有研究對象符合《前列腺癌診斷治療指南》中相關診斷標準;(2)均為初診前列腺癌;(3)所有研究對象實施全身放射性核素骨顯像檢查;(4)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無法耐受前列腺系統(tǒng)性穿刺活檢;(3)凝血功能異常者;(4)精神疾病者。納入的68例患者年齡28~76歲,平均年齡(52.31±5.16)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22.73±1.82)kg/m2;吸煙史31例,高血壓23例,糖尿病14例。所有研究對象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研究對象均行穿刺活檢。MRI檢查:研究對象均取仰臥位,采用磁共振儀,以腹部專用8通道相控陣線圈,掃描整個前列腺和精囊腺。掃描方式:常規(guī)冠狀面、矢狀面、軸面平掃,磁共振動態(tài)對比增強(DCE)及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掃描。骨掃描檢查:骨掃描檢查前,給予患者靜脈注射顯像試劑,60 min后囑患者飲水500 ml,180 min后以SPECT儀檢查,具體參數(shù)設置:矩陣256×1 024,對患者全身前位和后位進行掃描且顯像。以Wilson法判斷是否發(fā)生骨轉移。
1.3觀察指標 (1)觀察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檢診斷結果,包括骨轉移和精囊轉移陽性和陰性結果;(2)觀察前列腺癌患者MRI診斷結果,包括骨轉移和精囊轉移陽性和陰性結果;(3)觀察前列腺癌患者MRI診斷效能,包括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22.0軟件行χ2檢驗。
2.1穿刺活檢診斷結果 穿刺活檢結果顯示,前列腺癌患者68例中,骨轉移和精囊轉移患者16例(23.53%),其中骨轉移10例,精囊轉移6例。
2.2MRI診斷結果 MRI檢測結果顯示,前列腺癌患者68例中,骨轉移和精囊轉移13例(19.12%),其中骨轉移9例,精囊轉移4例。
2.3MRI診斷骨轉移及精囊轉移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 MRI診斷骨轉移及精囊轉移敏感性為65.41%,特異性為78.29%,準確性為81.25%。
前列腺癌是我國老年男性好發(fā)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前列腺癌在我國發(fā)病率呈增加趨勢,并且部分前列腺癌首發(fā)癥狀為骨痛〔6,7〕。目前,對于前列腺癌容易發(fā)生骨轉移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前列腺癌骨轉移好發(fā)于髂骨、骶骨、腰椎等,尤其低位腰椎是骨轉移最常見部位〔8,9〕。前列腺癌是否侵犯精囊腺直接關系手術方法的選擇及預后,尤其出現(xiàn)前列腺癌合并精囊出血或者精囊腺炎等病變時,會給診斷和分期造成更大的困難〔10,11〕。MRI常規(guī)和增強診斷雖能夠反映病變組織的信號特征,但該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從而出現(xiàn)誤診和漏診。而擴散加權成像不僅能夠反映組織內水分子擴張情況,同時還間接反映組織成分的變化,二者結合更有助于確定病變的結構信號特征和性質〔12,13〕。正常精囊MRI表現(xiàn)主要為兩側精囊呈橄欖形,精囊實質主要為卷曲的管道狀結構。由于腫瘤的侵犯,導致精囊腺失去正常腺泡結構,使精囊腺體積增加,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腺后,MRI主要表現(xiàn)為其內可見異常信號腫塊影,增強后主要表現(xiàn)為雙側對稱信號的精囊腺內發(fā)生早期異常明顯強化的信號影〔14,15〕。當前列腺癌合并精囊腺炎時,則會使得雙側精囊體積均增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精囊炎造成精囊腺管阻塞、狹窄,精囊液排空受阻、滯留。當前列腺癌合并精囊腺膿腫時MRI檢查可見膿腫壁和膿腔形成,增強掃描能夠發(fā)現(xiàn)膿腫壁明顯均勻強化〔16,17〕。前列腺癌精囊腺轉移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8〕:(1)前列腺癌能夠通過精囊管直接浸潤精囊腺;(2)前列腺癌能夠通過前列腺基底部侵犯到精囊腺。
綜上所述,前列腺癌骨及精囊轉移的MRI診斷價值良好,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較高,具有重要研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