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凡(遼寧省建平縣果樹發(fā)展中心 遼寧 朝陽 122400)
近年來,一種既是蔬菜又是果品的神奇之果在遼西地區(qū)廣泛種植,這就是櫻桃番茄。櫻桃番茄俗稱圣女果,這種水果型番茄屬于番茄家族的新品種,其外觀色澤十分鮮艷,果形美麗,種籽極少,肉質細嫩多汁,營養(yǎng)極其豐富,口味酸甜適中,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市場需求有增無減,具有十分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為了進一步提升櫻桃番茄的栽培效益,現(xiàn)將櫻桃番茄豐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櫻桃番茄在遼西地區(qū)表現(xiàn)為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的特點,櫻桃番茄在生長過程中具有喜鉀肥的特點,果實完全成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9%~11%,是一種具有較長時間采收期的水果型蔬菜(蔬菜型水果),其豐產性好,畝(667 平方米/畝,下同)產量可達3 000kg。櫻桃番茄屬喜溫型果菜,生長前期需要的適宜溫度為 20~28℃,結果期的最適溫度為15~25℃;櫻桃番茄比較喜光,在光照不良的條件下,就會造成生長不良引致落花;對水分要求較高,在設施溫室內最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45%~50%,坐果后要盡量使土壤保持濕潤。在遼西地區(qū)的沙壤土上建設施溫室進行栽培較好,同時要求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
櫻桃番茄的種子一旦帶毒傳播,就會導致大幅度減產,所以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十分必要。具體操作方法:將擬進行播種的種子用紗布包好,置于濃度為10%的磷酸三鈉水溶液中,浸泡10~20min即可,然后置于室溫25~30℃處進行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25~35℃的溫水將種子沖洗1 次,2~3d后種子即可露白,這時即可進行播種育苗。播種后要強化幼苗的苗期肥水管理技術,保證培育出優(yōu)質壯苗。
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通風透氣性好的沙壤土是櫻桃番茄的首選地塊。在進行深翻時要細耙,并將土壤平整至細碎,結合整地施足有機肥,一般施優(yōu)質有機肥5 000kg、鈣鎂磷肥150kg。整地后的畦寬80~100cm、高 30~35cm,溝寬 40cm。當培育的幼苗長出4~5 片真葉時即可進行定植,每畦采取雙行種植,栽植的株距為35~40cm,栽植的行距為80cm。栽植密度為0.25 萬~0.3 萬株/畝。栽植幼苗的深度以葉在表面以上為準。
櫻桃番茄整個生長期的生長量比較大,結果期漫長,整體產量與肥水供應是否充足密切相關。在施足優(yōu)質底肥的基礎上,速效性肥料一定要給足。定植后10~12d后開始施肥灌水,以少施肥、勤施肥為原則。植株進入開花結果期后,結合松土除草畝施復合肥15kg、過磷酸鈣15kg、尿素15kg、氯化鉀20kg。進入大量結果期后,每15~20d灌1 次水、施1 次肥,氮、磷、鉀比例為 1:0.67:1.2。同時要保持土壤濕潤。生長后期可以適時進行葉面追肥,可達到改善品質、提高產量的效果[1]。
當櫻桃番茄的植株生長高度達到30~40cm時,開始進行搭架。進行搭架前要預先灌足1 次透水。整體架以“人”字形架,每相距30cm引縛1 層植株,用以引蔓上架,植株第1 花序開花后,根據(jù)種植密度進行合理的整枝措施,在整枝過程中要控制側枝生長,因為側枝生長過于旺盛,果實品質就會下降,對過多的側芽要及時予以抹除,對于植株下部的老葉、病葉和黃葉等無功能葉也要及時清除,一方面可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另一方面可大大增強透光性。注意防止植株倒伏,以利植株生長、結果。
櫻桃番茄生長期間植株表現(xiàn)為“三多”,即分枝多、開花多和掛果多,節(jié)節(jié)有花穗,所以對過多的花果要及時予以疏除。每株自始至終保留花穗 4~5枝,每穗保留果實5~6 個。當植株生長進入中后期后,自然會從每個結果枝上繼續(xù)進行分枝結果,此時的管理原則是去弱留強,去斜留直。落花落果是櫻桃番茄易發(fā)生的主要現(xiàn)象,對產量影響較大。防止落花落果的主要技術措施:調整好設施溫室的溫度和濕度,注意補肥施肥;通風透光不良時,應注意改進;配合以人工授粉技術,植株花朵開放后,要及時振動植株,使受振花粉散落在柱頭上,及時進行授粉?;ㄆ趪娛?.003%~0.005%的防落素,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措施[2]。
3.1.1 危害癥狀 葉霉病主要危害櫻桃番茄的葉片,侵染加劇時也侵害植株的莖花及果實。植株的葉片染病后,呈現(xiàn)不規(guī)則狀或橢圓狀淡黃色褪綠斑塊,受害植株葉背則著生有白色霉層,以后逐漸轉化為灰褐色或黑褐色絨線狀,受害的葉片自下而上逐漸卷曲,植株整體表現(xiàn)為褐色干枯狀。
3.1.2 防治措施 首先每3~5年堅持輪作非茄科作物并進行倒茬;其次是選用抗葉霉病的櫻桃番茄品種。也可用化學藥劑防治,當有葉霉病發(fā)生時,使用70%的甲基硫菌靈600~800 倍液進行噴施防治。
3.2.1 病毒病類型及危害癥狀 病毒病可分為5 種類型,分別為蕨葉型、條斑型、花葉型、卷葉型和黃頂型。蕨葉型表現(xiàn)為植株矮化,花冠加厚增大,形成巨花;條斑形病毒主要是在室溫較高與光照不良的情況下發(fā)病,果實染病后表面呈現(xiàn)凹凸不平的斑塊,果實繼而表現(xiàn)畸形;花葉型的主要表現(xiàn)是葉片發(fā)生黃綠及深淺相間的病斑,葉脈呈現(xiàn)透明狀;卷葉型則表現(xiàn)為葉脈間出現(xiàn)黃化,葉片的外圍邊緣向上彎卷,植株萎縮或呈叢生狀;黃頂型表現(xiàn)為頂部葉片呈現(xiàn)黃化,葉片驟然變小,葉面表現(xiàn)皺縮,植株亦出現(xiàn)矮化及叢生狀。
3.2.2 防治措施 以預防為主為先,防止植株受到侵染。首先要及時清除雜草,不與茄科作物和瓜類作物連作;其次,自苗期就應控制好傳播病毒的蚜蟲蟲害;再次,在進行栽植時就要選用抗病耐病品種;最后,在生長期管理作業(yè)時,對接觸過病株的手,在進行下一次作業(yè)前要用肥皂水反復洗擦,所用的整枝刀剪等要先浸泡在10%的福爾馬林內進行消毒之后再作業(yè)[3]。
3.3.1 危害癥狀 蚜蟲危害植株的葉背面,在葉背面吸食植株汁液,受害植株首先是葉片表現(xiàn)變黃,葉面表現(xiàn)皺縮。蚜蟲還是傳播多種病毒病的媒介,設施溫室內在高溫干旱的環(huán)境條件下,蚜蟲生長繁殖速度加快。
3.3.2 防治措施 首先進行清除設施溫室內的雜草、植株病枯枝葉,創(chuàng)建清潔的環(huán)境;其次可進行化學藥劑防治,采用50%的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500~3 000 倍液,對有蚜蟲危害的植株葉面進行全面噴施,其他藥劑還可使用20%的滅殺菊脂乳油2 500~3 000 倍液、3%的啶蟲脒乳油1 200~1500 倍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