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娥 責編 孫展 楊鳴旭 視頻 陳娥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11月8日,廣大新聞工作者迎來第20個記者節(jié)。在這個兼具儀式感與周期性的“熱點時刻”,《新天地》雜志獨家專訪了光明日報高級記者羅京生。蒙羅老師撥冗前來,雖交談時間不長,但他平靜話語中所蘊含著的激情深深感染著記者,相信也會打動眾位讀者。
在新聞戰(zhàn)線打拼了一輩子,羅京生依然保持著一線記者的敏銳和朝氣。家中的高齡老人需要他和老伴無時無刻的精心照料,但當他遇到重大體育賽事,仍親自“出山”,撰寫精彩的體育評論。
1976年,26歲的羅京生開始于《光明日報》任職,這是他新聞報道事業(yè)夢開始的地方。他說:“我小時候從未想過做記者,更沒想過會從事體育新聞的報道。”當他在北京101中學就讀時,懷揣的理想是“學好數理化”,日后技術報國。但經歷了插隊、入伍之后,命運的指引讓他進入了光明日報,成為了一名采編人員。當時的環(huán)境下,體育新聞匱乏,而他,愿意開拓這個新領域。他說要干就一定要盡力做好,做采訪寫報道必須寫得讓讀者喜歡看,“要對得起光明日報的品牌,對得起讀者,對得起自己?!?/p>
視角獨特的永遠追求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體壇風云激蕩。中日韓圍棋爭霸,跳水游泳屢建奇功,奧運賽場群星閃耀。五花八門的體育項目通過新聞報道被國人所熟知,許多項目的運動員、教練員借助媒體宣傳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羅京生認為,在信息源共享的體育領域,體育記者若想寫出有影響的報道,要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除了了解體育項目本身的規(guī)則、技巧、發(fā)展方向,還要有人文歷史方面的知識儲備。兩者相結合,才能使得新聞報道更豐滿,更接地氣。他在遵循新聞規(guī)律和嚴守報社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另辟蹊徑,“在內容、角度、價值取向等方面尋找新賣點,以增強對讀者的吸引力”。
乒乓球運動員王勵勤、馬琳同一天退役,是中國乒壇的一件大事,羅京生在為事件撰寫評論時化用了《晉書·阮籍傳》中阮籍的一句名言,以“世有英雄,遂使英雄成名”為主題,將兩人的職業(yè)生涯進行比較后評論道:
“與劉國梁和孔令輝的大滿貫成就相比,馬琳和王勵勤的職業(yè)生涯都有遺憾之處,王勵勤少了一枚奧運會男單金牌,馬琳則少了一枚世錦賽男單金牌,而這都是拜對方所賜。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占有天時地利人和,志在必得的王勵勤正是被馬琳擋在決賽大門外;而馬琳雖然兩次打進世錦賽決賽,一次打到半決賽,但最終也未能獲得世錦賽金牌,粉碎他大滿貫夢想的不是別人,正是王勵勤。
馬琳和王勵勤競爭10年,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世界乒壇史上的一個傳奇故事,就像籃球場上的“魔術師”約翰遜和“大鳥”伯德,網球場上的桑普拉斯和阿扎西,綠茵場上的克魯伊夫和貝肯鮑爾,圍棋道場上的古力和李世石,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傳奇故事一樣,他們因對方的存在,未能實現各自的終極目標,但也因為對方的存在,得以展現自身的全部價值?!?/p>
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劉翔因傷退賽,輿論一片嘩然。羅京生抓住時機在現場采訪了很多外國記者,發(fā)現在外國同行看來,此事雖在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在發(fā)達國家,職業(yè)運動員會定期向外界通報身體狀況,比如姚明在美國打球受傷期間,球隊每周都會發(fā)布通報。他就從這個“與眾不同”的角度,報道了劉翔退賽事件,意在提醒體育界注重信息的透明與公開,實現了新聞報道的價值所在。
熟能生巧的工匠精神
作為北京市科普協會會員,羅京生在報道圍棋等高深小眾的體育項目時,采用了科普作家的寫作方法,避免了內容過于艱深,讓報道既具有光明日報報道的思想性,內容上又能深入淺出,即便外行也很容易看懂。
他在職業(yè)初期也遇到過困難:“剛參加新聞工作時,每次報道都覺得困難重重,不會采訪,不知道提什么問題,也不好意思提問題,更不會寫能出彩的報道。”回憶往昔,羅京生笑談:“其實報道本身并無難易之分,所謂難,還是因為缺乏積累和經驗。比如你去采訪某個運動員,人家不接受你的采訪,這篇報道粗看起來是沒法做了,其實不然,因為采訪對象拒絕采訪就是一個事實,圍繞這個事實,如他為什么不愿接受采訪,背后有什么隱情,就能夠寫出一篇報道,當然,這需要積累和經驗?!?/p>
羅京生說,當年采訪游泳項目,他經常去國家游泳隊看運動員訓練,聽教練員和運動員講述中國游泳從落后走向輝煌的各種軼事,后來他將這些材料梳理加工,寫成3萬多字的報告文學《綠水風流》,在香港大公報上連載。大公報在刊登報道之前,連續(xù)兩天刊登半版廣告,取得很大影響。“新聞采訪是與人打交道,與采訪對象的關系很重要。但建立良好關系并不是靠拍肩膀、套近乎,很多時候,勤奮敬業(yè)的精神、誠實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更容易贏得采訪對象的尊重和友誼,這種產生于相互尊重的友誼才真正有助于記者的采訪工作?!彼f。
心懷敬畏的工作態(tài)度
多年的新聞工作經歷讓羅京生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不要輕視任何一次采訪,有時候看似普通的事情,背后可能隱藏著極有價值的東西。
1994年10月13日,日本廣島亞運會正在舉行。因為人手不足,羅京生讓同事幫忙采訪足球比賽,自己趕往位于廣島郊區(qū)的亞運會乒乓球館。誰知,本無懸念的乒乓球比賽,卻爆出“大新聞”。小山智麗(何智麗)在決賽中以3:1擊敗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名將鄧亞萍,奪得亞運乒乓球女單金牌。他正好目擊了這場比賽。
1987年,他曾赴印度首都新德里采訪第39屆世乒賽,何智麗“臨陣抗命”拒絕“讓球”事件,就是在那屆世乒賽女單半決賽中發(fā)生的,羅京生也是目擊者。
2005年在上海機場,他又巧遇中國乒壇老將戴麗麗迎接韓國乒壇梁英子。羅京生說,這三件事前后發(fā)生相隔數年,似乎沒有什么關系,其實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1987年世乒賽半決賽,就是戴麗麗對梁英子,如果戴麗麗贏了,就不會發(fā)生教練讓何智麗輸球,放另一名中國選手進決賽的事情,何智麗也就不會臨陣抗命,被隊友排斥,出走日本,當然也就不會有亞運會打敗鄧亞萍為日本隊奪冠的事情。這三件事從表面看只是中國乒乓球隊中個別人的恩怨,但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從何智麗抗命被隊友唾棄,到她在廣島亞運會上煥發(fā)運動生涯的第二個高峰并受到昔日隊友的贊揚,再到2005年她參加中國乒協舉辦的歷屆世乒賽冠軍全家福活動受到中國乒乓球大家庭的熱情接納,表現了中國體育從早期的單純注重勝負,到更加追求公平正義交流友誼的轉變。
后來,羅京生把這三件事串起來,寫成一篇報道,標題就叫《當時,我在現場》。
勤于思考的職業(yè)生涯
新聞記者除了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更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緊迫感。2001年,羅京生去莫斯科采訪北京申奧,他提前6天到達莫斯科,在等待投票結果的同時,每天堅持記錄當日見聞。北京申奧成功的當夜,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將之前的記錄做了整理,推出了1萬多字獨家新聞《七天六夜決勝莫斯科》。這篇報道在國內取得了很大反響,讀者們都說,雖未親臨現場,亦感受到申奧過程中的扣人心弦。
歷史是過去的新聞,新聞是今天的歷史。一次偶然的機會,已經退休的羅京生了解了中國重返奧運會大家庭的一些不為人知之事。他意識到這些珍貴的史料應該加以搶救和整理,在采訪了部分當事人后,《中國重返奧運大解密》一文應運而出,中國重返奧運會的曲折歷程被外界所知,國內媒體紛紛轉發(fā)此文,一時取得重大影響。
時光匆匆,羅京生見證了光明日報“告別鉛與火,迎接光與電”的巨變,而此間,媒體行業(yè)本身也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他說,能夠從事新聞工作是一種幸運,要格外珍惜自己的工作平臺和事業(yè)。新聞事業(yè)就像一座大廈,記者的每一篇報道都是大廈的一塊磚,可能每塊磚都很普通,但仍要抱著對社會的責任心去做,因為這一塊塊磚壘起的,就是事業(yè)的大廈。
做體育記者時間長了,體育競技的公平正義、拼搏進取從始至終影響著他,盡管退休多年,他依舊以“我在現場”的赤子之心和敏銳的洞察力,用好手中纖細之筆,觀察體壇的大事小情。何以擁有這樣的精力和銳氣,透過無框眼鏡的鏡片,羅京生老師微笑地望著記者,有幾分超脫,又有幾分豪邁,仿佛回到了體育賽場旁,不變的是那英朗堅毅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