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娣
【文題亮相】
我們每天都會和家人一起吃飯。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談論些什么?也許是當天發(fā)生的事,也許是正在看的電視節(jié)目……
請以“餐桌前的談話”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寫作指南】
“餐桌前的談話”這個題目看起來并不難,題目的中心詞是“談話”?!安妥狼啊奔邦}目前面的提示語則表明,對話的主體應該是家人或者同學、朋友、親戚等熟悉的人物,本次寫作應圍繞餐桌前的一次談話經歷進行。
由此判斷,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是“餐桌前”,內容是“談話”。那么參與的人有誰?談話的內容是什么?是一次內容寬泛的聊天,還是一次有針對性的談話?題目有很大的開放性,需要你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選材。
內容確定好,就需要考慮你想表現什么,也就是立意的問題。比如,要寫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語重心長地談話,糾正你的錯誤,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啟示上;要寫一家人熱烈地討論電視節(jié)目,立意就可定在展現家庭溫馨的氛圍上……總之,要通過身邊的一個生活側面,展現所寫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特點及情感關系。
本次寫作訓練既然是寫“談話”,那么首先要選擇好話題,再根據談話的感受來確定作文的中心??梢允撬枷氲膯⒌?,也可以是情感的體驗,然后,采用對話描寫及添加點睛句等方法來突出中心。在此過程中,要靈活地使用多種修辭手法,并充分發(fā)揮聯想和想象,使對話的場景具有一定的美感,從而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與此同時,在圍繞中心詳盡地描寫談話內容后,如果用一句“點睛句”作結,就可以起到卒章顯志、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使習作中心更加突出。
無論怎樣,大家在選材時都要打開思路,尋找真正打動了自己的談話經歷,從而精巧構思,凸顯出既貼近生活、又新穎別致的主題,讓人讀后有所啟發(fā)。
餐桌前的談話
◎李思漩
一張略顯老舊的餐桌,一扇落滿塵埃的窗戶,一次充滿尷尬的生日聚會。
爸爸的一個朋友離婚了,但他很愛他的女兒倩倩。他盡心盡力想給倩倩世界上最好的一切,滿足她幾乎所有的愿望,卻唯獨給不了她一個完整的家。
倩倩就在這種充滿寵溺卻又殘缺的關愛下成長。她很堅強,但也的確很任性。在外人看來,她的脾氣很古怪,常常讓人為難,不甘示弱。
今天,同以往一樣,大家圍坐在老舊的餐桌旁,為倩倩慶祝生日,餐桌上的飯菜依舊是她最喜歡的。
剛開始時,一切還算正常。叔叔讓倩倩自己分蛋糕,可是軟塌塌的生日蛋糕讓她無從下手,她不知所措,便將求救的目光投向她爸爸,但她爸爸并沒有替她解圍,反而說了一些看似正確的道理。倩倩不禁有些難堪,先前快樂的表情,也不復存在。
……
我的媽媽好像看出了什么,拿過刀子為大家分蛋糕。倩倩剛坐下,卻又因為她爸爸的一句無關緊要的話開始鬧脾氣,同一旁的小男孩吵嘴,誰也不肯讓誰,結果,就以落淚和互不搭理告終。
倩倩開始沉默,不論我們怎樣哄她開心,給她夾菜,她都只是垂著頭,一言不發(fā)。
“我真的很羨慕你們?!辟毁煌蝗婚_口苦笑道。我有些吃驚。她停了一下繼續(xù)說,“你們不管去哪里都有爸爸媽媽陪著,我身邊的同學周五回家的時候,都有爸爸媽媽來接,可我只有爺爺奶奶,我真的很羨慕你們啊……”聽了她的話,一向號稱話嘮的我,竟不知要說些什么來安慰她。
“你爸要忙著掙錢,你看永威的學費那么貴,他不掙錢你怎么上學?”“可我不想上寄宿學校,我想和你一樣去二中,每天都可以……可以回家?!?/p>
我只能默默地坐在她旁邊,輕輕地拍著她的背。
我爸爸總是說倩倩有兩個爸爸,兩個媽媽,每年春節(jié)可以收到四份壓歲錢,有四份關愛,她很幸福。
但其實很多時候,大人不懂孩子的心,不是因為孩子不愿傾訴,而是大人們會用自認為正確的觀念去讓孩子認同。
有時候,我渴望自由,想不受拘束,但如今因為餐桌前的談話,我卻突然意識到,我很幸?!?/p>
(河南沁陽市第二中學)
點評
一次生日聚會,讓小作者看到了一個看似幸福卻孤獨的靈魂,讓人憐憫,令人唏噓。這次談話的內容并不深奧,完全是孩子真實內心世界的流露,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需要的其實不僅僅是物質的豐盈,還有親人的陪伴和關愛。
習作構思新穎,觸及了一個較為現實的社會問題——陪伴,主題深刻,讀后令人反思。
【寫作思路二】
將過去與現在進行對比,由之前的“樂于談話”到現在的手機不離手,如此社會現象,自然引人深思。
餐桌前的談話
◎郝梓鑫
還是老地方、老時間、老環(huán)境,但人卻變了……
當日歷撕了七百多張后,當太陽第七百多次東升西落后,我們如約而至,又來到了這個老地方,還是老時間,也還是幾個熟悉的朋友。
口味沒變,點的還是大家喜歡的飯菜,不過,這次大家的反應卻不一樣,不再像以前那樣興高采烈地說個不停了。人人做到了媽媽眼中的乖寶寶——吃飯的時間不說話,人人都玩?zhèn)€手機,不時地吃幾口菜,也不知怎么了,越大越沉默了。
到了打撲克的時間,該帶撲克的人卻沒帶,說他忘了。對,他們都忘了,忘了以前的熱情,忘了以前視如珍寶的友誼。人心怎么都變了呢?
飯還是以前熟悉的味道,可嚼著嚼著就不想吃了,我默默地想著以前三四個朋友圍坐一桌,嘴里含著食物,雖然吐字不清,卻仍能聊得很開心;邊喝著飲料,邊講著早已爛透的笑話,卻仍能逗笑別人;上課時有不會的題,就借此機會問學霸、大神;吃完飯后,還借喝飲料的時間,斗兩局地主。直到父母催促,才跟著順路的朋友一道回去。
而眼下,他們卻都在玩手機,沉浸在游戲世界里。為了緩解尷尬,我提議道:“要不這樣吧,大家把手機放在桌上,誰的手機先響,誰就買單,好不好?”“行!”大家都同意了。
于是,我們又回到了從前那樣的閑聊,你問問我,我談談你,仿佛又回到了兩年前似的。
奇怪,這次電話卻一次也沒響。
后記:
手機,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自從有了它,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方便,不像以前那樣,做什么都要親力親為,現在干什么事情都可以通過手機。但如果你不加以正確的利用,它依舊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傷害。
(河南沁陽市第二中學)
點評
大多數同學在寫“餐桌前的談話”這個題目時,會將談話作為具體事件進行詳細描寫,進而表現主題。但本文的小作者卻獨具創(chuàng)意,將“談話”定義為一種現象,從小伙伴們曾經的“樂于談話”寫到如今的“不愿談話”,令人嘆息。此間折射的,正是當今社會上電子產品控制人們的可怕的現實。所幸的是,小伙伴們聽從建議,將談話繼續(xù),找到了不小心遺失的美好。
習作所選角度新穎,主題貼近生活,語言樸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