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東,楊錄有
(甘肅省武山縣畜牧獸醫(yī)事務服務中心,741300)
生豬痢疾是由豬痢疾密螺旋體引起的一種嚴重的腸道傳染病。主要臨診癥狀為嚴重的粘液性出血性下痢,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為主,亞急性和慢性以粘液性腹瀉為主,可造成豬飼料利用率降低、生長速度緩慢,使豬的出欄延遲,養(yǎng)殖成本增加, 如不及時治療可出現較高的死亡率,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相當大的經濟損失?,F將筆者多年來對生豬痢疾的診療經驗簡介于下。
豬痢疾是由蛇形密螺旋體感染引起,常見的生豬痢疾多是因氣候變化、 舍內環(huán)境潮濕溫度底、飼料突變、飼料發(fā)霉腐敗、生豬轉運應激等因素誘發(fā)。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多以秋冬、冬春季多發(fā),以乳豬、仔豬發(fā)病為主,但2月齡左右的豬發(fā)病最高,大范圍流行時斷奶仔豬發(fā)病率可達80-90%、甚至更高。生豬嚴重感染發(fā)病時如不及時治療可出現死亡,以斷奶仔豬死亡率為高。
2.1 一般癥狀:各種年齡豬都可感染發(fā)病,病豬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減退,被毛無光,營養(yǎng)狀況不良,體重逐漸減輕。糞便較稀、呈咖啡色或暗紅色膠凍狀,糞便混有粘液和血液。
2.2 急性型:病豬初期排黃色至灰色的軟便,呈咖啡色或黑紅色,多數含有血液和血塊,部分含有脫落粘膜組織碎片。當持續(xù)下痢時病豬弓背吊腹,糞便呈油脂樣或呈棕色、紅色或黑紅色,可見糞便中混有粘液及血液。多因快速脫水虛弱而死亡。
2.3 慢性型:病程約10 天左右,癥狀時輕時重,呈出血性下痢,糞呈黑色、糞中帶有粘液。生豬生長遲緩、體表蒼白、消瘦。多因貧血、脫水虛弱而死亡。
病理特征為大腸粘膜發(fā)生卡他性、出血性及壞死性炎癥, 可見病變多集中于大腸內充滿粘液、血液和壞死物,病程稍長的粘膜形成麩皮樣或豆渣樣的黃色和灰色纖維素假膜,易剝離。
4.1 痢菌凈:痢菌凈液0.5ml 5mg/kg 體重,肌肉注射,每日2 次,連用3 天為一個療程。
4.2 林可霉素: 鹽酸林可霉素按15-20mg/kg 體重, 一次肌注、3 天為一個療程; 或林可霉素粉110ppm 濃度添加于飼料中飼喂, 3-4 天后可以消除臨床癥狀,3 個療程可治愈。
4.3 如患病豬體溫高可用復方氨基比林10-25mg/次,肌肉注射。
4.4 如患病豬體溫偏低時可用10%安鈉咖10-20mg/次,肌肉注射。
4.5 中獸醫(yī)辨證治療
4.5.1 濕熱痢:白頭翁30g、黃連15g、黃柏15g、秦皮20g、苦參15g、穿心蓮30g、山楂30g、白芍30g、木香20g、檳榔20g、地榆炭25g、枳實15g、甘草20g。一日一劑。
4.5.2 熱?。狐S連15g、黃柏15g、黃芩25g、梔子20g、大黃25g、郁金20g、木香20g、青皮20g、陳皮20g、槐花30g、地榆炭30g、白芨25g、白芍30g、甘草15g。一日一劑。
4.5.3 寒?。狐h參30g、焦白術25g、干姜20g、蒼術25g、半夏20g、茯苓20g、黃連15g、訶子30、厚樸20g、陳皮30g、藿香20g、地榆炭25g、炙甘草20g。一日一劑。
5.1 將出現下痢的其他病誤診為豬痢疾,選用藥錯誤不能及時對癥治療。
5.2 用藥療程不夠,用藥幾天癥狀減輕了就停止使用藥物,或剛用藥沒幾天,病豬癥狀減輕或逐漸消失,但停止用藥后隔3-4 周又可重復出現。
5.3 消毒不嚴格和消毒劑選擇不合理,病原體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較強,在密閉豬舍糞尿內可存活30 天,可用過氧乙酸、氫氧化鈉可迅速將其殺死。
5.4 因病豬采食量下降,用藥量不足,影響治療效果。
6.1 做好豬舍保溫、 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及時處理糞便,消除病原。
6.2 保證飼料質量,嚴禁飼喂霉變飼料,減少生豬轉運等應激。
6.3 按期開展豬群病原監(jiān)測,及時淘汰陽性豬和病豬。
6.4 林可霉素粉預防可以55ppm 濃度添加于飼料中,其預防效果較好、復發(fā)率低。
6.5 其他藥物預防性拌料。用痢菌凈5mg/kg 體重拌料用3 天, 或每噸飼料添加新霉素100ppm 或土霉素200ppm,連喂3-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