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超 王育勤
近代醫(yī)家張錫純先生,自幼研讀經典,從醫(yī)經驗豐富,不僅精于中醫(yī)理論,而且善于汲取西人之優(yōu)點,博采眾長,匯通古今。張氏將其臨床經驗加以總結而著《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其中所述內容系統(tǒng)全面,且觀點新穎獨特,備受后世醫(yī)家推崇,特別是“大氣下陷”理論,為本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無論是大氣理論的來源、大氣下陷的病因病機,還是升陷湯的應用,張錫純都對其進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筆者為探求其中奧義,對大氣下陷理論進行了仔細研讀,現(xiàn)將學習大氣下陷理論的心得及個人理解論述如下,與同道共享。
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論認為,氣為世界萬物的本源,并且提出“氣一元論”?!皻庖辉摗钡奶岢鰹橹嗅t(yī)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并且對藏象、五行、經絡等理論產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歷代諸多醫(yī)家均注重對氣的研究?!饵S帝內經》中,根據(jù)氣的分布部位以及功能的不同,對其進行詳細分類,如元氣、精氣、宗氣、營氣、衛(wèi)氣、大氣等?!饵S帝內經》首次提出“大氣”一詞,且指出大氣來源于脾胃,且積存于胸中,誠如《靈樞·五味》所言:“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wèi)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于胸中,命曰氣海?!盵1]《金匱要略》中,張仲景僅在水氣病一門提及大氣,言“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盵2]雖僅此一言,然盡述其中醫(yī)理:營衛(wèi)調和,陰陽得以相交,胸中大氣乃行,待其大氣運轉如常,則邪氣盡除而病自愈。清代喻嘉言對大氣理論的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在《醫(yī)門法律》中提出“胸中大氣”一說,并指出“其所以統(tǒng)攝營衛(wèi)、臟腑、經絡,而令充周無間,環(huán)流不息,通體節(jié)節(jié)皆靈者,全賴胸中大氣,為之主持”[3],不僅對胸中大氣的功能進行了全面論述,而且認為此氣正常與否關乎人之生死。直至近代,張錫純在總結上述經典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對胸中大氣學說進一步發(fā)展與完善,指出大氣的來源:“是大氣者,以元氣為根,以水谷之氣為養(yǎng)料,以胸中之地為宅窟也”[4];加之對《內經》進行考究,表明大氣者即宗氣也,并且首創(chuàng)胸中大氣下陷學說。
《靈樞·邪客》云:“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盵1]基于本篇中對宗氣功能的認識,張氏對大氣的功能加以拓展延伸,如其言“至胸中之氣,獨名為大氣者……包舉肺外,司呼吸之機”“此氣且能撐持全身,振作精神,以及心思腦力、官骸動作,莫不賴乎此氣”“并為全身血脈之綱領”[4]。張氏強調胸中大氣能包舉肺外,以司呼吸之樞機;助心行血,以充養(yǎng)頭竅、四肢百??;既統(tǒng)制周身諸氣,又推動周身血脈運行。此氣雖居于胸中,然其有撐持全身之功,人體各部位功能正常與否均與胸中大氣之盛衰息息相關。張氏系統(tǒng)闡述了胸中大氣的功能,為臨床診治提供理論基礎。
《靈樞·五色》講:“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于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盵1]此為大氣下陷理論之雛形。大氣積存于胸中,以貫膈絡肺,其位置在膈上,而膈之上僅有心、肺二臟與大氣同居,無以言腑。然經言大氣入于臟腑中,腑乃位于膈之下也,大氣入于腑,即為膈上之大氣下陷于膈下,則病情危及生命。喻昌所認為的“胸中大氣為生死第一關耳”與此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大氣本應居其位,以行其能,然何以下陷者?究其病機,不難發(fā)現(xiàn),此為氣虛致陷?;蛟獨馓澘?,或水谷之氣不足,均能導致氣虛,而使大氣下陷。張氏總結其下陷病因,多為稟賦不足,勞力過度;或久病未愈,復加勞作;或泄瀉太過,水谷之氣不能充養(yǎng);或因病誤治,過服破氣之藥等。這些病因均會影響大氣的生成和升發(fā),以致大氣虛而下陷。此證雖多以內傷為主,然亦有少數(shù)因外感而發(fā)者。感受外邪后因治療不當,病情遷延不愈,則易耗傷大氣而致下陷。
張氏言:“此氣一虛,呼吸即覺不利……其人即呼吸頓停,昏然罔覺?!盵4]大氣下陷,則其功能失常,從而易產生一系列的病理癥狀。如呼吸急促,氣短不足以息,而作努力呼吸狀,更有甚者,呼吸將停,危在旦夕;或兼見時寒時熱,咽干而渴,胸中滿悶,心中怔忡,神昏健忘等。且張氏提出:“其脈象沉遲微弱,關前尤甚,其劇者,或六脈不全,或參伍不調。”[4]
因前代諸多醫(yī)家對大氣下陷一證認識有限,以致臨床中遇此證時,由于辨證不當,誤治者甚多。雖然本證中多數(shù)癥狀與臨床其它疾病大有相似之處,然其間易存在細微差別。因此臨證之時,應細心辨證,以作鑒別,以防誤治之患。
其人努力呼吸,狀甚似喘,是因胸中大氣下陷,無力鼓動肺臟以行呼吸之能,而使內外之氣不得相連,致努力呼吸,以求自救。喘證者,因其氣機上逆,失于肅降而發(fā)病,且多伴有張口抬肩的表現(xiàn)。二者呼吸急促之狀雖相似,然其病機迥然不同。兼證中寒熱往來者,因大氣下陷之初,陽氣無力布散,肌表失于溫煦而發(fā)寒;待大氣下陷之后,陽氣逐漸蓄積,郁而發(fā)熱?;蚝⒒驘?,其因一言而概之,皆由氣虛下陷而致。然寒熱往來亦常見于少陽病,且為少陽病四大主癥之一。因外邪侵犯少陽,而少陽處于半表半里之間,少陽之邪若外犯于表,則表不解而發(fā)寒;若內并于里,則里不和而發(fā)熱。表里不定時,故發(fā)寒熱往來。其咽干而渴者,是因大氣下陷,氣化功能失司,三焦氣化循環(huán)不利,津液輸布不暢而致。溫病中亦多見此癥,其因邪熱耗傷陰津,而使津液不足,無以上濟于肺。同為口渴,一是因津液輸布不均而致,一是因津液不足而發(fā),遇此證時,應細審之。其它癥狀,如胸中滿悶者,因大氣不能統(tǒng)制諸氣,以致胸中氣機紊亂而發(fā);怔忡者,因大氣無力托舉心臟,心失其依附,而致心中惕惕;神昏健忘者,因大氣陷于下,不能助血液上行以養(yǎng)頭竅。
大氣下陷者,診其脈沉遲且微弱,似有寒涼之象。然本證見此脈,僅因其大氣下陷而致。張氏怕后人誤解其中之義,故又加“關前尤甚”以明之。關前者,為寸也,寸口為諸氣匯聚之處。沉遲居于寸,則為氣不足;大氣下陷,氣虛無力鼓動血脈運行,故其脈勢微弱。其氣下陷甚者,周身諸氣無以為宗,氣機升降出入紊亂,脈象節(jié)律凌亂,三五不調;或上焦氣虛致極,雙寸脈無。
對于大氣下陷一證,張氏為免醫(yī)者誤治,遂創(chuàng)制升陷湯以治之:“方系生箭芪六錢,知母三錢,柴胡一錢五分,桔梗一錢五分,升麻一錢?!盵4]方中重用黃芪,其味甘,性微溫,兼具補氣、益氣之功;知母其性涼潤,不僅可以制黃芪之溫熱,而且可清氣陷之郁熱;再輔以柴胡、升麻和桔梗,以助其升提之效。柴胡、升麻為引經藥,分別入少陽、陽明,以引下陷之大氣自左、右而升;桔梗其味辛且微溫,可引藥入肺經,導藥力直達胸中。中藥使用的目的即為“以偏糾偏”,諸藥合用,共奏補氣升提之效,以糾大氣下陷之偏。臨證之時,視其病情,隨癥加減。病情輕者,應用原方即可;氣虛甚者,加人參以培補元氣,顧護大氣之根,或加凈萸肉以收斂大氣,防其耗散太過;下陷甚者,倍用升麻,以增全方升提之力。同時張氏又在升陷湯一方后,附有回陽升陷湯、解郁升陷湯以及醒脾升陷湯三個變方,來治療大氣下陷兼加心肺陽虛、氣分郁結或脾虛諸證。
如張氏在“治大氣下陷方”一章中所附第三則案例,“一人,年二十余。因力田勞苦過度,致胸中大氣下陷……”[4],其人四肢疲倦、納差,且自覺胸中滿悶不適。然因其不善陳述病情,再加之醫(yī)者未能審查病因,而誤投以行氣理氣之藥,致使癥狀加重。輾轉數(shù)日,患者喘不得臥,連連喘息方能維持氣息,且腹中沉重,病情危重。張氏診其脈三部不全,且時而停止,脈證結合,確診為大氣下陷證,治以升陷湯,其效覆杯可見,后繼加以調理,病則痊愈。書中如此驗案甚多,張氏再次從臨床實踐來證實大氣下陷理論以及升陷湯的療效。
張氏首論大氣下陷一說,且在其論著中對大氣下陷理論和升陷湯的應用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輔以大量臨床驗案加以論證,更不忘告誡讀者“凡遇氣分不舒之證,宜先存一大氣下陷理想”[4],深值吾輩認真研讀,細細體會。近年來,諸多醫(yī)家將升陷湯及其類方廣泛應用于臨床,均取得顯著療效。古人云:“良工心苦,志在活人?!贬t(yī)者,臨證之時,應仔細推敲、細心辨別、緊扣病機,而后處方用藥,方能收獲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