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崔應麟
眩暈是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chǎn)生的一種動性或位置性錯覺,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短暫的腦部供氧不足[1]?!把灠l(fā)作時輕者閉目后癥狀即可消失,重者如坐車船,旋轉(zhuǎn)不定,不可直立,甚至可見昏倒。眩暈常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及生活[2]。西醫(yī)的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jīng)炎、梅尼埃綜合征、高血壓病、低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均可以按本病進行辨證論治[3]。
石冠卿教授為全國名老中醫(yī),從事醫(yī)療教學50余載,臨證推崇使用經(jīng)方,知守善變,臨床經(jīng)驗豐富。筆者翻閱石冠卿教授的臨床醫(yī)案,將其治療眩暈病的經(jīng)驗及注意事項加以整理,雖不能詳盡論述但求得其一二。
中醫(yī)對眩暈病的認識最早來源于《黃帝內(nèi)經(jīng)》,如《素問·玉機真臟論》稱之為“眩冒”?!鹅`樞·大惑論》提出:“故邪中于項,因逢其身之虛……入于腦則腦轉(zhuǎn),腦轉(zhuǎn)則引目系,目系急則目眩以轉(zhuǎn)矣?!闭J為外邪為眩暈發(fā)病的重要因素?!端貑枴ぶ琳嬉笳摗诽岢觥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可見眩暈的發(fā)病與肝風關系密切?!端貑栃C原病式·五運主病》指出:“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zhuǎn)?!睆娬{(diào)眩暈的病機需從風火立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提出:“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痹诖嘶A上元代朱丹溪提出“無痰不作眩”的觀點,從而豐富了“痰飲致?!睂W說。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提出“無虛不作眩”,認為眩暈多為虛證。虞摶提出“血瘀致眩”學說,清代王清任的通竅活血湯為治療血瘀之眩暈的經(jīng)驗方。綜合歷代醫(yī)家的觀點,眩暈的發(fā)病多和風、火、痰、瘀、虛密切相關。
石老精通古代醫(yī)籍,博古通今,他認為眩暈的發(fā)病與肝、脾、腎相關,其中與肝關系最為密切。肝喜條達,主筋,體陰而用陽,肝陰充足使筋脈得以濡養(yǎng),順應肝木條達之性則風和木潤眩暈不生。脾屬土,主運化,肝屬木,主疏泄,五行生克中,木克土。若平素情志不舒,肝氣疏泄不及影響脾胃健運,水濕內(nèi)停,聚集成痰,阻滯氣機,使痰濁不能正常布散,而隨上升之肝氣阻滯清竅發(fā)為眩暈。若惱怒急躁,肝疏泄太過,肝木乘脾影響脾的運化水谷及生血功能,氣血不足,髓海失養(yǎng)也可導致眩暈。腎主水,肝主木,木依靠水的涵養(yǎng)而旺盛條達,若年老腎陰不足以滋養(yǎng)肝木,陰不斂陽,可致肝陽上亢的眩暈[4]。故石老認為:肝與眩暈的發(fā)病有極為密切的關系,脾、腎致眩皆與肝有關,故眩暈皆宜從肝論治。
肝易生風:肝的疏泄之功與人的情志密切相關,人體壓力過大,肝氣郁結(jié)化火,傷及肝陰不能制約肝陽,陽亢無制易生風。
肝脾失調(diào),蘊生濕痰:肝主疏泄的功能不及,影響脾胃運化,水濕內(nèi)布,聚而生痰;疏泄太過則木氣太旺克制脾土,脾虛痰濁內(nèi)生。
因肝致虛: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運化主生血,故肝、脾在人體水谷精微的消化傳輸和血的生成儲藏中關系密切。肝的氣機失和影響脾胃運化之功,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運化不及則氣血生化不足易成虛。
石冠卿教授從風、痰、虛論治,將眩暈分為“肝腎陰虛,肝風上擾”“肝郁脾虛,痰濁中阻”“肝血虧虛,腎精不足”等證型?!案文I陰虛,肝風上擾”型眩暈多因肝腎陰精虧虛,陽亢無制,使風邪甚囂塵上,治宜熄風潛陽、滋陰清火,多在天麻鉤藤飲的基礎上隨癥加減;“肝郁脾虛,痰濁中阻”型眩暈多因肝疏泄太過,肝旺乘脾,脾虛化生痰濕,治宜疏肝健脾、溫化痰濕,多用苓桂術甘湯加澤瀉湯治療;“肝血虧虛,腎精不足”型眩暈以“虛”為主,石老多以補養(yǎng)肝血、填補腎精為法,臨床以酸棗補血湯治療。但在諸臟的發(fā)病中更重視“肝”的作用。肝為剛臟,故大多醫(yī)師在治療中喜順應肝的剛性用辛溫燥動之品以助肝升發(fā)條達,卻更易使肝陽上亢,雖在治療初期眩暈癥狀可減輕但后期會造成虛實夾雜,故石老在治療眩暈時更注重使用白芍等柔肝之品,于涼潤、酸甘、沉靜之中順應肝的條達之性,且辛散之品用量較輕,比如血瘀之象不明顯時川芎多在3~5g,以免助生燥熱。
案1 車某,男,38歲,1993年2月11日初診。頭暈9月余,西醫(yī)診斷為內(nèi)耳眩暈癥(梅尼埃綜合征),經(jīng)中西醫(yī)藥治療(具體不詳)后癥狀有所緩解,但病情反復發(fā)作。辰下:受寒后突發(fā)劇烈頭暈,如坐車船,睜眼及頭部移動時加重,閉目減輕,每次持續(xù)1~2小時,伴惡心、嘔吐,耳鳴,心悸,胸中痞悶,咳黏稠痰,周身酸困,納少,寐尚可。舌暗紅,苔厚膩,脈濡細?;颊咝误w偏胖,平素情志抑郁。中醫(yī)診斷:眩暈。中醫(yī)辨證屬肝郁脾虛,水濕內(nèi)停。治以疏肝健脾,溫化痰飲為法。處方:澤瀉25g,茯苓30g,白術12g,白芍15g,柴胡10g,陳皮10g,法半夏10g,桂枝10g,白豆蔻3g,甘草6g,生姜10g。6劑。
1993年2月18日復診:頭暈、嘔吐癥狀大減,時有耳鳴,胸悶,周身沉重,舌苔膩較前減輕,脈細。守原方的基礎上加制首烏18g。6劑。
1993年2月25日三診:頭暈、嘔吐癥狀基本消失,未見耳鳴、胸悶等不適,上方制蜜丸服用,以資緩圖,此后未再診。半年后隨訪,患者訴頭暈未再復發(fā)。
按患者青壯年,平素工作壓力大,易致肝郁;體型偏胖,飲食不節(jié),易致脾虛痰飲內(nèi)停;加之外感風寒,寒邪客脾,痰飲凝滯,阻滯經(jīng)絡,濁陰逆上,干擾清陽,發(fā)為眩暈。結(jié)合患者胸中痞悶、平素性情抑郁、飲食不節(jié)等,再結(jié)合舌脈象,中醫(yī)辨證為肝郁脾虛,水濕內(nèi)停。石老認為此型眩暈多見頭重昏蒙、胸悶惡心、不思飲食等癥狀,治宜以健脾疏肝,行氣化痰為主。方中澤瀉、茯苓為君,重在瀉飲杜痰,有鼓舞脾陽、逐飲利水之功,可改善內(nèi)耳迷路積水病態(tài)。白術健脾燥濕利水,陳皮、半夏燥濕化痰,白芍、柴胡疏肝柔肝,均為臣藥,肝郁除,脾胃健,則痰濁不生。白豆蔻溫中行氣,此謂“化痰不行氣非其治也”;桂枝溫經(jīng)通絡以助痰去,二者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生姜為引,亦作使藥。全方共奏“健脾和中,溫化痰飲”的功效。脾氣健運則肝的疏泄功能正常發(fā)揮,使上蒙之痰濁下降,眩暈得減。二診時患者耳鳴、胸悶、身重為肝腎虧虛之癥,故加制首烏補肝腎。石冠卿教授總結(jié)痰飲致病易蒙蔽神明,痰飲所致的眩暈病程較長,年齡多在中年以上,肥胖之人多見。
案2 張某,男,52歲,1995年6月10日初診。頭暈6年,加重2月余。暈甚則汗出心悸,手麻,下肢酸軟,夜間多夢,腰痛。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既往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病史。中醫(yī)診斷:眩暈。中醫(yī)辨證屬心肝血虛,虛風內(nèi)動。治以滋陰補血,熄風止眩為法,予酸棗補血湯加減。藥用:當歸15g,炒酸棗仁15g,生山藥15g,五味子10g,玉竹30g,黃精30g,草決明10g,鉤藤12g,川芎3g,甘草6g。3劑。
1995年6月14日二診:頭暈大減,心悸汗出好轉(zhuǎn),仍腰痛多夢?;颊邿o明顯熱象,上方易鉤藤為天麻10g,加珍珠母18g。14劑。
1995年7月3日三診:頭暈基本消失,心悸汗出大減,多夢稍減輕。以上方加合歡皮10g。6劑。
1個月后隨診,患者訴頭暈癥狀消失,未見心悸,睡眠明顯改善,多夢明顯減輕。
按患者頭暈,暈甚汗出心悸。“悸”為懼怯,唐容川曰:“君火虛則悸”,石老認為此為陰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心神不寧所致。結(jié)合患者頭暈、肢麻、寐差等癥可辨病位在肝,涉及于心。酸棗補血湯為石冠卿教授自擬方。方中當歸、炒酸棗仁補養(yǎng)心肝之陰血為君藥;生山藥、五味子、玉竹、黃精益氣養(yǎng)陰生津,鉤藤、草決明平肝熄風,均為臣藥;川芎活血行氣,使諸藥補而不滯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全方滋陰補血熄風之功俱到,陰血充足則肝陽斂降,肝風自止,且清竅得以濡養(yǎng),則眩暈、肢麻等癥狀解除。石老指出凡肝血不足,虛風內(nèi)動之眩暈,可加用草決明以清肝經(jīng)風熱,現(xiàn)代研究證明草決明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功能,可以降血脂、血壓,故草決明在此型眩暈中為常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