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
貴州省普定縣植保植檢站
水稻旱栽屬反常規(guī)栽培,又叫逆性栽培,它既不需要專業(yè)旱稻品種,也不需要覆膜保濕。近幾年來在全國有發(fā)展趨勢,通過相關專家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經驗,摸索出其栽培技術,那么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選擇前作為水稻且不翻耕的田塊作免耕旱直播栽培。惡性雜草多、黏性重等田塊不宜作水稻免耕栽培。
播種前4~6d,選擇氣溫在15℃以上的晴天或陰天,每667m2用10%“草甘磷”2kg+20%“克無蹤”100mL兌水60kg(四桶水),每筒水再另加一湯匙的洗衣粉,噴藥防治雜草。若噴藥后4h內遇下雨時要補噴,否則除草效果不好。
按畦寬3.5~4m,開工作溝,溝寬30cm,溝深15~20cm。整平畦面后按行距18cm開4~5cm深的播種溝。
浸種催芽后,將種子拌上“旱育保姆”等種衣劑加“甲基異柳磷”等農藥后播種。采用點播的方式把種子播在播種溝內,每667m2用種量常規(guī)稻3~3.5kg,雜交稻1.5~2kg。播種后每667m2用含氮磷鉀各為15%的復合肥15kg與農家肥500kg混勻作基肥。播種施肥后回土覆蓋。
免耕旱直播的大田管理,除特別注意防治雜草外,其他田間管理技術措施與旱直播管理技術基本相同。
旱育秧有一項突出表現,鮮為人知。那就是水田育秧所不具備的遲栽也能獲得高產。
在旱情嚴重地區(qū),也許從年初到當年5月基本無降雨,導致很多稻田無法栽秧。進入6月早已錯過了水稻栽插季節(jié),正季栽插的秧苗已栽50多d,拔節(jié)期已快結束。秧齡已達80d以上,水田育秧未能移栽的秧苗仍在生長,由于過于蔭蔽,主穗已有孕穗,再移栽本田,會出現二次抽穗,產量低,已無多大意義。然而旱育秧卻由于長時間缺水,無數次萎蔫,秧苗基本停長,表現植株矮小,主莖和大部分有2個以上的節(jié),但未出現孕穗現象。
6月在整田一次性施足肥料的基礎上,將原本可移栽到2668m2田中的種苗,栽入1334m2的田中,每窩保證基本苗不低于12株,株行距為27cm×27cm。
移栽3d后觀察,秧苗已長出1cm的新根,且較粗壯,沒有返青期,7d以后開始分蘗,長勢迅速。
移栽20d后觀察,全田基本封行,生長勢仍偏旺。為防止如稻薊馬等害蟲發(fā)生,全田防治一次,并加入三環(huán)唑預防葉稻瘟。
移栽1個月后以觀察,秧田陸續(xù)進入拔節(jié)孕穗期,主莖沒有出現先抽穗現象,生長基本一致。拔節(jié)初期,因長勢過旺,全田割葉一遍,割去上部葉片近1/3??刂仆L秧苗,并于孕穗初期,施藥防治一次螟蟲和其他害蟲。
移栽47d后進入抽穗期,此時進行一次稻蝽象防治和施三環(huán)唑預防穗頸瘟。由于肥水充足不用施粒肥。
移栽95d后,籽粒達九成黃,請人收獲,并全部過秤,折算成丈量面積,每667m2產量可達415kg以上,只比正季每667m2產量低50kg左右,效果令人滿意。
縱觀其整個生長期,時值盛夏,又肥水充足,加上旱育秧因移栽入水田,各項生理功能被重新激活,長勢迅猛,各個發(fā)育時段均有提前,才能實現超正常生長且奪高產,通過試驗總結出旱育遲栽高產栽培技術是:
2.2.1 品種 川香優(yōu)2號,生育期較長,所以遲栽應選生育期較長的品種,而且長勢旺、分力強、耐肥水、抗倒伏、高抗稻瘟病(因盛夏時節(jié)高溫、高濕容易發(fā)生葉稻瘟)。
2.2.2 旱育稀植?;久?旱育是保證遲栽高產的關鍵因素。水田育秧,田面即使開裂,也不能停止其生長發(fā)育,移栽時秧齡達到75d以上,必然產生二次抽穗,收獲麻煩,個體發(fā)育不良,產量低。而旱育秧在干旱嚴重時,生長緩慢至停長,秧齡彈性大,不易老化,入水后具有快速生長的爆發(fā)力,而水田育秧無此功能,這也是旱育秧的最大優(yōu)勢,各生育階段提前能促進早熟,因此,不能保證正季栽插的地方,只能旱育保栽,播種應增加種子50%以上,且稀播除好雜草,保證遲栽田基本苗。
2.2.3 底肥追肥同時施,割葉控徒長 遲栽田生育期很短,必須一次性施足所需氮、磷、鉀肥料,氮肥稍重一些,促速分蘗,肥料應選優(yōu)質復合肥加尿素。土質差的稻田更應如此。肥料過量的田塊,可在拔節(jié)初期進行一次割葉控徒長。割葉控長是遲栽田必用配套技術。除非有絕對把握控制好施肥量,才不采用此法。割葉應在分蘗末期至拔節(jié)中期、最遲在孕穗初期,過遲割葉影響產量,可全田割去頂部葉片1/4左右,減少蔭蔽,增強光合作用。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率。
2.2.4 狠抓病蟲害防治 遲栽田由于水肥充足,秧苗嫩綠,稻薊馬、螟蟲、飛虱集中為害,必須加強防治,否則高產無望,另外應注意稻瘟病、紋枯病的防控。發(fā)生葉稻瘟,立即割葉1/3左右施藥。
水稻旱育稀植是農技措施推廣之一,常年水稻栽培面積621hm2,單產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不發(fā)展與進步,產量有明顯提高,特別是推廣寬窄行條栽和旱育稀植以來,效果更佳,農民獲得了增產增收。
水稻旱育稀植技術是國家“九五”農業(yè)技術科技重點推廣項目之一,現將此項技術推廣總結如下:
統(tǒng)一選用優(yōu)勢強、抗病高產的汕優(yōu)63號、岡優(yōu)22號等品種,播種前用多茵靈活或石灰水浸泡1~2d,再用清水洗凈,催芽露白播種。
3.2.1 選地 選擇背風向陽的中性地或酸性旱地做秧床,最好選擇蔬菜地、洋芋地等。
3.2.2 整地與施肥 做到床平,土細肥勻,每m2用10kg農家干肥和0.15kg普鈣混勻,開溝埋墑,墑面平整,澆水后即可播種后澆水。
3.3.1 扣種稀播 培育適齡壯秧,用芽種0.08~0.1kg/m2,人工來回撒播,然后蓋細土1cm,每m2用化學除草劑丁草銨0.25g兌水0.15kg噴土。
3.3.2 蓋膜與揭膜 蓋土后立即蓋好拱膜,當1.5~2.5葉時白天兩頭揭膜通風,晚上蓋嚴,三葉一心后全日通風煉苗,一周后,揭膜時間以早上太陽未出時為好,杜絕中午揭膜。
早施分藥肥,看苗追施,每667m2施農家肥1000~1500kg,普鈣肥25~50kg,尿素10~15kg,施好中層肥。根據秧苗返青特點,栽后5d,每667m2施尿素15~20kg,后期看苗,孕育期補3~5kg。
3.5.1 化學除草 移栽后6d,每667m2用新得利5g拌細土25kg均勻撒施栽田面,保持淺水層一周。
3.5.2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把病蟲害控制在最低損失度。黏蟲用20%速滅殺丁乳油20~30mL/667m2。白葉枯病用25%可濕性粉劑100~150g/667m2,螟蟲用3%呋喃丹顆粒劑500~5000g拌土3~5kg溝施或撒施防治。
綜上所述,旱育稀植具有省種、省秧田面積、省工、省肥,抗逆性增強,植株根系發(fā)達,葉片挺健硬扎、彈性好等優(yōu)點,結合當地實際,水稻旱育稀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