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墨
“美國不應該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白白地作戰(zhàn),在很多情況下,根本就不應該?!?018年12月26日,突訪伊拉克的特朗普在伊拉克阿薩德空軍基地發(fā)表講話時這樣說。他說這話的背景是他剛剛宣布了從敘利亞撤軍的決定。
這個決定直接導致了國防部長馬蒂斯的辭職。特朗普圣誕假期遠赴伊拉克“勞軍”,不只是為了穩(wěn)定軍心,也是想安撫撤軍引發(fā)的政治反彈。突訪伊拉克期間,特朗普明確表態(tài)現(xiàn)在不會從伊拉克撤軍。但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撤軍不會止于敘利亞,下一個撤軍地點很可能是阿富汗。
不可預測的特朗普會把海外撤軍走到哪一步?比如是否會從日本、韓國、歐洲等盟國撤軍?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美國為何海外駐軍說起。歷史地看,海外駐軍向來是帝國的標配,羅馬帝國、波斯帝國、大英帝國等都在遠離其權力核心的區(qū)域駐扎過龐大的軍事力量。美國也不例外。美國成長為超級大國的進程,與其海外駐軍網(wǎng)絡的建設、成型幾乎完全同步。
美國海外駐軍的鼎盛時期是二戰(zhàn)結束時的1945年,那一年美國在約100個國家擁有近3萬個軍事基地。那時的美國,也是被二戰(zhàn)蹂躪的世界中實力的絕對主導者。冷戰(zhàn)期間,美國在海外長期擁有1500多個軍事基地,冷戰(zhàn)對手蘇聯(lián)與其完全不在一個數(shù)量級。
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經(jīng)歷了一波海外撤軍潮,海外軍事基地減少到約800個。目前美軍130萬總兵力中,長期駐扎海外的約為20萬,絕大多數(shù)分布在38個大中型軍事基地。值得注意的是,這38個大中型軍事基地,集中在歐洲、中東、日本和韓國等主要盟國。換句話說,美國的主要海外駐軍,與其同盟體系是高度匹配的。
特朗普提縮減駐軍,無異于對盟友的“恐嚇”。但是,這種“恐嚇”正在奏效,歐洲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把軍費提高到了GDP2%的比例。
這樣的海外軍事布局,是美國世界霸權的重要支柱。缺了這根支柱,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只會是空中樓閣。特朗普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他所要的“讓美國大兵回家”,是不想讓美國繼續(xù)在動蕩、戰(zhàn)亂的地區(qū)承擔“國家建設”的責任。后冷戰(zhàn)時代美國頻繁地對外軍事干涉,對國力的消耗在國內(nèi)所引發(fā)的反彈,已經(jīng)成為強大的政治思潮。
特朗普不會,也做不到讓美國從主要盟國全部撤軍,但縮減駐軍的可能性卻很大。一方面,軍事科技尤其是遠程軍力投送、精確打擊技術的發(fā)展,使海外軍事基地的性價比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縮減海外駐軍,是特朗普施壓盟國提高軍費、承擔更多安全承諾的重要籌碼。
入主白宮以來,特朗普只要搖晃一下撤軍的“大棒”,盟友就會感到一陣恐慌。而且,縮減駐軍所造成的戰(zhàn)力減損,可以通過促使盟國購買更多美國軍事裝備、加強軍事合作來彌補。對于精于成本收益核算的特朗普來說,這樣的交易不可謂不劃算。
冷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軍費在北約中所占比例長期維持在70%左右,而冷戰(zhàn)期間歐洲承擔的比例大多在50%。特朗普不是要拆毀軍事同盟體系,而是要終結這種“不公平”狀態(tài)。他在阿薩德空軍基地的講話中說得很明白:“如果他們想讓我們作戰(zhàn),他們必須付出代價—有時候,這是一種金錢的代價—我們不是世界的傻瓜?!?/p>
特朗普提縮減駐軍,無異于對盟友的“恐嚇”。但是,這種“恐嚇”正在奏效,歐洲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把軍費提高到了GDP2%的比例。美國與韓國關于軍費分擔的談判,進行了10輪依然沒談攏。不用懷疑,這樣的談判很快會以韓國大幅讓步結束。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不會放棄軍事同盟體系,但可能進行從“絕對控股”到“相對控股”的轉型。也就是說,迫使盟友大幅提升軍費。美國海外撤軍會走到哪一步,這將是一個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