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靜 童佩 高鈺琳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的生命歷程。但我國對于死亡比較避諱,很多人不愿意談及。當面對老年人和臨終患者時,死亡更是成為一個禁忌話題[1]。老年人在面對年齡增長、疾病、衰弱、失能等負性事件時,常常會聯(lián)想到死亡。他們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呢?本課題組于2018年6月到9月,在廣州市兩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兩家醫(yī)院以及兩家養(yǎng)老院開展社會調研。期間,接觸了六百多位老人,傾聽他們的故事,了解他們對人生的看法。他們中有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也有來自廣東其他市縣以及其他各省份的人。與預想不同,大多數(shù)人對死亡這個話題并不避諱,甚至會主動提及。總的來說,他們對死亡的態(tài)度主要有四種,與傅偉勛教授[2]在《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中提到的末期患者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一致,即“不愿接受地被迫接受”“無可奈何地被動接受”“自然而然地接受”“基于宗教性或精神性的正面接受”。
過度醫(yī)療問題在當下備受關注[3-4]。在醫(yī)院里能見到很多處于臨終期的老人接受著過度醫(yī)療,生活質量處于較低的水平。這類老人無法接受死亡,表現(xiàn)出較強的死亡焦慮,主要表現(xiàn)在期望通過治療來維持生的希望,又或者通過服用保健品期望延年益壽。在調研中,有不少老人會拿出自己買的保健品或“神藥”來咨詢,同時列舉出自己身體好轉的表現(xiàn)來期望我們認可“神藥”的作用。在他們看來,仿佛得到了醫(yī)務人員的認可,他們就能更長壽。如傅偉勛教授書中提到的那樣,這類老人不可能死得甘心,也沒有辦法坦然地面對死亡,一定要掙扎反抗到底,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對死亡的惶恐中[2]。分析可能原因有:①出于對死亡的未知,不知道死亡后的世界是怎樣的,害怕死亡后被火化、被埋葬;②出于對家人的牽掛和不舍,眷戀已有的好生活;③有“虛度人生”的感覺,就像黑澤明導演的日本影片《生之欲》中的渡邊先生一樣,在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時開始感到焦慮不安,因為回首過往的生活,以前的自己似乎像木乃伊一樣地活著,“不敢死,因為不知為何活到現(xiàn)在”;④對回歸終極虛無的恐懼,害怕若干年后,將沒有人記得他們,整個世界上都沒有了他們存在過的痕跡。
由于家庭結構和養(yǎng)老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成為了空巢老人,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機構養(yǎng)老。其中部分老年人不能適應孤單的生活,往往會主動提及“孤獨”和“不能自主活動便自殺”這兩個話題。其中有一位很靚麗的八十歲的奶奶,她獨自居住在養(yǎng)老機構,老伴去世了,孩子們極少來看她,在好友因老伴的離世而選擇了自殺后她常感孤獨。平時為了打發(fā)時間,她每天早晨六點鐘起床,去一個來回需要4小時的市場買菜。她說,節(jié)假日期間獨自待在房間里,面對空蕩蕩的走廊便更覺得有一種蝕骨的孤獨感要將她吞沒。每當護工和其他老人問她節(jié)假日如何度過,她都只好撒謊說孩子們接她回家。節(jié)日當天,她一個人去超市、公園,從白天逛到晚上,回去后便按照白天想象的那樣,跟別人繪聲繪色地描述節(jié)日如何開心,跟孩子一起都吃了些什么……她說以后身體健康狀況差了,不能自理了,她也會選擇自殺。訪談中遇到的老人有些甚至已經(jīng)設想好了多種自殺方式。看上去他們接受死亡,但這更像是一種被迫的接受。因為身體沒辦法自主,沒有經(jīng)濟能力,沒有家人的關懷,便覺得人生沒有價值和意義可言,無可奈何,只能選擇死亡。對于這類老人,課題組嘗試借助意義療法[5]的理念,試圖幫助他們找到活著的意義。這位奶奶在課題組成員的鼓勵下決定重拾對電子琴的愛好,她表示即使身體差了,只要手指還能夠彈出美妙的琴聲,也能體會到生活的意義。
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和“文化大革命”,有一些老人比較豁達樂觀,對現(xiàn)狀也比較容易滿足。他們從苦難中走過,認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現(xiàn)在的生活已經(jīng)可以用“歲月靜好”來形容了。他們對于疾病和死亡也能夠順其自然坦然面對,不會想著去自殺,也不做過度醫(yī)療。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八十四歲的老先生,他進入養(yǎng)老院前就簽署了《預立醫(yī)療自主計劃書》(在不可治愈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的醫(yī)療指示如是否插管、是否做心肺復蘇,可以讓人們在清醒的時候提前做出決定)。他很清楚這里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以后很可能就死在這間房里了。所以在入住養(yǎng)老機構的第一天就簽了這份計劃,交了一份給養(yǎng)老院的負責人,希望臨終的時候能有尊嚴地離開。他把房間重新整理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又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自創(chuàng)了一套適合自己的運動,活在當下,樂觀接納死亡。這一類老人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認為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樣自然,與其為將來的死亡而苦惱,不如好好地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每一刻。在他們看來,生命和死亡都要有其質量和尊嚴。
夕照映晚霞,層巒疊緋光。這類老人在晚年仍然像年輕時一樣追求充實并熠熠生輝的精神生活。一位正在住院的老人說:“一個人一定要有愛好,有愛好才有精神寄托……要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有所追求,并勤奮、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還要善于利用業(yè)余時間去學習,愛因斯坦也曾說過‘人的千差萬別主要在業(yè)余時間上’?!彼矚g每天在方正格子間用毛筆揮灑恣意豪情、在三尺講臺上傳道授業(yè)解惑……人要把實現(xiàn)人生價值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他說毛主席曾告誡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裝在心中”。他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培養(yǎng)了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調研中也經(jīng)常聽到老人們說保爾·柯察金的那段話:“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感到羞恥?!边@類老人往往有著自己的人生理想與追求,對死亡的坦然主要基于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
除了追求人生目標外,還有部分老人追求一種更崇高的價值,也以一種更加坦然的態(tài)度去面對死亡——捐獻遺體。在調研中見到不少老人在家人反對的情況下逐個說服家人,最終達成捐獻遺體的心愿。調研期間,我們也幫助了一位不清楚捐獻途徑的老人聯(lián)系學校遺體捐獻登記中心。當我們告訴她學校負責遺體捐獻的老師會過去和她商討相關事宜的時候,被她激動的神情所觸動。這類老人有著不可動搖的高度精神性信念(即為國家的教育和醫(yī)療做貢獻),超越了死亡。他們面對死亡不僅有坦然,更是深受道家“生死齊一”信念影響,認為生也自然,死也自然,氣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亡只是回歸大地的一種方式。他們期望肉身分解回歸大地之前,能夠對他人、對社會有所貢獻。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xù)加深,如何實現(xiàn)老年人成功老齡化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與老年人談論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老年人回顧人生,完成思索和重建生命意義的過程;了解老年人的死亡觀,為有針對性地開展老年人的生命教育提供依據(jù),引導老年人積極對待老化、疾病與失能等負性事件,促進老年人成功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