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對于大學生的海洋知識教育還比較薄弱,具體表現(xiàn)在有的大學生對待海洋爭端的態(tài)度上缺乏理性與科學的認知,而傳統(tǒng)海洋意識教育對“海洋爭端”的本質啟示不夠,對解決海洋權益爭端問題的公共性價值導向探討較少。因此,應著力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海洋意識教育,結合大學生對于海洋領土爭端中的主流認知,澄清若干錯誤的認識,形成反思不應該成為漠視領土紛爭甚至是貶低國家制度的理由等共識,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海洋意識。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海洋意識教育;海洋爭端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9-0091-03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十分遼闊。我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主張管轄海域和1.8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牢固樹立海洋意識,壯大海洋經(jīng)濟、加強海洋資源環(huán)境保護、維護海洋權益事關國家安全和長遠發(fā)展。但是,對于部分大學生而言,未必都能夠在海洋問題上有理性深刻的認識。作為教育者,有義務反思在海洋教育中如何更好的傳播公共性價值導向的理念,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海洋意識。
一、傳統(tǒng)海洋意識教育中的主要內容
關于海洋及其島嶼的主權爭端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政府間的行為與事件,統(tǒng)稱之為“海洋爭端”。長久以來,在涉及國家主權的國民教育中,大眾教育一直相對重視陸地而輕視海洋。隨著“海洋爭端”的日漸嚴峻和中國政府的越發(fā)重視,關于“海洋爭端”的輿論宣傳和知識教育也在逐步完善,主要體現(xiàn)在:
(一)重新審視培養(yǎng)海洋意識的教育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曾言:“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反觀中國的近代史,無不印證了這位航海家的至理名言。一部屈辱的中國近代史,也是肇始于率先進行工業(yè)化革命的海洋列強。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大學生對于我國海洋領土的知識知之甚少,對于海洋領土紛爭的態(tài)度也僅僅表現(xiàn)在愛國主義層面,缺乏科學的認知和理解。當前,我國的國民教育和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中已經(jīng)開始反省海洋意識教育的不足,宣傳海洋在立國、利民和國際競爭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重點在于講授“海洋爭端”的基礎知識
以“南海問題”為例,教育內容主要偏向于:一是南海本身的常識。如南海諸島受控制現(xiàn)狀、南沙軍事活動現(xiàn)狀、南海資源被盜掠現(xiàn)狀、南海問題的成因、南海問題的對策等內容。二是關于海洋重要性的基本知識。如海洋對于世界格局的影響,海洋對于中國歷史和社會變遷的一些案例和理論。通過這些基礎知識的傳授,能夠讓大學生了解到南海與南海諸島的現(xiàn)狀,南海問題的來龍去脈與中國政府的政策沿承,以及南海問題關系到中國的“海上生命線”,關系到中國能源資源,甚至攸關國家的復興和中國的海洋強國之夢能否實現(xiàn)。
(三)重視培養(yǎng)運用國際規(guī)則和國際法律的意識來解決“海洋爭端”
在講授“海洋爭端”的相關知識時,逐漸擯棄以前基于立場空洞的說教和宣揚,更加理性務實地探討在和平環(huán)境下如何更好的建立和運用國際規(guī)則和國際法律實現(xiàn)國家利益最大化。如讓大學生了解《聯(lián)合國海洋法》《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國際海洋法公約》等相關的國際海洋法和國際規(guī)則,講授領海、領?;€、毗連區(qū)、專屬經(jīng)濟區(qū)等在解決海洋領土爭端中必須應用到的一些基本知識。以“南海問題”為例,教育中還要介紹《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出臺的背景和意義等,幫助大學生了解中國政府維護海洋權益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二、大學生在“海洋爭端”中的主要態(tài)度與傳統(tǒng)教育短板反思
(一)大學生在“海洋爭端”中的主要態(tài)度
“海洋爭端”紛爭煩擾,各方言論充斥于各種媒體,一些出格輿論甚至借助新興媒體在局部范圍引起小小騷動。大學生經(jīng)常以“讓思想走在年齡的前面”律己,卻受制于個體的心智與知識閱歷的局限,以及對新媒體輿論的放大作用,常常不明是非甚至讓出格怪異的言論左右自己。按照個體情緒反應的指向不同,大學生在“海洋爭端”中的主要態(tài)度有以下幾種:
一是偏激型。主要特點就是“爭斗”,倡導適度以武力作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持這種觀點的大學生主要基于中國國力的發(fā)展,經(jīng)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世界排名第二的GDP總量,已經(jīng)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可以適度來解決“海洋爭端”。另一出發(fā)點則是借鑒俄羅斯等國家在維護主權和領土方面的強勢作為,俄羅斯可以在“出兵介入格魯吉亞南奧塞梯武裝沖突”,國家政要可以登上與日本有爭議的北方四島,樹立了強勢形象,很好地維護了國家領土主權利益。
二是漠視型。主要特點是對事件漠不關心和不置可否,表現(xiàn)為既不關心事件本身的來龍去脈,也不關心事件的處置結果,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持這種態(tài)度的基點在于事態(tài)本身和大學生的個體直接利益不大,不能解決就業(yè)等切實直接利益問題,主觀認為對自己毫無意義。另一出發(fā)點則在于抱怨表達的途徑太少,想關心也難以有更好的渠道,個體的聲音毫無作為,還是讓政府和政治家去處理。
三是反噬型。這種態(tài)度特點似乎有點“胳膊肘往外拐”的性質,不僅不從國家、民族和個體的利益出發(fā),反而對國家和政府處理事件的種種做法發(fā)出質疑、詰問甚至是貶低的聲音。這一態(tài)度的主要基點在于,“海洋爭端”中的一些島嶼太小了,“得之無所益,去之無所損”。甚至有少數(shù)大學生認為,怎么看都覺得爭端中的這些島嶼離越南、菲律賓和日本近,武斷地認為地質構造上不屬于中國。此外還有一種更需要警惕的聲音,將內部階段性的問題和國際問題糅雜在一起,錯誤引導民眾,影響民眾漸趨的凝聚力。
(二)對傳統(tǒng)教育短板的反思
大學生的主要態(tài)度和個體的閱歷、所處社會環(huán)境以及新媒體的“放大”功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但也和傳統(tǒng)海洋意識教育中缺乏清晰的公共性價值導向和獨立性思維培養(yǎng)不足密切相關。
第一,傳統(tǒng)海洋意識教育對“海洋爭端”的本質啟示不夠。以往對“海洋爭端”的解讀經(jīng)常就事論事,一些評論和理論宣傳讓人昏昏欲睡,很少能夠上升到國家和民族的戰(zhàn)略高度。殊不知,“海洋爭端”的有效解決,既需要合適的機遇,更需要考驗中國政府和中國人的智慧,關系到中國的復興之路和海洋強國之夢是否能夠實現(xiàn)。因此,明晰國家層面的解決“海洋爭端”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實現(xiàn)教育和輿論聲音高度統(tǒng)一,更能夠震撼大學生的心靈。
第二,對解決海洋權益爭端問題的公共性價值導向探討較少。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少能夠給大學生提供足夠的平臺和形式進行開放式的探討,尤其是帶著公共性價值導向的探討。這種局面造就的后果就是大學生容易犯若干錯誤。一方面,在解讀“海洋爭端”問題上眼光不夠開闊和長遠,看問題的面比較窄,不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一知半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公共性精神的導向,很少有大學生能夠將解讀“海洋爭端”上升到國家和民族的高度,容易從個體或者是局部利益出發(fā)來看問題,致使本末倒置。
第三,缺乏培養(yǎng)“勇于擔當”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對于傳統(tǒng)教育還需要反思的一點是,我們傳播了“海洋爭端”的相關知識,但是多數(shù)大學生對于知識僅從實用性或者“湊熱鬧”方面來對待,多少給教育者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無奈?!坝兄R沒文化”很可怕,更為可怕的是,如果大學生缺乏參與政治的熱情,不能夠樹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信念,民族和國家的重任誰來擔負?
三、關于維護海洋權益中應該匯聚的若干教育共識
“海洋爭端”的解決絕非一日之功,這在一定程度上考驗著我們對于大學生的教育是否能夠開啟他們的心智,震撼他們的心靈。如前所述,在海洋意識的培養(yǎng)上,中國遠遜于歐美列強諸國,也和近鄰日本、韓國有著不小的差距。對于大學生在“海洋意識”上的教育,我們要源于傳統(tǒng)更要超越傳統(tǒng),在教授傳統(tǒng)知識的同時,對于當下相對迷惑大學生的觀點要予以駁斥澄清,正本清源。
(一)反思不應該成為漠視領土紛爭甚至是貶低國家制度的理由
經(jīng)過4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綜合國力突飛猛進,世界影響力日盛,國人對中國政府的期望也日高。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取得的經(jīng)濟成就相對于政治體制改革要耀眼的多,國內還存在諸多體制機制不順的狀況。部分大學生不能正視理想和現(xiàn)實中的差距,不能客觀理性面對社會中的一些不公平公正的現(xiàn)象,將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階段性問題等同于制度缺陷,甚至詆毀社會主義制度。反思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是每一個理性的大學生應該擔負的責任,但將反思作為反噬國家甚至詆毀社會主義制度就是值得警惕的事情。清末名將左宗棠在收復新疆時,有人認為“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但是“若此時即擬停兵節(jié)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彼時之收復新疆與此時之維護中國海洋權益,似曾相識。
(二)領土和主權是國家的核心利益,海疆不能輕言“壯士斷臂”
領土糾紛經(jīng)常呈現(xiàn)出“剪不斷理還亂”的態(tài)勢,耗時長久,部分大學生希望“快刀斬亂麻”,以中國和俄羅斯曾經(jīng)就黑瞎子島達成共識,“壯士斷臂”解決兩國陸地邊界線的案例應用于“海洋爭端”,甚至有學者提出來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本三方“釣魚島共治”。這種觀點可謂新穎,但直觀問題的立場和原則一定要堅持:一方面,領土和主權的紛爭不能夠畏難退縮?!耙淮缟胶右淮缪?,萬里江山萬里營”,解決領土糾紛要知難而上,因為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領土糾紛要堅持地緣政治和國家整體利益最大化原則。黑瞎子島問題達成共識是中俄之間和區(qū)域的地緣政治、國家主權繼承的歷史原因、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還存在一些差距等種種因素的作用結果。此外,要客觀面對“海洋爭端”和中俄解決黑瞎子島問題的顯著區(qū)別?!昂Q鬆幎恕敝悬S巖島、釣魚島的領土主權繼承相對清晰,戰(zhàn)略地位非黑瞎子島可比,且區(qū)域外部因素要復雜的多。
(三)警惕以民族主義的思維解決“海洋爭端”
“海洋爭端”中年年“打”與“和”的口水爭論,耗費了太多國人的激情。如何處理“海洋爭端”,有必要回顧2002年底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在金邊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更有必要回顧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90年代初定下的“冷靜觀察、穩(wěn)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的方針。實際而言,有多少“打”與“和”的口水爭論者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戰(zhàn)爭對任何一個國家的破壞程度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是否發(fā)動戰(zhàn)爭的決策上必須要慎之又慎。一方面,中國的強大離不開和平的國內外環(huán)境,且國內改革開放40余年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要在發(fā)展中解決;另一方面,中國的海上生命線受到太多的掣肘,既面臨東盟國家的威脅,更重要的是日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圖,連澳大利亞甚至是印度也想插手。在通往中東的陸地交通線未開通之前,中國的資源能源尤其是石油、鐵礦石等太倚重于這條交通線了。換句話講,保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要有強硬的態(tài)度,主權和領土不容侵犯,但在局勢能夠為我掌控的形勢下,“上兵伐謀”“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應是最佳的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從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fā)展的價值,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視為自己的神圣職責?!睔v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也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中國將繼續(xù)致力于通過友好談判和平解決同鄰國的領土、領海和海洋權益爭端。從中我們看到國家領導人的良苦用心、決策之慎重以及對海洋爭端形勢的洞若觀火。
四、結語
如何保護中國的藍色海疆,仍要時刻銘記“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金玉良言,謀發(fā)展,強國力,增強硬實力,還要增強軟實力。只隨著國家綜合實力日益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在解決“海洋爭端”上的姿態(tài)將會更加自信。
參考文獻:
[1]徐立特.論現(xiàn)代海洋意識教育進入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實踐[J].學理論,2015(12).
[2]李靖云.南海問題角力:立足立體多層次共贏[J].中國邊防警察,2012(2).
[3]邵建平,李晨陽.東盟國家處理海域爭端的方式及其對解決南海主權爭端的啟示[J].當代亞太,2010(4).
[4]李國強.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J].求是,2011(15).
作者簡介:張文風(1980—),男,漢族,湖北黃梅人,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yè)博士生,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責任編輯:馮小衛(wèi))
基金項目:2018年廣東省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碎片化傳播語境下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課話語轉換與重塑研究”(編號:GDJG2019111)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