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等
行走在卡拉麥里
劉 ?勇
在新疆卡拉麥里,二十多年,我用一雙泥濘的腳,踏遍了冬雪、春草、夏雨、秋實。然而,這次獨上卡拉麥里,是借著夕陽的繾繾綣綣,纏纏綿綿,揮揮灑灑,沸沸揚揚,欲把欄桿拍遍,把阡陌走完。
我到野馬中心,是因為想清靜清靜。車行駛在卡拉麥里的腹地,這里少了建筑物的遮攔,少了花草樹木的點綴,更顯遼闊,也更顯荒涼。看得最多的是鹽堿地,它們暴曬著,發(fā)著白光,有的地方甚至裂開了口子,干裂的皮膚翻卷著。有時也會猝然出現(xiàn)幾簇或者一片紅柳叢。遠遠看去,沙地是耀眼的黃,枝條是沉穩(wěn)的綠,花朵是嬌艷的紅,沙漠紅柳,真像紅衣綠褲的西域女子,驚鴻一瞥,就點亮了疲憊的眸子。
2018年冬季,我來到野馬繁育中心。眼里遠處是綿延不絕的天山山脈,雪山皚皚,沙海茫茫?!扒Ю锉?,萬里雪飄”,戈壁灘被蓋上一層厚厚的鵝絨被。戈壁灘上的春季還未蘇醒,遺留了冬季未曾融化的冰雪,隨著溫度漸升,滴滴滲入大地,此時這雪水對戈壁灘來說,是多么渴求的滋養(yǎng),直到戈壁灘被陽光喚醒,泥土泛著水光,光芒耀眼。步入夏季,這戈壁灘上的植被就開始瘋狂地生長,再經歷幾次暴雨洪水的洗禮,加上干旱熏陶時日,便鐵錚錚地長起來了。秋季比較短暫,戈壁灘的變化不是很明顯,只是如同黑白山水筆墨畫,滄桑不已,戈壁灘顯現(xiàn)出枯黃的底色。
在卡拉麥里生活的日子里,我總是很欣賞近處的戈壁灘,那里長滿了一簇簇紅柳,它們生生不息地扎根戈壁,默默繁衍,依托天山的厚重,緊緊地抓住沙子……在茫茫戈壁,它生根;在沙漠之丘,它開的花如此燦爛;在鹽堿地,它照樣生長,從來不求風祈雨,充滿自信。它與鹽堿搏斗,與風沙較量,即使狂風把一團紅柳連根拔起,它的根被吹到哪兒,就會在哪里重新扎下根,只要有一場雨水,它就能成長起來,無所謂苦,也無所謂樂。恰似佛陀,無論何種境地,心巋然不動,在艱難的土地上始終安妥靜好。紅柳默默,卻讓我自慚形穢。過往的經歷告訴我,再怎么修行,我也跳不出俗性,一有風吹草動,還會惶惶然不可終日。
野馬場上那些頂著炎熱作業(yè)的喂馬師傅們,滿臉通紅,歲月在他們額頭上寫下皺紋幾許,汗水流過,野馬家族的兒女們早已成為親人,他們一會兒打幾聲口哨,一會兒和野馬玩玩,休息一會,繼續(xù)工作。
天氣忽冷忽熱,時而陣雨連連,時而陽光烈烈,很快我便習慣了這邊的生活,學習看野馬,在這里了解了很多野馬的守護者,偶爾寫寫東西,日子還算充實。
每天在食堂能見到他們,一群人,說說笑笑,走在去往野馬圈舍的戈壁灘小道上,身影淹沒在清晨的艷麗和黃昏的晚霞中,慢慢地消失在廣闊的戈壁灘。
戈壁灘旁,野馬圈上邊去看看他們,或者與他們親近一下,在戈壁灘上,我找到了一種信仰,一種力量,我可以像一個守望者,一個真正的守望者,并不只等待奇跡的出現(xiàn),并不是幻想成功的到來,也并不只是迷茫的邂逅現(xiàn)實的狀態(tài)。
偶爾會問自己現(xiàn)在在哪個城市,偶爾會忘了自己在什么地方,走過近五十春夏秋冬,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才落下腳,才真正開始了人生的旅途,不是匆匆離別,不是每天換換地方,這里卻有最美的風景,一路風景,讓我懂得了許多。
與野馬日久天長的愛戀,升華了我的生活習慣和行走姿態(tài)。
滄桑歲月,風塵人間。情隨事遷,悲喜交集。唯有愛和感恩,讓人擁有生命的力量。就有扎根大地,輕甩水袖的飛天之舞,在文字的城堡里,搖曳云朵和花兒的手語。喜歡向著陽光而行,我總愛淡化負面的人和事。因而留在記憶里的,多半是一些美好的風物。與這里的紅柳、野馬不期而遇,是刻骨銘心的留痕。
你看,附近放羊的村民們,揮起長鞭,那弧度如同戈壁灘的曲線,羊群聲聲,走在回家的路上,戈壁灘滋養(yǎng)著羊群,守望著天山。
你看,日子沒有想象的那樣單調,野馬中心的工作人員們,他們像紅柳一樣扎根在戈壁,三十多年,他們不是大娛樂家,無法在繁華那頭大聲喧嘩,只能靜靜悄悄做自己的工作;他們不是閑情逸趣的代名詞,他們在這里只能遠遠望著那些瞬間凋零的煙花。美麗的煙火,終究有說不出的諸多苦澀滋味;喧鬧的街道,終究沒有戈壁灘上的小道走著厚實;奢侈的享受,終究不是野馬守護人可以向往的夢。孤獨的和弦,微涼的記憶,彈撥一曲過往,殘留一些慰藉,只是,扎根戈壁荒漠的那一簇簇紅柳,向誰坦然吐露自己的心情?生,或者死,對它們來說又是什么時候的事情?
每個人都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去擁抱世界,莫名感懷擦肩而過的瞬間。而我,沒有能力更好地傳遞友善和感恩,只能用枯瘦的語言去回饋——那是帶著體溫的真心贊美。
卡拉麥里的戈壁灘喲!
我不知道遠方有什么值得我期盼。或許,傻傻地,蠢蠢地,以混沌的童心,持抱歲月無法改變的初衷,是支撐靈魂遠行的小小理由。我希望在這里可以磨礪自己的意志,對戈壁灘上的紅柳持久不衰地愛戀,汲取陽光、流水、大地、泥土的滋養(yǎng),亦是生命豐沛元氣的真實需要。
卡拉麥里的戈壁灘有我想象的情景,我喜歡這里的戈壁,喜歡這里的曠遠。這里,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卡拉麥里的戈壁灘有我多年不曾有過的快樂,這里并不孤單,這里并不苦累,因為紅柳給了我力量。這力量讓我在思念的時候,讓我在孤單的時候,讓我在苦難的時候,讓我在苦和累的時候,讓我在經受挫折的時候,能夠扛住撐住,從而不斷前進!
戈壁灘,卡拉麥里的戈壁灘……
戈壁灘的野馬守護人,他們像紅柳一樣以常年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平凡、守得住青春的精神,點亮了野馬野歸的希望,成為卡拉麥里深處最美的風景。
此時,我正在卡拉麥里的戈壁灘上行走。
[劉勇,筆名一滴墨香,女。新疆昌吉州作家協(xié)會會員。媒體工作者。發(fā)表散文等作品。
] [作者簡介]
漫旅的昌吉
藺旭陽
夜深的時候,總是難以入睡,沏一杯茶,點一根煙,思緒也隨之飄然。推窗北望,拉簾南眺,街巷的霓虹,像這個城市的血脈,暗自洶涌。茂密的小葉榆,挺拔的白蠟樹,纖柔的河堤柳,堅強的小白楊和鑲嵌在林間的綠化帶,酷似綠色的河,泛著生命的活力,沸騰著西部昌吉翻卷的潮,在車河的涌動中光彩斑斕,勃然生輝。雖是沉睡的歌,卻也未能靜默大自然日益茂盛的夢,跟著昌吉花兒般的綻放,成為大漠邊最為耀眼的明珠。
今日之昌吉,已非昨天,數(shù)載的變遷,驚呆了整個神州。初春賞花踏青,盛夏休閑避暑,金秋覽勝美食,隆冬戲雪滑冰,四季觀光,一年綺麗,不愧為昌盛吉祥之地。這也使得全國各地游客紛至沓來,以睹這塊福地的風采。
一宿未眠,心中無數(shù)次地品讀著昌吉。屯河抱月,草原牧歌,棉海似玉,麥浪奪金,硫云花海,杏林長廊,石榴映堤,松柏映日,冰川連天,奇峰聳云等一系列數(shù)不勝數(shù)的美麗,裝飾著繁雜的心境,讓焦躁的情緒穩(wěn)定了許多,也頓生了想去擁抱大山的念頭,徹徹底底放松一下心情,領略上天賜予昌吉各族人民的那份凈土,把那工作中積累的疲憊,鄰里家常的瑣事,朋友同事間的苦于應酬,還有日復不穩(wěn)的氣溫所帶來的不適,統(tǒng)統(tǒng)都去冷凝在雪山之上,讓草原的美麗,給心情增添一宇芬芳。
正值周末,一群好友相邀,來一個說走就走的自駕游。幾經商談決定去昌吉南端的廟爾溝。一夜之間二十人的團隊宣告完成組合,具有領導才能的朋友,做了周到細致的安排。首先規(guī)劃好了出游線路,再從安全方面給大家普及了野外游的一些常識,并讓一同出游的平安保險的朋友小李,為大家每人購買了一份保險,作為意外保障。同時指定兩人為大家采購食用材料,囑咐大家野外活動所帶的必需品和應急用品等等。
翌日清晨,迎著一輪朝陽,在約定的地點整裝待發(fā)。早餐過后,二十人的旅游團隊,可謂浩浩蕩蕩,出昌吉市區(qū)南行,沿頭屯河上溯,新修的公路,視野寬闊,車流暢通,兩邊的綠化帶,像綠色的風影向后飛掠,茂密的樹冠,綠蔭避炎。輔道旁邊是觀賞林與草坪相間,或高或低,起伏綿延,路邊的圍墻時不時會看到一行行醒目的大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這沿途的景色交相映襯,彰顯了美麗昌吉的另一道名片,向路人展示著今日昌吉的風姿,和著頭屯河的濤聲相擁而舞。
頭屯河可以說是昌吉的母親河,發(fā)源于天山山脈,全長一百九十公里,從天山雪峰的眾多條小溪,穿越崇山峻嶺,一直向下,在天山的三級夷平面相聚,匯成上游主流,像匆匆過客掉頭北行,直至樓莊子水庫依壩歇息,吞納七千余萬方的庫容,毅然踏步,沿著峽谷主河道,歡歌出行,滋潤了二十八萬余畝良田,哺育著沿途的百余萬各族人民。峰回路轉,過村串鎮(zhèn),依城抱月,托橋迎客,像春風輕拂兩岸。行至中游,緊摟著首府烏魯木齊和昌吉的繁華,至天山北麓和準噶爾盆地南緣擺動腰姿,枯季吐乳,澇時暢懷,讓綠洲生芳、大漠泛青。不顧疲憊,而后悠然向前,歸依青格達湖的懷抱,靜靜眺望準噶爾邊緣的每一處生機。
沿途的風景很怡人。驅車向南十幾公里,轉向東行,馳過頭屯河的一座大橋,呈彎道形的路使得車速放緩,新建的工業(yè)園區(qū)已成規(guī)模,兩邊不時有坡度較緩的小丘上,忙著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大一會兒的工夫,行至中上游區(qū)域,山勢也慢慢地變高,各種形狀的山嶺,犬牙交錯,五彩斑斕,遠看像火,近似云煙,山上植被較少,略顯荒涼,顯然已經到了久負盛名的硫磺溝了。兩邊奇特的地貌,均源自于百年煤火的燃燒,因此,人們也稱之為“火燒山”。而硫磺溝則是我國最長的侏羅紀山脈,呈東西向綿延百余里,以細碎礫石與膠質泥巖疊合,形成橫向分布,層次分明,豎向褶皺的懸崖峭壁,溝壑縱橫,屬于典型的雅丹地貌、石林地貌于一體。紅黃綠褐等互相疊夾,美不勝收,其絢麗的景致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昌吉市及周邊城區(qū)和首府的工業(yè)用煤,居民生活用煤多出自于這里。所以這里是工業(yè)農業(yè)和牧業(yè)綜合發(fā)展的區(qū)域。而過去,這里煤、黃金、石灰石以及建筑和筑路用的料石,大范圍盲目開采,造成了資源很大的浪費。如今在國家環(huán)保、資源的科學化、合理化利用中重新得到了規(guī)劃,滅火治污,還牧造林,遏制了一些不合理的開采,使得硫磺溝的天愈來愈藍,山頂上也生長起了青郁的牧草。
對于硫磺溝,曾經有一段凄美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好多人在頭屯河里淘金,其中一對夫妻也加入了淘金客的隊伍,但總是空手而歸,收效甚微。天長日久,被雪山融水浸泡的雙腿,患了嚴重的風濕類疾病,每逢天陰下雨疼痛難忍,甚至行走都很困難。他們就在山上挖藥材治療,總不見好。老頭子不忍心老伴兒受罪,照常上山為老伴兒挖藥材,轉眼間天色已晚,一時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老頭就在山中轉悠尋路,越走越累,便在一塊背風的大石頭下歇息,想等天亮再回。夜晚的山里生冷,老頭突然發(fā)現(xiàn)一盞燈籠向他飄來,頓時高興,向著燈光的方向走去,遠看像一個姑娘,始終和他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樣子。不大一會兒走到一個小山坳里,打燈籠的姑娘卻不見了,正在發(fā)愣之際,他突然發(fā)現(xiàn)腳下冒著熱氣,高興之余,就將冰冷的手放到石頭上取暖。極度的困乏,使他不知不覺睡著了,直到暖烘烘的太陽照在他的臉上,老頭兒睜開眼,發(fā)現(xiàn)他的腿腳和手舒展自如,全然不疼了。這時他突然明白,這是石頭下冒出的熱氣治好了他的病痛。欣喜過后,急忙起身往回家走,等到家時,發(fā)現(xiàn)門口圍了好多人。原來,他老伴兒發(fā)現(xiàn)他一夜未歸,心里放不下,就出去找他,不小心掉河里遇難。老頭悲痛欲絕哭昏了過去,恍惚之間看到那打燈籠的姑娘對著他笑,酷似老伴兒年輕時的模樣,急忙伸手去抓,姑娘卻說,我已經走了?,F(xiàn)在你的病也好了,我是受觀世音菩薩的指引帶你去的。你快把這個法子告訴大伙,別讓鄉(xiāng)親們再受疾病的折磨了,說完就不見了,老頭明白是老伴兒托的夢。也明白了其中原委,一時之間這事就傳開了,方圓的老鄉(xiāng)都利用這個方法治好了疾病,老頭也常年守候著那座山。死后化作了一條龍,橫亙在山上。后人稱之為龍骨,也有人稱之為駱駝石。而那石頭里冒出的熱氣,就是熱氣泉,亦稱礦氣泉。后經專家探測,火燒山這一代天然的熱氣泉有幾十處之多,分有高溫、中溫、低溫三種,最高溫度達七十度,夏季平均氣溫二十點五度左右。熱氣內富含氬、氟、氮、硫磺等多種元素,對治療關節(jié)炎、風濕病、骨質增生、鼻炎、中耳炎、沙眼等有很強的療效。所以,硫磺溝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云集,如今的溫泉浴、療養(yǎng)、度假等備受各界關注。特別是硫磺溝熱氣泉度假村,四季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內部設施齊全,理療、蒸熏區(qū)、療養(yǎng)、住宿、餐飲、停車場、娛樂室等應有盡有,對于旅游度假,理療養(yǎng)生來說,可謂周到細致。
沿途遠眺火燒山的風貌,瞬間可見硫磺溝的另一處獨特風景“硫云花?!?。緊鄰硫磺溝鎮(zhèn)生活區(qū),約三百畝的花海,分布在頭屯河二級平臺上。從北向南縱向延伸,這也是近年昌吉發(fā)展文化旅游產業(yè)的另一大手筆。其中牡丹花海、月季花海、薔薇花海等四十余種花全都開放,十萬個五顏六色的風車,搭成各種造型,隨風旋轉。路過的游人紛紛駐足,合影留念。在花海之間,又移栽了桂花、銀杏、沙棘、石榴、楓樹、核桃、櫻花、薰衣草、向日葵、美人蕉等百余種,賞心悅目。一幅硫磺溝的壯麗畫卷,躍然秘境天山南部的觀光帶上。
瀏覽沿途風光,讓人興奮不已,過硫云花海不遠,突見公路兩邊綠色茂密的林帶。有朋友說這就是硫磺溝樓莊子村打造的十里杏林長廊。原來這個村比較貧困,經濟來源僅靠單純的農業(yè),很難維持生活,在市鎮(zhèn)兩級政府的努力扶持下,當?shù)剞r民多種經營,合理利用當?shù)氐淖匀粭l件,依據地勢情況,檢測土質等,在頭屯河的二三級準平臺上發(fā)展經濟林業(yè),走向觀光生態(tài)文明的方向。所以在短短的幾年時間,村里組織農戶在河床二級平臺和山下緩坡地帶,改良土壤,平整土,發(fā)展了長達十里的杏樹林帶,引進了好幾種品質的杏子,適合山區(qū)生長,耐旱抗寒。我們一行在路邊比較寬闊處把車停了下來,看見不少村民在自家杏園地頭,撐起了帳篷,支著幾塊木板,上面放著新采摘的杏子出售。大家紛紛走向幾個帳篷,有人在挑選著杏子,也有人在聊天。主人告訴我們,也可以進入杏園里自由采摘,最后再稱重付款,一群人聽了開心地笑起來。一個朋友問杏園主人收入如何,憨厚的主人笑呵呵地告訴我們,他家就有二十多畝園子,今年還可以,雖說辛苦一些,但是看到了效益,再苦也值。春暖花開的時候,大家可以來賞杏花,路的兩邊和半山坡都是非常漂亮的杏花。不斷有大批游客來賞杏花,拍照留影,這里更是我們村的美點?,F(xiàn)在,“訪惠聚”駐村干部就是我們的主心骨,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漫無目的地盲目生活了。確實如此,合理利用當?shù)刈匀粭l件,發(fā)展綜合生態(tài)觀光農牧業(yè),是一種徹底脫貧的惠民大計。不少人都感慨,現(xiàn)今多彩硫磺溝的神速發(fā)展,從清清屯河水的哺育,到硫云花海的燦爛,直至十里杏林長廊的壯觀,無不令人賞心悅目,吸引著游人的眼球,繼續(xù)搜尋那一波又一波的美麗。
隨手提著的袋子里裝滿了大小不同的杏子。小的是新疆人說的“吊死杏”,在樹的頂端,吃起來很甜,最主要的是,賣不完時,不要采摘,一直就吊在樹冠頂端,風吹日曬,到秋冬時就成了人們喜愛的“吊死杏干”。而比較大的杏子,肉厚味美,鮮食起來口感很好,產量高,易于銷售,如今村民把成熟的杏子采摘下來,或賣或曬,量大的可用烘干,做成具有當?shù)仄放频男痈?,收益很可觀的。
杏林長廊,狹長而遠。兩邊不時有村民自辦的農家樂,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幽園美景。從車窗飄入的杏風沁人,香熏十里。我們慢慢地走到杏林長廊盡頭,靠近左側一大片深綠色的叢林映入眼簾,沿著河道二級平臺向前延伸,樹上猩紅的花蕾,像喇叭,又似葫蘆,密密麻麻點綴著綠色的堤壩,待走近時,發(fā)覺竟是一片石榴園,綠色如翠,紅艷似火,雖未到成熟的季節(jié),但嬌體的醒目更是光艷驚人。真可謂;
長堤綠影舞輕風,
綠岸枝頭綻紅櫻。
俏蕾似火惹群芳,
一路醉色搭長亭。
只要你善于搜索美麗,總會有驚奇的相遇。只要你熱衷于大自然的探秘,總會有動人心魄的狂喜。石榴紅的嬌笑,在身旁閃過,不覺之中,已到廟爾溝地段。行不多遠,就發(fā)現(xiàn)有一個三岔口。看路標指示,沿河道前行,是通向廟爾溝紅河谷漂流景區(qū),到此可以感受沖浪激起的熱情,體現(xiàn)清新舒適的水上之旅。據說漂流河道設計為新疆獨有的雙漂流河道——自由漂和激流勇士漂,讓游客不僅可以“休閑自助漂流”河道,還可以在“勇士激流漂”河道奮力揮槳,體驗一把天山雪水帶來的刺激和征服感??梢哉f,這是眾多年輕人和富有拼搏精神的游客必選的游覽項目。而我們浩浩蕩蕩的團隊出游,出于管理方面,我們選擇了從岔口右邊順山路而上,直駛廟爾溝方向。
廟爾溝景區(qū)地處天山西南山脈中,是一條狹長的峽谷,峽谷兩側山勢陡峭,峰巒疊嶂,谷中溪流和泉溪眾多,集雪山、松林、草原、河流為一體,山上長滿了松樹和茂密的花草。峽谷周圍是四季翠綠的原始森林,林間牧草叢生,是典型的高山草原,面積達一百平方公里。山的陽坡多為挺拔的云杉,順著峽谷生長,好像把整個山脈分割成無數(shù)座小山,極為壯觀。
走出廟爾溝的時候,就是森林防火安全檢查站。工作人員對每一輛進山的車輛進行了安全宣傳和叮囑,一下子車流成了一字長蛇陣,蜿蜒前行。我們的車隊夾在正中間,山路是新修的瀝青路,愈來愈險峻,車與車之間的距離慢慢拉開,進入盤山公路段,司機師傅集中精力操作,言談少了許多,聚精會神地盯著前方。隔窗向外望去,靠近公路疏松的礫石斜坡,都用大石頭砌成了高高的防護墻,比較陡峭的崖邊,則用好大的防護網遮蓋,以防止從山上向下滾落小石塊,砸到進山車輛和行人。路邊靠溝的邊緣,修建了防護欄,危險地段,也設置了防撞墩,在車下到溝底。排水設施依谷而修,不時有小溪潺潺流淌。上坡頂時,在每處視角的盲區(qū),拐彎處路邊都豎著一個高桿,上面裝著一個篩子大小的反光鏡,這樣往來的司機師傅隨時可以看到前方行駛而來的車輛。行至此處,“九曲十八拐”都顯得有些遜色。長長的車流,順著盤山公路魚貫而行,一會兒如巨蟒探谷,俯瞰而下,一會兒似蛟龍嘯天,昂頭云霄。在崇山峻嶺間,汽車發(fā)動機的轟鳴聲像一曲交響樂跌宕起伏。第一次進山的朋友每根神經繃得很緊,時不時地用手緊緊抓住車窗上的拉手。隨著車的上上下下,車里面的人也隨著前傾后仰,有人為了減輕大家緊張的心情不斷地說著笑話,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大致經過半個小時,好不容易走完了這段盤山路段,前面豁然開朗。視野也隨之開闊起來。公路寬敞而且也直了。已經有不少車停在那里??粗放频闹甘荆酪呀浀搅藦R爾溝另一個景點索爾巴斯陶景區(qū)。
索爾巴斯陶在哈薩克語為堿泉的意思,可以算是廟爾溝最高的景點。平均海拔約有兩千多米。最高處有兩千四百米,屬于哈薩克族牧民的高山牧場。景區(qū)場地很廣闊,停車場也很大。周圍修建了好多房子,有餐廳、有住宿的蒙古包、小木屋;也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門口或店內擺放著獨具特色的骨雕、根雕、刺繡、編織等哈薩克族民俗工藝品。既像一個游樂場,又像一個熱鬧的藝術品市場。我們在景區(qū)管理員引導下,停好車,一行人隨著熱鬧的游人隊伍一邊登向頂端,一邊欣賞兩邊的景色。不少人,用手機或相機盡情地拍攝著美麗的景色。在索爾巴斯陶的頂部,可以觀察到,一側是陡峭的河谷,另一側是連綿起伏的草原,河谷往上是松林成帶分布,林間清幽,空氣清涼舒適,遠處可望見黑蒙蒙的山岳,那就是大黑山。這里的草原哈薩克族牧民稱之為“冬窩子”,也就是夏季在其他草場放牧,等到了冬季,這里的草場已經很茂盛了,再把羊群趕來,這樣夏季草場和冬季草場輪換放牧,使得草原得以合理利用,不會出現(xiàn)草枯斷牧的現(xiàn)象。雖說索爾巴斯陶水肥草茂,但是多年的游牧風俗一直在延續(xù),牧民按期轉場放牧,也是廟爾溝牧區(qū)另一道風景線?,F(xiàn)在的草原只能看到星星點點的氈房,扎在草原深處,少量的羊群,可供各地游客食肉之用,周圍的峰巒,蒼松翠柏遍布,頗似一幅巨大的山水油畫映入眼簾。
從山頂下來大家的興致依然高昂,在景區(qū)內游覽,當?shù)厝烁嬖V我們,每年這里都舉行“大美廟爾溝”文化旅游活動。依照哈薩克族牧民的生活習俗,舉辦“揭蓋頭”儀式,還有集體婚禮等。特邀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阿肯阿依特斯彈唱來此演藝,展示哈薩克民族藝術的魅力,更增加了廟爾溝索爾巴斯陶的美譽。不知不覺大家都轉了回來,想租一個蒙古包。由于是旅游旺季,還沒有空余的,看有車從索爾巴斯陶公路向西而行,我們團隊中熟悉情況的人便說,我們去一號冰川那里吧。就這樣,車隊繼續(xù)西行。此時的路段平緩了許多。由于一號冰川附近景點尚在開發(fā)之中,所以沿途的景色皆是自然形成,公路還沒有修好,路過列家臺子時,看到拐彎處較寬的地方停放的幾輛車,車頂搭的旅行帳篷,根據他們所帶的裝備就知道是來此登山探險的驢友。有人手里拿著那種伸縮的拐杖,身上的背包也裝得鼓鼓。正在從小溪邊的小路上慢慢上山,而且這里杉樹很茂密,好像原始森林一樣,山上細細的清流,指引著登山者的方向。我們繞行了幾個彎,看到路邊豎著一號冰川的界碑,還有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大牌子,不斷提示著游人。此處的氣溫明顯讓人感覺涼颼颼的,司機師傅說馬上就到一號冰川的觀光臺了。大家都有些興奮不已,車隊下一個大坡轉一個彎,再向上,到一處長長的山梁上,看到有一個搭建著的拱門,上寫“觀光臺”三個大字。一陣歡呼聲,大家陸續(xù)在觀光臺上走來走去,真好像有看不夠的景色。
其實,觀光臺就是山頂?shù)囊粔K草場。南北走向,比較平緩。此時,已經有約三十輛車停在上面,不少人在拍照。雪山冰川依稀可見。長長的冰舌像一條哈達,從冰川的橫肩向下延伸,整座雪山東西蔓延。雪線以下是綠茵如錦的高山草場,綠白相映,好生漂亮。每一座山頂草場畜牧部門都作了規(guī)劃。從山坡到山梁可見一道長長的鐵絲網,像圍欄一樣圍著。經了解才知道,這一方面是草原管理部門對草原的規(guī)劃;另一方面這里野生動物較多,主要有盤羊、野豬、狍子、旱獺、赤狐、石貂、棕熊等。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也防止野生動物對人和羊群的襲擊,做了必要的保護措施,更是為了防止有人偷獵。所以政府加大了管理上的力度,使人們在此旅游觀光休閑,既可以領略雪山草原的風光,又可以不去干擾那些野生動物的領地。
我們在一個叫木合塔爾農家樂的地方安頓了下來。這也是這家牧民的名字。他家有三個蒙古包,兩個木板搭建的屋子,我們人員較多,就定了最大一間木屋。室內很講究,根據房子的長度打造了供人休息的榻榻米,鋪的都是繡著哈薩克族民俗圖案的毯子,周圍的木墻則一圈掛毯,房子中間餐桌、爐子都很齊全,還有音響設備。牧民木合塔爾家有一個小型的發(fā)電機,足以能保證大家對電和娛樂的需求,牧區(qū)的娛樂很是方便,有人將u盤插上播放著音樂。團隊的組織人員在牧民家買了一只羊,木合塔爾手腳麻利地將羊宰完,把羊肉剁好,放在鍋里為我們煮肉,他愛人為我們煮好了奶茶,真可謂賓至如歸?。?/p>
此時感覺這片草原也瞬間跟著熱鬧起來了,音樂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有人從車里拿出撲克牌開始玩牌,有幾個人幫著做飯。還有些在外面草場觀光,熱心的小李從車里提來一個大包,里面裝著各種色彩的裙子和紗巾,招呼同來的姐妹一起出去在草原上拍照。出門南望,是五百米的草場很是寬廣,坡度比較平緩,草叢里長滿了格?;?,還有許多叫不上名的小花,赤橙黃白青藍紫間雜其中,競相爭艷。草場上行是大片的云杉林,林間幾處隱約可見其他游人撐起的旅行小帳篷。孩子們在帳篷周圍奔逐嬉戲,看著像是一家老少,前來休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在草場的花叢中,小李他們幾個人陸續(xù)換好了裙子,紅色的像朝霞,白色的像云朵,黃色的像彩虹,藍色的像孔雀,花色的像鳳凰,擺著各種姿勢。一會兒大鵬展翅,一會兒鶴嘯九天,一會兒金雞獨立,一會兒騰空摘云,一會兒臥佛含笑,一會兒童子拜佛,一會兒千手觀音,好像偌大的草原只屬于他們一樣,完全沉浸在這草原的花海里。
看著這群歡樂的人們,我和小王、小馬兩位司機師傅就一起爬山。趟過草原花海的羊腸小路,走過一片云杉,山勢慢慢地陡了起來,人也感覺有些費力,平時缺乏鍛煉,明顯體力有些不支,但仍然繼續(xù)堅持前行,有幾個年輕人走得很快,從我們身邊笑著走到了前面去,我們幾個一前一后氣喘吁吁地跟在后面。雖然是山梁行走,但坡度在行進中越來越大,兩邊的谷底往上都是茂密的草叢,高聳的林木從谷底一直向上,生長到山頂。一會兒工夫,看著山頂越來越近,這會兒好像忘記了勞累,腳底也加快了速度,憋著勁頭,終于登上了頂端。此時,發(fā)現(xiàn)山頭上竟然有兩位白發(fā)老夫妻坐著歇息,讓人頗感驚訝!看來他們的身子骨真是不錯。我們很禮貌地和老人打了招呼,幾個人一同站在這山頂,腳下仍然是生長茂密的牧草,周圍遠望,真是一山連著一山,一山高過一山。真正是不妥協(xié),自成峰;不氣餒,已登頂。此刻才明白“山登絕頂我為峰”的意義。
山頂?shù)娘L是很大的。衣服被吹得嘩嘩響,幾個年輕人站在山頂對著山谷高喊:“噢……噢……”同來的小王也大聲:“噢……我喜歡你!”“哈、哈、哈!”一群人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在山頂稍作休息。身上出的汗很快干了,也不敢久留,幾個人就開始一起下山,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坡度大,重心前移,只能側著身,深一腳淺一腳地往下慢慢走。沒走多遠,已感覺腿部的肌肉酸困起來,經驗豐富的老人告訴我們,不能直著向下走。可以斜著,蛇形繞著下山。這樣還真管用,不大一會兒就來到了緩坡的草場地帶,那群拍照的同伴兒坐在花叢中等著我們。大家有說有笑一起回到了木屋里。
還未進門,就聽到蕩氣回腸的草原歌曲,烘托著氣氛。桌子上擺滿了切好的西瓜和洗干凈的水果,還有來時半路采摘的杏子??吹轿覀內藛T已經到齊。木合塔爾和孩子又擺開了一個大點的桌子,將煮好的羊肉,分兩個盤子擺在桌上,回身把穿好的羊肉串,拿上在外面的烤槽上烤,大家分兩桌而坐,將奶茶和酒一一斟滿。這時團隊主管提議,為了這次愉快的旅行,喝酒的舉杯,不喝酒的朋友和司機師傅端起奶茶,一起干杯!大家開開心心地喝著、吃著。 出行野炊也是獨具滋味的感覺,手抓肉、烤肉、帶來的涼菜,加之從牧民那里買來的馕餅,可謂應有盡有。不知不覺,夕陽西下,房里燈光依然通亮。夜晚的高山草原有些寒冷,木合塔爾熱心地為我們生起了火爐子。酒尚未酣,曲亦正濃,有人提議,做游戲喝酒。于是,成語接龍、猜謎語、翻牌等等玩得不亦樂乎,輸了的人喝酒或者出節(jié)目展示才藝,也有不會的就做起了俯臥撐,惹得眾人開懷大笑。正在此時,旁邊蒙古包的一群人,吃飽酒足,把音箱搬到外面的場地上放著民族舞樂曲,跳起了民族舞。我們從房子出來也加入到這歡樂的人群里。木合塔爾在外面又掛起了一個燈和大家一起跳舞,夜晚的草原,燈光明亮,人影舞動,既有冬不拉的鏗鏘,又有麥西來甫的舞姿 。一會兒圍成圓圈,一會兒就地旋轉,每人都陶醉在熱情奔放的舞曲中。
草原的夜風帶著涼意,又夾雜著花草之香,搖曳著略帶醉意的身影。高桿上懸掛的燈,像夜的眼睛,注視著浪漫的情趣。月色深沉,松柏暗淡。山谷隨著曲聲的終止而沉寂下來。疲憊的游人,回到各自的蒙古包里。團隊管理人員安排好大家的住宿,我躺在榻榻米上仍未能入睡,旁邊的鼾聲卻撥動我的思緒。回味這一路而來的壯麗巨變,感慨著這廟爾溝的精彩絕倫。
也不知過了多久。竟然在不知不覺之中沉睡過去,等待醒來時已經有人將早餐準備好了。山區(qū)的清晨非常地清新,草場顯得更加嬌嫩。牧民騎著馬將一群羊趕向另一個山坡,我們根據個人自愿,未登山的可以繼續(xù)登山,其余的人則在草原四處瀏覽觀光,而司機師傅對自己的車進行了擦洗和安全檢查。
直至中午,大家陸續(xù)原地集合,打點行裝,準備下山。根據安排,告別了熱情的木合塔爾一家,有經驗的師傅領頭車,帶著大家在翠綠蔥郁中啟程。此時,還有其他的車隊陸續(xù)上山與我們擦身而過,望著上上下下的車流,心中只有一個概念,天藍了、水清了、草綠了、路暢了。
[藺旭陽,本名藺新陽,60后,自由職業(yè)者,定居新疆昌吉市,在《回族文學》等發(fā)表作品。
] [作者簡介]
山里又下雨了
杏 ?仁
一
又是一年盛夏,山村還是那樣寧靜。
山外驕陽無忌,山里卻清涼有加。
縣鄉(xiāng)道路和連通各個小村的村路都修整得平坦開闊,路邊的渠道重新進行了設計施工,小村的生產生活便捷了許多。
山泉匯集而成的一條條小溪不疾不徐,流過房前屋后。山坡上草地邊偶爾見到牛馬和雞羊專心地吃草覓食。
走過熟悉的小路,色彩斑斕的田里,莊稼和野草此消彼長。麥子已經成熟待收,大蒜、豆子長得飽滿圓潤,紅花、土豆等作物也漸入佳境。
還未全面修建定居點。村里的民房星星點點散落在半山腰到河畔的各處,有些已經很舊,說是有六七十年了。老房子的木質結構已經發(fā)黑,屋內煙火氣息濃郁,大土炕上也許已經睡過了幾代人。裸露著草泥的土墻隨處可見,房頂和墻頭的野草生生不息。這些破舊的土墻任風吹雨打幾十年竟然沒有倒塌。我想,除非人為推倒,或許再過若干年,它們依然還會默默地立在那里。
這個位于吉木薩爾縣南部山區(qū),名叫廣泉的村子,仍保留著原生態(tài)風貌,山間林草濕地各種景致令人忘返。這里住著我的回族親戚。
親戚家在西梁上,院落很大,沒有完整的院墻,和大多數(shù)村民家里一樣的老舊房子。房屋四周有十來棵樹。未經修剪過的楊樹榆樹蘋果樹海棠樹肆意生長,枝條蔓延得越來越長,已經掛了果的枝條垂到地上,和樹下經年未掃的落葉擁抱在一起。樹下趴著的老狗愛搭不理地看著被風刮落的果子,偶爾對著飛來啄食果子的鳥雀汪汪叫幾聲。
田野里見不到多少人,不是我想像的那樣人聲鼎沸,快要收獲了,他們仍然不慌不忙,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往返很多趟了,我和親戚從素不相識到逐漸熟悉,從相互探詢到主動聯(lián)系,從節(jié)日問候到日常關注,我們彼此有了牽掛。
二
這次我趕來親戚家是有好消息要告訴他們:政府補貼資金按照規(guī)劃設計給村民建設一定面積的抗震安居房。拆舊建新同步進行,村民自籌資金還能以優(yōu)惠價格再行加蓋。多好的事??!我在來時的山路上已經看到有人家在拆舊房了,在村里很少見到的挖掘機在作業(yè),滾滾塵土飛起又落下。
放下行李,我迫不及待地和親戚說起蓋房子的事情。然而,他們對此事的反應平淡,情緒低落,遠遠沒有我料想的驚喜之色。
“政府補貼的只有六十平方米,有點小啊……”阿嬸嘆口氣說。她家有兩個兒子,都到了成家的年齡,按說要給倆兒子各準備一間新房,可是眼下手頭還不寬裕,無能為力。
大兒子常年外出打工,寡居的阿嬸體弱多病,和小兒子守在老屋里。耕種、飼養(yǎng)的活計全落在小兒子身上。家里這幾年的收入大多償還了前些年給父親治病的欠款,沒什么積蓄。
小伙子愁眉不展,一時籌措不到資金,但又不想放棄如此優(yōu)厚的福利?!扒f稼豐收在望,農產品收購價格也不錯,你愁啥呢?”
“可是,現(xiàn)在拿不出來現(xiàn)錢啊,眼看著報名登記要截止了。姐,我家可能住不上新房 了?!?? ????????
“可以申請貸款呀。先去信用社咨詢一下再說?!?/p>
小伙子聽說可以貸款,總算是舒了一口氣……
阿嬸仍然不放心地看著我說:“丫頭,像我們這樣的家庭,給不給貸款呀?工作隊的人上門說政府給錢蓋房呢,超面積部分要個人掏點錢,很快就能開工了。我們家還沒籌到錢就沒敢登記。如果貸款辦不下來咋辦呀?”
“阿嬸,您別著急。會有辦法的?!蔽抑来逦瘯凸ぷ麝牰家呀浿贫朔桨?,對全村的住宅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詳細登記了需改善住房的家庭,鼓勵村民拆除危舊土坯房。干部們已經著手和信用社建立聯(lián)系,積極為村民貸款作準備。
我把這些情況說給阿嬸,她還是沒有釋懷,欲言又止的樣子令我納悶。
阿嬸這是怎么了?帶著這個疑問我走出門外。
村里的小路整潔了許多,路邊安放了色彩艷麗的垃圾箱,一些人家在拆除舊墻舊棚,整理雜物,那些已經沒有利用價值的舊物以及堆放在角落的陳年垃圾終于被清理了。
村里今年下大力氣整治人居環(huán)境,定期入戶檢查和評比衛(wèi)生。村干部和工作隊員挨家挨戶督促村民清理和掃除。對個別不愿動手和舍不得棄舊的村民,他們還要反復動員勸說,或者直接幫助完成。
經過這番整治,小村愈發(fā)清新了,和我上月來時相比已有很大改觀。隨便走入一家都可見已被清理過的痕跡,大部分人家都重新粉刷了房屋,家里敞亮許多。
回到親戚阿嬸家。咦?家里怎么還是原樣?院里廢舊物品雜草等依舊堆了幾處,屋里的幾件家具仍未擦拭過,灰撲撲地立在那里,
“阿嬸,我?guī)湍愦驋咝l(wèi)生吧?!蔽掖魃峡谡质痔啄闷饞咧憔鸵ピ豪铮话饠r住了。
“丫頭,天都快黑了,明天再說吧?!薄澳闶遣皇窍游覀兗遗K呀?”“沒有沒有,阿嬸,我不是嫌棄你家。”我趕緊否認,怕惹阿嬸不高興,“阿嬸,你身體不好,兒子在地里忙活,家務活沒人干,要不早就打掃干凈了,是不是?”
“唉……”阿嬸嘆了一口氣,不言語了。
三
晚上躺在大炕上,我忍不住問了阿嬸有什么心事。
原來是小兒子談了個女朋友,姑娘讓小伙子去縣城打工,并且提出要在縣城買房成家。這事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石頭一樣壓在阿嬸的心上,她有心讓兒子去城里,但是兒子又放心不下體弱多病的娘。姑娘那邊始終不松口……
農村這房還要不要蓋?莊稼收成后是在縣城交首付還是在村里蓋房?丟下幾代人種過的地去城里如何生活?阿嬸百結于心,嘆息不止。“一句話,還是我們太窮了?!卑鹫f,如果不是缺錢,兒子既能在城里安心成家,又能在農村蓋新房?!袄衔莶荒軄G啊!”阿嬸舍不得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村子。
夜半雨聲吵醒了我,山里的雨來勢兇猛。雨點砸下來,好像就要穿透了房頂。頂棚很舊了,不知道還能挺多久。雨水順著門窗的縫隙點點滴滴地流進了屋里。我起床緊了緊門窗。阿嬸和兒子擔心漏雨,去牲口棚里查看。棚頂果然水流如注,地下汪了不少,牛羊擠在一處,我披衣出來打著手電筒和他們一起苫好棚子。
雨仍在下,透過窗戶向外看去,外面很黑,我睡得不踏實。
第二天早飯時,我小心翼翼地問小伙子:“你女朋友真的不愿意回農村?”“她家也是農村的,現(xiàn)在非要進城,學了幾年獸醫(yī),一畢業(yè)就跑縣城打工了?!薄霸圻@村子太缺獸醫(yī)了,唯一的馬獸醫(yī)年紀大了,一個人跑全村根本顧不上。你女朋友如果愿意來肯定受歡迎!”“是啊,我也動員過她,可是沒說動她?!?/p>
……
“還不是嫌棄山村條件差!放棄所學專業(yè)寧可去城里替人看店。”小伙子嘀咕?,F(xiàn)在的孩子都不知道在想什么呢,我們當年生怕沒有專業(yè)對口的工作,如果跨專業(yè)就業(yè)還擔心被人瞧不起。那時候想的大多是能夠學有所用。我給小伙子說這些話的時候,好像底氣不足,畢竟時代不同了嘛。
四
在村委會參加升國旗儀式時,我瞅準機會抓住了包村干部,剛開口說起我親戚家的情況時,她匆匆打斷我,“我都知道,晚上來家詳談?!彼黄渌麕孜淮迕褡ё柺?,沒工夫再搭理我。她朝我歉意地笑笑。這個女人!氣質與往日大不同了。
她是我的同事小陳。在這個村里已經兩年了。
傍晚,就著一盤炒雞蛋韭菜,小陳和我們啃著烤餅,邊吃邊聊。“小趙,你別整天一副要失戀的樣子,打起精神該干啥干啥?!彼豢蜌獾財?shù)落小伙子,“你自個兒不干出點樣子,哪個姑娘愿意跟你!瞧你垂頭喪氣的樣子。”我偷偷打量小趙,怕這個女人傷了他的自尊心。還好,小趙并沒有生氣?!瓣惤?,你也知道,我家就這個情況,心有余而力不足?!薄笆裁唇辛Σ蛔??你是用力不足!等著天上掉餡餅???小心你這破屋頂?shù)粝聛碓覀恪!?/p>
這么不客氣,不怕把天聊死嗎?我不敢插話,趕緊收拾碗筷,躲到一邊去?!瓣惤悖业馁J款能辦下來嗎?”“怎么不能?知道你懶得跑,我都去鎮(zhèn)上的信用社幫你問好了,你趕緊照這個單子準備好資料?!薄翱墒?,萬一到時候還不上款怎么辦啊?我真害怕被人催債?!卑パ剑@小伙子怎么如此優(yōu)柔寡斷,我忍不住了,急忙說:“你擔心什么呀,認真規(guī)劃一下生產,聽你陳姐的沒錯,她可是農學專業(yè)的高材生?!?/p>
真不簡單!在機關按部就班工作這么多年的小陳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一副典型的白領女性形象,現(xiàn)在說起農村的事情頭頭是道。此刻教訓我的親戚小伙子一點不留情面。她仔細給小趙分析了種植養(yǎng)殖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影響收入的弱項,又一一提出了解決方案,兩人時而還爭論起來。關于什么品種改良什么冷配技術什么種養(yǎng)結合等等我聽起來很陌生的術語?!跋衲慵疫@樣自給自足式地養(yǎng)這幾頭牛羊,能有什么收益。趕緊想法擴大規(guī)模,加入合作社。”他倆又粗略估計了一下預算,等農作物出售后錢差不多就夠了……
“小趙,你這下該放心了吧。把新房蓋好了,又擴大了養(yǎng)殖規(guī)模,我就不信你那個女朋友不來。咱家的養(yǎng)殖還指望她來大顯身手呢?!毙≮w回答我說:“姐,我要把陳姐給我講的這些全都告訴她。陳姐這樣的正牌大學生都能在村里和我們農民一起生活 ,從來沒有看不起我們,農業(yè)方面懂的比我這個長年種地的人還多。”
我也挺佩服小陳,大學畢業(yè)十多年了,幾乎沒有從事過農業(yè)工作,到農村才兩年就已經熟悉了農村工作。“我是把以前的專業(yè)知識又撿起來了,平時和鄉(xiāng)鎮(zhèn)的農技推廣中心干部經常交流,遇到難題有時還要請教專家。日積月累中掌握了這個小村一些生產方面的情況,有時能幫村民解決一點小問題。”小陳簡單地解釋著。“你可真行!每天入戶走訪,民情日記都記了幾大本了,村民總愛找你,都喜歡你這個女干部呢?!薄皶r間長了,我對這里已經有感情了?!?/p>
天快黑了,而且黑云壓下來,山里又要下雨了,小陳匆匆告辭。她今天給我親戚吃了定心丸,又完成一樁心事。
外面沙沙的雨聲聽似小鳥在房檐下跳躍。踮腳跑進隔壁屋里,我打斷阿嬸看電視,把小陳的規(guī)劃一五一十告訴她,讓她放寬心等著好事。
聽到小趙終于給女朋友打通了電話,倆人還聊了很長時間,我也欣欣然趴在窗臺看雨,山里的雨來的正是時候。
[杏仁,本名謝延,女,70后,新疆昌吉州政協(xié)干部,昌吉州作家協(xié)會理事。
] [作者簡介]
我的算盤
徐 云
重又找出我的算盤,眼前浮現(xiàn)出父親手拿算盤在空中輕輕抖一下,算盤珠子便排列得整整齊齊的情景。
我保存下了一個算盤,褐色偏紅的那種,有十五根珠桿,上邊是單排珠子,算是比較小的那種,至今已有三十二年的時間。
剛剛上班的時候,單位一定要我兼職會計或是財務,聽從父親的指導,兼做了會計。那時候是用算盤算賬,看到我手指撥珠子費勁,站長帶我去買了比較小的,一個非常普通的算盤。
雖然小學里也使勁地背誦練習過“一上一,一下五去四”這樣的珠算口訣,但實際用起來全都忘了,倒是父親教我直接進位加減乘除,讓我對算盤有了好感。那個方法像現(xiàn)在的傻瓜相機一樣,只要會算術,就能打算盤。
每當我撥算盤珠子的時候,都會想起那句話:像算盤珠子,撥一下動一下。哈哈,這算盤珠子也蠻有哲理啊。
在遇到百位數(shù)相乘時,撥的珠子一直往左邊延伸,這個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不過,好玩是好玩,稍不留心,記下的數(shù)字就會天差地別。
算盤在我手里,只當是玩具,不用著急也不用耗時,不緊不慢地完成那么幾個人的工資核算業(yè)務。記憶里,最深刻的是小時候滿腦子算盤珠子噼里啪啦的聲音。我的父親是村里的會計,每當晚飯結束,就坐在大方桌前,整夜整夜地打算盤。見他左手食指點住紙片上的數(shù)字,右手三個指頭在算盤上上下翻飛,頭上的汗珠子直往下掉。那時候是計劃經濟,全村幾百口大人小孩吃的用的全憑票,還有村里春種秋收,社員掙的工分核算抵扣各種支出,上上下下各種往來賬,全靠父親的一個老算盤。聽著算盤珠子不間斷的噼啪噼啪聲,就知道父親有多著急,他的工作量有多大;就知道他是多么盼望盡快地完成這一堆堆的賬目,節(jié)省下時間睡個好覺,因為父親白天還要到地里去勞動。
我對算盤傾注著心血并且越來越癡迷的時候,發(fā)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
在進行全月開支核算的時候,辦公室里進來幾個男生,他們是水利廳實習的學生,進行水資源調查,廳里給他們配了一個計算器,有課本書那么大。那個唯一的計算器有專人使用,男生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給我演示如何計算賬目,我伸手想拿來試試,人家趕快攔著說:“這是精密儀器,不能碰。”這個不能碰的小玩意成了我心中的一個結。
我依然用著我的小算盤,用久了,算盤泛著褐紅色的光,珠子也像抹了潤滑油。靈秀精巧的算盤,不僅是我的珠算工具,更是變成了我的心愛之物。
一天,站長將一個嶄新的計算器放到桌子上,想起那個不能碰的小玩意,我只是愣愣地看著它。“這個是給你算賬用的,以后算盤就不用了。”站長這樣吩咐。我拿起計算器,這么快啊,和它的初次相遇也僅僅過去兩年多時間,不能碰的小玩意竟然來到了我的身邊。
是不是所有算盤的命運都如我的算盤一樣,這樣草草地終結了它的使命呢?想到我今后以至于我的后人都不再使用算盤,心中是那么地落寞。我的算盤,不使用它了,丟棄在一邊,時間久了,會去了哪里呢?想到這些,我決意將算盤帶在身邊,后經允許,我又把它帶回家,放在衣柜里保存了起來。
三十多年過去了,其間我會不時地拿出算盤看一看,隨著歲月的流逝,它身上的光澤漸漸暗下去,珠子撥動起來有點發(fā)澀。
現(xiàn)在的財會業(yè)務已經進入互聯(lián)網時代,對于父親的賬目,用電腦只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每次點一下表格,合計數(shù)字準確無誤地出現(xiàn)在結尾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我的算盤,算盤和計算機,它們有必然的聯(lián)系嗎?計算機怎么產生的,算盤是怎么消失的,對于需要科學解釋的東西,我一直是那么糾結。
一直以為,我是算盤的守望者,也是算盤消失的見證者。一條新聞,顛覆了我的認知。《黃旭華:用算盤撥拉出核潛艇》。1958年,我國決定自主研制導彈核潛艇,三十二歲的黃旭華和團隊用來計算相關數(shù)據的工具,是兩千年前老祖宗發(fā)明的算盤?!澳菚r科技水平很低,哪里有現(xiàn)在一秒鐘多少萬、上億次的計算機?手上就是一個算盤,一個計算尺。五萬多臺件的設備儀表,幾十公里長的管道電纜,還有成千噸的材料……” 1970年,黃旭華們用算盤珠子撥拉出來的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正式下水,四年后,這艘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zhàn)斗序列。1985年底,黃旭華帶領團隊研制的核潛艇在規(guī)定海域進行了長達九十天的水下航行,總航程兩萬三千六百二十五海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一圈。黃旭華至今還珍藏著一把“前進”牌算盤。
用一把算盤,算出了核潛艇,我對算盤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2017年11月,外國媒體評選的改變世界五十項發(fā)明和一百零一項發(fā)明中,把中國珠算評為第一發(fā)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fā)明,伴隨中國人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shù)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2013年12月,中國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算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多么精辟的定義。
小小算盤,凝聚著一代又一代人永不懈怠的奮斗初心。
七十年奮斗歷程中,小小算盤飛躍成了現(xiàn)代計算機。
[徐云,女,60后,昌吉州阜康市九運街鎮(zhèn)政府干部?,F(xiàn)參加“訪惠聚”工作。在《回族文學》等發(fā)表作品。
] [作者簡介]
我和煤炭,不得不說的故事
白 雪
三十年,既漫長又短暫。說它漫長,是因為社會、家庭、個人都經歷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說它短暫,總覺得三十年如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所有的事情就像在昨天發(fā)生的一樣。我想,在而立之年,我應該仔細地梳理一下三十年里的記憶,以煤炭為引線,說說我和它之間的故事。
美好1992
那年,我四歲。在我模糊的記憶里,爺爺家住的是平房,一進門,正前方是爬滿架子的葡萄,右邊的小菜地里是頂花帶刺的黃瓜、綠油油的韭菜、色澤紅潤的西紅柿、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菜地的右邊是廚房,那時家里還用的是鼓風機,奶奶做的飯總是天然有營養(yǎng),健康無公害,永遠不失食物本來的味道。在旁邊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是個小小的煤房子,每次看著奶奶做完飯總要把清出來的煤灰放在一邊。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燒剩的煤炭塊居然能在地上寫出字,我就拿著煤炭塊在地上畫畫、寫字,一個下午,我的臉上、衣服上都是黑黑的煤灰,旁邊站著的爺爺一語不發(fā),雙手背在腰后,拿著他走哪里就帶哪里的小馬扎,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緩緩地問我,“你畫的什么呀?”我說,“爺爺你猜。”“是小鳥嗎?”我撓撓頭說,“是小雞?!毙≡阂娮C了我童年的點點滴滴,如同初升的朝陽,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向往。
難忘1998? ??
那年,我十歲。小學的校園里只有一幢樓,是讓低年級的小學生使用的,但到了三年級,我們就正式搬到了教學樓旁邊的平房。那時的冬天奇冷無比,尤其“三九天,凍得野狐子沒處鉆”的臘月,在那樣寒冷的冬天,老師就給我們全班四十五個同學安排了一項特殊任務——“架爐子”,這項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對于我來說可是一項“大工程”,教室里的一個小鑄鐵爐子,是師生冬天的溫暖源,老師對全班學生進行了排班,輪流架火,周而復始。為了第二天教室里能夠熱熱火火,爸爸提前一天就給我準備好了報紙、柴火、煤炭塊等。第二天一大早,天還一片漆黑,我就揉著惺忪的睡眼,坐在爸爸的自行車上去學校,每次爸爸就讓我坐在他自行車前面的架子上,讓我把手放在他的口袋里,為我遮蔽風雪。到學校,爸爸就開始先把前一天的煤灰掏干凈,然后從上到下放好報紙、柴火、煤炭塊,打著打火機,生火,那時只見爸爸又用嘴吹,用掃把或鐵簸箕扇,有時弄得教室里烏煙瘴氣,我心想,架爐子,既是技術活,更是個苦差事!爸爸把所有的要領都告訴我,安頓好我,他又騎著自行車風塵仆仆地回去了。天亮了,學生都來了,教室里爐火正旺,熱氣騰騰。時光荏苒,滄海桑田 ,不忘當初,牢記寒苦。
加油2013
那年,二十五歲的我從重慶回到新疆,意外地考進了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在重慶的七年里,見慣了山青水綠,郁郁蔥蔥,來到準東,也深深地被這種“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別樣風味而感動。這六年,準東見證著我的成長,見證著我為人妻、為人母的過程,我也見證著這個煤海航母日新月異的變化。這是一個年輕的開發(fā)區(qū)。
在2012年9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準東開發(fā)區(qū)設立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2012年12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總體規(guī)劃》,明確了以煤炭、煤電、現(xiàn)代煤化工、煤電冶為主導產業(yè)的發(fā)展定位,建成世界級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yè)聚集區(qū)、國家戰(zhàn)略型能源綜合改革試驗區(qū)。
今日準東,已不再是大漠戈壁的代名詞,也不再是煤塵飛揚的灰色印象。放眼望去,戈壁大漠的上空,藍天白云,潔凈如洗,空氣清新,堪稱首指;座座電架林立,條條銀線縱橫,大型企業(yè)紛至沓來齊聚準東,創(chuàng)造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奇跡,從遙遠沉寂的戈壁深處釋放出震撼遠方的強大沖擊波;一座座嶄新的高樓拔地而起,縱橫寬闊的柏油馬路延伸四面八方,支撐著一座戈壁新城快速崛起。更為動人的風景是,八萬多準東人戰(zhàn)酷暑、斗嚴寒,以大漠為家,以寂寞為伴,夜以繼日地戰(zhàn)斗在開發(fā)建設準東的第一線,為昌吉、為新疆、為全國做出貢獻。面前的這一切無不激勵著我們,無不感動著我們。
在準東工作近六年的時間里,我參與了開發(fā)區(qū)各項經濟指標的統(tǒng)計、經濟運行分析工作,為了得到企業(yè)一手資料,把企業(yè)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出來,不管冬天寒風凜冽、滴水成冰,還是夏天酷熱難當、暑氣蒸人,從五彩灣到芨芨湖,走遍了這寬六十公里,長二百二十公里戈壁上的各大企業(yè)。經常穿梭在工程現(xiàn)場,學習工藝技術,忙完一天拖著疲憊身體回到宿舍,鞋子里灌滿了泥土,但是每當寫出了一篇高質量的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心里都不由得感到無比地欣慰和自豪。在準東工作和生活沒有明顯的界限,每天加班早已成為了家常便飯,不管是上班還假期,不管是白天還夜晚,經常接到緊急任務,任務就是命令,有命令就毫不猶豫地落實執(zhí)行。始終以飽滿的工作激情、旺盛的精神風貌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把重任當作是一種責任,一種鞭策,一個不斷進步的臺階。準東的領導給予我們不僅是工作的幫助,更像領路人。他是最好的老師,提點我、責罵我、照顧我、容忍我,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更好更快的成長,一句感激或許很輕,卻是帶著溫度的惦記。
準東承載著國家和社會的希望,個人的成就,家庭的幸福,企業(yè)的發(fā)展。準東的崛起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烏托邦”,準東的發(fā)展匯集了一代代準東人的艱苦付出,因為他們始終相信,準東必定是一顆耀眼奪目的明珠,熠熠發(fā)光!我想這正是所有來到準東,并留下來建設準東人的真實寫照,他們愿意舍棄五彩斑斕的都市生活,他們愿意與自己的妻子兒女暫時分別,他們愿意與準東這片曾經的荒原一起成長。而準東也正需要這樣不畏艱險,不畏荊棘,敢于追夢的人,準東也正因為有這樣敢于戰(zhàn)風沙、斗嚴寒的追夢人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皦粝朐俅笠膊凰愦?,追夢的人再小也不嫌小?!蔽磥恚蚁嘈艜懈嘧穳舻娜藚R聚在準東這片神奇的土地,在準東大發(fā)展的藍圖中,寫下屬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白雪,女,80后,現(xiàn)在新疆昌吉州準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工作。
] [作者簡介]
墻角的父愛
蔣 勝
S家在偏遠農村,進趟縣城要半天工夫,崎嶇蜿蜒的山路,就像數(shù)學里彎曲的拋物線,無窮大怎么也看不到盡頭。每次坐在顛簸讓人都能嘔吐不止的拖拉機上,他發(fā)誓要考出去,走出大山。
那年中考,S脫穎而出,考入縣重點中學,學校門口貼的“紅榜”有他的名字,S給家人爭了光?;氐郊依铮琒歡喜地告訴父親好消息,老實巴交的父親蹲在門前,卷著磨合煙,“叭叭”咂了幾口,嘆口氣輕聲說道:“娃,好好學,家里供你上學?!?/p>
到了城市,需要適應新的環(huán)境,寄宿到學校,吃住學都在校園里?!吧酵庥猩?,天外有天。”面對這么多優(yōu)秀的學生,S的成績并不能突顯出來。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成績提高并不快,學習方式可能有偏差,偏科的跡象也很明顯,諸如此類因素的干擾,S沒有了方向,開始自暴自棄,學習成績下滑。
到了高二的下半學期,S總是報喜不報憂,學習成績不好,沒有告訴家里人。其實,他心里明白就算告訴他們也白搭,農村文化底子薄,父母親也輔導不了他的功課。
平時,生活費都是通過郵局匯給他。
家里確實很忙,父母要種地,弟弟妹妹還小,需要照顧。農民都是靠天吃飯,一年全家老小就靠地里綿薄的收成。他考取縣高中的盤纏都是家里人走親串戶一分一里攢在一起借來的。
一個秋天的下午,S的父親坐著村里拖拉機進城賣糧食,貼補家用。順便去看看S,給他送點生活費。S的父親是個種田“好把式”,擔到縣城賣的谷子顆粒飽滿,當年收的谷子肯定新鮮。很快,兩麻袋的糧食都賣掉了,價格也很公道。滿頭大汗的父親憑著當初送S上高中的印象,左打聽右打聽終于找到了縣高中。給學校傳達室的門衛(wèi)捎個話,讓S下課后來學校門口見他。
放學的校門,熙熙攘攘,身體消瘦的父親穿著泛白發(fā)黃的衣服,望著校門口,一個人孤單單如秋天的落葉,站在電線桿旁特別扎眼。放學的高峰期過后,學校大門又恢復了安靜。S都不好意思告訴同學那是他父親,徑直快步走出校園,帶著父親離開了校門口。
學校圍墻都用紅磚壘得很高,拐角處有家“牛肉面館”,此刻店里沒有多少人,S與父親選了墻角的座位,點了兩碗清湯牛肉面和一個茶葉蛋。兩人坐定,無語。父親粗糙的手指從兜里慢吞吞掏出幾張皺巴巴的錢,在桌角面上用力平鋪,抻了抻小心翼翼地遞給他:“賣點糧食,你省著點花,家里都好,你放心好好學!”
父子倆沉默,只有清香的牛肉面味道和父親發(fā)黃手指上的磨合煙味道雜糅在一起打破了頃刻的寧靜。隨后,S借故要上晚自習,他把父親打發(fā)走。
縣城里也沒啥親戚,父親只有住在最便宜的小旅館,路途太遠,晚上夜路黑沒法走,明天一早再回家。
S回到教室,心思也沒放在課本上。晚自習過后,跑回宿舍,等燈熄滅,躡手躡腳借故上廁所的機會,偷偷從學校操場翻過圍墻,準備去游戲廳打游戲。今天父親送來的錢也足夠玩?zhèn)€通宵,他心里暗自盤算著。
輕車熟路,繞過操場的小樹林,借著皎潔的月光,踩著早先在墻垛上敲出的豁口,沒兩下子就爬上了學校高高的墻頭,順著墻頭一步一挪往前走,跳下墻就能看到“五光十色”的游戲廳招牌。
“咳,咳……”有聲音,是學校保衛(wèi)科的嗎?S驚恐不及。
定眼看去,在不遠處一墻之隔的“牛肉面館”的墻邊,有個黑色蜷縮的身影,“一閃一閃”的火光忽明忽暗,有種熟悉的味道,那是父親抽的莫合煙味道。
借助面館門前微弱的燈光,仔細分辨,原來是今天給他送伙食費的父親,他沒去旅店住,他是想在飯館的墻角下露宿一宿。天涼父親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這是他小時候發(fā)高燒父親冒著大雨找醫(yī)生身子受涼落下的病根。此時的S,心里難受到極點,口兜里的錢讓他攥得濕了,蹲在墻頭,難受不已。停頓了許久,回過神來,悄悄地又原路返回,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那一夜,漫長的時間仿佛過了一整年。
接下來的日子,S像打了雞血,挑燈夜戰(zhàn),埋頭苦學,迎難趕上,用一年的時間,沖進全年級前十名。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信心滿滿去參加那年高考。S如愿考取理想中的大學,當《錄取通知單》送到家里的時候,S望著父親,默默無語。此刻,那年秋天的夜晚,他倆彼此之間心里的秘密沒有告訴別人,但S知道那是屬于父子倆的故事,那里有墻角的父愛。
[蔣勝,70后,新疆昌吉州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昌吉日報》《回族文學》等發(fā)表作品。
] [作者簡介]
結親小記
李國成
王寅生與阜康市迎賓路社區(qū)陽光花園小區(qū)的維吾爾族居民圖爾貢·圖爾蓀結為親戚。
王寅生是阜康市委黨校副校長,2017年3 月參加“訪惠聚”工作,擔任阜康市迎賓路社區(qū)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
親戚圖爾貢·圖爾蓀,來自喀什疏勒縣一個貧困家庭,來阜康二十多年了,是一位打馕師傅,家有四口人,妻子和兩個女兒。剛開始一家人租住著不足四十平米人商混居的小平房。
一天我們在小區(qū)入戶走訪,被一個小女孩的喊叫聲打斷?!巴醢职?,王爸爸”,她背著書包邊跑邊喊,一頭撲進王寅生的懷抱,說:“王爸爸,我老遠就看到你了,今天語文課回答問題,老師表揚了我,給我貼了小紅花;數(shù)學老師叫我們上了講臺,我在黑板做題做了100分;地方課上,老師講了美麗的新疆一天的趣事。王寅生邊聽邊用手撫摸著小女孩的頭說:“我們的阿麗耶真棒,阿麗耶真是一個好學生,王爸爸聽得好開心?!毙∨⑦呎f邊拉著王寅生的手,讓我們去了她家。
有一次,阿麗耶穿著一件漂亮的花裙子跑到我們辦公室,一進門便喊,“王爸爸,您看,我的花裙子可漂亮了,我可喜歡它了,謝謝王爸爸給我送的生日禮物!”她跑到王寅生跟前,給了一個深深的吻。
去年冬天,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王寅生突然接到圖爾貢·圖爾蓀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焦急地說:“大哥,阿依謝木古麗頭暈摔倒了,我把她送到了醫(yī)院,醫(yī)院里查不出病因,阿依謝木古麗很難受,我很著急,不知道該怎么辦?!蓖跻颐s到了醫(yī)院,咨詢醫(yī)院里的醫(yī)生了解病情。王寅生對圖爾貢·圖爾蓀說,我們往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轉院吧。他及時聯(lián)系車輛,將阿依謝木古麗送到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又幫忙掛號、尋醫(yī)生、找病房。出院時,又墊付了醫(yī)療費。
一到周末放假,王寅生都會帶著阿麗耶和兒子牛牛一起玩耍、一起寫作業(yè)、一起吃好吃的,有時還帶他們去看電影、逛瑤池園、游紅山公園等地。當鄰居親朋看到王寅生的笑臉,問他為什么這么開心,他就說,“以前我只有牛牛一個兒子,自從結親后,我有三個孩子,孩子多了快樂多?!?/p>
今年阿麗耶過生日,王寅生又給阿麗耶送去精巧的小黑板。有一次他看到阿麗耶用粉筆在門后面寫字,被好學的阿麗耶所感動。小黑板掛在圖爾貢·圖爾蓀家的墻上。每當看到阿麗耶在小黑板上寫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所有人開心地笑了。
王寅生一直惦記著圖爾貢·圖爾蓀一家人的生計。他一直在想,圖爾貢·圖爾蓀給老板打馕月工資三千元,房屋月租金一千元,阿依謝木古麗又沒有工作,兩個孩子在一天天長大,家庭開銷越來越大。僅靠三千塊錢的收入根本支撐不了一個家庭的花銷。他開始為圖爾貢·圖爾蓀謀劃致富之路。
一次王寅生給圖爾貢·圖爾蓀說,阿麗耶長大了,已經上小學了,如今上學不需要接送,你給老板打馕收入不高,還不如自己開一家烤馕店。2017年10月,圖爾貢·圖爾蓀在天池街人流密集的地方選了一處店面,購置了馕坑,馕店順利開業(yè)了。他信心十足,起早貪黑地用心經營馕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平均每天也有五六百塊錢的收入。然而好景不長,打馕的弟弟要回南疆結婚,妻子又不懂打馕技術,店里又招不上打馕師傅,忙不過來,馕店只好歇業(yè)。
知道馕店關門歇業(yè)后,王寅生又為親戚一家犯愁,這時圖爾貢·圖爾蓀妻子阿依謝木古麗說以前在喀什疏勒縣一家縫紉店干過兩年,會縫制衣服。王寅生一聽,開心地說,這就好了。他和圖爾貢夫婦溝通,準備為阿依謝木古麗開一家縫紉店,圖爾貢·圖爾蓀夫婦同意了。然后四處打聽、多方尋找,終于在團結東路找了一家適宜的店面,購置縫紉機設備,跑辦了各類手續(xù),店面于2018年3月開業(yè)了。剛開時,生意淡,王寅生又發(fā)動單位同事、朋友和親戚利用QQ、微信朋友圈不斷宣傳,許多顧客紛紛慕名而至,裁縫店的生意漸漸紅火起來。阿依謝木古麗的縫紉店,每月有三千塊錢左右的收入進賬,加上圖爾貢·圖爾的工資,一家人有了兩份收入,日子好過多了。就在今年年初,圖爾貢·圖爾蓀還買了一輛藍色的小汽車,一有閑暇時間,就帶上家人出去游玩。
圖爾貢一家正向小康日子走去。
[李國成,回族,80后,新疆昌吉州作家協(xié)會理事?,F(xiàn)在阜康市某社區(qū)參加“訪惠聚”工作。在《回族文學》等發(fā)表作品。
] [作者簡介]
遠去的麥場
葉 薇
俗話說: 麥熟一晌,東南風一吹,小麥由青黃變成了金黃。父親說,要緊場了。在我的家鄉(xiāng)北庭小鎮(zhèn),幾乎家家都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每年都要翻新,鄉(xiāng)親們叫緊場。經歷了一年的風吹雨打,場的地面疏松了,老鼠螞蟻蟲子打了洞,到處是窟窿眼,夏鋤剛剛結束,趁天下了雨,父親開始緊場。他先架牲口用犁把地面犁軟犁透,用磨磨平,然后上面鋪上厚厚一層舊麥草,最后用碌碡反復碾壓,直到把麥草壓得柔軟稀薄后,再用木杈把麥草清理到場外,一個平整溜光的麥場就算緊好了,只等著麥子上場了。
農民離不開場,場是莊戶人的代名詞。八十歲要有個娘,一畝地也要有個場,可見,場對農民是多么地重要,農民對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場園,場園,在農村,有住戶就有場,有園。場打糧食,園種菜。有糧有菜就有生活。農民離不開場,拉麥,摞麥,碾場,鍘草料,取柴火,農閑了聚到一起諞傳、拍戲、開會、玩社火,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場里忙活。場也是孩子們閑暇時的樂園,捉迷藏,滾鐵環(huán),打沙包,踢毽子……打麥場是農村的一道風景,是農民的人生舞臺。
人民公社那陣,一個生產隊一個場,場很大,占地十幾畝。麥場是集體的,春天要整平,雨后要壓場。打麥時,男女老少全出動,有力的出力,沒力的搭把手,看著就是一派豐收的喜悅。打麥場,其實全年都用,春天的菜籽,夏季的麥子,秋后的玉米,每一茬莊稼都要在平整光滑的場上才能分娩,而其中,最繁忙最熱鬧的還是打麥這一季,所以通常把場叫為“麥場”。
我的家鄉(xiāng)北庭小鎮(zhèn),自古就是糧食和蔬菜的故鄉(xiāng),冬麥收了種白菜,這是家鄉(xiāng)人亙古不變的農事程序。麥子成熟的時候,為了不耽誤種白菜,鄉(xiāng)親們磨刀擦掌,不分晝夜地在麥地里勞作,白天頂著烈日,晚上披星戴月,巴望著早一天割完麥子能把白菜種進去。搶收麥子,搶種白菜,雙搶時節(jié),學校也給孩子放了忙假,學生全部回家給父母幫忙收麥。除了老幼,家家門上都掛著鎖。一個夏收下來,人們的臉上瘦了一圈,身上脫了幾層皮,手上布滿了血泡。難怪人們把搶收麥子比喻為虎口奪糧呢,熟了的麥子要盡快割了,捆成麥捆子。夏季暴雨多,一場大雨就會把農民的收成和希望澆滅。割麥結束,每家每戶火燒火燎地把麥捆拉到場上,碼成麥碼子,摞成麥摞子,飽經風霜的麥子此時終于可以回家了,為了防止雨水,它們頭朝里,腳朝外,挨挨擠擠地重疊在一起,仿佛大地母親隆起的小腹,真實而熱烈,讓人從心里感到踏實。
種完了白菜,鄉(xiāng)親們這才回過頭來管麥子的事。陽光尚好的晴天里,人們把麥捆從麥摞上揪下來,用鐮刀割了敷在它身上的草繩,然后把麥子一層層從外到里散落到麥場,這叫攤場,攤好的麥子先讓太陽暴曬,再一遍一遍地翻,正午的陽光正烈,風一吹,麥子就干了,嘩嘩響。這時候,軋場人立在中央,一手牽了牲口,一手揮鞭喝令,牲口就聽話地拉起石磙來回轉,沉穩(wěn)而堅實。炎熱的夏季,忙碌的身影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沒有人說熱和累,這樣軋了好多遍后,牲口歇了,人還要翻場,所謂翻場,就是把剛軋平的麥稈用木叉翻上來,攤開,用叉挑蓬松些,又軋,直到麥粒完全脫落。生產隊那時,我們村牽牛軋場的總是五保戶劉二伯,牛賣力地圍場轉,劉二伯使勁地吆喝牛。二伯雖然耳聾,無兒無女,卻是場上干活的好把式。跟著翻場的,大都是巧手巧舌的婦女,她們一邊干活,一邊打嘴仗,常常引來一片笑聲,辛苦的勞作也就有了一點輕松。場軋完了,二伯到場外歇了牛,男女社員齊動手,用木叉將麥秸上的麥粒抖干凈,把麥秸挑到場邊堆成垛,再用推板把連糠帶粒的麥子堆積起來,謂之起場。接著,就是揚場,這是既費力氣也是最講技術的活,也要靠風。父親就是揚場的好手,只見他手操木锨輕輕揚起,沉甸甸的麥子就會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風吹走雜物,飽滿堅實的麥粒落下來,輕浮的麥余則隨風飄到一邊,甚至飛揚到更遠的地方。掃麥余的人站在麥堆的下方,全神貫注地掃去隨麥粒兒落下來的雜物,掃的時候,要輕,否則,會把麥粒也掃走,要快,等下一锨麥子落下之前掃干凈,不然就埋在麥堆里出不來了 。慢慢地,干干凈凈的麥粒就堆成了小山,黃燦燦地擁在一起。
小時候,最喜歡赤腳在金色的場地躺著,四腳朝天,看藍天白云和天上偶爾飛過的小鳥,看日落的霞光……耳畔伴著小伙伴嬉鬧的咯咯聲,我們在麥草垛上踩著玩耍,捉螞蚱和蝗蟲,用麥子嚼泡泡糖……
白天的喧囂還沒結束,到了晚上,我偷偷地跟在父親身后去麥場,晚上的打麥場又是另一番景象。幾只煤氣燈“嗞嗞嗞”地燃著,麥場上燈火輝煌。大人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著,小孩子們歡天喜地玩耍著,圍著煤氣燈轉。高高的麥垛成了天然的滑滑梯,我們一個個列隊哧溜溜滑來滑去,樂此不疲。麥垛也是孩子們藏貓貓的絕佳場所,孩子們你追我藏,大呼小叫、嬉鬧聲不絕于耳?;椟S的燈光,把麥垛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或明或暗,或虛或實,孩子們跳進跳出,追著影子玩耍,在月亮地里滿場的跑趟子。有時,我們也靜下心來看父伯們揚場,當麥粒兒飛起來的時候,我們幾個調皮鬼還是會迅速鉆進去,麥粒兒呼呼啦啦地撒在我們的臉上、頭上、衣服里,很新奇很愜意。大人們輕聲呵斥著我們,他們那有力的身影在皎潔的月光下宛如一個個生動的剪影,隨著他們的動作,一片片白花花的麥粒兒向空中飛起來,又“沙沙”地落下來,那場景美極了。在麥場,我們玩的游戲可多啦,最拿手的就是捉迷藏、老鷹捉小雞,還有什么“及及林,開馬城”等等我到現(xiàn)在也說不上名堂的游戲。玩累了,就在松軟熱乎的麥草堆里翻跟頭、講鬼怪故事,不一會兒,一大片的麥草里全是進入了夢鄉(xiāng)的孩子。
然而在那個純手工勞作的年代,麥子的收獲往往由夏季轉到了寒冬,那時,社員高唱著大生產的歌曲和號子,起早貪黑,積攢著少得可憐的工分,種的莊稼卻像野生的蒿草,所結的果十分有限,一個麥穗也就幾粒麥子,一個玉米也就十幾顆果實。農田越耕越小,糧食越打越少,大冬天也要出工干活。那時,冬天最為繁忙辛苦的就是打凍場。冒著冽冽寒風,軋場人拉著牛繩站在場中間,穿著厚重的羊皮大衣,戴著油光光的皮帽子,結滿冰碴的胡須遠遠冒著熱氣。石磙沉默著,一圈又一圈,吱吱呀呀。人和動物之間仿佛達成了一種默契,如今想來,那仿佛是純樸而深情的童謠鄉(xiāng)曲,旋律優(yōu)美而又有幾分淡淡的憂傷。
后來,生產隊把土地承包到戶,原來的打麥場都已分割開,或者農戶自己在房前屋后整一個麥場。場有了屬于自己的名字,張家的、李家的、王麻子家的……我們家也有了自己的打麥場,一個不大的場。到了麥收前,兩個叔叔合議共用一個打麥場,還湊錢購買了手扶拖拉機,條件好的人家,還購置了割麥機,麥熟時節(jié),“突突”的馬達日夜不?;仨懺邴溙铮R刷刷的麥子紛紛倒下,鄉(xiāng)親們直接將麥子裝車連夜拉到麥場,大大縮短了割麥的勞動量。后來有的村民添置了脫粒機,這時的打麥場不再是往日的景象,伴隨著打麥場的機聲隆隆,大約十幾個人就忙開了,有往脫粒機續(xù)帶秸小麥的,有忙著接脫離出的小麥的,大伙兒一邊忙碌著,一邊說笑著,小小的打麥場劃破了夜空,奏響了和諧的旋律,人們在歡聲笑語中打完了小麥。
后來的打麥場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奔走在麥田,麥場變成了曬場。麥子曬干了以后裝進拖拉機,歡歡喜喜地給國家交了公糧,沉甸甸的豐收就進了農民的口袋。哪里還有我們小時候經歷過的麥收那種一派歡慶忙碌的景象?看著在樹下氣定神閑抽煙喝茶的鄉(xiāng)親們,我不禁悵然若失,心頭空落落的。歷史發(fā)展到今天,打麥場正在慢慢消失,莊稼成熟的時節(jié),經過洽談,經銷商直接把收割機請進地里,浩浩蕩蕩的糧車排滿了鄉(xiāng)村公路,一大片麥子不一會兒就只剩下了麥茬,農戶只須開著私家車坐在車里等著收錢,就這么簡單。收麥過程大大簡化,勞動量大大減輕,這是農業(yè)機械化帶來的好處,回想過去,從整場、割麥、運麥、再到碾場、揚場、看場,直到碼麥草垛,差不多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且不說人們每天頭頂烈日,忙得跟打仗一樣,到了晚上,男人們還要去場上揚場,看場,夜宿麥場……
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們在成長、老去的同時,收獲了很多,但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東西。那總也學不會的揚場、掃麥余,浸潤著我的心。車馬遠去,麥場遠去,笨重的農具遠去,甚至遠離故鄉(xiāng)的游子,連溫暖的鄉(xiāng)音也遠去了……記憶中的風吹麥浪、虎口奪糧以及那寬闊光滑的打麥場和金色的麥草垛,已慢慢成了歷史,成了我記憶深處最美的回憶。
[葉薇,女,70后,自由職業(yè)者。新疆昌吉州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昌吉日報》《回族文學》等發(fā)表作品。
] [作者簡介]
牛王宮軼事
徐 海
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鎮(zhèn)政府東南處,有一座已湮沒無聞的寺廟——牛王宮,牛王宮是舊社會農民為祈求農業(yè)生產順利而祭祀牛神的場所。據我查找文史資料記載,牛王宮至少從民國時期起就沒有什么香火,后來就干脆簡單改造后成為一般農民的住宅。
1952年6月,滋泥泉子這個幾乎不為人所知的牛王宮,卻因為一起慘案讓它為世人所關注。這起血案就是袁木匠殺害養(yǎng)女一案。
兇手袁木匠,案發(fā)時大概四十多歲,以做木工為生;被害人是袁木匠養(yǎng)女,當時是滋泥泉子片區(qū)區(qū)委一名干部的妻子。事件起因是袁木匠讓養(yǎng)女去偷竊丈夫的佩槍,養(yǎng)女維護丈夫執(zhí)意不肯。袁木匠幾番逼迫都遭到拒絕,盛怒之下用匕首刺死養(yǎng)女,之后逃至一干枯河溝內畏罪自殺。
我之所以關注這個事,起因是2018年初的一天晚上,我在政府一樓大廳值班時,在桌洞里看到一本《阜康文史》。上面有一篇《血濺牛王宮》,講的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我黨建政未久基層農村發(fā)生的案件。我對新疆和平解放以后的歷史興趣濃厚,因此這篇文章的題目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讀完文章后,其中幾個細節(jié)引起了我的思索。
第一,袁木匠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文中袁木匠向人吹噓,他在蘇聯(lián)輾轉各地生活時,曾在某地和一個蘇聯(lián)軍人老婆有染。當時正值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這名軍人奔赴蘇德前線作戰(zhàn),他的妻子可能是獨居寂寞,也許還有丈夫生死未卜的因素吧,她和袁木匠發(fā)生了同居關系,還生了一個兒子。孰料衛(wèi)國戰(zhàn)爭結束,軍人還在世,不久后就要復員返鄉(xiāng)。得到消息后,俄國女人找袁木匠商議。袁木匠認為二人關系本來就是姘居名不正言不順,就準備結束這種關系回國。為解除后顧之憂,他把自己和俄國女人所生的兩歲男孩親手殺死。當然,以上這些都是袁木匠和人閑聊時說出的事情,是真是假無從考證。如果確有其事,足以證明袁木匠是個殘忍自私的人。
據《血濺牛王宮》文中記載,袁木匠自殺后,從他身上還搜出了一張紙條,上面列出了滋泥泉子片區(qū)黨組織領導人名單。那么,我的第二個問題來了:
袁木匠到底三番五次地要槍干什么?如果真的是要槍殺這些基層領導干部,那么他的來歷更值得挖一挖了。
第三個問題,袁木匠在養(yǎng)女出嫁之日為什么要在西溝山舊居號啕大哭,在屋內梁柱里寫下“后悔后悔真后悔死了更后悔,冤枉冤枉真冤枉死了更冤枉?”按照袁木匠寫下的東西來推斷,他對養(yǎng)女出嫁一事感到很后悔,后悔得要死。冤枉?什么事情冤枉他?冤枉得幾乎讓他想用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案發(fā)后被害人當場殞命,行兇者隨后自戕,時光已然逝去六十七年,我心中的疑問去哪里尋找答案呢?
今年夏天我在學駕照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滋泥泉子的老戶,我叫他老曾。這個人身量不高,將近六十歲,話不多。有一天我和老曾都在等教練車的時候,我聊起了滋泥泉子牛王宮的事情。
“老曾,你們滋泥泉子是不是有個地方叫牛王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時候發(fā)生過一起殺人案?”
老曾略一回想,說:“有這個事,袁木匠殺他養(yǎng)女嘛。其實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我還沒出生,不知道牛王宮這個地方發(fā)生過殺人案。后來知道這個事,是因為六幾年的時候我親身經歷了一件事?!?/p>
“啥事情?”
“六七年還是六八年的時候,我也就十一二歲。那個時候農村我們小孩可以拉石頭掙工分。拉石頭要盡量早起,去早了可以多拉一點,從我們村到工地要經過鄉(xiāng)政府。我和一個小伙伴約好了,早上誰先到誰就在鄉(xiāng)政府旁邊的語錄臺上放一塊石頭?!?/p>
“語錄臺?”我不解。
“就是文化大革命時候在鄉(xiāng)政府附近用水泥砌了個臺子,臺座上砌了一塊小黑板一樣的版面,上面刷著毛主席語錄?!?/p>
“噢,特定時代的特定產物。”
“那天我起得特別早,大約凌晨三點鐘我就拉上車出門了,跟我一塊去的還有我們家的大白狗。快走到鄉(xiāng)政府的時候,我突然聽到‘啊的一聲女人的慘叫。那個聲音特別尖特別慘,就像突然受了致命傷一樣。附近的狗都被驚動了,汪汪地叫成一片?!?/p>
“老曾你肯定嚇壞了吧?”
“我嚇得人一下僵在原地都不能動了,腦子好半天都沒有意識的。過了好一會兒,我們家的白狗跑到我身邊來了,我才緩過來?;厝ヒ院笪揖透依镩L輩說了。有個長輩就給我講,我聽到慘叫的地方叫牛王宮,十幾年前那里發(fā)生過殺人案?!?/p>
我聽了哈哈一笑:“難不成還鬧鬼了! 不會的,說不定你聽到的也許是兩口子吵架打架發(fā)出的聲音吧?!?/p>
“那一條路上北面是鄉(xiāng)政府,南面是牛王宮。當年出了這個事情以后,那片房子已經多年無人居住荒廢了?!?/p>
我聽了后心里沉吟:既然無人居住,聲音又從何而來?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關于牛王宮的全部事情了。我想把它記錄下來,這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你說我是道聽途說的也罷,本來嘛,有些確實是口耳相傳,我暫時也沒條件去查證;說我是炒冷飯、翻舊賬也行,因為我覺得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它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帶血的印跡,我們應當告訴我們的后人,人是最復雜的一種動物。我驚訝于人性的殘忍、黑暗、隱秘,也為女性的柔弱和無助的呼喊而哀傷。
[徐海,70后,現(xiàn)在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委某部門工作。在《昌吉日報》等發(fā)表作品。
編者注:2019年5月6月,新疆昌吉州文聯(lián)先后舉辦兩期中青年作家培訓班,一百一十多人次各族中青年作家(作者)參加培訓。這是近年來昌吉州發(fā)展壯大青年作家隊伍的重要舉措之一。本刊特提供平臺,選發(fā)九位學員作品,為本土中青年作家(作者)助一臂之力。其中三位青年作者是首次在本刊發(fā)表作品。
[欄目編輯:付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