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 云 麗 陽
一
1938年10月,本是天高云淡的金秋季節(jié),卻寒風蕭殺,黑風壓城。侵華日軍從水、陸、空三面包圍武漢,一時間武漢危在旦夕。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的文武官員,早已南逃,躲到大后方去了。
而周恩來作為中共中央全權代表(既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又是中共南方局書記,領導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并親自兼任《新華日報》的董事長)在日軍戰(zhàn)火日益逼近的情況下,臨危不懼,堅持戰(zhàn)斗,爭分奪秒組織干群撤退、轉移和輸送物資及出版最后一期《新華日報》。
10月22日,日機在武漢上空進行輪番轟炸,形勢已十萬火急。周恩來仍指揮若定,于當天下午,親自組織了最后一批有關同志向重慶撤退,并安排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李克農(nóng)、《新華日報》社長潘梓年及王炳南等同志做好撤離工作,最后一批撤離的人員包括有八路軍辦事處、《新華日報》和文藝宣傳隊的工作人員以及國際來華工作的王安娜等。撤離時,周恩來通過關系租用了商人的“新升隆”號輪船。由于“新升隆”號噸位小,印刷設備和紙張已經(jīng)把底艙裝滿,所以近百名撤離人員在船上顯得擁擠不堪。然而這時,岸上幾十名無錢購買船票的難民也請求搭船。周恩來囑咐工作人員,一定要想想辦法,盡量將難民安排上去。為防疏忽,他親自上船清點人數(shù),騰挪位置,一一安排就緒后,他又對大家說:“我們從敵占區(qū)帶出的人到大后方去,可以為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增加力量?!闭f完,他和同志們一一握手告別,許多同志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新升隆”號徐徐開動了,周恩來一直站在岸上向同志們頻頻揮手,直到輪船遠去。眼看形勢越來越危急,剩下的同志一再催促周恩來早一點離開險境,可他總是說:“再等一等?!边€是長征時期那副泰然自若的神態(tài),有條不紊地堅持安排好所有轉移的后續(xù)工作。
為了安全起見, 八路軍辦事處留下的少數(shù)骨干力量從漢口轉移到了武昌。10月24日深夜,周恩來又準備過江返回漢口,檢查最后一期《新華日報》的出版情況。當司機王友許把車開到江邊時,到處硝煙彌漫,敵機轟炸后剛剛飛走,還能聽到漢口東北面不斷傳來的“隆隆”炮聲。跟隨在周恩來身邊的副官、警衛(wèi)及隨員李金元等同志都想勸他不要過江,以免發(fā)生意外。但看到周恩來那執(zhí)著堅毅的表情,大家知道勸阻也沒有用,只有盡力保護好他的安全。此刻,周恩來也覺察到同志們的心情,便說:“共產(chǎn)黨員干革命,應是沖鋒在前,退卻在后?!闭f完他帶領大家過江。這天晚上,周恩來堅守在印刷機旁,一直看著最后一期報紙印完發(fā)走,并安排報館幾名工作人員動身南撤后,才離開漢口。
10月25日凌晨,大霧籠罩了整個武漢市,大街上沒有行人,日軍的炮火已由城外向市區(qū)延伸,敵艦也靠近漢口。在周恩來身邊的同志都為他的危險處境捏著一把汗,但周恩來又前往武昌黃鶴樓,察看他預先布置刷寫的反侵略標語。
就這樣,周恩來一直戰(zhàn)斗到武漢失守前兩小時。
二
周恩來心中明白,撤離隊伍的沿途行進工作是極為艱苦的,但他堅信李克農(nóng)、潘梓年、王炳南能勝利完成這一任務。
“新升隆”起航后,順利前行,在天色即將入黑之前,船在離岸不遠處拋錨了,排除故障后船長冒險夜間航行。10月23日早上,李克農(nóng)下令停航。這是因為日機轟炸通常是在早上8點至9點之間開始行動,對在長江上航行的船只進行襲擊,直到下午兩三點方才停止,只有在岸邊停航的船才能幸免。針對這一情況,李克農(nóng)沉著以對,隨機應變,決定讓大部分人都上岸,白天躲在附近的村落,到下午將近3點再回到停船的地方,船上只留有舵手、周恩來的通訊員、幾個哨兵和帶著孩子的婦女,并囑咐這些留在船上的人:“當聽到飛機聲要立即就地隱蔽?!?/p>
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留影
中午時分,李克農(nóng)帶著轉移人員,走進一間小茶館休息。說是茶館,實為一間板房,入門處掛著一張草簾而已。在茶館里,可以眺望到堤岸和船只。下午3點鐘剛過,大家走出茶館。剛走到堤上,突然聽見飛機轟鳴聲和爆炸聲。不久,3架日機便在空中出現(xiàn)了。
“糟糕!”李克農(nóng)大聲喊:“全體隱蔽!”可在這塊連一棵樹都沒有的平地上,怎么隱蔽呢?附近連土坑也看不到,要走到棉田那邊,又太遠了。飛機很快發(fā)現(xiàn)了李克農(nóng)他們,并以閃電般的速度向他們俯沖過來。
“散開!”李克農(nóng)不停地叫道:“不要聚在一起,分散!躺下,千萬別動!”飛機飛得很低,投下了炸彈,有幾顆炸彈落在了江邊的船上。數(shù)分鐘后,船上大火炎炎,轟炸持續(xù)了30分鐘。日機投下炸彈后,又開始機槍掃射,主要以四處奔逃的人以及從燃燒著的船上跳到河里的人為目標。等到爆炸的聲響完全停息后,大家默默地走到堤上,看著那艘燃燒著的輪船,大家含著悲痛和默哀向死者告別。李克農(nóng)給大家安排任務,讓男人們到河岸、田間去找死者和傷者,他自己和幾名漁夫到河邊去看看是否能用小船把幸存者救上來。
李克農(nóng)請王炳南、王安娜和簡·尤恩等人到附近的農(nóng)家去準備一些開水、手巾等物。希望隨后能將傷員安置到農(nóng)家去。然而農(nóng)民家里的毛巾和可作繃帶用的布少得可憐,脫脂棉更是根本沒有。最后,王炳南他們只好用采摘下來的棉花,去掉里面含油的棉籽,用土制蘇打蒸煮,使其有吸水性,然后用來救治傷員。
簡·尤恩是一名護士,她在前線工作過,學到了在非常簡陋的條件之下進行救護的方法。沒有鑷子,她就用一雙筷子放在沸騰的熱水里消毒,再用它夾出傷者腿上的彈片,沒有藥用酒精,就用燒酒作為代用品……
李克農(nóng)說服附近的農(nóng)民提供住處讓大家過一夜。因聯(lián)系中斷,24日早上,來不及向周恩來請示,李克農(nóng)決定改向長沙。他將全部幸存者集合起來,告知將改變行動方案。他要求大家不管是屬于哪個組織、哪個部門,都要同心協(xié)力、共渡難關,必須設法盡快地徒步行進。
潘梓年提議,把大家所有的錢都集中起來統(tǒng)一使用。他強調:“不管什么情況,也不能增加農(nóng)民的負擔,否則我們更寸步難行。”最后,李克農(nóng)把全體人員分成8組,并為各組指定了負責人。
此行人之中,有一名年輕的記者打算和他的一位朋友獨自加速行進。他表示愿意在到達附近一個小鎮(zhèn)之后,打電報給長沙的八路軍辦事處,告知航船遇襲的情形和生還者的情況??墒呛苓z憾,不知什么原因這封電報并沒有送到,長沙方面只聽說在武漢附近長江上航行的船只全部被炸,但對李克農(nóng)等人的情況,毫無了解。
大隊人馬改道后行進極為艱難。正如王安娜在日記中寫的“到了晚上,大家便在農(nóng)民和漁夫的破舊的小房子里過夜,躺在薄薄的稻草上。誰也沒有帶毛毯、外套或大衣,只好互相緊擠著身子以抵御夜寒。合上眼睛,白天那些可怕的事情又浮現(xiàn)出來,大概也是為了戰(zhàn)勝這種恐怖大家才挨得緊緊的。船上遇炸起火時,帶著孩子的婦女全被活活燒死了。有兩人跳到河里,被漁夫救起。其余跳到河里的人,有的溺斃,有的被機槍掃射而死。周恩來的通訊員在起火時還在船上,后來則不知所蹤,連尸體也找不到。不到20歲的李攝影師、一位年輕的女作家和許多男人、婦女和孩子都在此遇難……”
1938年10月23日下午,??吭诤奔昔~縣燕子窩渡口的“新升隆”號遭到日機轟炸。
三
全體人員徒步出發(fā)后的第二天早上,下起了一點小雨,大家為了盡快脫離險境,踏著鄉(xiāng)間小路,一步一步往前移動。一整天只走了15公里。途中只要聽到飛機聲音,大家便慌忙逃進棉花田和灌木叢中,而幾個重傷的傷員只能靠躺在擔架上抬著行進,為此耗去了不少時間。這時有幾個人提議,把隊伍改編成3人一小組。李克農(nóng)同潘梓年交換意見,都不同意,李克農(nóng)說:“我們不能夠拋棄負傷和體弱的戰(zhàn)友。據(jù)農(nóng)民說,這一帶盜賊很多,特別是最近,見到難民就襲擊,將財物劫掠一空。我們像現(xiàn)在這樣分成大組,又有武裝的戰(zhàn)士隨著,土匪就不敢動手。”
可是每當接近一個村子時,疑慮很深的農(nóng)民們便關門上鎖。潘梓年說:“我們和農(nóng)民、船夫談話時,常常聽到‘拉夫’這個詞。國民黨的官員和軍隊,只要有需要,便毫不留情地征用——不管是米、雞、柴、運輸工具,還是人。因為農(nóng)民們怕被拉到軍隊里去,這種不安的心情一直威脅著他們?!崩羁宿r(nóng)也很理解農(nóng)民的心情,他和潘梓年想法統(tǒng)一,要做好對農(nóng)民的解釋工作。
此時,派出偵察的人回來報告“看到村子”,李克農(nóng)便和王安娜等人一起先行,大部分人在附近休息等候。
到了農(nóng)戶,李克農(nóng)并不立即向對方提出要求,而是先和對方寒喧一番,互相介紹,待和他們關系融洽之后,李克農(nóng)才把要求提出來與農(nóng)民商洽。他先是強調說,不管使用什么東西都要付錢,只住一晚,一切借物都原物奉還。接著李克農(nóng)先把應付的總金額一半交給村長,消除顧慮的村長才開始對農(nóng)民們作動員工作,還把一些青壯年及船夫們叫到村子里來等候安排。
然而有一件事讓李克農(nóng)很頭痛,他和船夫談了很久,幾個船夫表示愿意用船將他們一行人送到洞庭湖去,但要走遠離交通要道的陜小水路,這樣可以不被日軍發(fā)現(xiàn)。據(jù)船夫們說,劃小船到洞庭湖去要兩個星期,從洞庭湖到長沙就不難了,如果擠一擠的話,有10只小船就可以載上所有的人??墒侨绱艘粊恚M實在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另外,溫飽的問題也使李克農(nóng)發(fā)愁。大家每天只吃兩頓,總算不挨餓。對傷者的醫(yī)療只能采取非常原始的方法。但傷者因流血過多而身體虛弱,首先要恢復他們的體力,需要雞湯之類的營養(yǎng)品,李克農(nóng)只能盡力托人買雞。夜間天氣很涼,毛毯、外套和御寒的褲子等仍然不夠。王安娜向李克農(nóng)提議:每天晚上大家可以靠喝一杯酒抵御船上的寒冷。
1938年12月5日,《新華日報》保衛(wèi)大武漢殉難同志追悼會在重慶舉行。
1938年12月5日,重慶舉行的追悼會現(xiàn)場。
經(jīng)過數(shù)日的艱難地行程,所有人終于到達湖南北部一個叫新市的小縣城。李克農(nóng)從這里發(fā)電報,與長沙的八路軍辦事處聯(lián)系。這時李克農(nóng)才得知當他們乘“新升隆”撤離后不久,也就是25日上午,日軍的魔爪伸進武漢。好險!人們不禁倒抽一口冷氣,也為周恩來的料事如神和妥善安置而感到欽佩。
10月25日上午,周恩來離開武漢之后,并沒有馬上南下,而是先到了離武漢不遠的湖北嘉魚縣的燕子窩渡口(今屬洪湖市燕窩鎮(zhèn))。從情報中得知“新升隆”號10月23日駛至嘉魚時,遭到日機轟炸,一直心急如焚。周恩來與葉劍英到達長沙后,及時對遇難人員的善后事宜作了妥善處理。李克農(nóng)等人到達湖南與長沙方面取得聯(lián)系后,周恩來連夜召開緊急會議,重新部署了行動計劃,指示李克農(nóng)率領部分工作人員南下到桂林去組建八路軍辦事處,潘梓年率領其余同志沿江西行去重慶。
“新升隆”在燕子窩渡口遭日軍戰(zhàn)機轟炸,遇難慘案震驚全國,除部分乘客逃生外,有近80人傷亡,遇難的25人中,有16名《新華日報》的員工和9名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人員。為紀念遇難者,1938年12月5日,在重慶舉行了追悼會,毛澤東和周恩來都獻了挽詞?!缎氯A日報》為此發(fā)表社論,號召大眾繼承死難者的精神,再接再勵,繼續(xù)奮斗,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