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報》原副總編吳泰昌置身文壇半個多世紀,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他與許多文壇大家過從甚密,如巴金、冰心、茅盾、楊絳、朱光潛、沈從文等。如今,他們都已逝去,吳泰昌把與他們的交往故事記錄在新書《親歷文壇五十年》中,回憶細致入微,展現(xiàn)了老一輩文化人的道德風骨和個人魅力。
直率批評的冰心
和冰心接觸過的人,哪怕只是一次短暫的交談,都能感到面對的是一位充滿智慧、和藹可親的老人。
冰心很愛整潔。她的兩個小書桌拼起來的一張大書桌上,整整齊齊地分類擺列著期刊和文房四寶。平時她穿著雅素,衣服、圍巾色調(diào)配合得十分勻稱。花瓶里不斷的是紅玫瑰。
我(本文作者吳泰昌)是個不修邊幅的人,頭發(fā)長了也不及時剪理。最初見到她時,她總先看看我的頭,衣著,不說什么。后來熟了,有時我剛理了發(fā)去,她一見就說我今天挺精神。有時頭發(fā)不整齊去,她就說我是名士風度,不好。在她最后住院時期,有次她躺在床上對我說:“你出醫(yī)院趕快去理發(fā)店!”
冰心大量的文學作品是為兒童寫的,核心內(nèi)容是母愛。在日常生活中,她對待后輩的教育常用引導啟發(fā)的方式。往往表揚就包含了提醒、批評,但有時也會率直地批評。
我有事除電話外,還會給她寫信。有次收到她的回信,頭一句就說,以后你別寫信了,還是通電話,因為你的字跡太潦草,辨認費力??戳诵藕螅疑钌顑?nèi)疚。過后她有事打電話問我,我說了半天,她說聽不清楚,說你還是寫信來吧!這封信我真是下了工夫,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抄了一遍。不久她在電話中說我字有進步,但也不必過于工整,注意筆畫看得清就可以了。
面對生死坦然
冰心自1980年腿摔骨折之后,極少出門。老人說,她以前愛散步、愛出國,到國內(nèi)各地走走,現(xiàn)在身體不行了。住樓房養(yǎng)花的地方也沒有,現(xiàn)在家里四季不斷的鮮花多是朋友送的。
據(jù)我所知,冰心晚年文藝界同輩朋友中,她去看望過夏衍,夏衍與她同齡,生日晚25天,姐弟相稱。她去看過葉圣陶先生,葉老比她大,所以她稱葉圣陶先生為葉老。冰心對人處事熱情認真,幾乎來信必復,她還謙虛地稱贊葉老做事認真。她曾讓我轉(zhuǎn)告葉老長子葉至善,說她寄贈給葉老的著作,葉老收到后每次必回信致謝,她知道葉老晚年眼睛不好,說至善來個電話就可以了,千萬別讓葉老將這小事放在心上。
冰心眼疾手勤。她晚年除了住院臥床不起,常閱讀各類期刊、友人贈送的著作,堅持每天寫作三至四小時。來訪的客人雖多,但她安排得井井有條。我為《文藝報》約請過她寫文章,只要她答應寫,一般都提前寫好。她常說:一個作家怎么能擱下手中的筆?她完成了許多寫作計劃。
冰心老人對生死看得坦然,她常說人落地是默默無聞的,走了也該是默默無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