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所學校希望自己的學生失敗,或者鼓勵自己的學生去擁抱失敗。而在澳大利亞,卻有這樣一所學?!暮琅游姆▽W校專門為學生設(shè)立了特殊課程——“失敗周”。
此前,與所有的學校一樣,艾文豪女子文法學校將培養(yǎng)學生取得成功作為唯一的目標,在各個年級的課程設(shè)置上,絞盡腦汁教導學生如何才能成功,以及成功必備的幾個素質(zhì)。如此一來,使學生每天都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中,成為毫無個性的“學習機器人”,整個學校毫無生氣可言。鑒于此,學校決定徹底改變學風,放棄所謂的“成功學”課程,繼而鼓勵學生去擁抱失敗,遂設(shè)立了 “失敗周”。
“失敗周”的課程設(shè)置有兩項:分別是“驚奇課堂”和“午餐活動”,宗旨是鍛煉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恢復(fù)能力,重點是失敗、勇敢、冒險以及嘗試新鮮事物,內(nèi)容是讓學生分組展示他們新學到的技能,這些技能通常一周內(nèi)無法完全掌握,面臨的結(jié)果往往是失敗,這樣做是為了鍛煉學生們敢于在眾人面前展示失敗的勇氣。校方還邀請心理學專家,告訴老師和家長如何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學校教導主任布里奇特·麥克弗森表示:“‘失敗周’最想讓學生了解到失敗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以此鼓勵她們在漫長的人生中不要畏懼失敗和犯錯,遇到問題不繞道走,既要勇敢地面對問題,又要理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次失敗就是一次痛苦,而每次痛苦都是一次成長的經(jīng)歷,即使一次失敗了,也不能空手爬起來?!?/p>
學生漢娜在“失敗周”里參加了攀巖課程,連續(xù)五次都以失敗告終,她稍作休整后,又進行了第六次沖刺,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對此她感慨道:“失敗是人生遲早會面臨的問題,以后各種各樣的失敗還會接踵而至,學習怎么面對它是越早越好的事情。如果你接受了失敗,這些失敗不僅不會阻撓你,反而會成為你前進的助推器”。
學生盧克在參加“午餐活動”時,要求在一個半小時內(nèi)自己動手為五名同學做好午餐,可她不僅沒有按時完成任務(wù),而且飯菜也做得半生不熟,她感覺很難為情,后來在老師們的安慰下,釋然了:“我一直在家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但在這次活動中,我享用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雖然失敗了,但是感覺很充實。失敗對于每個人都很珍貴,只有經(jīng)歷了,才能感受到它與成功的密切關(guān)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