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因剛結婚不久的獨生女兒煤氣中毒去世,安徽合肥市的盛海琳經(jīng)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在59歲的高齡產(chǎn)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如今兩個孩子已經(jīng)8歲,即將上小學三年級。他們一家過得怎樣?記者前往盛海琳的家中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用盛海琳的話說:生活一地雞毛,幸福感正被憂愁取代,自己曾勸退前來咨詢的其他高齡失獨者,她的經(jīng)歷很難復制,勸她們放棄高齡妊娠的想法。
收入不低,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盛海琳的兩個女兒分別叫做吳尚智、吳尚慧,寓意為“無上的智慧”,當年起名時對兩個小生命寄予的期望,可見一斑。
如今,兩個女孩看起來活潑、健康,雖然只有八歲,但個子已經(jīng)長到了1.3米??墒撬齻儎偝錾鷷r,大的體重3.7斤,小的體重僅有2.9斤。因為早產(chǎn),兩個寶寶住進了保溫箱,由于盛海琳的情況特殊,當時沒有相應的保險或報銷政策,她說“當自己知道要全部自費時,腦袋要炸掉了”。那個時候,靠著同事朋友看望時的份子錢和單位的資助,才緩解了捉襟見肘的局面。
盛海琳說,其實自己決定生下這對雙胞胎的時候,并沒有考慮經(jīng)濟方面的問題。愛人在部隊,她在醫(yī)院上班,因此,“生養(yǎng)第一個女兒的時候,經(jīng)濟上感覺毫無壓力?!钡@一次,盛海琳感覺不一樣了。
雖然從家庭收入來看并不算低,但養(yǎng)育兩個女孩,使得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為了掙錢補貼家用,盛海琳應企業(yè)的邀請,利用自己在健康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往來于全國各地進行講座,和兩個女兒聚少離多。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在兩個孩子五歲以前,與她們在一起的時間只有一年。
雖然是雙胞胎,在外人看來長相差不多,但在媽媽眼中,兩人還是有所不同。盛海琳覺得,姐姐比較早熟,妹妹則情商更高一些。雖然因為生活的壓力常常愁眉不展,但只要聽到別人夸獎兩個孩子長得好,或者乖巧的時候 ,盛海琳的臉上還是會露出笑容。
矛盾與糾結:選擇陪伴還是掙錢?
因為踏上了一條至少在國內沒有人走過的道路,很多時候遇到的都是其他人沒有遇到的問題,所以矛盾與糾結始終伴隨著盛海琳。
她并非不知道孩子需要自己的陪伴,卻因為需要賺錢而時常去往全國各地講座。她并非不想省下月嫂和保姆的費用,但畢竟年過六旬,加之丈夫前幾年偏癱,實在無法應付兩個孩子。她并非不知道暑假里的十來個培訓班會給孩子和自己的經(jīng)濟帶來額外的負擔,但面對兩個正在頑皮年齡的孩子,實在無處安放她們旺盛的精力,同時也擔心她們比別人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下午一點多,倆姐妹出門去上漫畫班。記者在盛海琳家的餐桌的玻璃臺布下,看到一張姐妹倆的“暑期課程表”,包括鋼筆字、小主持人、數(shù)學、圍棋、游泳等,安排得非常滿。盛海琳說:“我不能讓兩個孩子產(chǎn)生自卑的情緒,不想讓她們受委屈,我盡我的能力,讓兩個孩子在同等條件下不輸于任何人。”
60歲才上起跑線,未來路在何方
今年67歲的盛海琳依舊需要在外奔波出差進行保健講課,她說能掙一點是一點。記者問她,眼看兩個女兒一天天成長,自己有沒有覺得回歸幸福和快樂?!靶腋U诒粦n愁取代,我不快樂呀,你覺得我這樣的年紀在外面為生計奔波會快樂嗎?回到家還要面對一地雞毛的事情,累呀!精力跟不上呀!”為什么生活會是一地雞毛?盛海琳舉例說,這些年她更換保姆達50多位,孩子幼小的時候,她雇一個保姆和一個鐘點工,時常出差回到家還要處理保姆之間的矛盾。
盛海琳說,沒想到自己進入老年后與同齡人太不一樣,別的同齡人都在曬自己旅游照片,或者帶著孫子孫女一起玩耍,而她帶的是和別人孫輩年齡一樣大的女兒,雖然自己已經(jīng)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但或多或少心煩,壓力大?;蛟S有一天,同齡的別人病倒了,有兒子兒媳接手孩子,假如自己有一天倒下了,誰來接手智智和慧慧呢?
她沒想到自己60歲重新迎來一個起跑線,自己越來越失去朋友,因為沒有共同語言,所想所慮談不到一塊兒。這些年,很多高齡失獨者慕名前來咨詢,她都勸他們:“我的情況很難復制,要慎重。”有的人表示不理解說:“你自己生了,還勸我們不要生!”
臨走前,記者忍不住問她,假如有一天他們夫妻倆身體衰弱到自顧不暇甚至倒下,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怎么辦?盛海琳說自己還沒想到辦法。
(摘自《揚子晚報》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