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毓民
秋冬季來臨后,嬰幼兒腹瀉又到了發(fā)病高峰期,和夏季寶寶致病性大腸桿菌腹瀉的起因不同,秋季腹瀉的元兇是幾種比細菌還小的微生物,其中外形似車輪的“輪狀病毒”就是小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原體。在世界各地的小兒腹瀉中,40%~50%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由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胃腸功能較弱,抗輪狀病毒的抗體水平較低,免疫功能不完善,故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是易感者,而6個月以內(nèi)的寶寶有來自母體和母乳中的抗體,所以不容易發(fā)病。目前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西藥特效藥,所以應用中藥、食物療法和注意防護是防治秋季腹瀉的有效方法。
腹瀉有特點
寶寶得了輪狀病毒腹瀉后,起病急,發(fā)燒達38~39.5℃,有些寶寶最初會發(fā)生嘔吐,有些寶寶還會同時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癥狀。通常寶寶發(fā)熱和嘔吐的持續(xù)時間大約為2天。腹瀉中,寶寶的大便次數(shù)從一天幾次到十幾次不等。大便為水樣便或蛋花樣便,呈黃綠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黏液,無膿血,無腥臭味,腹瀉的時間可持續(xù)約3~5天或一周,少數(shù)可長達三周。腹瀉嚴重時可導致寶寶脫水和電解質(zhì)平衡紊亂,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很嚴重。另外,也有報道稱,個別病例在輪狀病毒感染后也會對身體其他器官產(chǎn)生影響。
中醫(yī)中藥療效好
目前尚無治療輪狀病毒腹瀉的特效西藥,中醫(yī)療法有較好的療效,但需根據(jù)不同癥狀分型治療。
寒 瀉 因感受風寒引起的腹瀉,中醫(yī)稱為寒瀉,表現(xiàn)為胸膈滿悶、嘔吐惡心、脘腹脹痛、腸鳴轆轆、瀉下清稀如水樣大便,伴有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困重、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象濡緩。治宜外解表寒,內(nèi)化濕邪,應服用藿香正氣水或滴丸。
濕熱瀉 表現(xiàn)為煩熱口渴、腹痛腹瀉、里急后重、肛門灼熱,重者每天達十余次,糞便帶有黏液膿血,惡臭難聞,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象滑數(shù)。治宜表里雙解,清熱止瀉??蛇x用葛根芩連片(丸),也可選用香連丸等。
傷食瀉 表現(xiàn)為腹脹、惡心反酸、腹痛腸鳴、瀉后痛減、瀉下糞便腐臭如敗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舌苔厚膩、脈象滑數(shù)。治宜消食化滯,理氣和胃??煞帽:屯瑁部蛇x用加味保和丸、消積口服液、枳實導滯丸等。
脾 虛 寶寶脾胃素來虛弱,食欲不振,神疲倦怠,大便時溏時瀉,若飲食稍微不慎,感染了輪狀病毒,則脘腹脹滿不舒,溏便次數(shù)增多,完谷不化,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象細弱。治宜健脾益氣、化濕止瀉??煞脜④甙仔g(shù)丸,也可選用人參健脾丸、補脾益腸丸等。
家庭護理三點注意
1.如患兒腹瀉嚴重,同時伴有高燒、嘔吐頻繁、腹瀉厲害、合并脫水現(xiàn)象時,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輸液來給孩子補充身體內(nèi)的水分。常用的口服補液配方由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從醫(yī)院取到后由家長配制。通常每包用500毫升溫開水沖服。家長也可以自己配制,取細鹽1.75克(約半個啤酒瓶蓋)、白糖10克,加溫開水或溫米湯500毫升即可。如果寶寶沒有脫水,為了預防和補充攝水量不足,可按每千克體重20~40毫升服用,4小時服完,以后能喝多少給多少。如果寶寶有輕度脫水(唇干,尿減少),要按每千克體重給50~80毫升補液量服用。補液要多次少量地給寶寶喂,不要一次喂入,以免造成寶寶嘔吐。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只要把住脫水這一關(guān),寶寶的病情就不會惡化,另外要注意,不能用任何飲料代替補液。
2.腹瀉期間安排好寶寶的飲食十分重要。在腹瀉初期要讓胃腸道有一段休息的時間,可給寶寶減少1/2的奶量,如果母乳喂養(yǎng)可減少哺乳的時間,不要讓寶寶把奶吸空。牛奶喂養(yǎng)的寶寶可稀釋牛奶,加水1/3~1/2,最好用脫脂奶,病情重的改吃米湯,加糖要少,不足的液量用口服補液鹽補充。有的患兒改吃含大豆分離蛋白,不含乳糖的配方奶效果較好。所有的輔食應暫時停用。病情好轉(zhuǎn)后,可逐漸恢復喂奶量和稠度,一般一周左右可恢復到正常飲食。較大的寶寶要暫時停止吃一部分輔食,如肉、蛋、菜、水果等,等腹瀉減輕再開始食用。但停輔食時間不要超過3天,以保證所需熱量和營養(yǎng)。待患兒病情好轉(zhuǎn)后,可逐步恢復飲食,但注意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切不可操之過急。
3.由于寶寶大便次數(shù)增多,肛門周圍皮膚及黏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家長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的護理。在寶寶便后,媽媽可用淋浴或坐浴的方式給寶寶沖洗臀部,用細軟的衛(wèi)生紙輕輕擦拭,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洗后可涂些油脂類的藥膏或松花粉,以防紅臀。要經(jīng)常換尿布,避免糞便及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fā)生破損?;純旱谋憔?、尿布、衣物及床單都要及時洗滌和消毒。媽媽護理患兒前后都要認真洗手,以防交叉感染。
推薦四種食療方法
傷食型
患兒有腹脹、腹痛,腹瀉前哭鬧,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食欲減退伴有口臭。此型多見于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患兒。
蘋果湯:取蘋果一只洗凈,連皮切碎,加水至250毫升,加食鹽少許,煎湯代茶飲。大于1歲的嬰幼兒可吃蘋果泥。
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紅糖15克。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離火加少許酒攪拌,再置火爐上炒至干,然后加水200毫升,煎煮15分鐘,去渣后加入紅糖再熬至沸,待溫后分幾次服用。
風寒型
患兒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鳴腹痛,或伴有發(fā)熱。此型多見于秋季腹瀉的早期。
姜茶飲:取生姜10克,茶葉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許紅糖,代茶飲。
糯米蒼白術(shù)粥 : 取糯米30克,白術(shù)12克,蒼術(shù)6克。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術(shù)及蒼術(shù)放水煮15分鐘后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濕熱型
大便呈蛋花湯樣伴有少許黏液,發(fā)熱伴舌苔厚膩。秋季腹瀉以此型最多見。
烏梅葛根湯 : 取烏梅10只,葛根10克,加水25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小火燒20分鐘,去渣加紅糖少許,分數(shù)次飲用。
陳皮紅棗湯:取紅棗12只洗凈晾干,放在鐵鍋內(nèi)炒成微焦,取洗凈的陳皮(曬干的橘皮)10克,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代茶飲。
脾虛型
久瀉不愈,面色萎黃,食欲減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塊物。多見于秋季腹瀉后期不愈者。
胡蘿卜湯 : 取新鮮胡蘿卜250克洗凈,連皮切成小塊狀,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后喝湯及食胡蘿卜。
扁豆薏仁山藥粥 : 取扁豆50克,山藥60克,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將扁豆炒熟,與薏苡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
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時,調(diào)入菱粉30克和少許紅糖,煮熟即可食用。
預防方法有四種
1.少帶寶寶到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患腹瀉的孩子。
2.要記住“病從口入”,要把住入口關(guān)。對小嬰兒要注意哺乳衛(wèi)生,每次使用奶具都要煮沸消毒。牛奶要現(xiàn)配現(xiàn)喝,不可貪圖方便將配制好的牛奶放在冰箱。喂寶寶吃奶或吃飯前,一定要洗干凈手;要保持乳房的清潔,勤換內(nèi)衣,喂奶前清潔乳頭。
3.要教育寶寶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要注意玩具的清潔消毒,不要邊玩邊將玩具放入口中。
4.疫苗接種是最重要的保護舉措。目前對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還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是預防的唯一有效手段。這種疫苗使用安全,免疫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