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的湯廚夫人本名叫Stasia Dabrowski,生于波蘭的一座小村莊。她的生活原本寧靜而溫馨,卻被二戰(zhàn)無情的槍炮聲打破了。到處是仇恨、流血和屠殺,Stasia在戰(zhàn)爭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有好心人幫她逃出納粹的魔爪,她才保住了性命。戰(zhàn)后,又不斷有好心人為她提供機會。這一切讓Stasia感動不已,也讓她深信:這個世界上有愛,也有仇恨,但愛才是人類存在的基礎(chǔ)。為了傳遞這份愛,Stasia選擇了做一名護士。她盡心盡力地照顧每一位病人,一直做到50多歲退休。
退休后,Stasia跟丈夫舉家搬到了澳大利亞。丈夫本想讓她在那里頤養(yǎng)天年,誰知Stasia剛到堪培拉,便去紅十字會做起了志愿工作。在做志愿工作時,她發(fā)現(xiàn)堪培拉街頭有不少流浪漢。他們衣衫襤褸,經(jīng)常跑到垃圾箱那兒翻找食物,晚上則瑟縮在草叢里勉強過夜。看到這樣的情景,Stasia心酸不已。
她辭去了志愿工作,辦起了一個專門為流浪漢提供免費面包和蔬菜湯的餐車。每天早上5點,Stasia都會推著自己的小車趕往菜市場。180公斤的蔬菜,她需要來回運好幾趟。夏季氣溫爆表,炎熱難耐,Stasia有好幾次都暈倒在運菜的路上?;氐郊?,來不及休息,她就要趕緊洗菜、熬湯。中午11點,她要準時出現(xiàn)在Garema Place,為排隊等待的流浪漢發(fā)面包、盛湯。一連四五個小時,她會送出200個面包、幾百杯菜湯。不少流浪漢感激地告訴她:“這是我?guī)滋靵沓缘牡谝活D飽飯。”下午派發(fā)結(jié)束后,Stasia還要一家家地詢問面包房和超市有沒有多余的面包。因為當天剩余的面包很多會被直接丟掉,但這些面包并沒有壞,Stasia想收集這樣的面包。大多數(shù)時候面包房和超市的生意很好,她會一無所獲,遇到這樣的情況,Stasia就自己掏錢買面包。
等她回到家,已是晚上了。除了教會日,每周6天,Stasia每天都是如此,這樣的生活至今已經(jīng)延續(xù)了整整38年。
不僅如此,遇到?jīng)]有衣服、被子的流浪漢,Stasia還會自己掏錢給他們買毛毯;遇上買了書本之后沒錢買食物的學(xué)生,Stasia也會塞給他們幾個面包、一杯熱湯。
不久前,上了歲數(shù)的Stasia奶奶在送湯的路上不幸遭遇車禍,肋骨骨折,餐車也損毀了。但躺在病床上的她依然沒有忘記那些“街友”。她請孫子代她派發(fā)食物,不想因為自己受傷而對他們失約。傷才剛剛好,Stasia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街上。餐車沒了,她就靠人工來來回回搬運,這對大病初愈的她而言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粗棠坛粤Φ匕徇\東西,還不讓家人插手,孫子一陣陣心疼。他把奶奶的故事發(fā)到了網(wǎng)上。沒想到人們自發(fā)捐款為Stasia買餐車,短短幾天,捐款就超過了20萬元。其中有人留言說:“我曾是個一無所有的流浪漢,那一天,饑腸轆轆的我剛好碰到了Stasia奶奶。那碗湯,是我這輩子喝過的最好喝的一碗湯。正是那碗溫暖的湯讓我重新振作。如今,我的家庭、事業(yè)都很美滿,這點捐款,算是我遲來的回報……”就這樣,被Stasia幫助過的人一個個跳了出來。有了這樣的支持,Stasia決定延長餐車的服務(wù)時間,為“街友”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食物,為更多的人服務(wù)。
Stasia說:“我真的非常開心。幫助別人是一種享受。生命那么短暫,為什么不為他人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呢?”
(摘自《格言·校園版》,司志政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