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墨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共同愛好。他們在遣詞造句之間,給世人留下許多供茶余飯后品評的趣詩。
減法詩。南朝民歌中有一首《懊依歌》,全詩20字,讀起來居然是一道減法題:“江陵去揚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300-1300=2000。一首詩,一道減法題,作者期盼與心上人相會的迫切之情躍然紙上。
方程詩。《笑笑錄》中載,清代詩人徐子云曾寫過一首詩,全詩居然是一個方程式:“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內(nèi)幾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盡不差爭。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吃一碗羹。請問先生明算者,算來寺內(nèi)幾多僧?!蓖ㄟ^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可以算出寺內(nèi)共有624名僧人。
虛詞詩?!稏|京夢華錄》中記載,宋代有一位落魄書生,寫了一首虛詞詩:“吾人有志于詩途,豈可茍焉而已乎?然而正未易言也,學(xué)者知其所勉夫。”全詩28個字,含有17個文言虛詞:吾、于、豈、可、焉、而、已、乎、然、而、正、未、也、者、其、所、夫,可謂是遣詞高手,匠心獨運。
“不打”詩。宋代才女朱淑珍的父親騎驢外出時,不小心沖撞了州官,州官要拿他治罪。朱淑珍聞訊,跑上大堂為其父求情。州官讓她以“不打”為題,當(dāng)堂作詩。朱淑珍立刻吟道:“月移西樓更鼓罷,夫收漁網(wǎng)轉(zhuǎn)回家。賣藝之人去投宿,鐵匠熄爐正喝茶。樵夫擔(dān)柴早下山,飛蛾團(tuán)團(tuán)繞燈花。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改行謀生涯。毛驢受驚碰尊駕,乞求老爺饒恕他?!比姽?0句,前8句分別暗含了“不打”之意,分別是“不打鼓、不打魚、不打鑼、不打鐵、不打柴、不打繭、不打秋千、不打油”。州官聽罷連連夸贊,當(dāng)堂釋放了朱父。
生肖詩。歷朝歷代均有生肖詩,最著名的要數(shù)宋代理學(xué)家朱熹的一首:“EKOppAqQIuiflj4+M0OPyMJin8up3d0kpAtuhE5m0A0=夜聞空簞嚙饑鼠,曉駕贏牛耕廢圃。時方虎圈聽豪夸,舊業(yè)兔園嗟莽鹵。君看蟄龍臥三冬,頭角不與蛇爭雄。毀車殺馬罷馳逐,烹羊酤酒聊從容。手種猴桃垂架綠,養(yǎng)得鯤雞鳴喔喔??蛠砣痛咧蟛瑁挥脰|家買豬肉。”此詩不但寫出了十二生肖,而且形象地描繪了十二生肖的特點和生活習(xí)性。
寶塔詩。唐代中葉的詩人元稹寫過一首詠茶的寶塔詩:“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寶塔詩為一種雜言詩體,原稱一字至七字詩,從一字到七字句,或選兩句為一韻;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兩句字?jǐn)?shù)遞增,形式如寶塔。元稹的這首詩概括了茶的品質(zhì),還有飲茶的意境,烹茶、賞茶的過程,全詩構(gòu)思巧妙,是茶詩中難得的佳作。
(摘自《中國石油》,郝景田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