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小提琴是世界上最難的樂器——沒有之一。但小時候的我卻對小提琴充滿了好奇,它到底難在哪里?為什么人們都說它難?因為好奇,年僅5歲的我,扛起了那把小提琴,拉起弦弓,開始了漫長的小提琴學習之路。
學琴的道路充滿了荊棘。在我讀二三年級的時候,我最怕的就是周六的到來。因為每周六我都要去教小提琴的王老師家練習。王老師管得很嚴,只要哪個音拉不穩(wěn),哪根弦拉錯,她都會劈頭蓋臉地把我狠狠地罵一頓。所以,我把周六稱為“黑色的星期六”。
其實王老師家小而溫馨,連燈都亮著暖黃色的光。但我卻對這間溫馨的小屋敬而遠之,一想到這間小屋,我就會馬上想起我被罵的情景:我深吸一口氣鼓勵著自己走進了練琴房,拿出小提琴,放好琴譜,擺好架勢,裝作無比認真地練琴,其實心里怦怦直跳,沒有一點兒底。不一會兒,我聽到了那熟悉的腳步聲——王老師來了。她跟以往一樣,干凈的臉容上沒有一絲的笑容,看起來還是那么嚴肅認真。她給我的琴調(diào)好琴音后,便示意我開始。我再次深呼吸,動起弓,房間里瞬間傳出了一陣優(yōu)美的琴聲。可是好景不長,大概十五分鐘后,當我拉到第三首曲子的高潮部分時,王老師突然大喝一聲:“錯了!這里應該升,不是降!”我被嚇蒙了,眼角偷偷地瞄了一下老師,發(fā)現(xiàn)老師竟然是閉著眼睛在聽的,眉頭上分明地寫著一個“川”字,那張嚴肅的臉顯得更深沉了。
一聲大喝過后,我的節(jié)奏完全亂了。老師緊皺著眉頭聽著,不斷地扳正我的手指,或者叫我重來。我終于崩潰了,連最基本的調(diào)子都跑得無影無蹤了。王老師站起來,嘆了口氣,說:“亂七八糟的!今天是怎么回事,回家到底練了沒有?!”我不敢直視她,低下頭,輕輕地點了點頭,輕輕地說了句連我自己都幾乎聽不清楚的話:“練了……”“練成這樣,你讓我怎么放心帶你出去參加比賽?算了算了,今天就到這里吧,出去叫你姐姐進來練琴?!?/p>
老師的一番話把我的心傷透了。是因為我緊張嗎?是因為我的狀態(tài)不佳嗎?可我回家真的是有練琴!我不甘心!我不甘心!一想到這,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吸了一把鼻水,倔強地抬起了頭,站直了身體,帶著堅持,強忍淚水,頭一次沒遵從老師的話,站在原地一聲不吭地繼續(xù)拉起那把沉重的小提琴……
讓我意外的是,王老師在我重新拉的過程中一句話也沒說,但也沒有睜開過眼看我,更沒有用眼神給過我寵溺。琴聲結(jié)束,老師緩緩地睜開眼,語重心長說:“嚴師出高徒,我希望你能在小提琴這條路越走越遠。你遲早能明白我的苦心,現(xiàn)在不苦點,長大后苦一輩子?!敝螅呐奈壹绨?,說了聲“下課”……
三年過去了,我順利考過了小提琴五級。在舞臺上,我得到了掌聲和榮耀。對于王老師,我心存感激,因為她幫助我征服了小提琴,也征服了最大的敵人——自我。
在我的腦海里,那張嚴肅的臉愈發(fā)美麗動人……
(指導老師:劉燕平)
指導老師點評:
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進行精心細膩的描繪,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對細節(jié)傳神的刻畫,恰到好處地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是本文的成功之處。文末真誠地表達了對王老師的感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