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xiàn)在常用“猴年馬月”來表示遙不可及,沒有指望的意思。例如爸爸媽媽常說:你這樣磨磨蹭蹭地做作業(yè),猴年馬月才能做完?。咳魏问掠蒙线@個詞,所做的事就永遠沒了指望。因為這“猴年馬月”在大家心中可是永遠到不了的一天??墒怯械暮⒆影l(fā)現(xiàn)了更有趣的問題:為什么非得是猴年馬月呢?豬年狗月,驢年牛月不行嗎?難道“猴”和“馬”是拖拉的代表嗎?要知道,猴子可是很機靈,行動敏捷的,而馬呢,也是很勤快的,這兩個動物似乎和這個詞語表達的意思一點兒都沾不上邊兒啊。
原來,這和兩種動物沒關系,“猴年馬月”這個詞語源于我國古代的天干地支計時法,而且還不是遙不可及,而是確有其日子。農(nóng)歷每12年就會有一個“猴年”,每個猴年也都有一個月是“馬月”。例如,2004就是農(nóng)歷的甲申年,也就是猴年啦,而從6月18日開始直至7月16日是農(nóng)歷五月,也就是庚午月,這就是“猴年”里的“馬月”。此年之后的下一個“猴年馬月”是2016年6月5日至7月3日。
這里的“猴年”就是根據(jù)十二生肖輪回紀時法,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們的祖先還創(chuàng)造了運用十二生肖紀月的方法。正月中,冰天雪地,山野空曠,唯有老虎出沒山林覓食,虎的吼叫聲傳遍四野,人們把正月定為“虎月”;農(nóng)歷二月,春風送暖,大地復蘇,小草拱破地皮,兔子此時開始活躍起來,人們稱二月為“兔月”;三月多霧,有了雷聲,神龍顯現(xiàn),叫“龍月”;四月天暖,蟄蛇出洞,叫“蛇月”;五月草長,人歡馬叫,謂“馬月”;六月草茂,羊群遍野,稱“羊月”;七月樹茂,群猴出沒山間,稱“猴月”;八月中秋,殺雞飲酒,稱“雞月”;九月秋收,防盜要狗,叫“狗月”;十月秋涼,肥豬滿圈,稱“豬月”;十一月初雪,屋內(nèi)多鼠,謂“鼠月”;十二月風寒,老牛歸棚,稱“牛月”。這樣看來,“猴年馬月”還真有點“指日可待”的意思。
回到之前的問題上來,為什么要用“猴年馬月”來表示遙遙無期的意思呢?復旦大學中文系著名古漢語專家駱玉明教授在查閱相關典籍后表示,這個詞多半是來自民間的諺語,“猴年馬月”可能就是“何年嘛月”的諧音得來的。很多天文和古漢語專家都認為“猴年馬月”這個詞的來歷無從考據(jù),所以大家只要記住它現(xiàn)在的意思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