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瓊琳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毕嘈糯蟛糠秩硕紝@句話耳熟能詳。這是戰(zhàn)國思想家荀況說過的一句話,其意義如果只用一句簡短的話來概括,那就是:從腳下出發(fā)。
從腳下出發(fā),要做到實事求是,尊重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伊索寓言》中有一個“烏龜和老鷹”的故事。一只烏龜看到老鷹能在高空中自由翱翔,非常羨慕,再三懇求老鷹,非要學習飛翔不可,老鷹無奈,只能抓著它,飛到空中把它扔了下去,結果烏龜從空中掉下來活活摔死。這當然不能怪老鷹,因為雛鷹們都是這么學習飛翔的,而烏龜本來就不能飛,卻偏要模仿老鷹,自然得不到好結果。一個人只有先做到實事求是,才能正確處理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實事求是,是從腳下出發(fā)的第一步。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從腳下出發(fā)的第二步,就是持之以恒。因為誰也不知道將會面臨怎樣一條路:前途到底是山花爛漫,還是芳草萋萋,抑或是秋葉蹁躚,冬雪紛飛;為了抵達目標,我們需要堅持多久,需要付出多少……一切都還是未知數(shù),一切都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探索。在探索途中,難免會枯燥,難免會生厭,但是這時候也是最考驗人的耐心的時刻,堅持,也許下一秒,成功就是你的。人人皆知,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但是他為了練成這一手好字,卻是刻苦練習了數(shù)十年。相傳,王羲之還沒出名的時候,拿著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一”字,到字畫店墨寶齋去賣。墨寶齋的老板姓李,李老板看了字后,讓王羲之回去再練,因為字太差。王羲之回去刻苦練習,一晃就是十年。然后,他又寫了一個“一”字,拿去給李老板看,這回,李老板用一百兩紋銀買下了這個字。但是王羲之自知自己的字還不夠好,這一百兩紋銀只是李老板對自己苦練十年的鼓勵,于是他更刻苦地練字。二十年過去了,李老板已是胡須花白,他看著王羲之第三次拿來的“一”字說:“這個字我買不起,因為它是無價之寶?!?這個坊間流傳的王羲之“三賣‘一字”的故事,或真或假,已不可考,但是其間的哲理仍是需要我們細細品味的。
然而,從腳下出發(fā),并不是意味著人人只看到腳下的一小步。有長遠的目標,再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才是成功的秘訣?!傲㈤L志”和“常立志”的人區(qū)別就在于“立長志”的人有一個屬于自己奮斗的堅定目標,而“常立志”的人搖擺不定,即使能做到從小處出發(fā),也是無用功。所以,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才是從腳下出發(fā)的前提。
佇立于人生的起點,那擁著絢爛彩霞的峰頂固然多姿多彩,但是我們不能好高騖遠,從自己腳下的土地開始,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人生的巔峰!
【評點】
這是一篇規(guī)整的議論文。提出論點——進行論證——總結例證——回扣論點,脈絡清晰,觀點鮮明。不過文章的缺點也很明顯,例證不夠新穎,論證深度也不足,語言也缺少哲理性和思辨性。學生在寫作考場作文時若無思路,可借鑒這種形式,但一定要注意例證的選擇和深度的把控。
黃?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