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yè)瓊 陸惠忠
成語故事
公元前581年,晉景公患了重病。侍醫(yī)們診治了幾次,都不見效果。眼看病情越來越嚴重,大家都非常焦急。
有位名叫魏相的人知道了這件事,特地進宮謁見景公,對他說:“秦國的緩醫(yī)道非常高明,能治各種疑難雜癥,大王何不派人去請他來呢?”
晉景公聽后馬上派魏相到秦國去,請秦桓公派緩來給自己治病。秦桓公慨然允諾,吩咐緩立即跟魏相去晉國。
魏相啟程后,晉景公就日夜盼望著。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迷迷糊糊之間,忽然看到自己鼻子里跳出兩個桃核般大的小孩。其中一個說:“你知道嗎?緩是天下名醫(yī),他一來,定會傷害我們。我們該怎樣逃脫這場災(zāi)難?”
另一個小孩不以為然,說:“名醫(yī)有什么可怕的?我們只要藏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就對我們無可奈何了?!?/p>
兩個小孩說笑了一會兒,又從鼻孔里鉆了進去。一會兒,晉景公只覺得心胸間一陣疼痛,從夢中驚醒過來。他回味剛才兩個小孩的說話,憂心忡忡。
等了一天,魏相偕同緩來到宮中。緩給晉景公細心診過脈,嘆了一口氣道:“大王,這病已沒法醫(yī)了。因為病在肓之上膏之下,針灸剌不到那地方,湯藥也到不了那地方,小臣無能為力。”
果然不久后,晉景公不治身亡。
顯身手
理解是朗讀的基礎(chǔ),只有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正確、流利地朗讀。下面有兩句話,你能試著讀一讀嗎?特別要注意句子中的正確停頓。
1.秦國的緩醫(yī)道非常高明,能治各種疑難雜癥,大王何不派人去請他來呢?
2.因為病在肓之上膏之下,針灸刺不到那地方,湯藥也到不了那地方,小臣無能為力。
朗讀的時候你是否發(fā)現(xiàn),第一句“泰國的/緩/醫(yī)道/非常高明”應(yīng)該按照這樣的分隔符號停頓。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誰怎么樣”,“緩”在這里是人的名字,所以朗讀時需要稍作停頓。理解這一點,就能正確朗讀這句話了。
第二句朗讀時,特別要注意在“肓之上”后面稍作停頓,這樣的朗讀處理能更清楚地讀出晉景公身體的哪個部位患病了。
小百科
為什么月字旁的字大多與身體的器官有關(guān)?
“膏”“肓”分別指身體的兩種器官。發(fā)現(xiàn)了嗎?這兩個字中都含有“月”字。帶有“月”字的漢字還有很多,比如腰、肩、腿、肝……
通常情況下,我們將這個偏旁稱為“月字旁”,但是很少與月亮有關(guān)系,大多含有“肉”的意思,因此有時也會將它叫做“肉月旁”。它所構(gòu)成的字一般與人身體的各部位有關(guān)。
其實,在最初造字時,“肉”和“月”是兩個不相關(guān)的字,隨著漢字字體的變化,當(dāng)漢字慢慢演變到小篆的時候,這兩個字的寫法越來越相近,都寫成了“?”。于是,在做偏旁時候都寫成了“月”。
如今,在“月字旁”的字中,97%以上是表示“肉”的意思。當(dāng)你翻開字典,查閱月字旁的字,在近300個字中,和月亮相關(guān)的僅有“朔、朗、朝、期”等幾個字。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月”字都在這些字的右側(cè),而“月”字在左側(cè),表示月亮意思的也僅有“朦、朧、朓、朏”少數(shù)幾個字。
怎么樣,下次遇到“月字旁”的字,你是否能大致猜出它的意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