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向海,朱蓮花,張 園,彭振華,丁 雯
(1.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2.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
塔河油田碳酸鹽巖油藏以重質油為主,兼有輕、中質油和少量凝析油,屬于典型的高黏、高凝、重質油藏,地質儲量十分豐富[1]。稠油在地層條件下具有較好的流動性,但是進入井筒后在沿井筒向上流動過程中,隨著溫度降低,黏度升高,流動性變差,易導致油井無法投產或維持正常生產[2]。摻稀降黏是稠油開采的一種方式,將稀油從油套環(huán)空注入,到達摻稀點后與稠油混合并進入油管,達到降黏目的。目前,塔河油田普遍采用“尾管/篩管摻稀法”進行摻稀降黏,即從套管摻入稀油,稀油與稠油一起從尾管口或者篩管同時進入抽油泵,但該方法屬于自然混合,由于稀油與稠油的混合不均勻,降黏效果差,并且不能保證稠油和稀油按一定比例進入井筒,易形成段塞流,造成抽油泵故障等問題。目前,一般在吸入口增加攪拌裝置來提高稀油和稠油的混合均勻程度,但是不能保證稀油和稠油的摻混比例。因此,有必要研發(fā)新型摻稀混配器,以提高稀油與稠油的混合均勻程度,保證稀油和稠油按比例進入泵筒,降低油管內段形成段塞流的概率,提高稠油井的生產效率。
筆者分析了現有摻稀混配工具的工作原理,發(fā)現目前摻稀混配工具的缺陷是在同一個入口同時吸入稀油和稠油,無法保證稀油和稠油以固定的比例吸入。為此,筆者設計了一種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并借鑒前人評價混配效果的模型,利用數值模擬方法分析了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吸入口直徑、孔眼層數、開孔角度對混配效果的影響,確定了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的最佳參數,并通過室內試驗測試了混配器的性能。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由上接頭、下接頭、本體、稀油吸入口和稠油入口組成,如圖1所示。稠油和稀油的黏度不同,其進入孔道產生的阻力也不同。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利用該原理把稠油通道和稀油通道分開設置,在圓柱形管體上按照一定的吸入口直徑、層數和開孔角度,形成稀油通道,將油管設置為稠油入口,以保證稠油和稀油的混合比例。
圖1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的結構Fig.1 The structure of the shunting dilute mixer
正常生產時,抽油泵產生抽汲壓力,當稠油黏度一定時,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分別通過稀油吸入口和稠油入口按比例吸入稀油和稠油,吸入的稠油流經稀油時與稀油混合(見圖2),在上升過程中形成混合均勻的原油,順利入泵。
圖2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工作原理示意Fig.2 Schematic of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shunting dilute mixer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將稀油吸入口和稠油入口分開設置,減少了稀油和稠油吸入過程中的相互干擾。當稠油黏度增大時,由于其流動阻力增大,稠油流入量減小,稀油吸入量增大,實現稠油和稀油吸入量的智能調整,降低了摻稀生產過程中稠油單獨進入泵筒堵塞油管的概率。該混配器利用稀油射流的動能沖擊稠油進行摻混,能量利用率高,對壓力降影響小。 同時,稀油集中在油管管壁附近,削弱了稠油對管壁的附著力,能夠降低因附壁效應形成稠油段塞的概率。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安裝在抽油泵下端(見圖3),混配器下端安裝一定長度的尾管,尾管下端設計成喇叭口。生產過程中稀油從稀油吸入口吸入,稠油通過底部的尾管吸入,稠油和稀油在混配器內混合。按照稠油和稀油最佳的混合比,根據稠油和稀油的阻力設計稀油和稠油吸入口的面積,以保證稀油和稠油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稀油和稠油入泵前混合均勻。
圖3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管柱結構示意Fig.3 Schematic of pipe string structure of the shunting dilute mixer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是一種靜態(tài)稠油摻稀混配工具,其結構參數影響稀油和稠油的混合效果,因此,利用數值模擬方法分析稀油吸入口直徑、孔眼層數和開孔角度對混合效果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優(yōu)化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的結構參數。分析混配器結構參數對稀油和稠油混合效果的影響時,將文獻[3]中的“不均勻度系數”作為評價稠油和稀油混合效果的指標。
考慮到稀油與稠油混合油中稀油與稠油的體積比很難測量,而混合油的黏度與稀油的體積分數有一定的關系[4-5],因此通過測量混合油的黏度評價稠油與稀油混合的不均勻度。稀油與稠油在油井同一水平面混合后的最大黏度和最小黏度的差越小,說明混合效果越好。當不均勻度系數為0.01~0.05時,可以認為混配器的摻混效果良好。
在高溫狀態(tài)下,稠油流動往往表現為牛頓流體。稠油與稀油的混合流動符合多相流動規(guī)律,將稠油設為第1相,稀油設為第2相。作為對κ-ε模型和RNG模型的補充,Fluent軟件提供了一種帶旋流修正的κ-ε模型,即Realizableκ-ε模型。由于Realizableκ-ε模型滿足的數學約束,和湍流的物理模型是一致的。因此,采用Realizableκ-ε模型求解稠油和稀油摻混時的湍流問題。
在井下高溫條件下,稠油呈可流動的液態(tài),稠油與稀油的混合可以視為一種伴隨著相間質量傳遞的液-液擴散過程??紤]相間傳質對流體動力學的影響,將分子擴散和對流傳遞與“渦流擴散”結合起來,在稠油和稀油的多相流模型中加入Levich漩渦擴散模型,控制摻稀時稠油和稀油的互溶過程[6]。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稀油吸入口直徑對摻稀效果的影響較大:一方面它能夠控制射流能量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它能夠控制稀油體積分數。模擬計算稀油吸入口直徑分別為4,5,6,7和8 mm時的稀油體積分數和不均勻度系數,結果見圖4。
圖4 吸入口直徑與稀油體積分數和不均勻度系數的關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erture diamet and thin oil volume fraction and non-uniformity coefficient
由圖4可知:在外部壓差不變的情況下,稀油和稠油混合不均勻度系數與稀油吸入口直徑呈二次函數關系,直徑為6.0 mm時,不均勻度系數最大,因此,在設計混配器時建議稀油吸入口直徑避開該區(qū)間;稀油體積分數隨著稀油吸入口直徑增大呈線性增大。
在稀油吸入口直徑確定的情況下,單位時間內摻入稀油總量越多,稀油射入稠油的深度越深,稀油與稠油的混配效果也就越好,因此確定射流區(qū)域稀油吸入口層數與射流深度乘積最大時的層數為混配器的稀油吸入口最佳層數。模擬了稀油吸入口沿混配器軸線方向不同排布層數時的射流深度,結果見圖5。
圖5 吸入口層數與射流深度的關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erture tapping layer numbers and jet depth
由圖5可知,射流深度隨稀油吸入口層數增加呈對數形式減弱,吸入口層數與射流深度的乘積在稀油吸入口為4層排布時達到最大,因此確定混配器吸入口沿混合器軸線4層排布時為最佳排布。
開孔角度是稀油吸入口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是影響稀油和稠油混合均勻程度的一項重要參數,因此優(yōu)化稀油吸入口的開孔角度是提高摻稀混配效果的一個途徑。在0°~50°之間取7個開孔角度,模擬計算不同開孔角度下的不均勻度系數,結果見圖6。
圖6 不均勻度系數與吸入口開孔角度的關系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uniformity coefficient and the pore tapping angle
從圖6可以看出,隨著開孔角度增大,不均勻度系數呈二次函數關系,開孔角度在30°~35°時不均勻度系數較小。因此,開孔角度在30°~35°時,同等條件下可獲得較好的摻稀混配效果。為使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獲得較低的不均勻度系數,同時維持較大的稀油體積分數,稀油吸入口直徑選8.0 mm,吸入口沿混配器軸線4層排布,開孔角度選33°。
為驗證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的混配效果,分別用黏度1 120.0和1.2 mPa·s的原油代替稠油和稀油,利用圖7所示的試驗裝置進行室內混配試驗。為了便于觀察稀油與稠油的混合程度,用不同直徑的透明塑料管代替油管和套管。試驗中油管徑向上的稀油與稠油混合的不均勻度無法直觀測量,但由文獻[3]中的評價方法可知,可以利用黏度來評價不均勻度,因此可以通過定點測量流體黏度來確定分布不均勻度系數。把2種不同黏度的試驗用油按不同體積比混合測試其黏度,繪制混合油液黏度與稀油體積分數的關系曲線(見圖8),對其進行擬合,得到混合油黏度與稀油體積分數的關系式:
圖7 試驗裝置示意Fig.7 Schematic of test device
圖8 混合油中稀油體積分數與黏度的擬合關系曲線Fig.8 Matching curve betwee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in oil in the mixture and viscosity
φx=-0.141lnμ+0.927
(1)
式中:φx為稀油的體積分數;μ為混合油的黏度,mPa·s。
試驗開始前調節(jié)稠油液面高度,使其比稠油入口高約100 mm,讓稀油充滿剩余油套環(huán)空;打開閥門3開始試驗,調節(jié)閥門1和2,使稀油和稠油穩(wěn)定摻入;在仿真油管的同一個截面上設置4個取樣點,待采樣點處混合油顏色穩(wěn)定后,從每個取樣點各取1個樣品(分別編號1#、2#、3#和4#),測試其黏度,結果見表1。
通過對比4個采樣點的黏度,確定混配器的不均勻度系數,并利用式(1)計算出摻入稀油的體積分數,從而計算出稀油與稠油的體積比,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稀油與稠油體積比下的不均勻度系數
由表1可知,在不同稀油與稠油體積比條件下,4個取樣點的黏度差別很小,不均勻度系數較小,說明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在不同摻稀比生產條件下都能獲得較好的混配效果。這表明將混配器稀油吸入口直徑設計為8.0 mm、分布層數設計為4層、開孔角度設計為33°合理可行。
1)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將稀油吸入口和稠油入口分開,降低了稠油的附壁能力和稠油與稀油吸入時的干擾,提高了稀油與稠油的混合均勻度。
2) 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的不均勻度系數與稀油吸入口直徑呈二次函數關系,與稀油吸入口開孔角度呈二次函數關系。
3)通過數值模擬將分流式摻稀混配器稀油吸入口直徑、孔眼層數及開孔角度優(yōu)化為直徑8.0 mm、4層分布和開孔角度33°,此時可獲得最佳的混合均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