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斌
摘要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促使他們語文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還能陶冶學生情操,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yǎng),將他們培養(yǎng)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素質人才。本篇文章主要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有效性;策略
引言 :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以促進學生各種語文能力提升,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幫助他們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于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小學閱讀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缺乏自主性等,導致小學閱讀教學的效率比較低,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沒有在閱讀教學中得到提升。因此,新課改革背景下的小學閱讀教學必須要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著力于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小學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一、小學閱讀教學現(xiàn)狀
新的課程標準對小學閱讀教學有明確規(guī)定,要求要以興趣為導向,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閱讀中去,進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目的。可是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并沒有按照新課改革的要求開展閱讀教學,依然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閱讀課堂是以教師單一的講解為主的,閱讀教學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文本的情況,小學閱讀教學淪為了漢語知識的講解,與閱讀教學的初衷出現(xiàn)了背離,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閱讀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感興趣,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他們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教學中去,不能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這樣就會削弱學生閱讀興趣,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和作者形成思想上的共鳴,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感染力就會下降,從而導致閱讀教學的育人作用不能發(fā)揮出來。小學生正處于思想和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閱讀教學可以引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這項作用被弱化就會影響到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新課改革要求小學閱讀教學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他們對閱讀積極情感,讓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讓他們形成高尚思想和品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1、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既包括教的有效性,又包括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實現(xiàn)兩者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閱讀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閱讀教學過程中態(tài)度要和藹,多留一些空間讓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同時還要加強師生交流,主動了解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悟,讓他們真正的參與到閱讀中去,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還能讓學生從中挖掘出閱讀教學的樂趣,這樣他們會主動去摸索文本,對文本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和透徹,也能受到文本中精神內涵的感染,比如愛國主義、孝道、友愛團結等,從
而達到閱讀教學育人的目的。
2、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小學生對新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這個心理特點,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學生在好奇心和探究欲的驅使下,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中去,對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和作者會形成思想上的共鳴,能夠準確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這樣就能增強閱讀教學的感染力。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朗讀教學的方法,激發(fā)他們的情感,讓學生融入到文本中去,這樣他們就會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思考,從而理解文本表達的思想情感。朗讀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既可以指定學生朗讀,也可以組織全體學生齊讀,或者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不管采用的是哪種朗讀方式都必須要讓學生帶感情,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走入文本情境中去,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審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閱讀教學的帶入感,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震撼下,融入到生動的情境中去,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文本,同時還能加強文本對學生的感染力。閱讀教學還可以采取小組探究學習方法,以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為學生提供各抒己見的平臺,教師要允許不同理解的出現(xiàn)。
案例:在學生《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取朗讀教學的方法,由于這篇課文的辭藻比較華美,運用了大量的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就會自動進入到優(yōu)美的文本中去,腦海中仿佛呈現(xiàn)出了桂林山水風景圖,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但能夠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體驗桂林山水的美,還能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教師還可以采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在讓學生閱讀之前先用多媒體播放桂林山水視頻,學生對桂林山水會有直接感受,他們會被桂林山水的美景深深吸引,在閱讀的過程中腦海中會不由自主的浮現(xiàn)出一幅風景圖,這樣就能增強閱讀教學的感染力,他們會波瀾壯闊、連綿不絕等比較難理解的詞語,也就能輕易的消化和理解。
3、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小學閱讀教學想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須要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滲透閱讀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略讀、精讀、速讀等方法,讓他們可以根據(jù)文章的體裁選擇閱讀方法,或者是結合閱讀的目的選擇閱讀方法,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好的閱讀效果,這樣就能提高閱讀教學成效。另外,閱讀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標注出來,還要將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畫出來,在閱讀完之后師生要共同探討,教師要幫助學生消化閱讀重點和難點知識,同時要讓學生談一談閱讀感受,讓學生要享受閱讀,這樣就能增強閱讀魅力,學生會養(yǎng)成自主閱讀習慣。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這樣就能提高閱讀實效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升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是勢在必行的,教師要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豐富閱讀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增強他們的閱讀體驗和感悟,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