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省水利科學研究院,貴州 貴陽 550002;2.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州 貴陽 550002)
小型水利工程是農村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項目點多、覆蓋面廣、工程數量大等特點,其在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貴州省作為我國較早實行包產到戶改革的省份之一,農村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先后經歷了產權形成、改革探索、改革推進、綜合改革和改革深化五個階段。開展改革績效評估工作能全面評估和掌握改革狀況,促進農村水利投入、建設和管理,為后續(xù)深入推進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奠定扎實基礎。本文對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績效評估體系進行探索和歸納,研究績效評估體系的評估方法、評估對象和評估指標及權重賦值,分析其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的作用,進而設計完善改革制度體系,實現農村水利工程效益高效穩(wěn)定發(fā)揮。
貴州省自2013年推行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以來,按照既定工作計劃,通過召開經驗交流會、改革推進會、工作調度會、集中檢查、蹲點指導、約談整改、重點督察和考核督促等一系列強有力措施,全力推進改革。截至2017年底,全省所有縣(市、區(qū)、特區(qū))已完成改革自驗工作并通過市州級驗收,較之全國提前三年完成改革任務。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對象主要是由國家或集體共同出資修建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具體類型包括小型水庫、山塘、飲水安全工程、水(池)窖、渠道、泵站、機井、堤防、水(閘)壩工程等[2]。據普查,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后,共有426399處小型水利工程(含全省新建項目完工納入改革的工程),已全部明晰工程產權并頒發(fā)產權證書。其中,國家所有23967處、集體所有91066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所有2497處、受益戶共有43018處、社會投資所有73處、個人所有265778處??冃гu估范圍與改革范圍一致。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是一個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同時作用的過程。評估遵照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專家打分法綜合評判的方法進行績效評估。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產生的效益及效果作為評估對象,選取國家級試點縣息烽縣、雷山縣,省級試點縣西秀區(qū)、烏當區(qū),市州級試點縣鳳岡縣、平壩區(qū),非試點縣凱里市、興義市、盤州市、余慶縣共10個典型縣,提取改革數據進行研究,運用規(guī)范有效的評估方法并合理設定評估指標及權重賦值,對改革效益及效果進行全面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判。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需結合工程特性構建合理的評估體系,并選取合理評估指標和評估標準。評估指標體系總體設計分為三個層次,即:目標層、系統(tǒng)層和指標層[3]。從改革設計科學性B1、改革實施嚴密性B2和改革結果高效性B3共3個指標,建立13個評估指標集。改革設計科學性從改革目標合理性C1、改革方案改革措施完備性C2、改革方案可行性C3三個方面進行評估;改革實施嚴密性從工程產權明晰率C4、管護經費到位率C5、管護責任落實率C6、管理人員到位率C7四個方面進行定量評估;改革結果高效性從水費實際收取率C8、經費收入增長率C9、水利工程完好率C10、用水矛盾糾紛發(fā)生率C11、水資源利用率C12、公眾對改革政策滿意度C13六個方面進行評估。
構建改革績效評估指標權重及體系框架,根據指標重要二元對比原理,插入“稍稍”“略微”“較為”等9個習慣性語言、語氣算子,與邊界語氣算子“同樣”,共組成10個語氣算子予以賦值,其級差賦分見表1。
表1 語氣算子級差賦分
a.計算指標集C1~C3相對子系統(tǒng)層“改革設計科學性”指標Bl,判斷矩陣見表2[4]。
表2 相應評價指標C1~C3相對B1的判斷矩陣
結合語氣算子與度量標度相對隸屬度關系,給出指標層C1~C3相對隸屬度向量:1r=(0.818,0.818,0.667);歸一化后:1r1=(0.355,0.355,0.290)。
b.計算指標集C4~C7相對子系統(tǒng)層“改革實施嚴密性”指標B2,判斷矩陣見表3。
表3 相應評價指標C4~C7相對B2的判斷矩陣
指標層C4~C7相對隸屬度向量:2r=(1,0.667,0.818,0.818);歸一化后:2r1=(0.302,0.202,0.248,0.248)。
c.計算指標集C8~C13相對子系統(tǒng)層“改革結果高效性”指標B3,判斷矩陣見表4。
表4 相應評價指標C8~C13相對B3的判斷矩陣
指標層C8~C13相對隸屬度向量:3r=(0.667,0.538,1,0.429,0.818,0.667);歸一化后:3r1=(0.162,0.131,0.243,0.104,0.198,0.162)。
d.計算指標集B1~B3相對于目標層綜合指標A,判斷矩陣見表5。
表5 相應評價指標B1~B3相對A的判斷矩陣
指標層B1~B3相對隸屬度向量:r=(rB1,rB2,rB3)=(0.333,0.333,0.334)。
e.計算得到所有子指標C1~C13相對于總指標的權重,見表6[4]。
表6 評估指標體系權重
基于上述指標體系設計分析,在13個指標中改革設計科學性指標3個,改革實施嚴密性指標4個,改革結果高效性指標6個,分別占總指標的23.08%、30.77%、46.15%;定量指標7個,定性指標6個,分別占53.85%和46.15%。
通過對10個典型縣的實地調研和普查,運用專家打分法,以10個典型縣(市、區(qū))水務局、鄉(xiāng)鎮(zhèn)水務站及管理中標單位(人)負責人和用水戶作為評估主體,對研究地區(qū)改革中涉及的各項指標進行打分。調研收回有效問卷88份,專家打分統(tǒng)計結果見表7。
表7 專家打分統(tǒng)計
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績效綜合得分為91.03分,評估結果為優(yōu)。改革設計科學性、改革實施嚴密性評估結果為優(yōu),改革結果高效性評估結果為良,與實際調研狀況較吻合。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績效評估結果見表8。
表8 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績效評估結果統(tǒng)計
a.貴州省將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目標確定為到2017年底,通過改革,全省基本實現“三減少、三提高、可持續(xù)”的目標,即:減少管護環(huán)節(jié)、減少用水糾紛、減少管護矛盾,提高水利工程完好率、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實現水利工程管護可持續(xù)發(fā)展。改革設計科學性評價結果為優(yōu),改革目標合理性、改革方案可行性和改革措施完備性三個評價指標的綜合評價也均為優(yōu)。
b.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共有40.45萬處,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42.64萬處(含新建完工項目)工程產權明晰和審核,頒發(fā)各類產權證書45.38萬個,工程產權明晰度綜合評價為優(yōu);改革前所需維修養(yǎng)護經費共計12900.97萬元,實際到位8219.29萬元,改革后所需維修養(yǎng)護經費共計10440.94萬元,實際到位10083.94萬元,改革后管護經費到位率達到96.58%,管護經費評價結果為優(yōu);小型水利工程共落實管護主體42.64萬處,改革后落實管護責任42.64萬處,建立管護制度42.64萬處,簽訂管護協議8.50萬處,典型縣各行政村所轄范圍的水利工程管護責任均已落實,管護責任落實率綜合評價結果為優(yōu);改革后管護人員實際到位率為84.48%,較改革前提高了10個百分點,該項指標綜合評價結果為良(見圖1),改革實施嚴密性評價結果為優(yōu),四個評價指標除管理人員到位率綜合評價為良外,其余均為優(yōu)。
c.水費實際收取率在改革前約為56.47%,產權制度改革對全省小型水利工程的水費實際收取率有相對明顯的促進作用,但未達到全額收取,改革后達83.61%以上,水費實際收取率指標綜合評價為良;改革前經費收入為6535.68萬元,改革后為17113.56萬元,經費收入增長率為161.85%,超改革前經費收入的2倍以上,經費收入增長率綜合評價為優(yōu);改革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完好率達94.18%,較之改革前提升了38個百分點;改革效果較為明顯,水利工程完好率評價為優(yōu);改革后農民的節(jié)水意識也大為增強,用水矛盾糾紛發(fā)生率指標確定為優(yōu);改革后工程管理者通過對水資源的整治與開發(fā),極大地改善了農村水環(huán)境的健康現狀,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在調研過程中,仍存在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入不敷出僅靠財政撥款勉強支撐經營的現象,水資源利用率這一指標評價為良;對十個典型縣分別進行群眾滿意度調查,群眾對改制工作的總體滿意率已由原來的78.99%提升到現在的94.32%,截至目前沒有一起因改革而上訪的事件發(fā)生,群眾滿意度指標評價結果為優(yōu)(見圖2)。改革結果高效性評價結果為良,其中,水資源利用率、水費實際收取率兩項標準評價為良;經費收入增長率、水利工程完好率、用水矛盾糾紛發(fā)生率及群眾滿意度四項標準綜合評價結果為優(yōu)。
圖1 改革前后改革實施嚴密性指標對照
圖2 改革前后改革結果高效性指標對照
由上述分析可知,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績效總體評價為優(yōu),與層次分析法專家評分所得結果一致。13項評價指標中有十項指標評價為優(yōu),充分證明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管理人員到位率、水資源利用率、水費實際收取率3項指標評價為良,說明改革在一些方面還存在有待改進之處[5]。
本文基于層次分析法對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進行績效評估,評價結果為優(yōu)秀,該結論和改革前后調研數據統(tǒng)計、專家評分、調查問卷結果一致。
通過實施產權制度改革這項民生工程、惠民工程,為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運行、促進工程效益發(fā)揮、推進水利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提供了強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