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近些年來,苗木的發(fā)展市場一路向好,但在苗木生產(chǎn)中因群眾缺乏科學指導或受短期行為影響,致使苗圃的苗木質量、產(chǎn)量等問題突出。尤其是大苗木的移植。能否存活關系到苗圃成功與否,因此需精心策劃、科學移植并加強后期管理。現(xiàn)將大苗木的培育技術總結如下,供參考。
一、移栽前的準備工作
根據(jù)適地適樹的原則,一般選用鄉(xiāng)土樹種而不能盲目選用外地樹種和野生樹種。在苗木選擇上,一是培育一些適應性廣、抗性強的苗木。由于城市及公路的空氣相對干燥,環(huán)境污染相對較重,且土壤多板結,立地條件較差,因此這些抗寒耐熱、抗旱耐濕、抗病蟲耐污染的樹種就必定會占有一定優(yōu)勢。二是苗木的規(guī)格要適宜。在城市綠化中,小喬木以2.5~3.0 cm和4 cm左右為宜,中喬木以5~6 cm和8 cm左右為宜,大喬木胸徑以7~9 cm和10~16 cm為宜。三是對外來品種的培育要慎重。同時要做好移植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如定植穴、人員安排、工具設備、苗木修剪、包裝材料、運輸?shù)?,做到相互協(xié)作、分工明確,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二、進行科學的技術移植
移植時期一般定在早春,最好避開盛夏與寒冬季節(jié),不過在落葉后至土壤結凍前的深秋,由于樹體枝干處于休眠狀態(tài),也可以進行移植。大苗挖掘通常采用人工挖掘軟材包裝法進行。對于常綠樹種要盡量帶土球,其大小一般是樹木胸徑的6~8倍,并注意多保留根系;而落葉樹種多在休眠期進行樹冠重剪,可裸根移植,也應多保留根系。大苗修剪處理與運輸是大苗移植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它直接關系到大苗成活與生長美觀等。落葉樹種可根據(jù)樹形要求對樹冠進行修剪,一般剪去枝葉的30%~50%,若是裸根移植,則要對根系中的枯根、爛根和無須根的主根進行修剪;對常綠樹種要保持好樹冠完整形狀,將過密枝、重疊枝、枯死枝進行適當修剪,根部由于帶土球就不需修剪。大苗運輸以機械為主、人工為輔,注意整個過程不能損傷大苗的枝干和根部。大苗保持干皮濕度,一般用稻草繩將主干全部纏繞,并經(jīng)常噴水,若條件許可,在炎熱夏天可蓋棚遮蔭;大苗定植后進行支架固定,以防風吹歪斜,待翌年長勢穩(wěn)定后方可拆去。
三、苗圃地的土壤管理技術措施
土壤是苗木生產(chǎn)的物質基礎,保持苗圃的土壤肥力對于苗圃建設尤為重要。一是輪作與休閑。苗圃地經(jīng)過一定年限培育苗木后,輪作或休閑1年。輪作是在苗木出圃后,種植1年農作物或培育與前茬苗木不同種類苗木,一般以種植綠豆、黃豆等豆料作物為好。秋季作物收獲后,結合施基肥進行耕耙,整平耙細,翌年春季再進行育苗生產(chǎn)。苗木換茬一般有闊葉樹種與針葉樹種交替、淺根樹種與深根樹種交替、培育大苗與培育小苗交替等形式。休閑時將土地閑置,待雨季將地上的雜草翻壓在水中,任其腐爛以作肥料.二是合理耕作。耕作包括整地與中耕2個方面,苗圃整地最好進行秋耕秋耙,也可秋季起苗后隨即耕耙。如必須春季整地,宜在土壤化凍達一定深度時方可耕地,整地深度一般以30~40 cm為宜。苗圃地耕后要耙透耬細,消除草根、石塊及樹根,且無大土塊;中耕要選擇最佳耕作時間,一般在土壤含水量中等偏上時進行.當土壤含水量超過凋萎含水量并低于田間持水量的70%時最適合耕作,砂壤土不超過22%,輕壤土不超過30%,重壤土不超過37%,土壤過濕嚴禁耕作。
四、進行科學的水肥管理
澆水要根據(jù)土壤墑情變化而定,總體掌握“不干不澆,澆就澆透”的原則,在盛夏時要多對地面與樹冠噴水,同時搞好清溝瀝水;施肥是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既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也可以增加樹體營養(yǎng),促其健壯生長.土壤施肥可結合耕作進行,通常有基肥、追肥和種植綠肥3種?;拾ǘ逊?、廄肥、草木灰等,基肥要腐熟、撒勻,一般為75~150 kg/hm2.追肥以糞尿為主,通常是輻射狀、圓形、條狀挖溝施肥,移植大苗的當年秋天應追施1次速效肥,翌年的春秋兩季各施1次并及時澆水。綠肥種植一般以大豆等豆科植物為主,播種密度要大,任其腐爛以作肥料,通常在其植株幼嫩時翻到土內腐爛成肥。
五、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
侵染性病害應在移植前進行土壤消毒,發(fā)病前噴施波爾多液進行保護,發(fā)病后噴施敵克松、代森鋅等殺菌劑進行治療.食葉害蟲可噴敵百蟲、施樂果等殺蟲劑;食根害蟲可用毒餌誘殺,或用呋喃丹顆粒劑施入土層中進行防治。
六、起苗出圃及注意
當大苗要出圃時,一定要掌握好隨挖、隨包、隨運、隨栽的原則。一般大苗出圃時需要帶土球,而且土球要用草繩包扎好.如挖運裸根苗,必須將根系沾上泥漿,并包上濕草再進行裝運。運輸過程中盡量不要傷及根部。
(作者單位:152400黑龍江省慶安縣人民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