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錚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是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被譽為“行為藝術之母”。她的多個行為作品都在當代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本人則身體力行地將行為藝術觀念貫徹到底。她很早就擬定了遺囑,并且將自己的葬禮當作最后一件行為藝術作品。本文從阿布拉莫維奇的遺囑內容入手,從計劃性、身體性、在場性、意義性等方面展開論述,以求探尋行為藝術的特點。
阿布拉莫維奇是塞爾維亞人,早年從事繪畫工作,后來轉向了物體與聲音的藝術。1973年,她在公眾面前第一次表演了她將聲音與身體結合起來的行為藝術作品——《節(jié)奏10》,從此開啟了她的行為藝術道路。后來,她陸續(xù)發(fā)表《節(jié)奏系列》、《空間》系列、《巴爾干》系列等術作品,橫跨藝術史近五十年。如今,行為藝術在西方已經被邊緣化,但是阿布拉莫維奇的作品仍極具號召力。她于2010年在紐約MOMA發(fā)表名為《藝術家現(xiàn)場出席》的行為作品,時長716個小時,吸引超過75萬觀眾,并與1 500人對視,成為當年藝術界一大盛事。她于2011年開始著手她的葬禮事宜,并擬定遺囑,將自己的死亡及葬禮當作最后一件行為作品。她遺囑的內容是這樣的:
“如果我死了,我希望我的追悼會是這樣的:
三個棺材。第一個棺材裝我的遺體。第二個棺材裝我的遺體的模型。第三個棺材裝我的遺體的模型。
我希望制定三個人在三個不同的地方安排這三個棺材(美洲、歐洲、亞洲)。具體的指令將被寫下來,放在一個密封的信封里,后面會附上他們的名字。
三個棺材和三個信封都會在美國紐約舉行的追悼會上擺放出來。追悼會之后,指定的人要按照我的指示安排棺材。我希望三個棺材都入土為安。
必須通知每個出席追悼會的人,不可以穿黑色,其他任何顏色都可以。我希望我以前的學生……安排這件事的流程。在追悼會的開頭,我希望安東尼和約翰遜樂隊的安東尼能夠為我唱弗蘭克·辛納屈的歌曲《我的路》。
這次追悼會要成為一個既慶祝生又慶祝死的結合。追悼會之后的宴會上,要有一個很大的杏仁蛋糕,做成我身體的形狀,看上去也要像我的身體。我希望這個蛋糕能分給每一個在場的人?!?/p>
這個遺囑看上去非常具有阿布拉莫維奇的風格,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它雖然簡短,卻基本完整地表現(xiàn)出行為藝術的特征。那么,下面就從這份遺囑入手,來分析當代行為藝術究竟有哪些特點。
一、計劃性
雖然行為藝術與偶發(fā)藝術有一定的關聯(lián),但并不是偶然的行為,而是嚴肅的、有計劃性的。現(xiàn)在網絡上將很多過激、即興的行為都歸為行為藝術,比如突然當眾脫衣裸奔、帶著狂歡色情的出格行為等。這些行為被網絡媒體迅速傳播,并且惹人眼球,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以為“出位”的行為就是行為藝術,也為行為藝術帶來了很多不理解的聲音甚至罵名。其實并不如此,行為藝術是一個藝術家深思熟慮后的產物,它應該有周密的部署和周全的安排。
阿布拉莫維奇的遺囑其實就是她葬禮的一份行為藝術的策劃書,也是她一以貫之想法的執(zhí)行。遺囑將遺體、模型、墓地都做了細致安排,并且這份遺囑的環(huán)節(jié)是非常完整的,步驟也很詳細,包括執(zhí)行者的任務和分工也都一一羅列。這些流程安排可能達到了嚴格的地步,通篇帶著命令性語氣,如“指定”“指令”“指示”“必須”“不可以”這些詞語頻頻出現(xiàn),非常強硬。由此可看,這場葬禮安排絕不是臨時的、隨意的,它一樣是包含藝術家觀念和心血的。
阿布拉莫維奇從來不是一個靠偶然和即興而成功的人,她的每一件行為作品都是經過反復思考、衡量,在大腦中預演若干遍的結果。這在她的傳記作家的自述里可以找到證明,阿布拉莫維奇給了她很多資料,其中包括她每一件行為作品的計劃、過程、結果的所有文獻、影音資料,這無疑說明了行為藝術應該是嚴肅的事情。也就是說,行為藝術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即興表演,也不是隨機應變的任意安排,而是一個充滿腦力智慧的策劃,并且為了這個計劃的順利實施要預先作出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對接。
二、身體性
行為藝術與別的藝術形式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它拋開了所有的介質,直接以人的身體為媒介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身體成為藝術家表達觀點、抵抗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在西方哲學歷史上,身體從來都是遭到貶抑的對象,“身體不過是個軀殼或臨時性的居所,高于它的靈魂才代表人的真正自我”。它僅僅是骨骼、肌肉、脂肪、血液、毛發(fā)和皮膚的生理集合體,而靈魂才是統(tǒng)治者,才是人的本真性存在。同樣,在以往的藝術形式中,人與工具總是分離的,人們創(chuàng)造藝術的媒介也是人們的對象,所以總是有隔離感和操縱感。但是,直接以身體作為媒介就消除了這種疏離感,達到了真正的身心合一。
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作品可以說是將她的身體感覺推到了極致,比如連續(xù)饑餓12天,將自己所有的生活狀態(tài)展示給觀眾看;或者將沾滿毒液的箭頭朝向自己,而弓弦卻在另一位藝術家手里;或者讓觀眾在72件工具選擇一件,對自己做出任意的行為,直到她上身赤裸,充滿傷痕,而一位觀眾將槍上膛,準備扣動扳機……遺囑中也是這樣,她雖然死亡,但是她的身體無處不在,是真正的主角。不僅有她死去的身體,有她遺體的兩個模型,還有一個按照她的身體形狀做的巨大的杏仁蛋糕,最后讓眾人分食。身體作為藝術的媒介才是對身體的真正解放,意味著身體的主體性存在,它不再是受侮辱、壓抑、剝削的對象,使得美學成為身體的話語,行為藝術的最大突破性正在于此。
三、在場性
人們以往欣賞一件藝術作品,其基本都已處于完成狀態(tài),如一幅畫、一件雕塑、一棟建筑、一個裝置等。藝術家在未完成作品之前往往選擇秘不示人,這樣可以保持藝術的神秘性。觀看藝術品時無需藝術家在場,人們只需慢慢品味作品即可。但是,行為藝術不一樣,它要求藝術家在眾人的注視下完成作品,它不僅要求藝術家在場,也要求觀眾在場。
以往一件藝術作品被置于博物館中供人膜拜,隨著機械復制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可以通過畫冊、書籍、照片、影片或者網絡等媒介進行欣賞,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想看就看,甚至可以看到現(xiàn)場看不到的細節(jié)和局部。
但是,行為藝術不同,它的在場性是關鍵,除了特殊原因,一件行為作品一般只會實施一次,也就是說,它的完成也就是它的結束,可以說它具有唯一性。即使用影片形式將其記錄下來,那種現(xiàn)場的氣氛也不能重現(xiàn),就猶如現(xiàn)在影視業(yè)如此發(fā)達,仍然有很多人熱愛劇場。即使是同一件作品,在重復上演的過程中,也會和之前不同,它是不可復制的藝術,具有本真性。阿布拉莫維奇的葬禮亦是如此,從頭到尾都有著藝術家的出席,雖然是以死亡的狀態(tài)在場的;也有觀眾的參與,并由觀眾吃掉藝術家身體形狀的蛋糕作為這件行為作品的結束,而且永遠不可復制。
四、意義性
很多人對行為藝術有著嚴重的誤解,認為就是在瞎搞,甚至有些學者將日常行為和政治行為當作行為藝術。這使得行為藝術喪失自己的邊界,成為生活本身,也就沒有存在的合法依據(jù)。值得注意的是,行為藝術絕對不是那種被人批判甚至謾罵的低俗下流行為,也不是毫無意義的博出位。由此可見,行為藝術是有意義的,它蘊含了藝術家的思想和智慧,并且在藝術史上具有承繼關系,具有自身存在的根據(jù)。
阿布拉莫維奇的遺囑同樣是她將身體澆筑在生命中的理念體現(xiàn),她一直都在挑戰(zhàn)極限、忍耐疼痛、鍛煉耐力,將自己的身體當作斗爭的武器,無懼死亡,以此來刺痛觀眾。所以,她要求眾人在葬禮宴會上吃掉她身體形狀的蛋糕,以此來慶祝生,也慶祝死。因此,有人評價,阿布拉莫維奇的行為作品將被永遠銘刻在當代藝術史上,并激勵著所有的后來人。
五、結語
通過前面的論述,人們大致知曉了當代行為藝術的特征,并且可能會稍微理解行為藝術這個看似奇怪的藝術形式,不再對其排斥。當然,筆者希望其能對我國的行為藝術發(fā)展有些許借鑒,并給我國當下的行為怪象、亂象敲響警鐘,使其走上良性的發(fā)展道路。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