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志偉 呂偉剛 張 巖 于素平 宋桂華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本組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給予兒科實習學生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兒科教學查房模式的教學效果且選取了64例實習學生入組。
1.1 資料:參與本次探究的64例實習學生均選自我院,均為兒科實習學生,實習時間:自2016年5月開始至2017年4月停止,共計2組(分組方法是隨機數(shù)字表法):觀察組、對照組,每組32例。觀察組中、對照組中男女實習學生比例分別是23∶10、24∶9,觀察組中實習學生年齡在20~24歲,中位年齡為(22.65±0.36)歲,存在20例獨生子女,對照組中實習學生年齡在21~23歲,中位年齡為(22.05±0.54)歲,存在21例獨生子女。對比分析2組實習學生組間數(shù)據(jù)得出對比結果是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軟件是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軟件,組間數(shù)據(jù)是實習學生各項資料。
1.2 方法:第1次教學查房時間是實習第2周,目的是促使實習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兒科病房基本情況,對病房內(nèi)兒科患兒病情情況進行準確評估,查房時間在1~1.5 h為宜,2周后,進行第2次教學查房,各個病區(qū)的總帶教老師負責完成本病區(qū)的教學查房工作。
對照組(32例;常規(guī)教學查房模式);觀察組(32例;以學生為中心的兒科教學查房模式):情境、會話、寫作以及意義屬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四大要素。
表1 2組實習學生理論成績、操作技能、案例分析對比(±s)
表1 2組實習學生理論成績、操作技能、案例分析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肺炎知識(分) 腹瀉知識(分) 操作技能(分) 案例分析(分)觀察組 32 53.56±6.24 38.56±5.39 91.24±2.14 81.24±3.36對照組 32 41.26±5.68 28.54±2.32 80.26±3.21 74.02±2.21 t-8.2459 9.6593 16.0998 10.1556 P-<0.05 <0.05 <0.05 <0.05
表2 2組實習學生自我評價情況比較(±s)
表2 2組實習學生自我評價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教學安排滿意度 思維能力培養(yǎng) 自我成就感 知識掌握 學習興趣觀察組 32 4.66±0.11 1.78±0.11 1.79±0.11 2.76±0.11 3.65±0.37對照組 32 4.01±0.22 1.52±0.13 1.54±0.12 2.37±0.14 3.02±0.14 t-14.9489 8.6367 8.6874 12.3911 9.0086 P-<0.05 <0.05 <0.05 <0.05 <0.05
1.2.1 設定目標:實習學生需要獨立完成2次兒科教學查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負責支持以及指導實習學生且需要事先設立查房角色分配,同時還需要事先明確查房質(zhì)量要求。
1.2.2 教學前準備工作:給予觀察組實習學生理論培訓并給予實習學生示教護理評估方法以確保實習學生可以進一步明確查房要求,同時,需要確保實習學生明確查房流程并做好教學前準備工作。
1.2.3 情境創(chuàng)造:實習學生需要提前3 d選擇癥狀典型的擬查病例(在教師同意以及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臨床分析并在查房當日聽從教師的床邊指導[1],最大程度確?;純荷踩约敖o予患兒針對性干預。
1.2.4 協(xié)作學習模式:2例實習學生組成1個小組、共計2組,在第2次查房時對調(diào)2組實習學生,1組實習學生的職責是:采集患兒一般臨床資料,包括患兒疾病史、健康教育程度、護理體檢具體情況以及執(zhí)行護理操作情況等,另1組實習學生的職責是:查找相關性臨床資料,利用多媒體技術給予患兒主要臨床病情詳細匯報處理并針對性提出護理問題以及制定護理計劃,明確各項護理措施,在遇到疑問之處時,需要請教教師獲取正確答案。
1.2.5 會話:實習學生負責主持整個教學查房,床邊會話內(nèi)容包括:健康宣教內(nèi)容、病史采集、安撫患兒,進入示教室后,需要進行如下討論:對患兒病史進行臨床分析、提出護理問題、討論護理計劃、詳細講解重點問題并促使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以及相互學習等[2]。
1.2.6 建構:2組實習學生需要客觀現(xiàn)場評價自身以及對方的正面意義以及負面意義,具體包括:本次查房組織管理情況、主講者語言表達能力、查房內(nèi)容擬定、人文關懷理念等,對于查房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和評價并由教師進行最終點評以達到新知識的意義建構順利完成。
1.3 評定標準[3]:理論成績(肺炎知識、腹瀉知識)、操作技能、案例分析、自我評價情況(教學安排滿意度、思維能力培養(yǎng)、自我成就感、知識掌握、學習興趣)均利用本院自擬調(diào)查問卷統(tǒng)計,分別是100分制、100分制、100分制、5分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計量資料利用SPSS19.0軟件分析并經(jīng)t檢驗,體現(xiàn)方式是(均數(shù)±標準差);計數(shù)資料利用SPSS19.0軟件分析并經(jīng)χ2檢驗,體現(xiàn)方式是率。判定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是:P<0.05。
對比2組實習學生組間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經(jīng)過臨床分析,明顯最佳的組別是觀察組實習學生,P<0.05,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表示2組實習學生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存在明顯性差異。組間數(shù)據(jù)包括:理論成績(肺炎知識、腹瀉知識)、操作技能、案例分析、自我評價情況(教學安排滿意度、思維能力培養(yǎng)、自我成就感、知識掌握、學習興趣)。見表1和表2。
實習學生在兒科實習可為以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需要在兒科教學查房模式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理念,是否將學生作為主體進行教學可直接關系到實習質(zhì)量的好壞。目前而言,傳統(tǒng)兒科教學查房模式中,教師占據(jù)主體地位,實習學生屬于被動學習且實踐機會幾乎為無,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基于此,臨床上在兒科教學查房模式中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可促使實習學生更好的吸收兒科知識以及明確如何有效運用所學到的兒科知識來完成工作[4],教學效果較為理想。
傳統(tǒng)兒科教學查房模式中,教學中心是教師,主講是各個病區(qū)的總帶教教師,每組4例實習學生,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需要預先制訂且需要將教學查房教案書寫完成,需要同時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以及臨床經(jīng)驗來制作多媒體課件,詳細告知實習學生需要注意的事項,告知實習學生查房日期以及擬提問的問題,在進行床旁查房時需要按照以下程序進行:首先,在主管患兒的1例實習學生病史匯報后由教師示教,示教內(nèi)容是:體檢方法、1項護理操作以及宣教內(nèi)容,促使患兒家長明確疾病相關性知識[5]?;氐绞窘淌液?,教師負責講解以及匯總分析剛才收集到的臨床資料,包括患兒病史以及各項檢查資料等,然后針對性提出護理診斷、計劃以及措施,準確評估臨床療效,實習學生需要在示教期間耐心回答教師提出的疑問并最后由教師進行示教小結以及臨床分析。
本組研究結果:觀察組實習學生理論成績、操作技能、案例分析、自我評價情況顯著性更佳。
綜上,給予兒科實習學生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兒科教學查房模式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可顯著性提升實習學生理論成績以及操作技能、案例分析、自我評價情況,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