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
敦煌莫高窟217 窟壁畫《破陣樂舞勢圖》,描繪的是唐代宮廷武士表演歌頌李世民征伐功績的《秦王破陣舞》的情景
西方之戎,古未嘗通中國,至漢始載烏孫諸國。后以名字見者浸多。唐興,以次脩貢,蓋百余,皆冒萬里而至,亦已勤矣!
——《新唐書·西域列傳》
唐朝君臣第一次知曉阿拉伯帝國在世界上的存在,是在高宗(649~683年在位)永徽年間。據(jù)《舊唐書》記載,651年“八月乙丑,大食國始遣使朝獻”,帶來良馬和寶石腰帶作為禮物。通過與來使的交談,唐人獲悉這是一個興起于波斯以西“俱紛摩地那之山”(即Jabal Madinah麥地那山的音譯)的“西戎”國度,開國之主名喚摩訶末(穆罕默德),活躍于隋末,如今已傳至第三代。大食國“土多沙石,不堪耕種,唯食駝馬等肉”,人民則“勇于戰(zhàn)斗,好事天神”;開國之初,其王曾“移穴中黑石置之于國”。這些記載顯然精準地對應上了阿拉伯半島的地理環(huán)境、伊斯蘭教習俗以及麥加天房(Kaaba)中黑石來歷的傳說。高宗、武后在位時,大食國陸續(xù)發(fā)兵擊破周邊的波斯、拂菻諸國,并頻頻遣使來朝。開元初年,由于認定該國系“慕義遠來”,殊可嘉許,唐玄宗甚至一度準許大食國使節(jié)按照其宗教習慣,在謁見時“平立不拜”,頗讓禮部傷了一番腦筋。
查理·馬特之子“ 矮子”丕平(714 ~ 768)開創(chuàng)了法蘭克王國歷史上的加洛林王朝,他的兒子即為著名的查理曼大帝
732 年10月,查理·馬特指揮的法蘭克軍隊在圖爾之戰(zhàn)中擊退摩爾人遠征軍,使西歐免于被阿拉伯帝國所吞并
唐人與阿拉伯來使最初的交流,大約是以波斯語作為媒介?!杜f唐書·西戎列傳》在對大食的描述中,誤記其為波斯西境的割據(jù)部落,便是證據(jù)之一。而唐人對阿拉伯帝國諸項名目制度的描述,顯然也經(jīng)過了波斯語的轉(zhuǎn)譯。如“大食”(食字音“義”)一詞,其實是來自波斯人對其接觸到的第一個阿拉伯部落塔伊(Tayy)的稱呼?!段魅至袀鳌匪涊d的大食國君主頭銜“噉密莫末膩”,則是出自阿拉伯帝國第四任哈里發(fā)(政教合一領袖)阿里的敬稱Amir al-Muminin,意為“信教者的領袖”。盡管對該國內(nèi)政所知不算詳明,唐人依舊準確地記錄了阿拉伯帝國的繼承權(quán)在白衣大食(倭馬亞王朝)與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之間轉(zhuǎn)移的經(jīng)過,還曾提到大食對克夏臘(敘利亞)的征服。足見在時人的世界認知中,已經(jīng)有中東及其瀕臨的地中海、紅海的存在。
相當巧合的是,同樣是在651年,阿拉伯帝國興兵攻入波斯東部殘存的呼羅珊(Khorasan)地區(qū)。波斯薩珊王朝末代君主伊嗣俟三世(Yazdegerd Ⅲ)出逃至小馬雷(Marw al-Rudh),遣使向唐高宗求援。由于文獻記載有限,我們無從得知伊嗣俟的代表和大食國使者抵達長安的時間孰先孰后,亦無從推斷唐朝君臣是否意識到了阿拉伯帝國東征的決定性意義?!缎绿茣げㄋ箓鳌穼Υ藘H記錄了寥寥一筆:“遣使者告難,高宗以遠不可師,謝遣?!币了觅闺S后在小馬雷被暴動的當?shù)厝藲⑺?,薩珊王朝滅亡。他的兒子卑路斯三世(Peroz Ⅲ)則以吐火羅(今塔里木盆地)為基地,繼續(xù)與阿拉伯軍隊對峙,并再度向唐朝求援。高宗遂下旨在西域的疾陵城(Zaranj)設波斯都督府,拜卑路斯為都督,為其提供發(fā)起復國運動的大后方。此事雖未能告成,卑路斯及其子孫仍得以繼續(xù)在唐朝境內(nèi)避難,其行跡至天寶初年猶有記述。祖母綠、巴旦木、安石榴等波斯風物名稱,以及祆教、摩尼教等中亞原生宗教,也以此為契機傳入中土,在兼容并蓄的唐代文化史中留下了吉光片羽。
在《舊唐書·西戎列傳》中,還記載有另一個“海西之國”拂菻(Prwn)的存在。唐人正確地判定該國正是《后漢書》中記載的“大秦”(羅馬帝國)的延續(xù),即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羅馬帝國。至于“拂菻”這一名稱,則又是從中古波斯語的R~m(羅馬人)一詞借用而來。在《新唐書》和《舊唐書》勾勒的世界版圖中,唐的北境有突厥、回紇諸汗國,東方有高句麗、新羅、百濟和日本,西部與吐蕃、波斯、大食以及中亞一眾小國接壤,更遠的西方則有拂菻。對活躍于西歐的法蘭克諸王國和正在涌入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唐人似乎所知不多,對歐洲形形色色的宗教紛爭更是聞所未聞?!段魅至袀鳌分幸玫摹墩撜Z》嘉句“近者悅,遠者來”,以及唐高宗關于波斯戰(zhàn)爭的表態(tài),都足以概括唐人的外交觀念:樂于交結(jié)諸國,但避免揮霍資源。
然而在不經(jīng)意間,唐帝國也已卷入公元7~10世紀,影響全球格局的一場大動蕩。阿拉伯帝國在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崛起,影響逐步波及至全世界。到8世紀初,阿拉伯倭馬亞王朝的勢力范圍已經(jīng)延伸至北非、中亞乃至伊比利亞半島,隱隱有并吞整個歐亞大陸之勢。然而他們先是在君士坦丁堡城下敗于東羅馬帝國的神秘武器“希臘火”(717年),接著又在圖爾之戰(zhàn)(732年)中被法蘭克人統(tǒng)帥查理的軍隊所逐退。伊斯蘭教的擴張勢頭止步于歐洲邊緣,拜占庭帝國(東正教)和法蘭克王國(天主教)這兩個基督徒共同體得以延續(xù)下來,成為東西歐文明圈的先聲。而在中亞,阿拉伯騎兵雖然得以在怛羅斯戰(zhàn)役(751年)中擊敗唐軍,但始終無法逾越地理空間的阻隔。
到8世紀中葉,拜占庭、法蘭克、阿拉伯、中國四大帝國體系并存于世界的格局已經(jīng)基本成型,直至13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和蒙古帝國崛起方被顛覆。如同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唐史研究者氣賀澤保規(guī)所言,四大帝國各以一種獨立的宗教作為精神依托,并向周邊地區(qū)輻射,形成了古代史上“絢爛的世界帝國時代”。在這個時代告終之后,各地獨立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近代世界的黎明已經(jīng)呼之欲出。
龍朔初,擊破波斯,又破拂菻,始有米面之屬。又將兵南侵婆羅門,吞并諸胡國,勝兵四十余萬。
——《舊唐書·大食傳》
有時,改變世界歷史走向的未必是某位英雄人物,倒有可能是一場始料未及的自然地理災難。比如,公元570年也門馬里卜大壩(Marib Dam)的崩塌。在那之前,阿拉伯半島半數(shù)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南部這片狹小的綠洲之中,依靠定居農(nóng)業(yè)過活,接受基督教君王的統(tǒng)治。在紅海對岸,信奉科普特派(舊東正教主要分支之一)教義的埃塞俄比亞阿克蘇姆王朝是也門王國的真正控制者,也是紅海貿(mào)易的最大受益人和地中海以南最昌盛的文明中心。在年久失修的馬里卜大壩毀于一場意外的暴雨之后,也門的阿拉伯人開始向北方的漢志地區(qū)(Hejaz)遷移,其中就包含有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祖父。阿克蘇姆帝國在紅海東岸的勢力范圍則逐步被波斯薩珊王朝所蠶食,被迫向東非內(nèi)陸收縮。一場改變印度洋北岸權(quán)勢格局的革命正式開始興起。
馬里卜大壩崩塌之際,中國正處在南北朝分裂局面終結(jié)的前夜,作為羅馬帝國兩大繼承者之一的東羅馬帝國則在游牧民族的進攻下處境逼仄。613年,波斯軍隊攻入地中海東岸,接連占領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連基督教的最高圣物“真十字架”(傳說中釘死耶穌的十字架)也被奪走。直到十多年之后,雙方才恢復和平。但此時的主角已經(jīng)不是他們——610年,40歲的穆罕默德在麥加宣布得到大天使的啟示,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開始了統(tǒng)一阿拉伯世界各部落的征途。到630年前后,阿拉伯半島腹地的絕大部分領土已經(jīng)被信仰伊斯蘭教的游牧騎兵所控制,并開始朝西方的沙姆和北方的兩河平原進軍。636年,3.8萬名阿拉伯士兵南部的卡迪西亞(Al-Qādisiyyah)擊潰5萬波斯大軍,敲響了薩珊王朝的喪鐘。緊接著,他們把兵鋒移向東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埃及、迦太基和地中海東岸,并一度從海上逼近君士坦丁堡,幾乎使君士坦斯二世皇帝淪為俘虜。
穆罕默德病逝之后,阿拉伯帝國一度采用民主選舉或推舉的方式來產(chǎn)生最高領袖,歷時四代,史稱正統(tǒng)哈里發(fā)時代。唐朝君臣所知的“噉密莫末膩”阿里,便是其中最后一位。當他在661年遇刺之后,來自麥加倭馬亞族的穆阿威葉一世(Muawiyah Ⅰ)奪取了哈里發(fā)之位,開創(chuàng)了世襲制的倭馬亞王朝。這位穆阿威葉正是655年率艦隊從海上進攻君士坦丁堡的指揮官,在他眼中,只有奪取了這座位于歐亞大陸交界地帶的“新羅馬城”,才能打開阿拉伯軍隊進入地中海和歐洲大陸的通道。為了那一天,阿拉伯人準備了將近半個世紀。
在阿拉伯世界陷入繼承權(quán)之爭的同時,東羅馬帝國同樣面臨著內(nèi)部紛爭。盡管始終以榮耀的羅馬帝國的傳承者自居,但當亞平寧和西歐陸續(xù)被蠻族占領之后,這個退縮到地中海一角的虛弱帝國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更像是一個希臘化國家。人們也更樂于用君士坦丁堡的原名Byzantium,稱其為“拜占庭帝國”。在7世紀末的“二十年混亂”尾聲期,出生于敘利亞的行伍將領、被訛稱為“伊索里亞人”的利奧三世(Leo Ⅲ the Isaurian)奪取了政權(quán),開創(chuàng)了拜占庭的伊索里亞王朝。717年春天,他剛剛登上帝位,就被迫面對阿拉伯人的海陸夾攻。
參與圍攻君士坦丁堡的阿拉伯軍隊總數(shù)在12萬人左右。他們中的8萬名陸上部隊從西側(cè)的色雷斯平原切斷了城市與歐洲大陸之間的交通,1800余艘海上戰(zhàn)船則在南北兩個方向建立了封鎖線,企圖用饑餓迫使守軍投降。利奧三世的旗下雖然有50萬居民和從全國各地涌入的難民,但正規(guī)軍只有1.5萬人,并且裝備不佳。他們唯一可以仰仗的法寶是秘密武器“希臘火”(Greek Fire)——一種用黑海沿岸出產(chǎn)的石腦油(輕質(zhì)石油)混入硫黃、瀝青、松香和樹脂加熱制成,以液體形式儲存的火攻材料。兩軍作戰(zhàn)時,點燃希臘火并通過虹吸裝置噴射到敵方的陣地和艦船上,便可以燃起難以撲滅的熊熊大火。也可以實現(xiàn)將較輕的希臘火液體傾倒到敵方艦船的停泊地附近,再用火箭引燃,使對手無法逃脫。由于作用距離有限,希臘火不是一種理想的陸戰(zhàn)武器,但極為適合海戰(zhàn)。利奧三世便是打算將賭注押在這種火器上,指望以海上勝利粉碎阿拉伯人的封鎖。
也門境內(nèi)的馬里卜大壩遺址。這座著名水利工程在公元6 世紀末的崩塌成為中近東秩序洗牌的直接誘因
717年9月3日,阿拉伯艦隊闖入君士坦丁堡北面的金角灣,企圖包圍守軍附屬的船只。利奧三世下令向敵軍傾倒“希臘火”并立即引燃,燒毀了20艘敵船,并俘獲了另外幾十艘。大驚失色的阿拉伯人被迫將海上封鎖線后移,并且不得不在寒冷的氣候中度過整個冬天。直到718年開春,阿拉伯人才恢復進攻。但在整個冬天,阿拉伯戰(zhàn)艦上的埃及水手們已經(jīng)備受嚴寒、饑饉和酷刑的折磨;戰(zhàn)斗一開始,他們就紛紛棄船逃跑。守軍乘機一擁而出,將“希臘火”傾倒在阿拉伯人的艦隊上,引火點燃。擁有360艘戰(zhàn)船的阿拉伯非洲分艦隊幾乎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利奧三世隨后一鼓作氣,在他的保加利亞盟軍的配合下襲擊了阿拉伯人的陸上部隊。718年8月,阿拉伯人被迫退兵。由于在途中遭遇風暴,他們的龐大艦隊只有5艘回到了埃及的港口。
對君士坦丁堡的圍困解除之后,利奧三世繼續(xù)向小亞細亞西部進軍,在740年將阿拉伯勢力徹底逐出了安納托利亞。拜占庭帝國得以轉(zhuǎn)危為安,并繼續(xù)存在到15世紀中葉。20世紀最重要的拜占庭史研究權(quán)威亞歷山大·瓦西里耶夫曾經(jīng)不無夸張地評價道:“利奧的勝利不僅挽救了拜占庭帝國和整個東方基督教世界,而且也挽救了整個西歐文明?!边@當然有些言過其實。但拜占庭終究是在阿拉伯帝國掀起的驚濤中幸存下來了。
查理的勝利也許并不足以使西歐免于阿拉伯人的統(tǒng)治,但卻足以使他在高盧境內(nèi)獲得優(yōu)勢地位,并建立自己的王朝。若無穆斯林,則法蘭克王國可能永遠不會存在;若無穆罕默德,則可能永無查理大帝。
——(英)勒《西洋世界軍事史》
需要拯救的不只是君士坦丁堡。在他們西方2400公里外,另一場影響世界的抵抗戰(zhàn)爭也在進行著。
公元5世紀初,即中國東晉末年,生活在西羅馬帝國境內(nèi)卻不曾經(jīng)歷希臘化“開化”的日耳曼諸“蠻族”(Barbarian),利用帝國一再內(nèi)訌的機會開始了入侵,逐漸席卷了整個西歐大陸。476年,蠻族統(tǒng)帥廢掉西羅馬帝國末代皇帝羅慕路斯,隨后開始了內(nèi)部傾軋。經(jīng)過一番混亂的爭斗,東哥特人在今天的意大利境內(nèi)建立了一個短命的王國,最終在公元6世紀中葉被拜占庭軍隊消滅。西哥特人在比利牛斯山南麓(今天的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國。今天的低地國家荷蘭和比利時,當時由弗里斯蘭人建立的弗里斯王朝所統(tǒng)治。而在西歐的腹地高盧和日耳曼尼亞,法蘭克人成為大混戰(zhàn)最后的勝利者,于公元5世紀末建立了墨洛溫王朝。
這一輪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影響到的遠不止是西南歐。公元5世紀初,被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率領游牧民族匈人(Huns)入侵歐洲,將此前活動于第聶伯河流域的原始斯拉夫人驅(qū)趕到了多瑙河下游的平原地區(qū)。與他們一同出現(xiàn)的還有在中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失敗西逃的柔然人,即阿瓦爾人(Avars)。公元6世紀后半葉,裹挾著斯拉夫人的阿瓦爾人一度成為東南歐真正的主人,并迫使拜占庭帝國向其進貢。到了公元7世紀中葉,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又進入今天的巴爾干半島,控制了整個亞得里亞海沿岸和愛琴海上的要塞。
公元8世紀初,即唐朝處在開元初年的那個階段,法蘭克王國的真正實權(quán)掌握在精明強干的宮廷大臣丕平二世(Pepin Ⅱ)之手。但他的統(tǒng)治并不能高枕無憂,因為令拜占庭帝國命懸一線的阿拉伯人威脅同樣降臨到了西歐頭上——711年,7000名從北非渡海前來的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統(tǒng)稱為摩爾人)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歐洲大陸建立了橋頭堡。他們從這里沖向阿爾赫西拉斯和加的斯,以這兩個港口為跳板侵入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相繼占領了西班牙和葡萄牙。712年,這支摩爾人軍隊又越過比利牛斯山,進入了西哥特人統(tǒng)治的阿基坦公國。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沖過西班牙、法蘭克和日耳曼,繞到君士坦丁堡背后,與包圍拜占庭首都的艦隊一起攻下這座城市,并最終把地中海變成“伊斯蘭?!薄T谶@一遠大目標激勵下,摩爾人軍隊在719年占領了納博納,725年攻克卡爾卡松,726年勢如破竹地進抵勃艮第地區(qū),并向北繼續(xù)滲入孚日山脈。
與此同時,法蘭克王國正在經(jīng)歷一場宮廷斗爭。丕平二世于714年去世后,其侍妾所生的庶出子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意為“鐵錘查理”)成功奪權(quán),并開始了對薩克遜和多瑙河流域其他蠻族和斯拉夫人控制區(qū)的討伐。當摩爾人統(tǒng)帥阿卜杜勒·拉赫曼指揮的阿拉伯軍隊席卷阿基坦之時,查理還在多瑙河上作戰(zhàn)。直到731年,當阿基坦公爵奧多明確承諾愿將失去的屬地并入法蘭克之后,查理才班師西歸,在克蘭河畔的普瓦提埃(Poitiers)與摩爾人相持。732年10月10日,雙方在附近的圖爾(Tours)爆發(fā)了最終決戰(zhàn)。
和西歐歷史上其他聲勢浩大的戰(zhàn)役相比,圖爾會戰(zhàn)的規(guī)模和戰(zhàn)術(shù)水平都不算很驚人。阿卜杜勒的2萬多名摩爾人騎兵大部分不著甲胄,身后還跟隨著大批流民和運載戰(zhàn)利品的騾馬,主要依靠集體沖鋒來取勝。查理麾下的1.5萬部隊則主要是重裝步兵。法蘭克人將他們的主力組成一個堅強的長槍方陣,抵擋住了阿拉伯騎兵的持續(xù)沖擊。摩爾人攻擊了整整一天,給法蘭克人造成超過1000人的傷亡,并一度突破了方陣外圍的防御,但始終未能破壞查理的隊形。而在黃昏時分,查理派出奧多指揮的阿基坦部隊繞過敵軍側(cè)翼,進入阿卜杜勒的營地進行襲擾,阿卜杜勒當場被殺。習慣于以幾次狂熱的沖擊就取得大捷的摩爾人開始動搖了:他們的目標不僅是征服土地和人口,更是劫掠財物。當大營中出現(xiàn)敵軍的消息傳來時,摩爾人騎兵幾乎一股腦地掉頭回去救護。第二天上午,當查理再度組成方陣向前進軍時,發(fā)現(xiàn)他的敵人已經(jīng)帶著財物倉皇南逃了。
圖爾會戰(zhàn)給摩爾人造成的傷亡總數(shù)不超過1萬人,但它使阿拉伯帝國的內(nèi)部裂痕立即變得公開化了。北非摩洛哥地區(qū)的柏柏爾人隨即宣布獨立,脫離了阿拉伯帝國的控制。留在西班牙境內(nèi)、與阿拉伯本土音訊隔絕的摩爾人殘軍則在15世紀最終被卡斯蒂利亞王國所驅(qū)逐和收服。但最重要的影響還是對法蘭克王國本身而言——現(xiàn)在,阿拉伯人已經(jīng)無法再阻擋法蘭克王國將西歐納入一個基督教政治共同體的野心了。由于查理在圖爾會戰(zhàn)中建立的聲望,正在與拜占庭皇帝利奧三世陷入對立的教皇也開始和他修好,增加了他的正當性。
751年,查理·馬特的兒子“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廢黜了年幼的墨洛溫王朝末代君主希爾德里克三世,自立為“法蘭克人的國王”,開創(chuàng)了加洛林王朝。不久,教皇斯蒂芬二世又為他重新加冕,并賦予其“羅馬副執(zhí)政”的頭銜。768年這位丕平去世后,其子查理曼(Charlemagne)通過對外征伐,將法蘭克王國的版圖擴大到了今天的法國、德國、荷蘭、瑞士、意大利北部、波希米亞、奧地利西部以及伊比利亞半島東北角。公元800年,教皇將傳統(tǒng)上僅授予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羅馬人的皇帝”稱號轉(zhuǎn)頒給查理曼,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的開端;查理曼也因此享有“大帝”之名。在他身故之后,通過843年簽署的《凡爾登條約》,在原加洛林帝國的版圖上誕生了中法蘭克(后演化為意大利)、西法蘭克(后演化為法國)、東法蘭克(后演化為德意志)三個國家。此時唐朝已是武宗在位年間,東西方兩個帝國一同進入了新的衰變和分裂期。
開元之前,貢輸不絕。天寶之亂,邊徼多虞,邠郊之西,即為戎狄,藁街之邸,來朝亦稀。故古先哲王,務寧華夏,《語》曰:“近者悅,遠者來?!彼怪^矣!
——《舊唐書·西戎列傳》
“西域”這一概念開始在中國歷代史書中出現(xiàn),始于公元1世紀的《漢書》。班固在當時為這一地理概念劃定的邊界,乃是“東則接漢,阨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大約相當于今天的新疆南部。但《漢書·西域列傳》所收錄的內(nèi)容,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這一范圍,幾乎將中原以西的所有部落統(tǒng)統(tǒng)納入其中,暗示了歷代中土王朝的邊疆觀念——一切可能危及核心農(nóng)耕區(qū)安全的“邊患”,皆應被重視。因此在唐朝開國之初的7世紀,便有太宗、高宗兩朝平滅西北的遠征突厥之役。640年,唐征服高昌,隨即在當?shù)卦O安西都護府;至開元初年,其管轄范圍囊括了龜茲、于闐、疏勒、焉耆四鎮(zhèn),已經(jīng)深入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和阿富汗。原居中亞的粟特人(Sogdia,即唐人所稱的“昭武九姓”)大批入華,便是發(fā)生在這一時期。盡管新興的吐蕃逐步取代了突厥,成為唐在經(jīng)營西域時的大患,但雙方總體上仍是互有攻防。其間還夾雜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之類的緩和期,未曾形成晚唐時代狼煙四起的局面。
真正的劇變,仍是來自阿拉伯帝國崛起的影響。波斯薩珊王朝滅亡之后,阿拉伯帝國的東部邊界已經(jīng)與吐蕃以及唐所籠絡的西域諸小國直接接壤,雙方摩擦不斷。至746年,倭馬亞王朝發(fā)生內(nèi)亂,哈里發(fā)繼承權(quán)轉(zhuǎn)移到以巴格達為中心的阿拔斯家族之手,阿拉伯帝國進入了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時代。個中經(jīng)緯,當時并未為唐人所詳知。但在倭馬亞王朝后期,名義上向唐臣服的西域諸國時有首鼠兩端、同時歸附阿拉伯人的情況,令新任安西副都護、四鎮(zhèn)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大感不滿。這位出生于高句麗的邊將挾新勝吐蕃和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部)之利,于750年出兵石國(今塔什干),引發(fā)了唐軍與阿拉伯騎兵之間的正面沖突。
751年7月底,兩軍在今天哈薩克斯坦的怛羅斯城(Talas)附近對峙。高仙芝與副將李嗣業(yè)調(diào)用了安西都護府下屬2.4萬名正規(guī)軍中的2萬人,皆帶陌刀、鎧甲,并配備有馬匹。另有約1萬名拔汗那國援軍和葛邏祿(Karluks)雇傭兵伴隨。阿拉伯軍方面,主將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除去調(diào)集約4萬名呼羅珊人正規(guī)軍外,尚有大批附庸國軍眾同行(有記載稱人數(shù)在10萬以上)。中方將弁皆是百戰(zhàn)之師,單兵戰(zhàn)斗力不俗,但馬匹素質(zhì)無法與對手相比,且系勞師遠征(此時已深入中亞700余里)。而阿拉伯聯(lián)軍坐擁內(nèi)線位置,自可從容應對。激戰(zhàn)持續(xù)了四天四夜,到第五天傍晚,自覺以寡敵眾絕無勝算的葛邏祿后備軍突然反叛,將唐軍步兵與騎兵之間的聯(lián)系切斷,阿拉伯軍隊則乘機鳴鼓突擊。高仙芝、李嗣業(yè)僅率數(shù)千人從亂軍中突圍而出,其余兵將大半死于陣中。自此,唐在蔥嶺以西的勢力范圍大部落入阿拉伯帝國控制之下,形成了新的均勢。
阿拉伯史料所記怛羅斯戰(zhàn)役唐軍的傷亡、被俘人數(shù)在7萬人左右,唐人杜佑所撰《通典》的記錄與此相近,被近世歷史學家認為大大超出了高仙芝麾下實際可動員的人數(shù)。對此役遭遇慘敗一事,唐人亦不曾隱瞞。但離奇的是,《舊唐書·高仙芝傳》對怛羅斯之戰(zhàn)完全不曾提及,僅在《李嗣業(yè)傳》下留下了“仙芝眾為大食所殺,存者不過數(shù)千”的記錄。阿拉伯世界的諸種史書中,也僅有兩處文本提及這場大捷,未免過于低調(diào)。事實上,誠如中西關系史研究學者王小甫教授所言,唐在蔥嶺以西的經(jīng)營,出發(fā)點本為避免吐蕃與西突厥兩強合流、對中原核心區(qū)構(gòu)成威脅;若這一威脅不甚顯明,則究竟當在安西四鎮(zhèn)投入多少財力和人力,完全可以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做出調(diào)整。在空間區(qū)隔已經(jīng)足以稀釋阿拉伯帝國的東進野心的情況下(更何況在怛羅斯戰(zhàn)役結(jié)束后不久,呼羅珊地區(qū)就爆發(fā)了反對阿拔斯王朝的叛亂),強行對此役的失利做出報復未免顯得過于靡費。從753年新任安西副都護封常清攻破大勃律的情形推斷,唐在西域的軍事和政治存在并未因怛羅斯的失利就毀于一旦。真正帶來轉(zhuǎn)向的是安史之亂造成的中央政權(quán)控制力和財力下滑,使唐不得不放棄繼續(xù)經(jīng)營西域。
8世紀末,安西四鎮(zhèn)最終遭到裁撤。以蔥嶺為界,唐和阿拉伯的勢力范圍在中亞實現(xiàn)了新的平衡。中亞的伊斯蘭化趨勢固然就此得到奠定,在怛羅斯被俘的唐軍匠人和文士卻也將造紙術(shù)、紡織術(shù)等中原文明傳播到阿拉伯世界,成為一種特殊的交流和融合方式。在全球范圍內(nèi),四大帝國體系的勢力范圍和文明傳播邊界大致已經(jīng)澄清。它們將繼續(xù)航向蒙古帝國崛起帶來的世界史劇變,直至現(xiàn)代文明的紀元最終破曉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