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人們總渴望找到生活的終極答案,那個照本宣科就能安度一生的章法,結果卻發(fā)現(xiàn)好難。但其實不是生活好難,而是人們一開始就誤解了生活。
一如,人們總是害怕選擇。
人們總以為自己原本能選對的一個答案,結果是因為自己運氣不好,而選錯了答案。
所以,人們在選擇愛情、事業(yè)和人生時,總忐忑不安,患得患失,而事實上,生活或許怎么選都不對,因為真正有能力去擁抱未來的,不是一顆渴望穩(wěn)定的心,而是必須有一顆敢于直接迎擊未來的心,勇敢的心。
說到勇敢的心,人們會想起“超人”。
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出版了第一本漫畫書,開啟了漫畫文學的“黃金年代”,其中,超人是第一套超級英雄漫畫的主角。
這看似偶然,卻并非巧合。
小日,投資人,自由撰稿人。公眾號:撕蛋、腦力百科、日書。
一直以來,沒有任何一個主題,比“超人”更長久。
因為長久,所以暢銷。
這里的長久,說的不僅僅是“超人”作為IP的延續(xù)性和可靠的票房收入。而是我們日常很多文學樣本的本質,那些超越劇情、文本、情節(jié)之外的脈絡和骨骼,其實都來自“超人“的心理暗示,也就是強大的個人英雄主義。
無論是宇宙冒險、還是武俠英雄。
一個關于“超人”的劇本脈絡,其實很簡單,無非五句話:
第一句:從前有一個小混混,在這里,小混混也有浪漫主義,他成天渾然不知,渾渾噩噩,無所是事。
第二句:一天,他突然遇到了一個世外高人,他人生因此不同,說白了,他被點化了,他開悟了很多,也看穿了世事。
第三句:他開始在世外高人的指引下,不斷通關打怪,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一邊是能量的提升,一邊是摯愛的失去。
第四句:終于有一天,他通關打怪到大Boss,他心中裝下眾生,最后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永遠打不過大Boss的,因為他學習到的所有,都是大Boss教的。
第五句:他終于突破了一切,干掉了大Boss,但他突然不想做超人了,畢竟,在超人的世界里,他失去了所有。
這便是每個亂世中,小人物的英雄故事:
他突破了一切,但他失去了所有。
他一無所有。
無論愛情,還是親情。
現(xiàn)實中的你我,都渴望自己能成為那個“超人”。
只不過,我們還是有點私欲,我們希望有超人的力量,卻不想失去超人所失去的那些。畢竟,那些珍貴的,來自人生欣喜的物質和愛情,太珍貴了,誰愿意失去呢?
所以,說白了,我們最終都只能踮起腳遙望星空,渴望那個超人出現(xiàn),但又深知自己無法成為超人。
我們所謂的一切念想,無非是我們對于這個時代的,無處可逃的抱怨與發(fā)泄。
我們太需要一個出口。
我們渴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時代,但,其實每一個時代都是如此,并沒什么不同。
在我們不想承認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迷戀于“超人”。
畢竟,超人代表另一種權威。
超人的確代表另一種超乎世俗的權威。
代表了在這個我們認為不公平的時代里,還是有另外一方,第三方。
我們希望這個第三方來主持正義,主持正道,好交還給我們一個相對的公平。
所以,在迷戀超人的故事里。
我們都是弱者,我們渴望被超人拯救。
說白了,我們內心的哀怨,是我們一直以來對于生活敢怒不敢言的抱怨,我們需要超人用他的行為和行動.幫我們說出來。
這樣的奢望,說起來并不可笑。
其實背后很荒誕。
一如,搞笑諾貝爾獎。
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一篇專門研究員工們如何通過折磨一個長得像他們老板的巫毒娃娃,來解決工作中不公平待遇的研究論文,獲得了學術界最夢寐以求的獎項之一“搞笑諾貝爾獎”。
這便是我們傳說中的“扎小人”。
該研究發(fā)現(xiàn),員工通過“扎小人”,來舒緩自身對于工作狀態(tài)中,面臨不公平之事后的壓抑與苦惱。
在這個不僅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并且被《領導者季刊》所報道的一系列關于“扎小人”的實驗中,員工們被要求回憶他們老板虐待或欺負他們時的情景,其中一半的人被允許在虛擬的巫毒娃娃上發(fā)泄他們的怨氣。
該團隊的一名成員道格拉斯·布朗說:“那些對著代表老板的娃娃猛戳的人獲得了更多的公平感和正義感?!?/p>
這個研究看來看似有價值,卻又讓人無比悲哀。
其實,無論迷戀超人還是“扎小人”,人們無非尋找的都是那個對于現(xiàn)狀的樹洞,而真正的真相是:無論我們迷戀再多的英雄,還是扎再多的小人,關于命運的改變,依然取決于我們自身的能力。
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無論去到哪里,都是想象力先抵達的。
所以,你有夢見過自己變身超人的樣子么?